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奉旨征讨黄巢,得知夫人追来后问:咋办?手下人:不如降黄巢

宰相奉旨征讨黄巢,得知夫人追来后问:咋办?手下人:不如降黄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意花开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2/9 2:50:33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虽期间有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来了个短暂中兴,却也只能延缓大唐的灭亡时间。

终于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了。

这次起义,对大唐的打击是全方位的。比如对老百姓来言,据《旧唐书》载: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而唐军呢?也很惨,《新唐书》载:在潭州(今天的长沙)之战中,唐军“甲兵五万,皆为贼所杀,投尸于江”。

至于皇帝唐僖宗就更不用细说了,充分发扬了老祖宗唐玄宗“腿长加腿快”的特点,撒丫子逃到了四川。故而针对黄巢起义,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朝堂或民间,持有负面意见者,占据了大多数。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对老百姓干坏事,并非只有黄巢一个人干,唐朝的官兵也干。比如今天要重点介绍的唐朝宰相王铎,他在拒守江陵时,听闻长沙兵败后,吓得把一切都丢给了手下刘汉宏,然后撒丫子逃到了襄阳躲了起来。

哪料,刘汉宏干得更绝,王铎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来了个洗劫江陵,残害百姓,然后卷起洗劫来的财物,管你什么黄巢还是皇上,他也给跑了!自然这事就需要有人来承当责任,于是宰相王铎就被罢了相。

但此事,对于王铎来言却因祸得福——罢相了,就不能再抵御黄巢,所以他才能跟着唐僖宗一起,也逃到了四川躲了起来。

随着局势的发展,2年后,黄巢起义由盛转衰。王铎再次被用,奉旨征讨黄巢。这一次跟上次大不同了。上次唐朝是被动防守,这次却是主动出击。所以王铎准备得非常充分,什么粮草、军械一应俱全。但谁知这时,他突然又犯了难。

原来王铎年轻时就是位才子,所谓历来才子爱佳人。故而当他发迹后,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可偏偏他的原配夫人,是出了名的“悍妇”,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以至于一提夫人的名字,这位堂堂大唐宰相都哆嗦。

如今即将出征,那位小妾怎么办?绝不能把她丢给夫人。想到这,王铎下了决心,就算征讨黄巢,也要把小妾带在身边。这堪称是,古有霸王别姬,成为千古佳话,今有王铎出征带小妾,可谓“佳话自有后来人”。

就这样大军出征了。哪料正行间,突然有人禀报:宰相不好啦,你的夫人,尾随追来了!这一句,吓得王铎当时就直眼了,若被夫人追上,我绝对没好果子吃,这可怎么办?

王铎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于是只得问手下人:“前有黄巢为患,后有夫人追击。你快点给我想个办法出来,我该怎么办啊?”

他的手下,都知道这位宰相极其惧内,于是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如今之计,我看不如投降了黄巢!”

一句话,本来还紧张万分的王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明白手下这是跟自己开玩笑呢。那么后来此事怎样了?抱歉,史书上没写。所以我也不能胡说。

但从这个所谓的“佳话”上来分析,此刻大唐VS黄巢,应该是取得优势了。因为黄巢起义开始之时,之所以能所向披靡,一则是大唐没有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二则就跟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们,有莫大关系,都手握精兵不出力,等皇上给好处。

可哪料随着黄巢的壮大,这些节度使们却发现,再不剿灭黄巢,自己就会成为黄巢的刀下鬼了,故而,这次宰相王铎“带妾”出征后,这些节度使们,便都开始真正发力了。

不过最后要说的是,在这次出征中,王铎除了闹出了这段所谓的佳话外,他还干了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他招降了朱温,正是这位朱温,最终摘走了黄巢起义的果子,终结了大唐。

标签: 黄巢宰相王铎黄巢起义节度使朱温

更多文章

  • 黄巢落第之后是怎么做的,直接造反妄图推翻唐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黄巢,唐朝,长安,平定,唐僖宗,安史之乱

    唐朝无疑是中国古代中一个极其耀眼的朝代,但是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出现了几次小的中兴,但还是不能挽回唐朝的颓势。直到黄巢的出现,让唐朝更是雪上加霜。黄巢出身在贩卖私盐的家庭,家庭比较富足,所以黄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据说黄巢五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但是黄巢成年之后多次科举,但皆名落孙山,于

