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顺, 武则天的姐姐, 武家到底有多乱! 看她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了

武顺, 武则天的姐姐, 武家到底有多乱! 看她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大庆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4/1/14 5:29:54

武则天,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可以说是一生充满了神秘和传奇。

但是,在皇权尊严的掩盖下,很多秘密不为人们所知。

其中她的姐姐,武顺,就是她心中最难以齿的秘密之一,其中的缘由还是要从她姐姐与她发生的纠结开始。

由此揭开历史的一角,我们不难窥探出,冠冕堂皇的皇族背后是多么的错综淫乱,污秽不堪。

有其母必有其女

武顺,武则天的姐姐,她们的父亲是开朝功臣武士彟,母亲是武士彟续弦的杨氏。

这个杨氏也是很有背景,是前朝皇族重臣杨达的女儿。

据传,杨氏与武士彟早有私情,不然武士彟在遭到前朝权臣杨素打压入狱,险些丧命的时候,当朝重臣杨雄不会出面救他。

而且杨氏在改朝换代后,一直独居,吃斋念佛,直到四十多岁,才在武士彟丧偶后,嫁入武家。

武顺姐妹三人,她排行老大,武珝,也就是武则天排行老二,她二人相差1岁。

在她们小的时候,受尽了堂兄的欺辱,也就是武士彟前妻相里氏所生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的欺辱。

特别是在武士彟病死后,那两个堂兄为了争夺家产,更是变本加厉挤压,羞辱继母杨氏。

最后,无奈之下,杨氏带领三个女儿离开了武家,回到了长安。

从后来,这两个堂兄遭到武则天的报复,双双被逼死情景来看,可以看出这两个堂兄对于杨氏及三个女儿欺辱是何等的疾恶不赦。

在回到长安后,饱受武家宗族欺辱的杨氏,首先就把扬眉吐气的期望寄托在三个女儿身上,要想女儿出人头地,就要想办法将女儿嫁入有权势的人家。

于是,她将大女儿武顺嫁给了当朝外戚大臣贺兰越石,然后又买通宦官和朝臣,将二女儿武珝(武则天)倾国倾城的信息传递给唐太宗。

果然,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将武珝招入宫中敕封才人,成了皇帝的女人。

从杨氏嫁女的选择和手段来看,武顺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女儿武顺后来的荒诞不经和武则天的攻于心计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武顺到底做了哪些荒诞不经的事情呢?

武顺的荒唐事

第一件事是,趁他妹妹武珝(武则天)怀孕之际,上了妹夫李治的床,据野史记载怀孕生子,名为李贤,为掩人耳目,这个孩子后来过继到武则天名下。

这种荒诞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史料上无从记载,这毕竟会辱没皇族的尊严。

一切发生的过程,只能靠写书人的杜撰或者是好事者的揣度。

从时代背景上来分析,应该是爱屋及乌。

当时武则天刚刚受到宠幸,随之就卷入了宫斗。

在那种情况下,武则天特别需要有心理的寄托和情感外援,这时,与她朝夕相伴的亲姐姐武顺必然是她最好的选择,于是她请求皇帝李治允许武顺可以随意出入宫门,这就导致她的引狼入室。

按说武顺没有武则天漂亮,又是生过孩子的少妇,相对武则天的天生丽质和李治后宫的三千佳丽而言,应该不会有任何威胁,更谈不上引狼入室。

可李治却偏偏视三千佳丽而不见,独有情种,选择了已为人妻,已为人母的大姨姐。

这就未免有些重口味。

那么反观李治的做派,将小妈武才人变成了自己的宠妃武昭仪,就不难理解他的重口味。

像李治这种的乱伦行为,相对于跟自己的大姨姐上床这件事来讲,那根本算不得什么了。

所以说,与其说是引狼入室还不如说是羊入虎口。

现在可以看出,武顺不一定是出轨妹夫的元凶,而从李治乱伦行为的推演可以断定,妹夫吃定大姨姐才是事发的缘由。

那么李治为什么会这么干呢?我查询过心理学对于乱伦男女的心理分析,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心理依恋和占有欲的释放。

李治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敕封小妈做自己的昭仪,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武则天情感上的依恋,那么在武则天怀孕期间,两人不能同房了,他势必会寻找新的心理寄托。

而此时,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正好送上门来了,出于一种爱屋及乌的心态,将大姨姐拉上自己的床那是最好的情感弥补。

武顺虽然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倾国倾城,但是从李治内心的情感上,将自己喜欢妃子的姐姐搂在被窝里的感觉是很相似的,分泌的荷尔蒙是同样温馨而又熟悉的。

武顺出轨于妹夫李治,还会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占有欲的释放。

在我们眼里,姐姐出轨于妹夫是不道德的事情,可是作为皇权时代的皇帝李治来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也就是说,什么妃子,什么大姨姐,小姨子,什么小妈,外甥女,都是自己的臣民,自己完全可以欲取欲求。

结果越是这样肆无忌惮地占有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越能展示自己的至高无上。

于是又发生了一件荒唐的事,武顺将自己的女儿贺兰敏月带入宫中,给她的姨夫当妃子。

武顺“羊入虎口”,那她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女儿也送入“虎口”呢?

