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做皇帝主要是先发制人,也就是“先下手为强”,他抢在了哥哥李建和弟弟李元吉成的前面,提前把两人干掉了!历史的变故就在那一瞬间,错过就不再有,尤其是后悔药。所以,做事情,不要犹犹豫豫,该去做的,立马去做,不要拖拖拉拉。你的一个决定,可以就改变自己的一生,就像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样,谁先去做,谁就分享这块蛋糕。
说实在的一个太子,斗不过一个封王真的有点说不过去。李建成能做太子,说明老爸李渊的垂爱,权力的天平向李建成这边倾斜的。不过李建成开始,心也没有那么坏。坏就坏在了,弟弟齐王李元吉。这家伙,本来自己也想做太子,自己能力又不如李世民。所以怂恿哥哥李建成,把自己的竞争对手李世民除掉。等哥哥除掉李世民以后,他再把李建成干掉,自己做皇帝。明白人肯定知道这其中,有猫腻。
假如,不是齐王李元吉从中煽风点火,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估计也不会如此的公开化。此外,两人相争持续了好几年,好几次李建成都可以除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不太愿意,也是犹豫不决。所以说,李建成是不想杀李世民的。
但是,李元吉却心急火燎的,巴不得早点把李世民除掉。就是因为他,说的次数多了,没有心思杀李世民,日积月累就成了心病。不过,太子李建成并没有看出来,弟弟李元吉并不是在帮自己,而是在害自己。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有人来告密,李世民得知李元吉和李建成将要除掉自己的时候。李世民其实也在犹豫,不定,因为他不想骨肉相残。李世民虽然知道,李元吉加害自己,但自己拿不定注意,于是去秦王府征求幕僚们的意见,大家都说:
“李元吉凶恶乖张,终究是不愿意事奉自己兄长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大王终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李元吉欢喜地说:‘只要能够除去秦王李世民,夺取东宫太子之位就易如反掌了。’所以,李元吉与太子策划杀李世民,其实是自己想做太子。目的是,借刀杀人。
李世民本来也有那个心思,最后被一帮幕僚说动了!也就是说,自己死了,李建成也做不了皇帝,皇位最终还是李元吉的。做大事的人,不要考虑那么多。李世民仔细想想也是,自己要是死了,李元吉还是会把自己的哥哥杀了。反正两人都厌恶自己,不如先动手得了。自己做了皇帝,就做个好皇帝。
毕竟杀的是自己的哥哥,心里肯定有内疚感。不过李世民做了皇帝没有让人失望,他做了皇帝以后,开创了“贞观之治”。不过,他能先发制人,也是早有准备。先收买李元吉身边的人,获取第一手消息。要不然,在没有窃听器的大唐,李世民不收买人心,自己早就成了李元吉的刀下鬼了。好在他有防备,做什么都要考虑周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