  • 从唐入宋之殇75:满城尽带黄金甲,六十老汉黄巢梦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黄巢,长安,节度使,大将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五,长安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迎接着未知的命运。一大早,城里就传开了,昨晚皇帝跑了,大魔头黄巢马上就要来了。满大街都是慌乱不堪的人群,大部分是商人、贫民、乞丐。还有一部分人,昨天还是朝廷命官、达官贵族,今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皇帝抛弃了,比街头的乞丐也强不了多少。企业垮

  • 黄巢是一个“杀人狂魔”,却影响深远,铲除了为祸上百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黄巢,皇帝,黄巢起义,杀人狂魔,士族,毒瘤,军事制度,唐朝,食盐

    稍微了解过历史的人就会知道黄巢这个人,此人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算可以,对于此人,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比如说《旧唐书》中记载了一件事,黄巢发动起义后,攻进了长安城,之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屠城。这种屠城行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由于黄巢的屠城,当时长安城的百姓是苦不堪言。不够,黄巢也是起义军中的领袖,更是抗击朝

  • 黄巢军攻陷广州后,杀掉12万外国人?看似残忍暴戾,实则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黄巢,广州,唐朝,起义军

    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者在劫难逃。这句民间俗语形容的是,当命中注定的困难来临的时候,谁也逃脱不了。然而在历史上,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黄巢的确在广州大开杀戒过,是不少人的噩梦。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从这样意气风发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巢的狠厉血性,但是也不是毫无理智只懂得嗜杀之人。攻陷广州之

  • 黄巢率领农民起义攻下长安,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唐僖宗呢?

    历史解密编辑:成子说星座标签:唐僖宗,黄巢,黄巢起义,长安,唐玄宗

    引言我们纵观封建王朝历史都有着这么一个规律:开国皇帝绝大部分部分都是贤明无比,他们结束了此前的乱世,开启了盛世之治,对百姓轻徭薄赋,民间的活力逐渐恢复,而后期的皇帝要么是昏君,要么就是无力改变时势选择“摆烂”,很多时候王朝末期的皇帝真是“我命由他不由我”。后期的王朝吏治腐败,百官鱼肉百姓,于是受不了

  • 山东好景|黄巢水库边的好“丰”景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黄巢,板栗,水库边,山里人

    济南的黄巢水库秋景惹眼,有层峦叠嶂的山峰,飞流如雪的瀑布。在美丽风景的不远处还有黄巢村大片大片的板栗树,只见一颗颗圆球状果实挂满枝头,有的已经开裂,现出了爆满的板栗果实,呈现出喜人的好“丰”景。村书记刘克洋说,村里青山绿水,板栗香甜,今年1300亩板栗林能净收30万斤,眼下已收到许多外地客商的订单

  • 黄巢之后,朱温之前,一位吃人魔王主宰了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大军,长安,唐朝,食盐,唐王朝,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黄巢所领导地大起义的烽火点燃了神州大地,完成了他当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野望,更是整整坐了三年天下至尊的宝座!但天不随人愿,大唐的国祚显然还没有到油尽灯枯的时候。公元882年,后来终结大唐天命,开启五代乱世的朱温,叛逃黄巢义军,变节降唐。不过此时的朱温,虽然得到唐王室的器重,却也仅能

  • 历史上你不知道的黑暗:黄巢机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黄巢,唐王朝,韦庄,陈州,唐朝,大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初开。这首诗是黄巢写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也是黄巢写的。黄巢是谁?他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通文墨,擅骑射,曾多次参加唐王朝的科举,但都名落孙山,不得已回家继承家业。但由于唐

  • 堪比罗成的罗家将罗弘信,三败夏鲁奇击退黄巢,勇斗无敌李存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罗弘信,夏鲁奇,李存孝,黄巢,李克用

    罗家枪曾经也经历过沉寂的岁月,号称天下第一枪的武学埋没在罗珍罗让的手中,当大家渐渐忘却罗家武学之时,罗家一位传奇英雄出现了,他将罗家枪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天下人开始了对于罗家枪的追捧之后,又掀起了全民练枪的热潮,他就是铜台府的殿帅罗弘信。伴随着名望的提升,挑战他的人物不在少数,夏鲁奇三次挑战罗家枪,

  • 历史上的黄巢有多狂?他做的那些事,连我们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黄巢,大军,陈州,叛军,食盐,唐朝,王仙芝,农民起义,军事制度

    无论在何时何地,战争都是为了满足一小撮人的欲望而挑起的,对于卷入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说,可称无妄之灾的祸事。尤其在每个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胜利者君临天下荣华富贵,可家破人亡,失去生命的代价却要平民来承担。虽然很多的战争,被人冠以“正义”的名号,但这个“正义”又是谁的正义?唐朝末期,朝廷的外强中干早已被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