当初她不论是出于情愿还是不情愿上了妹夫的床,可上了之后却被这只权利至高无上的大老虎给“吃”得舒服了。

那种宠幸,是所有女人都梦寐以求的,等她尝到了来自“大老虎”宠幸后,再与自己的夫君贺兰越石相比较,终于明白了——女人跟谁上床都是那点事,可要是跟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男人上床,那结果可是截然不同,要么妹妹为什么会竭尽全力地参与宫斗?

那是为了争夺“大老虎”独一无二的宠幸,接下来就会获得至高的权利和荣耀。

在她得到李治的恩宠过后,她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开始为自己的女儿幸福做打算,她从李治爱屋及乌的性情看到女儿的希望。

于是,她做了件按我们道德观念不可理喻的一件事,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骑在自己身上的大老虎、妹妹的丈夫、孩子的姨夫——李治。

关系乱吗?荒唐吗?在李治眼里,武顺这是“忠君”行为。

在武顺眼里,是为了孩子的前程和幸福。

贺兰敏月认为,这是母亲的爱心,让自己嫁给了具有至高无上权力、最可以依靠的男人。

在武则天看来,这是后院起火,是情感的背叛,是宠幸的争夺,是权利的危机。

武则天“灭后院之火”

既然是后院起火,那就要扑灭,既然是情感背叛,那就要报复,既然是宠幸的争夺就要你死我活,既然是权利危机,就要不惜一切化解危机。

于是,武则天的行动开始了,先是将姐姐与丈夫捉奸在床,然后阻断了姐姐进宫的途径,接下来对姐姐进行无情地羞辱和恐吓,致使武顺自杀身亡。

接下来又假借堂兄武惟良、武怀运之手毒死外甥女贺兰敏月,扑灭了“后院之火”,化解了一切危机。

危机虽然化解了,但是武则天灭绝一切的残暴手段必然会招致报复,武顺的死,贺兰敏月的死直接伤害了一个人,那就是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武顺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亲外甥,母亲的死,妹妹的死,无疑让他对大姨武则天恨之入骨。

可是武则天高高在上,如何能报这弑母杀妹之仇呢?要想杀死武则天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恶心武则天还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他毕竟长得风流倜傥而且又才华横溢。

于是,他干出了几件荒唐而又让武则天恶心得要命的事。

第一件就是强暴了武则天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就是当时的准太子妃。

第二件事就是当着幼小太平公主面强奸了太平公主贴身的侍女,让太平公主幼小心灵受到创伤。

第三件事,是武则天最恶心的事,他居然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也就是贺兰敏之的姥姥有通奸的嫌疑。

这件事,对于武则天而言,就像自己被亲外甥在精神上给强奸了一样,这让她忍无可忍,但是当时有自己母亲的庇护,没法处决他,等母亲杨氏死了以后,立马让人在暗地里用马缰把这个荒唐事干尽了的外甥给勒死了。

从武顺干出的那些荒唐事,到衍生祸端殃及自己和儿女们的性命及母亲名节,一切都以悲剧告终。

如果将这些罪责完全归罪于武顺的不知羞耻的虚荣和争强好胜,那纵观下来,还是有些牵强。

如果没有可以肆意践踏女性的皇权,其中很多丑陋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从现代道德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丑行或去评定一个本身就是悲剧的人物,也是有失公正。

在笔者看来,武家一切的乱象都应该归罪于皇权,男权主宰的社会,武家的悲剧只是这腐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罢了。

更多文章

  • 武顺:一个让武则天斩断亲情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武则天,武顺,李治,太平公主

    作者:阿赖耶识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至尊,要的就是孤家寡人的无情心。而成就武则天孤家寡人无情的人,就是武则天的亲姐姐武顺。提起武顺很多人不熟悉,她还有一个称呼,叫做韩国夫人。(一)李治勾搭上有夫之妇武顺,她是武则天的亲姐姐武则天的前半生是没有亲情温暖的,因为她14岁入宫成为李世民的嫔妃,12年深宫孤独不得

