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稹的《桃花》被后世称为咏桃花的名篇,画面唯美忧伤

元稹的《桃花》被后世称为咏桃花的名篇,画面唯美忧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树 访问量:563 更新时间:2023/12/19 12:44:07

再有半个月,我们当地的“肥城桃花节”就要开始了。届时,万亩桃园桃花盛开,那里将是一片花海。提到桃花,人们一般很容易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者“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般都是直接把桃花比作人面,非直接浓烈娇艳。唐朝大诗人元稹有诗云:“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他的观察更加细微,把深浅不一的桃花比作女子脸上浓淡的妆容,轻轻一笔勾勒的十分生动。也正因为如此,苏轼在评价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作风格时才会说:“元轻白俗”。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贬义词,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确切评价,里面应该没有贬低的意思。或许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少受到了元稹此句的发。元稹的《桃花》诗作原如下: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这首诗的大意是:桃花开放时,花丛中有深红的、粉红的、粉白的,好似美貌少女脸上淡妆浓抹的精致妆容,让人心旷神怡。春风却不解风情,将花瓣片片吹落在我的白衣之上,让人肝肠寸断。

元稹这首《桃花》是一首咏物五言绝句。整首诗开篇先把深浅不一的桃花的颜色,比作女子脸上浓淡的妆容,十分的委婉含蓄,而又风流别致。然后又分别用春风、落花两个物像,还有落花中的白衣少年,构成了一幅唯美忧伤的画面。从而唯美而含蓄表达了自己的伤春、惜春之情。全诗观察细致,含蓄委婉,语言朴实,清新自然,言浅意深,风流别致,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桃花的美好,进而抒发了好花不常开的无奈和伤感。可以说元稹这首诗是众多咏桃花诗作中的名篇。后两句“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是千古名句,借助春风吹落花瓣,片片落在白衣裳之上,表达出一种美好易逝的淡淡忧伤。

标签: 元稹桃花苏轼诗作名句唐朝诗人白居易

更多文章

  • 元稹:宰相风流,才子多情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元稹,薛涛,情诗,诗人,才子

    作者:王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它不仅孕育了辉煌的文明,更成就了千年诗歌王国的高峰,那个时代的天空被一首首诗歌装点得星光灿烂,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诗人们,似乎撑起了大唐风雅的半壁江山。《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你是否曾经

  • 元稹: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生爱过六个女人,但真不是“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稹,薛涛,刘采春,白居易,风流倜傥

    先从一首诗说起:《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所描写的意思,应该不用多做解释,尤其是诗的前两句,仍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花前月下时吟出的高频诗句。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元稹的情感历程。元稹,唐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和白居易是超强的人气组

  • 把青春卖了,换取这一生的诗词文字。七律五首赎我岁月,步韵元稹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七律,元稹,杜甫,李绅,步韵,唐朝,诗人,白居易,诗词文字,千古名句

    此组七律为步韵唐人元稹。元稹为著名的传奇作家和诗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元稹诗歌创作中,乐府诗占重要地位。素推崇杜甫之创作,继承其“即事名篇”之精神,与李绅、白居易等一同创作新乐府。其后,又与刘猛、李馀一同创作“虽用古题,全无古义”、“颇同古义,全创新词”之古乐府。在元稹诗中,艳体诗与悼

  • “千古第一情痴”元稹:与大11岁营妓玩姐弟恋,撩完还不认账?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元稹,薛涛,杜甫,白居易,韦皋,诗作

    唐代著名大诗人元稹是位多情的风流才子,他在诗酒狂纵的一生中撩拨过很多美女佳人,有过3次婚姻、4段轰轰烈烈的情史。公元809年,时为监察御史的元稹奉皇帝之命出使蜀地的东川。在东川,元稹与比自己大11岁的才女薛涛相恋。几年后,元稹以一首七律《寄赠薛涛》赞扬了那位在中唐时期以诗文和美貌而著称的歌伎薛涛,并

  • 元稹淡淡地说,要论写肉麻情诗,在座的都是垃圾。苏轼:不服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元稹,苏轼,情诗,诗词,薛涛,南乡子

    诗词作为中国古老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少皆宜,诗词通常以简练而押韵的语言,美妙生动的意境,勾勒出作者最美的情感,让人不自觉被诗词的美妙意境所陶醉,这可能便是诗词吸引人的地方吧。“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美妙而刻骨铭心啊爱情是不是展现在眼前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苦寂寞的场景瞬

  • “渣男”元稹的深情悼亡诗,小时候读不懂,长大后才明白其中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元稹,白居易,杜甫,悼亡诗,诗人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小时候挺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同一个作品,读的人不同,品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也会因为人生阅历的增加而读出新的内涵。所谓常读常新。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呢? 初中读三国,读水浒,读西游记,不爱读红楼。那会儿读三本名著

  • 元稹这首菊花诗,用绚丽姿态宣告生命丰硕,像一幅壮丽的水墨秋景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元稹,菊花,诗人,诗题,松柏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露”的意思是露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民间还有谚语说“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意思是白露节气过后,露水从初秋的些许凉意转为深秋的几分寒冷。寒露时节有三候。“初候鸿雁来宾

  • 李白的《侠客行》豪气干云,元稹不服气也写了一首,侠者之气更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里装满风标签:元稹,李白,侠客行,太玄经,杨雄,乐府

    《侠客行》是一首古乐府杂曲,唐代李白曾经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首“歌行体”长诗。在这一首诗中,李白借历史上朱亥、侯嬴等燕赵侠士潇洒豪迈的行为,表达了自己“靖边卫国”、“功成身退”的终极人生理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因此成为李白个人形象的标志。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元稹也作过一首《侠客行》。在元稹

  • 元稹去世后,白居易痛哭流涕:我也不想活了,他们的友情比海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元稹,白居易,唐宪宗,杨万里

    公元803年,31岁的白居易如愿通过考试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他收获的不仅是仕途,还有一份让他终生念念不忘的友情。比他小7岁的元稹和他一起参加考试,一起被录取,成为了同事。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这便是缘分。7岁对两人来说并不是距离,无话不谈的元白很快从同事升级为了好友。两人感

  • 41岁才女迷上30岁的元稹,相思难耐写肉麻情诗,流传一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元稹,薛涛,情诗,相思,韦皋,诗作,才女,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

    提到古代女子们的生活,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提到她们的爱情,大家想到的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到结婚当天是见不到丈夫的。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也不乏勇于追求自由爱情的女子。比如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唐代大才女薛涛。薛涛本也出身于书香门第,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写得一手好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