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究竟写了一篇什么文章,居然惹毛皇帝被赶出长安

王勃究竟写了一篇什么文章,居然惹毛皇帝被赶出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4/1/15 14:10:48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2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01

王勃,字子文,是绛州龙门县既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人。

生于公元650年,死于676年,一生只活了短短的26岁。

和杜甫家族一样,王家也有诗的传统,前文中那个隐逸诗人兼酒鬼王绩就是他的叔祖。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朝的经学教育家、思想家,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王家人似乎都很短命,王通也只活了34岁,他的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在唐代就全部失传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编辑的《文中子说》。

《文中子说》是王通和门人体仿《论语》的问答笔记,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书中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哲学上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王勃遗传了家族的早慧基因,年纪小小便以才气闻名坊间,据说六岁就能写文章且下笔流畅,九岁之时孰读颜师古的《汉书注》,作《指瑕》十一卷,以纠正其错。家学之故,王勃十岁时便已经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他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02

十六岁那年,也就是公元666年,王勃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制举。

这里简单说说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2/10。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

制举则是临时举办的考试。往往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而不再像常举那样还得经过吏部铨选。从根本上来说,贡举是为朝廷选拔群才,制举则是为朝廷搜罗奇才。

即便唐以后的几个王朝科考制度日益完善,但这种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制度到清朝时期也未取缔。

根据《册府元龟》卷六三九《贡举部•总序》记载:制诏举人,始于显庆(656-661),盛于开元(713-741)、贞元(785-805)。在唐代的百余场制举科里,高宗麟德三年(666)的幽素科最值得一提。这一届选拔的人才较多且素有成就:有著名的文士苗神客;有以识练边事为武则天所赏识,中宗、睿宗时曾为朔方军大总管的解碗;有官至宰相的格辅元、苏瑰。

还有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才王勃。

03

其实早在王勃中举之前,他就已经以一篇《乾元殿颂》引起了李治的关注。当年乾元殿落成,年仅十五岁的王勃挥笔写就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巨制骈文,歌颂大唐伟业。当时的皇帝李治被惊艳到,听说作者还未及冠之时,连呼其“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因此也文名大振。

中举后王勃官授朝散朗,属于第二十阶文官,从七品,具体职务则是沛王府修撰。就这样,年仅16岁的少年王勃成为大唐王朝最年轻的国家公务员之一。

沛王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年仅11岁,很快就与16岁的王勃打成一片。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潢贵胄,李贤自然也少不了斗鸡走狗的喜好。本来这也不算什么,王子们闲余买几只公鸡斗一斗,你输我一个玉佩,我输你一幅字画,纯粹是怡情之举。

不知道是王勃自己卖弄还是沛王有意炫耀,有一次与英王斗鸡之时,王勃居然为沛王的“鸡将军”做了一篇像模像样的檄文。天家无小事,不知道这篇文采并茂的游戏文章扯动了高宗李治的哪一根神经,他认为王勃不但不劝勉李贤等诸王子,还写文章离间兄弟们之间的感情,一怒之下就把王勃驱逐出了长安。

04

《檄英文鸡》节选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

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

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

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

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

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

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

惟尔德禽,固非凡鸟。

……

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

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

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

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

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

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说实话,这篇檄文写得可真不赖,真实体现了王勃的骈文功底。“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有关公鸡的典故信手拈来。在他的笔下,沛王的这只斗鸡已非凡鸟,而是一只非常有故事的“德禽”。

他写斗鸡的状态也很精妙,“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意思是你似木头一般没有反应,关键时刻却铁爪横举神志昂扬,应战时反应机敏神鬼莫测。个人感觉,这篇文章真正惹祸的应是最后两句:“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

这两句什么意思呢?“牝晨”一句意思是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衰落,通常指家庭里女强男弱的状况。雌伏一词则出自《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我们想想当时的朝政状况,武则天长期掌有垂帘听政之权,但要知道这样的局面皇帝李治并非心甘情愿。“牝鸡”和“雌伏”两字怎不引起皇帝心中最隐秘的痛楚,勃然大怒之下没有下令处死王勃已然是仁慈了。

所以说还是太年轻啊。

05

话说回来,按照李贤最后的结局,王勃即便一直跟随沛王下场也不见得好。

李贤在675年被封为太子,因为表现优秀成为亲娘武则天的眼中钉,680年因查出宫中私藏铠甲被废为庶民。683年庶民李贤流放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684年武后废帝把政,大肆杀害李氏皇子,即便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她派遣近臣丘神勣前往巴州逼令李贤自杀,李贤死时年仅二十九岁。

