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庭筠最美的一个千古名句,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

温庭筠最美的一个千古名句,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601 更新时间:2024/1/25 6:03:57

  晚唐诗人当中,最为传奇的才子当属温庭筠。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已是很不一般,而于词曲一道,也极为精深。温庭筠是历史上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被称为“花间派鼻祖”。五代与北宋词人几乎都在模仿温庭筠。

  除此之外,温庭筠工于书法、还偶尔创作传奇小说、编纂学术著作等等。可惜的是他的作品遗失很多,其传奇小说几乎全部遗失、诗词文赋也传世不多。甚至他人对温庭筠的史料记载也历史潮河中散佚殆尽。

  不过从少有的史料中我们还是能大致了解一些温庭筠的生平轶事的,比如他八叉八韵即兴吟诗、与才女鱼玄机亦师亦友的情事、以及屡屡在科举考场替人作弊答卷等等。

  当然还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都为之甘拜下风、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可谓两宋闺怨词之渊薮、还有这几年当红的相思情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

  尤其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一句在网络上传播极广,几乎人人皆知。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的全诗,甚至知道全诗的也只知其二,不知其一。暂且来欣赏这句诗的出处——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温庭筠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

  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

  里许元来别有人。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据传这两首诗是温庭筠与好友饮筵竞歌之时所作,一时成为当世名曲。第一首写女子被人抛弃的怨恨,第二首则写女子对情郎的眷恋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便是出自这组诗中的第二首。

  第一首诗借用蒙尘的红丝绸比兴,开篇写鲜亮深红的丝绸却蒙上灰尘,黯淡无光,一句“天生旧物不如新”含蓄道出了红丝所指,正是女子自己和爱情,想来女子正被“喜新厌旧”的情郎所弃。后两句仍用比喻,“合欢核桃”本是爱情的象征,而此刻却是“堪恨”,原来合欢核桃中“里许别有人”,以核桃中的两个“核仁”比喻情郎变心,巧妙地道出了女的幽怨之恨。

  第二首也如第一首一般通篇都以谐音比喻的手法写来。开篇写“井底点灯”,意为“深处之烛”,正是女子对情郎的叮嘱之语。后一句则用围棋比拟“违期”,。想来是离别之时,女子千叮万嘱情郎要如期归来,可谓情意绵绵。后两句则借骰子写别后相思,古时骰子以骨磨成,,上有红色凹点以显数字。诗中将骰子上的红点看做嵌入骨中的红豆,红豆代表相思,相思入骨,何其销魂!将女子对情郎的相思眷恋表达地淋漓尽致!

  温庭筠的这两首小诗设想极为新奇,大量用谐音比兴,婉转含蓄,言浅意深,将爱情表达地非常有感染力。也正因此“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才会如此深受人们喜爱!

标签: 名句诗人温庭筠情郎相思

更多文章

  • 温庭筠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个千古名句连苏东坡都赞叹为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名句,诗人,温庭筠,欧阳修,苏轼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北宋诗人梅尧臣曾与欧阳修论诗,说道: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明代诗论家李东阳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好诗特点。也就是说,好的诗句不仅仅需要音韵谐美、表意充分,而且遣词用字能不用名词之外的词汇,仅仅以典型景物名

  • 温庭筠一首《望江南·梳洗罢》风格清新脱俗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韦庄,词作,斜晖,绝句,诗人,唐朝,温庭筠,古典乐,望江南·梳洗罢

    以前,写过一篇古代言情小说《错爱一生》,小说的女主是鱼玄机,男主有三人,分别是温庭筠、李亿、陈韪,后两个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温庭筠却是大名鼎鼎的晚唐著名诗人、词人,字飞卿,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才高如云,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自傲,清骄孤傲,性格放浪不

