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德裕的传奇人生:贵为一朝宰相,食万羊而殒命?

李德裕的传奇人生:贵为一朝宰相,食万羊而殒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17 10:27:42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食万羊”的经典故事,曾经有一位宰相,因改朝换代而遭到贬黜去做地方官,欲找一位僧人探求自己未来的处境。当他询问僧人能否回归朝廷之时,僧人说道:“相公命中注定要吃一万只羊,现在还差500只,因此可以回归。”正当宰相庆幸之时,有一日一位官员来探望他,奉送他500只羊。他便深知自己命中注定已经与朝堂无缘,晚年在凄凉中度过。

这个典故为唐后期的宰相李德裕所传。说起李德裕,人们往往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唐后期已经逐渐衰亡,其历史远没有安史之乱前精彩。像是隋唐间的开国故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独一无二的女帝生涯,哪个不比后期唐王朝的中庸更吸引人呢?

然而,评价历史和人物时,通常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起眼的王朝中也有贤臣良将。比如李德裕,就是唐晚年光景中一朵独自绽开的花。他没有唐初时争奇斗艳的惊心动魄,只能够孤独地背负着这个沉重的王朝,一人行走在荒凉的亡国之路上。

幼时李德裕善读经书和史书,由于其父时任宰相,在青年时入仕。虽然他是宰相之子,但是为了避嫌,他宁愿到远离京城的边境去,为节度使的幕僚,经常帮助节度使出谋划策。在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他即位后便把李德裕召回京城,因为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唐穆宗就听闻过宰相之子的美名。

果然不负众望,在一年后,李德裕针对当时驸马专权的现象,提出了要点,避免外戚臣子与朝廷重臣私自会见。这个方案虽然被唐穆宗赏识,但是最后却并未实施,实则是因为唐穆宗没有整顿超纲的决心。经历短短两年后,由于唐穆宗重用的李逢吉与其父亲有旧仇,李德裕遭到了李逢吉一派的排挤,被贬到浙西。“牛李党争”初现端倪。

此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重用。但是李德裕并不因自己贬斥而灰心,反而将心思全部扑在治理浙西地区。在他的管理下,浙西渐渐革除了不良的腐化之风,大小刑事均能够按法令解决,百姓安居乐业;军中的将领赏罚得当,谁都没有怨言。

而在风云变幻间,唐朝已经换了三位皇帝,中央权力完全被李逢吉、李宗闵一派把持,牛僧孺也因李逢吉的推荐而正式走上历史舞台,登上宰相之位。直到开成五年(839年),唐武宗即位,李德裕终于迎来了他真正的伯乐。

武宗即位后,立刻将已经52岁的李德裕召回朝廷,授予宰相的高位。半生的颠沛流离,丝毫没有斩断李德裕一展抱负的决心。他大破回纥地区,最重要的是,他在相位上时,却同时不赞成相位过于集中化。“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他提倡节约治理国家成本,简化官职系统。后与吏部郎中一起裁员,将朝廷以及地方两千多冗员裁掉。

在李德裕的管理和武宗的信任下,唐朝甚至有安史之乱以来的回天之势。只可惜,仅仅七年后,唐武宗就因为沉迷丹药而去世。虽然在武宗临死前,曾任命李德裕摄政,但是即位的唐宣宗一向不欣赏李德裕之流,反而更信任牛党的白敏中。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而他们两兄弟也是李德裕的政敌。

在武宗还未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唐宣宗便将自己父亲留给自己的人才贬到了荆南。在847年到850年这几年内,李德裕共被贬六次,在六十多岁的高龄中来回奔波。他的政敌唯恐他再回朝廷,多次检举揭发他在朝为相的失职,而这正中唐宣宗下怀。就在这样的劳累中,大中三年(850年),李德裕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在崖州凄惨离世。

其实,李德裕的人生与曾国藩有点类似,两人早期都不得志,不过李德裕是在中年时才真正被用。这正应了孔子说过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李德裕人到中年时,能够以饱满的干劲和激情来拯救行将木就的大唐,是非常需要勇气的。虽然他的改革并未真正改变唐朝破败的命运,不过却在历史上留下一抹光辉的印记。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李德裕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李德裕,宰相,知县,头领

    李德裕是唐朝的宰相。据说,他被贬崖州后不久,就到黎寨南加纳村定居。他到了黎寨,身穿黎服,口操黎语,人民都把他当作自己人。他天天和父老们一起,砍山种山兰、织鱼网捕鱼,非常勤劳。他还有神奇的本领。有一天,他来到长岗道旁的大榕树底下歇息,找不到可以垫坐的东西,便举手往大榕树一指。那粗大的榕树干一下子便弯了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为何不用贤才,还将李德裕贬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宣宗,李德裕,宰相,唐武宗,宦官

