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妄言隋唐(三十一)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张二妃的“淫乱后宫”案始末

妄言隋唐(三十一)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张二妃的“淫乱后宫”案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4/2/13 9:55:05

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自然无需再过多的叙述,然而作为这次政变的序幕,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李渊宠爱的尹张二妃”淫乱宫廷“案则在千年一来被人津津乐道。民间好事者处于对宫闱中神秘事件的好奇心,编出了无数个版本,而且是花样百出,大家喜闻乐见。以至于在《说唐》以及一系列的隋唐故事背景的小说中也大量引用,到后来甚至延续到了评书、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去。然而这则案子到底是否存在呢?最早记述了这么一件大事的历史文献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去找找答案。

首先从两唐书的文献中并无对此案的细节的详细记述,只能确认这是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前一天,李渊召集李世民密谈时,李世民主动向李渊告发的。李渊听到这件事情后大为震怒,要求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回宫说明情况,要进行调查。然而正是在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回宫经过玄武门时,被李世民率领的尉迟恭等九名大将伏击,最终不敌被杀,造成了”玄武门之变“。从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看,如果李世民没有秘密搞法“淫乱宫廷”案,那就不会有李建成和李元吉回宫之事,自然玄武门之变就无从谈起。

李元吉

所以在谈论“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民间百姓,都或多或少的涉及道“淫乱宫廷”这个案子。这个案子是李世民向李渊秘密告发的,但并没有提供详实的证据,说白了有点像在泼脏水。而两唐书中也无具体的细节描述,这与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乱伦案,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乱伦案完全不同,这两个案子反而在史书中或多或少的有细节提及。这个案子更像是一个引李建成和李元吉如圈套的诱饵,“玄武门之变”后也没有人进一步去追究这件事情。就连唐高祖李渊也对两个儿子给他戴绿帽子的事闭口不言了。

从这样的情况看,对于“淫乱宫廷”案只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这个案子的确存在,为了李渊的脸面只能隐藏于历史长河中。二是,这个案子本身就是李世民泼脏水和设计圈套的诱饵,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我倾向于第二个结论,因为两唐书中既然把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这祖孙俩的事情都没放过,没道理还为李渊做什么隐藏,更何况两唐书对李渊的记述向来也不太光彩。而对于李世民来说,在太子位的争夺中泼脏水这种手段他不要太熟悉。不说别的,光是一个”私运盔甲“案都差点将李建成拉下太子位。

德妃

“私运盔甲”案史称“杨文干事件”,也是一件神秘莫测的太子谋反案,而且结局也相当奇葩,以后找机会细谈。而这样的事情在太子党与秦王党的交锋中经常才出现,所以互相泼脏水已经是日常操作。“私运盔甲”案最终还是没有动摇李建成的太子位,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李渊听了后宫尹德妃和张婕妤的话。这个事情在两唐书中有着详细记载,主要是证明了李建成与后宫两位妃子有勾结。这些勾结主要是在于权钱交易,钱财贿赂,探听消息,吹枕边风等等行为,还没有深入到“淫乱后宫”这么夸张的程度。

从清理来看,好不容易才从“私运盔甲”案子中脱身的李建成,没必要又搞出一个“淫乱后宫”的事情,这不是授人以柄么?如果李建成淫乱后宫这个事情真的存在,那这事的严重性可以说是十恶不赦,那李世民完全没必要冒风险搞什么“玄武门之变”。而且从“玄武门之变”的事后分析,李世民和李渊的对话中紧扣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谋反,而并没有提到“淫乱后宫”这种事情,可见他自己当初告密时就没有证据。因此有很大的几率来看,太子李建成的“淫乱后宫”案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李世民的一个圈套而已。

李世民

从现代史学界对唐朝历史的考证来看,一般认为两唐书中许多内容有不可信之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史学节操不好,他曾要求房玄龄许敬宗等大臣为他修改记录皇帝行为的《起居注》,其中《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呈现在李世民的桌上的。而且唐高祖李渊的书佐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上记述的内容与两唐书有一定的差别,而温大雅深受李渊信任,且在皇位争夺战中力挺李世民,因此一般认为他的著作可信度高。宋朝的司马光也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认为“宫禁深地,莫能明也。”因此从史学界的观点来看,这就是李世民为了引李建成入圈套做的诱饵。事后为了自圆其说,也让自己的皇位来历合法化,干脆一黑到底,彻底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打到历史的反派位置上。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渊,尉迟敬德,李建成,秦王

