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元吉为何站队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其实他有自己的2点考虑

李元吉为何站队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其实他有自己的2点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3982 更新时间:2024/2/12 7:43:26

也许我们在看唐朝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十分好奇,那就是为何李元吉当初选择站队的时候就是要支持李建成,而不是支持李世民呢?难道双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还是过节?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李元吉之所以站队李建成,他是有2点自己考虑的,不信我跟你讲一讲。

01考虑到整个形势发展

因为历史这个东西十分有趣,通常情况下都是成功者书写的,因此就会存在一些看起来比较虚假的东西,比如关于唐朝李世民的历史,后人在研究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一种错误认识,总觉得在玄武门之变前,其实李世民已经权力滔天,完全可以干掉李建成。

真实情况偏偏就不是这样的,李世民确实有一定实力,但是还不至于达到可以超过李建成的程度,或者说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实力,在当时还是有所悬殊的,李建成身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太子,本来就已经占据继承皇位的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因此支持李建成的臣子也比较多。

并且更加主要的是,李建成不仅具有正统性,他能力还不一般,文韬武略都不差,作为一个太子或者说哪怕是一个皇帝,在整个历史上已经不差了。拥有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李建成,自然可以说一切都很顺利,只要没有李世民的出现,他皇帝是很稳妥的,并且应该也会成为一个比较靠谱的皇帝。

既然大趋势如此明显,作为皇子之一的李元吉自然要选择获胜希望更大的大哥,而不是当时希望渺茫的二哥李世民了。但是很多事情,也就因为李元吉的加入,导致李建成后来做出一些比较着急的选择,比如几次刺杀李世民就大多是在李元吉的怂恿下干出来的事情。

第一次是骑马时李建成弄了一批烈马给李世民,希望李世民从马上摔下来直接一命呜呼,可是李世民从小征战沙场,什么样的烈马没有见过,因此这招最终没有成功,反而引起李世民心中不愉快。

紧接着,李建成又在李元吉的怂恿下买凶杀人,想要解决李世民,结果走漏风声,计划再次失败,后来也就出现李建成与李元吉请李世民喝酒以至于李世民中毒一事。事情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自然已经越来越糟糕,而李元吉他只需要结果,对这些过程他不太关心,因此造成大哥与二哥之间的矛盾。

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渊已经感觉到哥两个的矛盾,因此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就对李世民手下进行一定的安排处理,该降职的降职,该调离的调离,这时候李世民已经处于一种很被动的局面,再加上李建成与李元吉此时还计划着昆明池之变,这让李世民不得不选择最后殊死一战。

所谓的殊死一战,也就是玄武门之变,这一战对于李世民而言,意义重大,一旦胜利,则可以改写历史,一旦失败,明显就是小命不保,因此对于李世民而言,很大程度上他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走这一步的,而李元吉则十分希望大哥与二哥两人相斗,因为他还有其他考虑。

02为自己考虑

所谓的其它考虑,就是李元吉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了,他作为当时李渊所有儿子当中唯一成年可以和李建成与李世民一决高下的人选,他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私心呢?答案是很明显的。李元吉早些年的时候与李世民有过接触,他跟随李世民一起去作战,因此对李世民的性格十分了解,李世民比较果断,遇事也很从容淡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并且手段残忍。

李元吉与李世民两人性格比较相似,但是李元吉能力相差太大,他觉得要是支持李世民的话,很明显李世民即使成为太子,自己也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但是与李世民截然不同的李建成,对李元吉而言,性质就不一样了。

李元吉后来一直与李建成关系较好,他明白李建成行事风格比较仁慈,比如对付李世民,要是李建成早一些听魏征的建议将李世民除掉,历史就要改写了,可是李建成始终优柔寡断,最后才促使李世民有机会准备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搞定。

所以说李元吉觉得跟随李建成,兄弟两人一起将李世民搞定,以后他再找准机会对大哥李建成下手,那么江山还有希望会成为自己所有,这样的算盘不可谓不精。为何我如此分析呢?有一个小细节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的马不小心受惊将李世民弄到地上,李元吉当时的想法是去勒死李世民,而不是选择逃命或者投降,你想一下,当时李建成已经去世,对于李世民而言,李元吉影响不大,只要他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小命,但是李元吉想的是搞定李世民,自己就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当时玄武门之内基本都是李世民的人马,即使他杀掉李世民,自己小命也保不住啊。

换言之,就是李元吉为自己考虑得太多了,以至于在危急关头还在打自己小算盘,才最终搭上了小命,他要是稍微聪明一点,也许一切结果也就会不一样了。

03结语

所以说,李元吉之所以后来站队李建成,实际上就是这么2点考虑,一个就是大势所趋,自己应该有一点眼力劲,另外一个就是自己内心也想当皇帝,毕竟面对皇位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挡住的,因此人们也常说一句话“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因为一心只想着皇权,自然也就变得无情了!

