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之间的友谊被称为“白元之交”。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互为参照,相互支持、鼓励,共同追求文学艺术的高峰。
元稹对白居易诗歌的评价和鼓励,使得白居易在文学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白居易也曾欣赏和赞扬元稹的诗歌,并在元稹去世八年后写下了《梦微之》一诗,表达了对元稹的思念和深情,其中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更是成了悼亡诗中的经典名句。
而元稹活着的时候,也是写了不少诗寄给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写给白居易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短短28字,堪称千古经典。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唐代〕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题中,“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元稹经常这样亲切地称呼他。比如说,《酬乐天频梦微之》《得乐天书》《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就都是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
首句“残灯无焰影幢幢”写室内昏暗惨淡的场景,灯火即将熄灭,已经没有火焰在燃烧,只剩下诗人的影子在摇曳不定。
次句“此夕闻君谪九江”点题,意思是,我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听闻你被贬谪到了九江。
“九江”即江州。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司马”,指的就是他自己。
三句“垂死病中惊坐起”,表示了元稹得知消息后的震惊与悲痛。听闻你被贬谪的消息之后,我吃惊得从沉重的病痛中坐了起来。
最后,“暗风吹雨入寒窗”,以写景结尾,可谓是情景交融。暗夜之中,冷风呼啸,将雨水吹入了窗户,令人倍觉寒冷。
此情此景,真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啊。
总而言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元稹对于挚友白居易的关怀和担忧之情。
元稹自己,本身也是被贬之中,带病之身,可以说是自身难保,但是,在听到好友被贬的消息之后,他却更加悲痛了,仿佛比自己被贬还要难过。正是因为他早已体会过惨遭贬谪的滋味,因此,才会对白居易的处境感同身受,倍觉担忧。
大凡诗中用字,最不可杂乱,此诗若“残”字,若“无焰”字,若“谪”字,若“垂死”字,若“惊”字,若“暗”字,若“寒”字,如明珠一串,粒粒相似,用字之妙,无逾于此。——《而庵说唐诗》
遣词造句以抒情达意,元稹可谓是游刃有余,不着痕迹。可能,这就是一个诗人的自我修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