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来俊臣传》一个流恶千载的酷吏——死囚来俊臣的赌博

《来俊臣传》一个流恶千载的酷吏——死囚来俊臣的赌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黎邮报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3/12/21 22:41:26

任见:来俊臣

任 见著

目 录

本书内容简介…………………………

第一章 女士们的传说………………

第二章 后宫里的“轰趴”…………

第三章 长生不老灵药………………

第四章 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章 前后两副肉体………………

第六章 趣味无榻之嘻………………

第七章 新婚夜抄《臣规》…………

第八章 御榻头送“颤活”…………

第九章 告密举报发飙………………

第十章 刑讯逼供猖獗………………

第十一章 来俊臣大赌博……………

第十二章 众酷吏竞作恶……………

第十三章 统治者的机谋……………

第十四章 正直臣的谏奏……………

第十五章 铁鞭铁锤匕首……………

第十六章 壹民洗脑去强……………

第十七章 年轻雄壮真好……………

第十八章 小鹿心痒体酥……………

第十九章 黑恶御民之术……………

第二十章 阖族毁灭之灾……………

第二十一章 母猪藏在地下…………

第二十二章 蠢鱼自投罗网…………

第二十三章 女婿未敢杀岳…………

第二十四章 民心呼唤好官…………

第二十五章 丛林社会法则…………

第二十六章 告密罗织奇经…………

第二十七章 女史所言不虚…………

第二十八章 公主感同身受…………

第二十九章 案件迅速膨胀…………

第三十章 刑罚层出不穷……………

第三十一章 牝鸡司晨有据…………

第三十二章 同谋魁首无证…………

第三十三章 拥立圣母神皇…………

第三十四章 终竟武周替李…………

第三十五章 恶鬼杀良冒功…………

第三十六章 淫女令人不齿…………

第三十七章 请兄入此热瓮…………

第三十八章 陛下英明睿智…………

第三十九章 伊阙夺袍另赠…………

第四十章 俊臣诈为通款……………

第四十一章 特大谋反集团…………

第四十二章 童王气概逼人…………

第四十三章 权势杀人如麻…………

第四十四章 奴婢命系刀锋…………

第四十五章 专业陷人于阱…………

第四十六章 擅长揣摩圣意…………

第四十七章 良臣遭遇群攻…………

第四十八章 孽火烧红神都…………

第四十九章 竞相告密邀宠…………

第五十章 恣意偷花窃朵……………

第五十一章 权贵放肆渔色…………

第五十二章 来魔欲海难填…………

第五十三章 杀人罪在刀子…………

第五十四章 宫廷鹤舞仙乐…………

第五十五章 谁可为朕圆梦…………

第五十六章 大势抑武兴李…………

著者任见简介…………………………

第十一章 来俊臣大赌博

榜样力量无穷。尚书都事,从七品上的朝廷总务监管周兴、侍御史,监察院工作人员来俊臣一类气味相投者,纷纷效法索元礼,蓄养地痞流氓,暗地从事告密,竟然都获得了擢升。

周兴本来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尚书都事,尚书府主任科员,告密诬陷比索元礼不差,升任正四品下的秋官侍郎、刑部副部长。

来俊臣,社会流窜人员,不事正业的游民,靠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妄告密”走进干部队伍,成了御史中丞、副总监察长。

周兴、来俊臣这些新生的恶吏,都有见不得人的过去,可以说前科累累,皆系败类。

周兴是个文盲,曾经歪打正着当了河阳县令。

河阳是今天的河南孟州。当时的河阳无人愿意做官,原因是临近黄河,水灾频仍,导致庄稼不收,盗贼横行。

周兴不怕天灾人祸,也无意管理地方,他只是要找个跳板,跨上仕途而已。

在一年一度的官员考绩中,周兴弄虚作假,分数甚高,到京师参加表彰大会,皇帝李治想要提拔他,有人上书指出,周兴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而且名声不好,“尚未入流”,不宜任用。李治遂打消了提拔的念头。

唐朝的官员,分为“流内”和“流外”两类。

三品以上的“公卿” ,四五品的大夫,六品到九品的“士” ,这三类是“流内”官。

“公卿” 、“大夫”和“士”以下,七品县令芝麻官,

乡镇政府领导,耀武扬威可以,论其秩级,皆未“入流” ,未入流,也就是“不入流”。

唐廷规定,贵族子弟,从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是“流内”官。什么是“特权”?这就是“特权”。

