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对李元吉死追不放?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对李元吉死追不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良家说说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3/12/17 14:49:25

尉迟敬德,又称为尉迟恭,此人是李世民麾下猛将之一,在隋末时期与秦叔宝,是差不多的时间里投效唐军的,并且各自都有不少英雄事迹流传。在广泛流传后,两人不仅成了武将门神,还成了齐名人物,不过在地位上,尉迟恭是高于秦叔宝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虽然两人同为唐朝名将,在功绩上也相差不大,但秦叔宝更多的是忠于唐朝,而尉迟恭忠心的对象是李世民,其次才是唐朝。两人同为降将时,秦叔宝只是在审时度势下,为求明哲保身才投降唐军的,反而是尉迟恭连身家性命都卖给了李世民。

当初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李世民一命。除了救命之恩,尉迟恭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所以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也因此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时,尉迟恭得以排进前十,而秦叔宝则居于末位,这样一看差距不就彰显出来了吗?

不过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当初玄武门造反的时候,主要目标还是李建成李元吉只是顺带的,杀与不杀在两可之间。而当时是有机会放李元吉一马的,尉迟恭为何要死追不放,誓要杀死李元吉呢?

李世民以各方面能力来说,当个皇帝绰绰有余,但生得不好不是嫡长子,没有顺位继承权,而他自己又是个野心勃勃之人,这才有了后来兄弟阋墙的祸事。

不过再怎么说,这终究是李家的家事,尉迟恭借着李世民的命令杀李元吉,多少有些僭越了。因此有人认为,尉迟恭敢这么做,是李世民授意的。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几率不高,因为以李元吉手中的权力,还有为人和能力,不足以影响大局,只要李建成一死,就能达到李世民的目的。因此尉迟恭非要杀死李元吉,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说尉迟恭曾是刘武周部下,但由于刘武周兵败自杀,尉迟恭才不得已投降了李世民。不过在投降之前,尉迟恭一直对刘武周忠心耿耿,而在这期间,李元吉却逼死了刘武周的女儿,可见尉迟恭与李元吉的恩怨由来已久。

虽然尉迟恭加入了唐军这个阵容后,迫于李元吉的身份没办法报仇,但这个仇怨并没有消失,而且之后又有一事,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恩怨。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尉迟恭善于使槊。马槊是一种类似长矛的超长兵器,由于长度,在步战中难以灵活使用,所以一般只用在骑兵冲锋陷阵的时候。

不过尉迟恭已经将,马槊使用得出神入化,并创出了一招“解避槊”,就是在双方以马槊对攻时,他以空手入白转手夺过敌人的马槊,并以此瞬间分出胜负,杀死敌人。

当初李元吉自誉身经百战,并不认为马上功夫会比别人差,在听闻尉迟恭的事迹后,心里不服气,便想试探一下尉迟恭的本事。之后两人约定去掉槊刃,以杆互刺。

可尉迟恭却表示不用,并且大言不惭的说,即使有刃也伤不到他,这就让李元吉非常恼火。同时李元吉也不信邪,拼命以槊刃刺击尉迟恭,但十数招后依旧没能建功。

不过李元吉是皇子,尉迟恭虽然能轻易击败李元吉,但还是给他留了面子,于是场面便僵持下来。李世民在见此却觉得不过瘾,直接命令尉迟恭夺下李元吉的马槊。

有李世民作保,尉迟恭便放开了手脚,在交战期间连续三次夺下李元吉的马槊,这让李元吉惊叹之余,又深感耻辱,导致两人的恩怨更深了。

怀恨在心的李元吉,找了个机会诬告尉迟恭有二心,让尉迟恭差点锒铛入狱,幸亏李世民作保,尉迟恭才得以平安无事,但也因此两人没了转圜余地。

而尉迟恭又是个嫉恶如仇,有仇报仇的直性子,见玄武门之变是个大好时机,自然毫不犹豫射杀了李元吉。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秦王府名臣良将云集,那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裴寂,魏征,唐太宗,唐朝,艺术家