不过人生一世,除了权力与欲望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如果因为欲望而失去生命或者自由,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斗得最厉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十个封建王朝,四百多位皇帝,其中开国皇帝自然也有那么几十个。论这些皇帝之中,谁是代表与象征,莫过于秦始皇。而要论这些皇帝之中,谁的光芒最弱,李渊即使不是最弱也是要在最弱上名列前茅的。每每提起唐朝前期的皇帝,大多人总是会忽略这位开国皇帝,想到的大多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等

  •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渊,隋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唐高祖李渊虽然高产,但“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称帝前他“三年生一个”,称帝后他“一年生三个”,皇储之争时,那些小皇子们刚会打酱油,掺和不进来。李渊妻妾众多,她们至少给李渊生了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如果22个儿子全都参与皇储之争,估计李渊想死的心都有。可是如果我们把李渊的儿子们出生日期排个队,答案就

  • 李元吉为何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他就没有过争夺太子的想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元吉,李建成,李世民,李渊,秦王

    李元吉为何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他就没有争夺太子的想法吗?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这场政变中被诛杀,李世民获得最终的胜利,获胜的奖励就是他将成为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事实上这场兄弟之间的较量本与齐王李元

  • 李渊22个儿子,为啥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李渊,隋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在李渊的众多儿子中,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这兄弟三人,具备能相互争斗的基本条件。唐高祖李渊,除了有唐朝的奠基者这个功绩之外,还有一个壮举,并且这个壮举,是能排在古代皇帝前六名之内的“丰功伟绩”。什么“丰功伟绩”呢?很简单,他的儿女数量,仅次于宋徽宗赵佶、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康熙、南朝陈宣帝陈顼以

  • 李渊起兵后,李元吉掌管太原,那他在太原干了多少人神共愤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李渊,大军,唐朝,元帅,李元吉,李世民,太原市,玄武门之变

    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元吉仅16岁。李渊率大军南下之后,便把太原交由李元吉掌管,封他为太原郡守。李元吉便成为太原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当他的父兄们在创建大唐的道路上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在太原又在干些什么呢?一、喜欢玩打仗游戏说是打仗游戏,其实就是把他的宾客、奴仆、甚至一些不得宠的姬妾召集到一起。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仍激战玄武门,斩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秦王

    皇帝是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可谓是天地万物皆系于一人之手,所有封建社会的成员都受到皇帝管辖,不论是那一阶级的人员都要为皇帝服务。极致的权力带来了无尽的欲望,皇帝之位终究只有一个,这也使得帝位的争夺最为残酷。常言道,自古无情帝王家,为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即使手足相残也在所不惜,而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事

  •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为何还要霸占他的妻子?不仅是好色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24史杂谈标签:李渊,皇帝,元帅,隋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长孙皇后

    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唐高祖李渊退位做了太上皇。一切显得顺理成章,但九年前玄武门外发生的那场腥风血雨,以及后来他做下的那些荒唐事,却不会被历史遗忘。那一天,李世民有备而来。天色微亮时,他趁李建成不备,突然发起进攻:“众将士听令,给我冲……”随着一声高呼,他在支持者的拥护下,杀死了毫无准备的

  • 李世民弟媳到底有多美?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霸占她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渊,妃嫔

    我国古代有2000多年的封建时期,这一时期女子地位低下,受到了极大的压迫,没有自主选择权利,很多事情都需要被家族安排,嫁人之后还需要听丈夫和孩子的话。唐朝时期女子地位有所提升,但到了皇帝面前依然没有任何的选择权,李世民弟媳到底有多美?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霸占她为妻。成为皇帝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带

  • 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为什么却放过了他们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度婉容说动物标签:李渊,唐朝,军衔,隋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得位不正的皇帝:李世民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以杀兄逼父这种极端的形式坐上皇位的。中国古人向来强调名正言顺——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像李世民这种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的皇帝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李世民哪怕是找借口也要让自己的上位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一些。那

  • 李世民弟媳究竟有多美?以至于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霸占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讲体育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渊,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视的就是血缘关系和嫡长子制度。由于这种思想传统的存在,让各种长幼顺序和伦理纲常变得格外重要,而这种现象在皇家更为严重。贵为天子的皇家子弟,一举一动都遵循着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不敢有任何的差池,也不敢胡作非为。尽管他们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遵循着伦理纲常,但是还是会有违背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