  • 姐姐武顺和李治有染,武则天难产昏迷,只能保一个,武顺说保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李治,武则天,武顺,李弘,皇帝,贺兰敏月,唐高宗,国防政策,唐朝

    武则天刚怀孕,亲姐姐武顺就和丈夫李治好了。武则天临盆时,难产昏迷,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武顺说“保孩子”。武则天愤然道:“姐姐,你竟然要杀我,你好狠的心啊。”原来,即将临盆的武则天跟随李治去参加祭祀大典,没想到路上车马颠簸,动了胎气。眼看就要生了,而太医还没有赶到,又是荒郊野外,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情况

  • 她是唐朝风流女道士,深得温庭筠赏识,最终结局却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温庭筠,李亿,最终结局,唐朝,裴氏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每次听起来,都觉得有些悲凉的气氛在里面,人世间确实存在许多无可奈何,特别是“情”字,总叫人猜不透。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被这一个字伤透,最终落得凄凉的下场,今天小编就要说一说,唐朝一位极其风流的女道士,她的一生就毁在一个“情”字上。家族背景这位女道士名叫玄机,

  • 她7岁能写诗, 11岁爱上温庭筠, 26岁被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天乐谈科技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李商隐,写诗,鱼幼薇

    说到古代才女,鱼玄机或许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鱼玄机本名鱼幼薇,父亲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生。可惜时运不济,赶考多年都没能踏入唐朝的官僚队伍。心灰意冷之下,鱼父开始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尽管唐朝时女人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做官。但若女儿因为诗词一举成名,也是他教导有方。在鱼父的教导下,5岁的鱼幼薇便能背

  • 最美诗词 |《更漏子·柳丝长》温庭筠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韦庄,红烛,塞雁,唐朝,诗人,温庭筠,古典乐,更漏子·柳丝长

    更漏子·柳丝长【唐】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古 词【注释】更漏: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子:曲子的简称。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迢递(tiáo dì):遥远。塞雁:北雁,春来北飞。城乌:城头

  • 温庭筠的这首《过五丈原》,与杜甫的《蜀相》,谁排咏史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杜甫,温庭筠,过五丈原,蜀相,诸葛亮,谯周

    说到花间派鼻祖,稍懂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说的温庭筠。这家伙从小就是天才,三岁就能吟诗作对,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家父母。遗憾的是,他一生为才所累,怀才不遇。主要原因是他恃才傲物,不把权贵放在眼里,还写诗词讥讽。温庭筠曾多次参加科考,但屡考不中,这更让他愤世嫉俗。他才思敏捷,有温八叉之称。这八叉,本来是

  • 唐朝女诗人:11岁爱上44岁的温庭筠,被拒绝后选择报复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诗人,唐朝,白居易

    纵观历史长河,诗词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当属唐朝。后人对于唐朝“四大诗人”的认识最为熟悉,他们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维。而其实在“百家齐放”的诗人队伍里还有大名鼎鼎的“四大女诗人”,分别是李冶、薛涛、刘采春和鱼幼薇。这四人中话题性最多、最出名的便是鱼幼薇。她被人熟知是因为另一个名字“鱼玄机”,这位唐朝

  • 唐朝才女鱼玄机:11岁爱上44岁温庭筠,为何落得被腰斩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唐朝,诗词

    诗词从来都是中华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诗词的历史上,唐朝的繁盛、唐朝的浪漫为诗词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繁荣的诗歌文化也牵扯出了诗人们的是是非非。鱼玄机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作为名满天下的女诗人,她才貌双绝,但她的出色却没能让她在那个时代过得顺风顺水

  • 唐朝道姑鱼玄机:7岁能作诗,12岁爱上大诗人温庭筠,26岁遭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诗人,唐宣宗

    明代文学家钟惺《名媛诗归》中对鱼玄机有如此评价: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划得出……唐代爱情诗词以李商隐成就最高,但又扑朔迷离,过于隐晦,因此也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鱼玄机是唐代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但因非官显要,在诗词上面又没有太过于突出的成就,正史当中也未能留下只言片语

  • 鱼玄机:被老师温庭筠拒绝后,把道观变成青楼,最后死于争风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鱼玄机,温庭筠,青楼,李亿,李商隐,李清照

    说起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非温庭筠莫属。说起唐朝的才女,必然要属鱼玄机。唐朝290年,有过207位女诗人,鱼玄机独占花魁。自古红颜多薄命,无论是汉朝的班昭,宋朝的李清照,还是唐朝的鱼玄机,概莫能外。青楼相遇鱼玄机是温庭筠的徒弟,二人能够相遇纯属机缘巧合。鱼玄机原名叫幼薇,字蕙兰,玄机是她出家后的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