    李德裕是唐朝后期的一代贤相,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称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后期的明君,被后世称为“小太宗”。假如唐宣宗能够重用李德裕,君臣齐心协力,唐朝还是有希望的。然而,唐宣宗非但没有任用李德裕,反而将其贬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贬死崖州846年三月,唐武

  • 晚唐良相李德裕的起伏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德裕,唐武宗,唐文宗,宦官,宰相,皇帝,唐宣宗,国防部门,中国军事制度,国防部副部长,唐朝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唐玄宗时的盛世,尤其是之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眼看大唐江河日下,李德裕站了出来,近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的颓势,在历朝历代都享有高度的美誉。李商隐誉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范祖禹称赞他“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贤相”。李德裕是如何一步步登上人臣巅峰

  • 晚唐宰相李德裕——与诸葛亮、张居正并列,被后人忽视的千古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德裕,诸葛亮,张居正,宰相,宦官

    序言李德裕,字文饶,河北赵郡赞皇人,是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公元840年李德裕出任宰相,此时正值晚唐,国力衰微,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德裕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改革积弊,整顿吏治,打击藩镇,北击回纥,一扫往昔颓势,使大唐国力重新振作,因其执政时期处

  • “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李德裕,凭的是什么能跟张居正等人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礼记读史标签:宰相,宦官,皇帝,唐朝,诗人,李德裕,张居正,唐武宗,科学家,官宦世家

    在古代社会有很多王侯将相,他们个个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为朝廷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但对他们的功绩后人一直没有定论。直到近代以来,作为思想家的梁启超,提出了中国六大政治家的说法。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但有一位唐朝的宰相也被列入其中,他到底是谁呢?他有怎样过人的本

  • 作为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为何长期以来饱受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小英子历史专栏标签:宦官,唐朝,诗人,李德裕,牛僧孺,牛李党争,国防部门

    作为古代中国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的荣光直到现在似乎还在影响着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在文化上有突出贡献,唐朝时期奠定的各项政策也在以百年尺度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如科举制等,更是多个国家选拔人才所用的妙招。但是,盛唐终究还是没了。造成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是公认导致盛唐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党争、藩镇、宦

  • 晚唐宰相李德裕-与诸葛亮、张居正并列,被后人忽视的千古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宦官,李德裕,诸葛亮,张居正,晚唐宰相,国防部长,国防部门

    序言李德裕,字文饶,河北赵郡赞皇人,是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公元840年李德裕出任宰相,此时正值晚唐,国力衰微,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德裕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改革积弊,整顿吏治,打击藩镇,北击回纥,一扫往昔颓势,使大唐国力重新振作,因其执政时期处

  • 全网首发•折狱龟鉴•辨诬卷•050李德裕劾僧

    历史解密编辑:智囊智囊标签:宰相,李炎,出镇,唐朝,诗人,李德裕,唐武宗,辨诬卷,折狱龟鉴,国防部门,五代十国

    01译文唐朝的李德裕出镇浙西的时候,甘露寺的主持交割的时候,举报前任的主持贪污了若干金子,而且还找了好几个证人,以及交割的文件全部都上交到官府。人证物证俱在,当事人已经认罪,但是他贪污的金子却下落不明。李德裕怀疑这里面有蹊跷,提审当事人。当事人就喊冤道:“我是分管寺庙俗务的人,这些年来,交割的时候只

  • 任见《来俊臣传》(上下)简介+目录+节选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来俊臣,来俊臣传,宰相,上官婉儿,太后,党羽

    任见《来俊臣传》(上下)简介+目录+节选本书内容简介任见先生所著中唐武周酷吏来俊臣的传记。任见:来俊臣传任见 著目 录本书内容简介…………………………第一章 女士们的传说………………第二章 后宫里的“轰趴”…………第三章 长生不老灵药………………第四章 一发而不可收………………第五章 前后两副肉体…

  • 历史见证“酷吏”来俊臣对女囚残忍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王娟说生活标签:女囚,酷刑,酷吏,来俊臣,唐玄宗

    俊臣是唐朝著名的酷吏之一,他在担任官员期间实施了许多令人发指的暴行。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对女囚采取的残忍手段,甚至有女囚因为无法承受酷刑而选择自杀。据记载,来俊臣曾经发明了一种被称作“千骨锥”的酷刑。这种酷刑的具体方法是将细长的铁针插入女囚的身体中,直到穿透骨头。然后再用绳索将她们悬挂起来,让她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