周兴对李皇上放弃了自己全然不知,继续请托官员,一次一次地送财物,走门子,然后每天去宰相办公厅,坐在一边,等待人事任用的圣旨。

圣旨当然没有。所有宰相都不吭声,保持沉默,对周兴的态度也十分冷淡。

当时的尚书左丞,三品宰相之一,分管财政的魏玄同,对蒙在鼓里的周兴,甚是同情。

当年内史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鼓动犹豫不定的李治废掉武照的皇后资格,让武照发觉了,武照以“谋反”罪逼迫李治诛杀上官仪全族,上官婉儿的母亲被没入皇宫为奴,一岁时上官婉儿就是那时候给母亲抱着进入宫廷的。

魏玄同也受到上官仪冤案的株连,被流放到岭南。多年后武照怒气消了,才任用他为岐州长史,长安西南山地州的秘书,而后升为吏部侍郎,朝廷人事部官员,再成了宰相。

魏玄同亲身经历过流放的心酸,年龄也已接近七十岁,人又善良,对整日晕等的周兴,觉得过意不去,出于好心,劝道:“周先生可以走了,也可以离开长安了。”

魏玄同是朝廷大员,朝廷用官不用官,提拔不提拔,是一级机密,被严格禁止泄露,他当然不能说透,适当暗示周兴“再等无用”,已经很是仁义、善良了。

周兴呢,非但不感谢魏玄同的暗示,反而认为魏玄同是自己升迁路上的绊脚石,是破坏自己仕途的元凶,至少是帮凶之一,于是怀恨在心。

索元礼的突然发迹,使周兴深受刺激。

一个波斯人,受到那么优厚的赏赐和待遇,不就是因为敢于对权贵“下手”嘛。“下手”,谁不敢!

周兴不以索元礼为可耻,反而见样学样,甚至还要有所发挥:一石两鸟,不仅打击政敌,而且追求高升。

周兴托一个秀才整饬了一篇严格治理刑狱的文章,投入铜匦,得了胜算。

武太后非常赏识,即刻授予周兴制狱官职,参与羁押被告、拷打办案。

周兴得势,第一个报复的就是魏玄同。

周兴差小人诬告魏玄同嫌弃皇太后,在心里拥护皇上李旦:“太后已老,应还政皇帝,好过悠闲自适的生活。”

这种话语,真伪难辨。因为这些话,是“大路话” 。可能很多官员都说过。也许确是事实,或者魏玄同说过类似的只字片语。

人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还政给皇帝上,可是,“年老” ,“还政” ,这些话太刺痛武照了。

武太后愤怒的发下敕令,“赐死”魏玄同于自宅。

之所以不将魏玄同拉到刑场,让他在众人环视之下受刑而死,一是因为他官职高,过去有功劳于朝廷,二是他年龄大,武太后愿意给予最大限度的慈悲。

监察御史房济,过去对魏玄同的温厚笃实、明智内慧分外尊敬,鼓起勇气,暗地访问老宰相,建议他起死回生的方法。

房济说:“老先生为什么不上疏告密,或可面见太后,申诉冤枉?虽然太后已经下达了赐死的敕令,但还来得及。

“先生有紧急事宜上奏,请求太后召见,就有了为自己洗冤的机会。到得御前,断然主张:恶人诬告,密奏者必定另有阴谋。

“即便太后不肯接纳申诉,先生也没有损失。战斗到最后一刻,采取一切手段,申明自己的无辜,才是上天赋予先生的本分。”

魏玄同轻轻摇头,无奈地说:“人杀人,魔鬼也杀人,现在是魔鬼杀人的时代。事已至此,不论如何说,都不会有任何期望。”

此时的魏宰相,已七十三岁,对残忍无比的疯狂朝廷,已没有任何留恋。

五年前,大宰相裴炎被以“叛乱图谋”罪名斩首,令人扼腕至今。裴炎和魏玄同是多年好友,裴相死时,魏玄同以为自己和裴相交往密切,难免会因连坐而受处罚。事后却没有动静,让他得以保全性命和地位。