    李世民在杀死弟弟李元吉之后,将其妻子纳入后宫。站在杨氏的角度,李世民是她的杀夫仇人。既然如此,为何她还愿意入宫?实际上,并不是杨氏愿意入宫,而是她不得不入宫。李世民做事非常的狠辣,他为了防止李元吉的儿子替父报仇,所以把他们全部杀死了。史书记载,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

  • 在历史上,唐开局比明难多了,尤其是在李元吉丢了河东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向古兰说动物标签:元帅,军衔,唐朝,李元吉,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唐玄宗,武则天,唐开局,玄武门之变

    拿李元吉守太原为例,李渊不也是派宇文歆辅佐嘛,可他绕不开李元吉指挥军队,要么劝李元吉,要么只有向长安打小报告。皆因李家诸子一早就参加革命啦,除了晋阳起兵的那些哥们外,其他都是隋朝的降将而已,从资历和地位上都没法代替他们真正统帅三军,顶多当个行军总管,或为一州都督或行台仆射,一旦战事规模夸大,需要统帅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治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于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于两个月后禅让皇位。那么,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待两人家属的呢?太子李建成:儿子皆被杀死,女性得以存活1、太子妃郑观音善终。出身于荥阳郑氏的郑观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四弟李元吉,为何又要霸占他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四弟,李渊,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隋朝末年,隋炀帝暴政,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对内又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弄的是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晋阳,一路所向披靡,最终攻取长安,代隋建唐,年号武德,史称唐高祖。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其实开创唐朝基业的时候,李建成的功劳都逐渐被

  • 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的有意为之,还是李世民的蓄意谋划?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李渊,玄武门事变,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

    01引言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由人评说,而历史事件也是如此。在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武门事变。课本上大抵上讲的就是李世民的两个哥哥,对他如何如何排挤,兄弟间隔阂越来越深,最终在玄武门兵戎相见,两个兄弟在这场事变中被杀死,而唐高祖李渊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最终成

  • 李世民的弟媳有多美?为何杀死李元吉后,还霸占他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齐王,隋朝,唐朝,军衔,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前言: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都被李世民所杀。之后,李世民顺利登基,还霸占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据相关史料记载,这杨家有着一张绝世容颜,李世民竟然还想封她为皇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初,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唐都北宫门长安城太极宫——宣武门附近的政变。大唐建立后,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和威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 手下三位猛将为主报仇, 连杀李世民2员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陈玲谈科技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元帅,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一共出现了495位皇帝。在历朝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水平、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君王,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一、天策上将,威名远扬在封建王朝里,一般都是立嫡长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他已经52岁了。

  • 李世民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还要霸占弟弟李元吉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皇位,长孙皇后,后宫,佳丽,唐太宗,书法家,隋朝,军事政策

    帝王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女人多,李世民霸占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不仅仅是见色起意,同时也是为了报复李元吉,更重要的是拉拢其旧臣并借助杨氏的力量巩固皇位。史书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很高,李世民本人虚心好学、善于纳谏,且能文能武,对政务又兢兢业业,在他的领导之下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各方面都得到了

  •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勾践

    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门之变,逼退自己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杀死自己的哥哥,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大肆株连杀害了很多相关的人,才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虽然唐太宗被称为明君,甚至还有魏征的佳话,但是,李世民的内心始终不安,毕竟这个皇位是发动兵变抢来的,所以说,为了消除内心的不安,必须要快刀斩乱麻,将相关人等全

  • 为什么李元吉要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而不是站在二哥李世民这边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李渊,秦王,东宫

    李元吉支持李建成的行为,按《资治通鉴》上的说法是:“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这句话是说明李建成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因为当时有能力跟李建成夺东宫之位的只有李世民。所以《资治通鉴》里解释为,李元吉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后,他在除掉太子,然后自己继位。但事实上,我们想想就能明白,能够跟李建成互争的只有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