来俊臣是酷吏,但深受武则天重用。也正因如此,他才敢诬陷狄仁杰造反,从而将其抓起来严刑拷打。狄仁杰为了保护自己,一方面承认自己真的想造反,另一方面却让人偷偷带信出去交给武则天,说明自己的冤情。
武则天知道后,就到狱中亲自审问狄仁杰,这才为其洗刷冤情。不过,这件事澄清之后,武则天不仅没处置诬陷狄仁杰的来俊臣,反而将狄仁杰发配到彭泽县去当县令。为何武则天要这样做呢?
武则天知道狄仁杰是冤枉的,那就说明,她也知道此事是来俊臣故意诬陷。可她事后并没有处置来俊臣,主要原因就是,来俊臣对于武则天来说,还有利用价值。
来俊臣是酷吏,武则天为什么要任用酷吏?是因为她的皇位还没坐稳,她需要利用来俊臣这样的酷吏,来打击反对她的人,树立威信。像来俊臣这样的人,基本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就可以草菅人命,这正是武则天所需要的。
不过在打击狄仁杰这件事上,武则天做法就不同了。她没有任由来俊臣去陷害狄仁杰,而是将其放出。这样做一是为了救狄仁杰这样的能臣,二是为了制约来俊臣,让他知道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而即便来俊臣诬陷了狄仁杰,武则天也没有处置他,一方面是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来俊臣感恩戴德。如此一来,来俊臣只会更加尽心,为武则天打击反对者。
至于狄仁杰,既然武则天知道他是冤枉的,又知道他有能力。按理来说,将其放出来后,就应该官复原职,委以重任才对,为何武则天又要发配他去当县令呢?这就是武则天的另一番考量了。
首先,武则天没有处置来俊臣,就是对于他诬陷狄仁杰一事,没有说他是错的。可要是将狄仁杰官复原职,就等于说来俊臣做错了。但她将狄仁杰贬官,就是想表明狄仁杰自身是有错的,这样就不矛盾了。
其次,狄仁杰是个能臣,他敢为了百姓,而去顶撞武则天。像这样一个直臣,试问会容忍来俊臣这样的酷吏作威作福吗?显然不会。如果他在京中的话,自然会想尽办法对付来俊臣。武则天既不希望来俊臣有事,也不希望狄仁杰再被陷害,所以只能将他发配出去。
最后,武则天知道狄仁杰是个好官,就算他去到地方,同样会为民请命。这样既能帮助自己建立口碑,又能保障狄仁杰的安全。至于朝中,武则天就可以继续任用来俊臣,帮助自己打击反对者,从而巩固她的权力和地位。
由此可见,武则天不处置来俊臣,并不代表是纵容他。因为一旦将来他失去利用价值,就会分分钟被武则天除掉。狄仁杰虽然被贬官,可这是武则天为了保护他。将来自己地位稳固了,必定会召回狄仁杰重用。
到时候,武则天处置了来俊臣,狄仁杰回来也不会与对方成为死敌。最重要的是,到时候武则天将狄仁杰召回来,就等于是在提拔他。如此一来,狄仁杰还要对武则天感恩戴德,也就注定会忠心为她效力了。
从之后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武则天目的也确实达到了。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手段,这也难怪,她能够成为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正统女皇帝。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