骤失刎颈之谊,痛恨而又哀愁,又难免有点为自己生命安全庆幸。

可是,多活了五年,却看到这种悲惨的场景,倒不如当时就以殉友的方式被杀,还有意义。

古稀老骨,了无恋念,只想快入九泉,得见故交裴炎,促膝长谈。

“各种死法,没有区别。自杀算了。”魏玄同对房济说。

魏玄同沐浴斋戒后,身着白色的丧服,焚香祭酒,在房梁上挂好白绢,壮烈地自缢了。

来俊臣,少年时起,便是个品质低劣、反复无常、诡谲奸诈、凶险邪恶的人。

蔡本,是来俊臣他老爹。来俊臣本来姓蔡。蔡本是个赌徒,整天斗鹌鹑,跟另一个赌徒豪赌。输了好多钱,房屋和田地也输了,还塌下了巨大的债窟窿。

另一个赌徒叫来操。来操赌博技术高,从蔡本手里赢了好多财富。

蔡本常常躲债不敢回家,来操和蔡本的老婆私通,实操,尝到了甜头就逼蔡本拿老婆抵债。

女人当时已经怀孕,说不清楚孩子是谁的。女人到了来赌徒家,就生下了来俊臣。

一个连真实的父亲都搞不清楚的人,在赌徒无赖的家中长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来俊臣深受影响,很早就成了不干正事的小混混。

来俊臣浪迹市井,不务正业,打架偷盗,强奸欺诈,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什么坏事都干。

而且,来俊臣个性凶狠,合伙的罪犯们也都惧怕他三分。

在长安混不下去,来俊臣闯荡外地。四处漂泊,仍然恶性不改,肆虐行坏。

来俊臣浪荡到了和州。和州是今天的安徽和县,因犯奸盗罪即抢劫罪被捕入狱,最后被判死刑。

得自救啊。来俊臣“救自己命”的方法是“妄告密”——他知道现在从朝廷到地方都兴这个。

“妄告密” ,就是捕风捉影,胡乱诬告。

来俊臣本领高强,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也能活灵活现地向狱吏告发:某某隐瞒了什么重大罪行,某某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用什么方式犯罪的。

“妄告密”的实质,是无中生有。狱吏查来查去,当然不会有一点儿收获。

来俊臣在狱中,一如既往地坚持“妄告密” ,甚至组织狱中囚犯,共同要求,要去神都洛阳告密,终于引发了监狱首长的愤恨。

监狱长请示和州刺史东平王李续。

李续是先皇上李世民孙子,是李世民的第八个儿子纪王李慎的长子。

李续思考后认为,万一事情闹大,泄露到狱外,和州若是背上“压制告密”的罪名可就严重了,于是,死囚犯来俊臣,得到特别允许,让他出狱,到洛阳去告密。

来俊臣和一般百姓不一样,不像其他告密者,得享五品官待遇的旅行。

不过,警戒护送的威风还是有的。

李续嘱咐押解的兵卒,见到太后,如果没得到任何敕令,立刻就要把来俊臣押还和州,处以斩刑。

在不论身份、不分职业的告密人群中,竟有一个死囚,实在特殊,所以武照对这个来俊臣,比对别人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宣召来俊臣,看他密告什么。

来俊臣这时三十六岁,人正壮年,虽然多次犯罪,四处流浪,关在牢里,受到死刑宣判,面貌瘦削,但他的母亲原本是个美人——正因如此难断老爹真身,大概由于来俊臣仿其母亲,历尽劫波,相貌仍然英俊,称得上一个美男子,只是眼睛里暗藏着妖气和杀气。

如果把索元礼的眼睛比做猛虎,那来俊臣的眼睛就好似毒蛇。

喜欢男色的太后武照,观察了来俊臣的言行相貌,见其口才流利,面若桃花,立刻想到:留在神都,能派用场。

来俊臣出现在朝廷殿堂,态度毫无猥琐,甚至还颇知礼节。

听闻上官婉儿的提示,要来俊臣“坦率上奏事由” ,来俊臣调整调整姿势,娓娓诉说自己遭到的“冤罪”。

他说,因为住宿客栈,客栈同宿之人是个强盗,杀人后逃亡,由于破不了案子,抓不到凶手,和州刺史东平王李续甚为焦急,不分青红皂白,逮捕了他来俊臣,且强加刑罚,逼他承认犯罪。