不过皇室的血雨腥风王勃早已看不到,早在李贤封为太子的第二年,我们的天才诗人就已不在人世。

标签: 王勃文章李贤长安祖逖皇帝诗人唐朝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重磅!王勃华:中国光伏制造各环节产量前三季均超去年全年,增速超40%

    历史解密编辑:能源一号标签:王勃华,光伏,曹仁贤,理事长,滁州市政府,新能源

    加群时请您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今天正式在滁州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滁州市政府主办,东方日升协办。此次大会中,包括安徽省政府、工信部、商务部和国家能源局领导等都在现场致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也在现场做了致辞。他表示,安徽省政府和

  • 那么多咏风的诗,王勃的这一首绝对值得点赞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咏风,王维,诗作,李白,唐朝,诗人,王安石,千古名句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6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01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无法超越的巅峰。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唐朝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汉时传入华夏,在两晋南北朝时刮起过一阵学佛、研佛的狂飙。在统治阶级的引领下,掀起了一股子自上而下的佛学东渐。从鸠摩罗什的译经大举,到东晋末年的佛识辩论

  • 为什么说王勃是初唐的非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唐人,唐朝,诗人,骆宾王,卢照邻,滕王阁序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1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01公元675年11月,王勃到交趾探访父亲时曾到广州游历。他一生崇佛,到了广州自然也不忘走访名刹宝寺。时有宝庄严寺的舍利塔修葺一新,寺中主持素闻王勃才名,便请其撰写碑记。王勃一挥而就3000余字,就有了这篇中国文学史上已知篇幅最长、内容最广的

  • 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其实是王勃的述志文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悠悠,杨炯,唐朝,诗人,述志文,滕王阁序,滕王阁诗

    ❂初唐四杰之王勃 0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01说起王勃,大家津津乐道的总是他的年少轻狂,他的才气过人,他的诗篇,还有他的骈文。其实王勃的学术著作也是颇为可观的,只不过散佚殆尽,后人便也不以为意了。他见诸于著录的著作就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大唐千岁历》

  • 初唐四杰的王勃,29岁写的《滕王阁序》,在历史上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滕王阁序,王勃,唐四杰,序文,滕王阁

    说起古代的序文,你脑海中想起的第一篇序文是谁的佳作?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兰亭集序》;还是“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伶官传序》;亦或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桃花园序》? 其实在笔者看来,我国古代写序文者,没有一个能够超过王勃的,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就代表着我国古代序文的巅峰。那么《

  • 王勃:6岁写诗,16岁做官,26岁写下《滕王阁序》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上,窃以为有三大憾事:一为“始皇焚书”;二为“红楼未完”;三为“王勃早逝”。秦始皇焚书,消失了多少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种具有开创意义的千古奇文、万古奇人?曹雪芹仅凭半部《红楼梦》便让无数拥趸陪笑陪哭,耽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倘若是一部完整的该会如何?王勃器识高远,文采飞扬,26岁

  • “王勃华:预计2023年182、210mm硅片市场超90%”对逆变器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老杨说光伏标签:硅片,光伏,mm,逆变器,王勃华

    光伏资讯 | PV-info在2月16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就行业去年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年形势进行了展望。其中,在光伏技术方面,大尺寸硅片技术占比将快速提升,且双面组件的渗透率近年来也在持续扩大。2022年,182、21

  •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无常、孤独和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滕王阁序,王勃,白居易,刘禹锡,苏轼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者:每晚CC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少年路过洪都(今南昌)。此时,洪都滕王阁重修落成,大领导阎都督在此大摆宴席庆祝。他筹划着在这次筵会上,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在众人面前露个脸,好为日后接自己的班做准备。酒过三巡后,阎都督便提议,今日美景盛事具备,大家何不在此为滕王阁做个序呢?早就

  • 王勃、王维2个天才诗人,各写下一首《山中》,千百年来高下难分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王维,山中,王勃,诗人,唐诗,诗作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唐朝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无处不在,也正是由于人们喜爱诗歌,把生活当成了诗,才让唐诗名满天下,成为了古典文学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千百年来影响了无数人;当时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诗歌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诗写得好机会也更多。而那一时期也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

  • 王勃的《滕王阁序》,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为何能惊艳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勃,滕王阁序,韩愈,贾谊,骈文,典故,唐朝,艺术家

    滕王阁是唐初时期的一处风景名胜,韩愈曾经在他写的《新修滕王阁序》里面提到,当初王勃、王旭和王中书“三王”,为此阁创作过序、赋、记各一篇。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王勃写的“序”地位逐渐抬升,另外二王的“赋”与“记”彻底湮没无闻。滕王阁本来先于王勃成名,到了明清时期,人们知道它,却是因为读过了王勃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