    古往今来,多少贤德仁爱的帝王身边总是聚齐了不少名臣大将,也正因为有这些人的辅佐,这些帝王才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才迎来了所谓的太平盛世。但凡身边少贤臣多奸佞,国家就会陷入动乱,国破山河支离破碎。就大唐来说吧,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也许大唐又是一番不可描述的景象,相信历史上的大唐也会比这更

  • 李世民登基后,为啥放过大哥妻子郑观音,却强占李元吉遗孀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听音乐去偷笑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杨氏,郑观音,李建成

    这是文章头部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成功夺权,不久之后登基称帝,李渊则成了太上皇,说来,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兄弟还都是太穆皇后所生,其中除了李玄霸于614年离世,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被李世民所射杀。李建成死的时候时年38岁,5个儿子也都一同遇害;李元吉被射死时才24岁,但他的5

  • 妄言隋唐(三十一)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张二妃的“淫乱后宫”案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渊,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尹张二,妄言隋唐,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自然无需再过多的叙述,然而作为这次政变的序幕,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李渊宠爱的尹张二妃”淫乱宫廷“案则在千年一来被人津津乐道。民间好事者处于对宫闱中神秘事件的好奇心,编出了无数个版本,而且是花样百出,大家喜闻乐见。以至于在《说唐》以及一系列的隋唐故事背景的

  •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渊,尉迟敬德,李建成,秦王

    李世民在杀死弟弟李元吉之后,将其妻子纳入后宫。站在杨氏的角度,李世民是她的杀夫仇人。既然如此,为何她还愿意入宫?实际上,并不是杨氏愿意入宫,而是她不得不入宫。李世民做事非常的狠辣,他为了防止李元吉的儿子替父报仇,所以把他们全部杀死了。史书记载,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

  • 在历史上,唐开局比明难多了,尤其是在李元吉丢了河东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向古兰说动物标签:元帅,军衔,唐朝,李元吉,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唐玄宗,武则天,唐开局,玄武门之变

    拿李元吉守太原为例,李渊不也是派宇文歆辅佐嘛,可他绕不开李元吉指挥军队,要么劝李元吉,要么只有向长安打小报告。皆因李家诸子一早就参加革命啦,除了晋阳起兵的那些哥们外,其他都是隋朝的降将而已,从资历和地位上都没法代替他们真正统帅三军,顶多当个行军总管,或为一州都督或行台仆射,一旦战事规模夸大,需要统帅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治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于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于两个月后禅让皇位。那么,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待两人家属的呢?太子李建成:儿子皆被杀死,女性得以存活1、太子妃郑观音善终。出身于荥阳郑氏的郑观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四弟李元吉,为何又要霸占他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四弟,李渊,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隋朝末年,隋炀帝暴政,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对内又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弄的是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晋阳,一路所向披靡,最终攻取长安,代隋建唐,年号武德,史称唐高祖。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其实开创唐朝基业的时候,李建成的功劳都逐渐被

  • 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的有意为之,还是李世民的蓄意谋划?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李渊,玄武门事变,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

    01引言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由人评说,而历史事件也是如此。在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武门事变。课本上大抵上讲的就是李世民的两个哥哥,对他如何如何排挤,兄弟间隔阂越来越深,最终在玄武门兵戎相见,两个兄弟在这场事变中被杀死,而唐高祖李渊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最终成

  • 李世民的弟媳有多美?为何杀死李元吉后,还霸占他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齐王,隋朝,唐朝,军衔,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前言: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都被李世民所杀。之后,李世民顺利登基,还霸占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据相关史料记载,这杨家有着一张绝世容颜,李世民竟然还想封她为皇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初,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唐都北宫门长安城太极宫——宣武门附近的政变。大唐建立后,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和威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 手下三位猛将为主报仇, 连杀李世民2员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陈玲谈科技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元帅,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一共出现了495位皇帝。在历朝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水平、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君王,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一、天策上将,威名远扬在封建王朝里,一般都是立嫡长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他已经52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