他说,由于不是他杀的人,所以他一直喊冤,被拷打得皮肉绽裂,鲜血淋漓。无法忍受拷打逼供的苦痛,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杀人强盗。

来俊臣移花接木,但口吻不疾不徐,给人的感觉是十分诚实。

而且,字字句句,都在坐实和州刺史东平王李续的“犯罪” 。

来俊臣察言观色,见武太后对李家郡王产生了敌对心理,便借机进一步诬告李续,实施许多苛政,招致当地百姓怨恨,百姓把满腹怨气都发泄到了朝廷头上,发泄到了太后头上。

来俊臣本性奸诈,加之多年流浪犯罪,早就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将白说成黑,将黑说成白”,顺倒是非,脸不变色,心无波澜。

这个死囚,似乎看穿了武照心中欲打倒李氏宗族的钢铁般的意志,也许是武照这个时期的掌权行动,将她心中的欲望流露得坊间乡下都感知了,来俊臣的鼻子比别人更灵敏,嗅到了。

来俊臣和其他告密者截然不同,此人也绝非一般宵小之徒所可比拟。

来俊臣恶毒的诬告,对象是李氏宗室的郡王殿下。

不管他如何花言巧语,天花乱坠,只要公正调查,事实真相大白,罪刑立刻会落实到诬告者的头上。

或者,只要武照对他的无中生有付诸一笑,无论他的上奏真假如何,发落他回到原来的监牢,一个小人,杀人罪囚,等待着他的,就是死刑了。

来俊臣以生命为赌注,来了一场大赌博。

他自己反正已是死罪,大不了死得快一点,惨烈一点。然而,一旦赌赢,就会天翻地覆。

武照的关注重心不在其他,她敕令释放了来俊臣,命将李续由和州刺史迁为徐州刺史,徐州即今之江苏徐州。

来俊臣这个死刑犯,不但没有被送回牢房,反而即刻被武太后提拔为从八品官司刑评事。

司刑寺即原先的大理寺,朝廷最高法院。评事,掌管被告的调查、管教牢中囚徒、起草判决书等。

由于胆量超大,来俊臣由阶下囚变成了人上人,在索元礼手下实习。

来俊臣的“成功逆袭” ,是大唐朝廷武太后用人的一个例证。

武照的用人为官,有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言辞” 。看你会不会说,能不能说,能把死蛤蟆说出尿来,是谓“大才”、“高才” ,若能发出长安、洛阳的标准音,普通话,就更得高分了。

武照起初观察来俊臣的言行相貌,觉得能派用场,继而听他陈述事由,指黑为白,滴水不漏,语言表达流畅,逻辑头头是道,又一细看,嘻嘻,长得清秀面庞,粉白若桃,一向喜欢美男子的武照,认为奇货可居,可以任用了。

武照大笔一挥,来俊臣顷刻之间身价百倍。

史书记载说,武照以来俊臣“为忠,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

从此,来俊臣得以充分地发挥他那凶恶无比的大才、高才了。

更多文章

  • 唐朝酷吏来俊臣写了一本书,武则天读后,长叹一声:我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来俊臣,武则天,狄仁杰,太平公主,武三思,唐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697年,太平公主和武攸暨、武三思等人联手,向朝廷揭发酷吏来俊臣犯下的种种罪行。来俊臣被关押入狱,有司判处了他死刑。来俊臣任职6年多的时间,被他诬告入狱、严刑拷打致死的李唐宗室和大臣多达数千家。人们对来俊臣既恨又怕,“除掉来俊臣”的呼声很高,无数大臣、千万百姓对此盼望已久。可是,请求处决来俊臣的奏章

  • 喜欢用极刑的来俊臣,钉骨、割肉在他眼里只是小儿科

    历史解密编辑:娱圈小侦探儿标签:酷刑,罪犯,刑法,酷吏,极刑,来俊臣

    文|白面书誏编辑|白面书誏引言来俊臣在审案时无所不用其极,其中钉骨、割肉、鞭打在来俊臣处根本再正常不过的行刑套路。来俊臣上任之前的唐代刑罚是什么样的?来俊臣又是在哪方面加重了行刑的方式呢?据史书记载,来俊臣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聪明机智,有出色的口才和领导才能。后来,他考取了进士,并在唐玄宗的朝廷

