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源自哪个朝代?

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源自哪个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3/12/21 13:06:41

食邑,简单来说就是君将某一地区的税收赏赐给有功的臣下,让这些人可以衣食无虑,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效力,且这些赏赐的土地基本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子子孙孙不论痴傻还是愚钝,都将会是荣华富贵在身,这也是对立功之人最高的封赏。

食邑制又叫做食封制,而食邑亦可以称之为采邑、采地、封地。其盛行于西周时代,最早是周王以分封制的形式,将大面积的土地赏赐给大功者或宗室宗亲的,使其裂土分疆拥有自己的王国。后来士大夫阶级和权贵阶级的日渐增多,逐渐演变为小地域的分封,但由于其并没有被授予独立的建制权利,而只是享有该地区的部分统治权,食邑制便是由此产生。

食邑者又被称之为封君,其食邑土地内的百姓被称之为封民,封君享有封地内封民衣食住行等赋税收入的拥有权,同时,封户还必须承担国家层面的征召徭役等义务。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封君基本都会豢养附庸自己的食客,甚至可以左右朝堂政令和国家命运。如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

后来由于周王室失去对天下的控制权,诸侯群起,相互攻伐,土地兼并严重。食邑的世袭制度被逐渐打破。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封建体制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虽然食邑制被保留了下来,但是特权却被大幅度削弱,受封之人不再享有土地的绝对统治权,只享有受封土地上耕地和人口带来的赋税权,即只享受这片土地带来的财富,这是为避免受封之人一旦形成独立的军政财权后,对中央政府造成严重威胁。

一直到唐玄宗时代,由于食邑制受惠之人年年增加,国家可征税的土地逐年减少,造成国家财收逐渐递减,为此李隆基将自主征收封地赋税,改为国家代替征收,再由食邑之人领取的方式。同时,降低食邑封地实际领取比例,即食邑为1000户者,自主收税为1000两,改制后则只可领取500两。这一举措极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虽然权贵阶层有所不满,但可领取的食邑收益依然相当可观,并没有因此受到致命影响。

到了北宋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唐朝中后期各地节度使权利过大,不受中央控制而形成的尾大不掉局面,对食邑制的领取比例再次降低性调整,实际到手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之后到了宋神宗时,国家大改革,食邑制沦为了一个与官职大小挂钩的荣誉制度。不过也并没有完全没有利好,通常在赏赐食邑数后,会以一次性高低数量的金银珠宝来封赏替代。

到了明朝,食邑制被做了相应的调整,即是荣誉称呼,一次性封赏。也是有封地可以世袭罔替的分享税收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朱姓皇族子孙永享封地食邑税收的政策,就是对古食邑制的再度用。而食邑制一直到将封建集权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清朝时才完全被取消。

标签: 古代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有没有立过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秦朝,野史秘闻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的谜团。正史上没有关于秦始皇的妻妾们的任何记载,这一点引起了后人的好奇和探究。正史上虽然没有关于秦始皇妻妾的详细记录,但是却曾经提到过秦始皇后宫妃嫔的人数有“万余人”。这万余人中有征讨六国获得的美女,也有手下官员孝敬的美姬,由此可见秦始皇还是个颇

  • 褒姒为何不笑?漫长的宫心计之后才有烽火戏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褒姒,风云人物

    夏桀时两条龙的口水集结成龙珠被冷冻数百年,后于周厉王时附身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宫女身上,小宫女因此怀孕,而且一孕四十年,终于在周宣王亲征犬戎期间分娩一女。你没想错,此女正是日后祸乱西周,平时苦瓜脸,一笑倾人国的褒姒。褒姒难道真的不爱笑吗?其实不是,宝宝心里苦,只是宝宝不说而已。众所周知,褒姒集周幽王万千

  •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下面小编就

  • 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

    导读:周文王二年,周攻灭邘(今河南沁阳北),三年攻灭密(今甘肃灵台),五年攻灭黎(即“耆”,今山西省长治县境)等国,解除了周国北方和西方后顾之忧。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周文王三年灭密商帝辛三十二年(公元前儿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军攻灭密须(今甘肃灵

  • 李莲英和慈禧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何会引人怀疑他不是太监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莲英,慈禧,历史解密

    李莲英是清朝末年时地位最高的太监了,一提起他,我们就会有很多疑问,因为他简直就是个传奇,他的各方面经历让人不禁怀疑:他是真的太监吗?慈禧很早就成为寡妇了,在守寡期间,她跟太监李莲英的关系极好,在李莲英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慈禧送给了他很多的奇珍异宝,就在李莲英陪慈禧看戏的时候,慈禧还会专门为他准备了他爱

  • 古代皇室的生育率低吗?为什么孩子总是夭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皇帝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治权利和财富的中心,作为皇帝的妃子也会有比一人要好的很多的生活。想要进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无数的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希望可以进到皇宫里做皇帝的女人。其实皇帝有那么多的后宫嫔妃并不是完全因为皇帝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后宫的妃子越多越

  • 曹操收编的30万黄巾军为什么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曹操收编的30万黄巾军为什么不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交兵,史称官渡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根据《三国志·武帝纪》中的描述:"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也就是说袁绍有十多万人,而曹操兵力不足一万,

  • 戚夫人在古代上是真实存在的,刘邦与戚夫人如何相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戚夫人,文史百科

    戚夫人,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是汉高帝刘邦的爱妃,曾经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妃为刘邦生有一子叫刘如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戚夫人在古代上是真实

  • 如何评价垓下之战?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发生在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爆发战争。最终以汉军胜利,项羽自杀而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争结果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

  • 秦始皇为什么宁愿修长城都不攻打匈奴呢 其实里面是有原因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猛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胜利的秦军没有继续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秦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