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堪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堪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744 更新时间:2024/1/24 2:21:21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提起初唐的送别诗,几乎人人都会想到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达出身后的友情,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劝慰友人,浑然雄阔,风骨凛凛,开唐代阔别诗之先河。

  王勃能居“初唐四杰”之首,从这首诗便可见其功力。不过经历千百年岁月,王勃最有名的是其所作的“千古第一骈”——《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尽登临风光。一序既出,王勃的诗作反而被气光辉所掩,以至如今大多数人对王勃的诗作仅仅熟悉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滕王阁诗》。

  其实王勃现存的诗作有80多首,其中佳篇甚多,甚至有一首送别诗能堪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惜的是如今少有人知。且来欣赏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别薛华》: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别之时离愁别绪最是真情流露,最易引发文人骚客无限感慨,不吐不快。古诗词中送别题材的诗可谓数不胜数。尤其是唐诗中的送别诗更是风格多样,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伦送我情”的谢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恋别、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是君”的壮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可算是壮别。而上面这首《别薛华》虽词句悲苦,却气骨苍然,有惜别之柔,也有壮别之骨。

  首联便点题送别,前路之坎坷艰难、离人之惶惶悲苦,将送别的情景与心情一语道来。颔联则进一步深入此景此情:千里行程,唯悲凉为伴,百年人生,也终究凄然。肺腑之语,似乎是说友人的遭遇,又像是道出自己的坎坷。

  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情感一转,由悲转以劝勉,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劝勉好友,也是聊以自慰,大有“相濡以沫”的情意!然而同甘苦共漂泊也难免此刻离别,唯有寄托一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

  整首诗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般,不用景物描写衬托离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大开大合,洗练之语道出形象生动的离别意境和情思。后代诗家评价此诗“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并与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提并论。只可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列入教材,知之者更广,而此诗却渐渐鲜为人知了。

更多文章

  • 王勃《滕王阁序》惊艳了世人, 其实后面这首诗更为经典, 传诵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西的体育标签:王勃,悠悠,诗人,唐朝,艺术家,滕王阁序,滕王阁诗,千古名句

    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重修滕王阁成,洪州都督阎某在此大宴宾客,原拟由其婿撰写阁序以之夸耀。适逢王勃赴交趾探父过此,席间作《滕王阁序》。王勃25岁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可谓天才,惊艳了世人。文章开头便落笔不凡,介绍滕王阁自古人杰地灵,今日宴会又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而“十旬休假,胜友如

  • 名篇诵读 | 王勃 | 滕 王 阁 序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书香阁标签:王勃,杜甫,李白,诗人,唐朝,骆宾王,卢照邻,滕王阁序,千古名句

    2023Happy Lantern Festival滕 王 阁 序作者:王勃诵读:芷 蕊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

  • 王勃两首送别诗观点相悖,七十多年后,王昌龄隔空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王昌龄,王勃,杜甫,滕王阁序

    杜甫有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王杨卢骆就是指的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文学成就更为突出,名列四杰之首。王勃尤其擅长骈体文,一篇《滕王阁序》青史留名。但是他的诗歌也被人传诵,五律和五绝格式工整,内容清新,在清除六朝遗留的妖艳绮靡诗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格律诗在初唐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送杜

  • 《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赋,王勃真的是即兴作文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王勃,唐朝,诗人,岳阳楼,范仲淹,黄鹤楼,滕王阁序

    中国许多跨越千年的建筑,都因为那些文人墨客的笔墨而有了生命。崔颢所写的《黄鹤楼》,让黄鹤楼名震天下;范仲淹登岳阳楼时所作的《登岳阳楼记》,更是文人志士真正的家国情怀,同样也带火了岳阳楼。而滕王阁,成名于王勃即兴所作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被称之为千古第一赋。如此经典的文章,真的是王勃兴起而

  • 王勃写的送别诗,没有离别的愁绪,反而充满豪爽与洒脱,太经典了

    历史解密编辑:品诗词标签:王勃,离别的愁绪,杜少府,诗人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但凡涉及到送别好友的话题,大多抒发离别的愁绪,可谓泪眼婆娑,难舍难分。但,在众多送别诗中,也有一首诗显得分外奇特,它意境辽阔,气势豪迈,其中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你一定猜出来了,这便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

  • 传颂千年的《滕王阁序》,竟然有人指责是写王勃抄袭的!

    历史解密编辑:酱酱说历史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李贤,滕王阁诗,谢灵运,阎都督,唐朝,艺术家

    675年,王勃途经南昌,参加了在滕王阁举办的聚会。当他洋洋洒洒写下那篇传颂千年的《滕王阁序》后,众人一片喝彩。可有人却跳了出来指责:“这是别人写的文章,你可不能抄袭啊!”王勃是“初唐四杰”中排在首位的大才子,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六岁能作诗,九岁就读完了著名学者颜

  • 王勃十首经典诗,自是唐人开山祖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王勃,滕王阁序,咏风,唐人,李贺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明代学者胡应麟评价:王勃兴象宛

  • 王勃:我在四川呆够了,我想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考锦鲤王标签:王勃,长安,皇帝,诗人,唐朝,孟浩然,蜀道难,四川省

    早春野望王勃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满腹才华、少年才子的王勃,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被高宗皇帝逐出沛王府,本是星光璀璨的前程突然黯淡。被逐出王府后王勃被迫流落蜀地,年纪轻轻是无法安心寄情山水的,纵使巴山蜀水再秀美,也难掩壮志未酬、羁旅思乡的感伤之情。一生享年仅有短短二十六岁的

  • 王勃在酒宴上被众人逼着写诗,随手即兴写了首,流传了一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王勃,写诗,诗作,韩愈,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公元675年秋天,25岁的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在路过南昌的时候,当地的都督刚新修了滕王阁,准备在重阳佳节大宴宾客,以此来庆贺滕王阁的落成,同时也有借参加宴会的文人士子之手让滕王阁扬名的打算。正好王勃拜见总督的时候,总督早已听闻了他誉满天下的才华,于是便邀请他参加此次盛宴,王勃欣然答应。其实这场宴会

  • 王勃究竟写了一篇什么文章,居然惹毛皇帝被赶出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文章,李贤,长安,祖逖,皇帝,诗人,唐朝,武则天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2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01王勃,字子文,是绛州龙门县既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人。生于公元650年,死于676年,一生只活了短短的26岁。和杜甫家族一样,王家也有诗的传统,前文中那个隐逸诗人兼酒鬼王绩就是他的叔祖。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朝的经学教育家、思想家,王通从小受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