  • 来俊臣:大唐第一酷吏,到底怎么练成的?他到底做了哪些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来俊臣,周兴,武则天,狄仁杰,李治,刘邦

    唐朝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特殊人物:此人本是市井无赖,靠着告密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而后青云直上,成了朝中的大官。做官期间,他以手段酷烈,擅于严刑逼供而闻名。他掌权的时候,满朝文武所有大臣,所有人都害怕他。然而最终,此人掌权数年之后,终于犯了众怒,被所有人一起举报。最后,此人不但被武则

  • 重识薛家(增八)来俊臣和武承嗣陷害狄仁杰,为何武则天表示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来俊臣,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

    武则天改李唐为武周,开启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执政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很大,在历史上形成了极大的争议,至今也受到很多历史学者的关注。对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事情,很多地方受到文人史学界的批判。其中任用以来俊臣、周兴为代表的酷吏治国,一直是后世学者们争议的焦点。这些酷吏治国是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排除

  • 酷吏来俊臣被杀时,牵连了无数人,一个小官却因妻子一言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来俊臣,武则天,党羽,侯敏,董氏

    武则天时期,侯敏为上林令。一日下朝回家,老婆董氏跪下说道:“夫君,咱们离婚吧!”侯敏大吃一惊,问道:“娘子为何要离婚?”董氏答:“你大祸将至,我不愿和孩儿被你连累。”上林令侯敏,在宫里当了一天的差,按照以往惯例,回到家后娘子董氏总是温言暖语,服侍左右,孩子承欢膝下,日子过得好不惬意。这日回来不知娘子

  • 武则天令来俊臣审问谋反之人,来俊臣下令:用炭火把大瓮烧滚烫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来俊臣,武则天,周兴,酷刑

    来俊臣命人用炭火把大瓮烧的滚烫,然后告诉周兴:“你进去吧!”周兴知道,一旦进入那滚烫的大瓮里,自己就成烙饼了,于是扑通跪下了。原来,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知道周兴是个大滑头,怎么从滑头嘴里掏出证据呢?思索再三之后,来俊臣便请周兴来家里喝酒,二人喝的正嗨时,来俊

  • 天下第一酷吏来俊臣究竟有多凶残?害人手段简直令人心惊肉跳!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来俊臣,武则天,狄仁杰,周兴,索元礼,太平公主

    所谓“酷吏”是指一些甘作皇帝鹰犬爪牙,帮皇帝抓捕陷害“不听话”的臣子、并残忍对付政敌的贴身佞臣,史上最有名的酷吏当属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来俊臣和周兴等人。武后作为一个女人临朝听政,之后废唐建周荣登大宝,控制武周政权四五十年,心中自然恐惧朝廷怀有二心的臣子作乱,于是为了防备、排斥和镇压对手,便招募大批酷吏

  • 古代名人智慧:来俊臣请君入瓮治周兴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周兴,李旦,李显,皇帝,来俊臣,女皇武则天,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武则天待得高宗李治身亡后,一年内连废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自己即位做起皇帝来。又恐那班手下老臣不服,故收罗了一班酷吏到刑部,捏造罪名,把老臣们几乎杀光,只剩下几个胆小的不敢问事,这才罢手。俗话说:兔死狗烹。老臣杀完了,那班酷吏剑子手也就有没用处了,武则天于是想把他们逐个

  • 来俊臣为什么杀不了狄仁杰?全因为武则天听懂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来俊臣,狄仁杰,武则天,宰相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虽仅在位15年,却用心经营,使“大周国”不但没走下坡路,且综合国力超过了前朝。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个杰出助手的襄助,那就是宰相狄仁杰。狄仁杰在辅佐武则天这件事上,狄仁杰可谓不遗余力、忠心耿耿,深得武则天倚重和信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遭到诬陷,被告谋反。而且,武则天居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乞求:不给我上刑,将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突厥,阿史,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登基称帝掌握大权之后,来俊臣因告发李唐宗室成员李续谋反有功,从芝麻小官晋升为侍御史,此后,来俊臣凭借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理,为武则天办成了许多事,成为了武则天手下的红人。拥有了权力后,来俊臣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纳了社会上一些地痞流氓来组建自己的酷吏集团。为获得更多的权力,来俊臣整日和手下的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