  • 禅韵温庭筠——追寻诗意玄境

    历史解密编辑:红色史令标签:诗歌,诗人,禅宗,诗篇,禅韵,唐朝,温庭筠,王之涣,古典乐,千古名句

    引言: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长河中,禅意的涟漪犹如晨曦中的露珠,静谧而闪耀。禅宗思想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孕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为繁华世界带来了宁静的庇护。温庭筠,这位唐代的诗人,在他那如梦似幻的诗篇中,将禅意融入词句,书写出了飘渺的意境与恬淡的人生。借由禅意,他邀请我们跨越千年,共襄文艺的盛宴,领略

  • 温庭筠缅怀汉末名士,写下一首耐人寻味之作,吊古慨今,内涵深刻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董卓,王允,蔡邕,名士,唐朝,诗人,温庭筠,古典乐

    前言:“晚节依违,贤者之惜。”,明代进士孙承恩作《历代圣贤像赞》,关于东汉名士蔡邕,他做如此总结评价。惋惜是真的,但说其晚节依违却有失公允,蔡邕为董卓动容,无他,不过是因为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罢了。蔡邕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博学多才,通晓经典,太尉马日磾(di)赞他是旷世奇才,就连王允也后悔加害他。对于

  • 温庭筠最深情的一首词,仅仅三句27字,却成相思的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相思,悠悠,诗赋,斜晖,名作,唐朝,诗人,温庭筠,古典乐

    温庭筠,只听这个诗意满满名字,就容易脑补出一个风流倜傥、气质如玉的俊俏公子模样。可谁曾想,温庭筠是古代少数记载面相丑陋的诗人之一, 而且他还因面相丑陋的原因,收获了"温钟馗"的外号。这也许是以讹传讹的原因,毕竟在《旧唐书》只是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也就是说温庭筠不会注意细节,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

  •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诗人,诗思,唐朝,温庭筠,李商隐,古典乐,商山早行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悔读南华; 2、霜晨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处:1、《新、旧唐书·温庭筠传》;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参资:古诗文网《商山早行赏析》。温庭筠画像二、少失父怙,依段尚书成才温庭筠〔812—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

  • 唐高宗李治和新城公主是兄妹之情还是男女之情占卜

    历史解密编辑:占卜师芙七标签:新城公主,占卜,李治

    (粉丝私占且同意公开发布) 1.两人是兄妹之情。但这个感情属于有些扭曲和破裂的,终究会产生意外和动荡。 2.这两个人性格非常相似,都是自视甚高又坚持自我的人,哪怕明知道是自己的问题造成的一些结果,也不愿意去正视,表面会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但心里却会压抑的难过,致使越来越别扭。 3.本

  • 新城公主墓发现神秘无头壁画,专家解读后,却颠覆了对李治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李治,昭陵,皇帝,李冶,诗人,李世民,科学家,数学家,长孙皇后,无头壁画,新城公主墓,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其实在我们许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性格懦弱的皇帝,而且才华也比较的平庸,不过做皇帝却非常的谦和,不像父亲李世民那么的霸气无比,也比不上后代子孙李隆基那么的有才华,但这其实是影视剧中对唐高宗李治的描写,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李治或许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的温和,其实也有极为狠辣的一面。而这一切得亏昭陵

  • 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将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治,新城公主,皇后,李世民,长孙皇后,唐高宗,唐朝

    皇帝哥哥用皇后的礼仪待遇给妹妹办丧礼?而且在这位妹妹墓葬壁画中,所有侍女像的人头都被抹去了。这不禁让人疑惑:这对兄妹俩,究竟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呢?这位皇帝哥哥,正是唐高宗李治。而妹妹,则是李治的亲妹妹,也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小女儿——新城公主。大唐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城公主,究竟有多少殊荣呢

  • 以皇后之礼下葬的新城公主,死后皇帝立即下令杀了驸马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新城公主,李世民,皇后,李治,魏征,长孙皇后

    643年,李世民带着才9岁的新城公主前去探望病危的魏征,说:“魏公,看看你的儿媳!”魏征第二天去世,两个月后,李世民居然悔婚。魏征曾向李世民推荐过两个人,夸他们有宰相之才,没想到,魏征刚死不久,两个人都出了事,一个因谋反被处死,另一个被罢了官。因此,李世民觉得魏征欺骗了自己,难道魏征和他们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