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乐把道观当闺房,不慕华妆羡青纱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乐把道观当闺房,不慕华妆羡青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3/12/11 0:03:21

唐朝公主出家其实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时尚,即便没有出家的公主,大多与佛家或道家都有些渊源。

不过,我们也必要过于惊讶,因为对皇家公主来说,出家就像人生的一段实习期,而不是终生职业,实习期满,她们脱去僧衣道袍嫁作他人妇,又回归大唐帝国贵夫人的身份。

有常例就有特例,唐睿宗李旦的两个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却把道观当闺房,不慕华妆羡青纱,真的一辈子与香烟为伴,终生未婚。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是同胞姐妹,生母窦德妃,她们还有一位同母的哥哥李隆基,即唐玄宗。

要说到窦家与李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窦德妃的曾祖窦抗,就是高祖李渊的妻子窦皇后的哥哥。从李家这边论,李隆基爷爷的爷爷是李渊,从窦家这边论,李隆基外公的外公还是李渊。

这关系够铁吧?可上了皇家这座高楼,除了铁的炽热,也免不了冰霜雪寒,比如窦德妃,虽然身为皇贵妃,却成了离奇的失踪人口。

中宗李显被废后,李旦被老妈武则天当木偶推上龙椅,太子妃刘氏晋升为皇后,窦孺人晋级为德妃。后来老武太太抢过儿子的龙椅,刘氏和窦氏头上的“皇”字招牌就跟着被摘了去。

史书说,两个女人心有不甘,要替老公出头,于是她们祭出了女人们的看家本领——巫蛊诅咒,希望搞死老婆婆,结果被老武太太身边的一个婢女韦团儿发现。于是在某个月高风黑的夜晚,她们被婆婆召去吃茶后就从人间蒸发了。

李旦凭空丢了两个老婆,可也不敢跟老妈要人,只好捏鼻子吃了个哑巴亏。景云元年,李旦复位,刘氏和窦氏都被追谥为皇后,只是年头太久无法追查到二人的尸首,只能以招魂的方式葬于东都。

窦氏去世的那一年,李隆基才8岁,金仙公主4岁,玉真公主3岁。

太极元年(712年),金仙公主与妹妹玉真公主一起宣布出家为道士,这一年金仙公主23岁,玉真公主22岁。

按理来说,古代女子这个年龄不大可能不嫁人,尤其是公主,很多豪门大户早就盯上了。可史书上确实没有二人的婚姻记录,由此可见,她们二人很可能在正式出家之前,就已经过上了道家的生活。

金仙公主有两位老师,一位叫叶法善,“老神仙”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周、中宗、睿宗六朝,活了106岁。

另一位叫史崇玄,原本是个修鞋匠,出家后受到太平公主赏识,瞬间成了大红人。当然,太平公主被诛杀后,史崇玄也跟着上了断头台。

金仙公主一心求仙却并不长寿,她去世时只有43岁,其墓志铭由妹妹玉真公主亲笔书写。

玉真公主的名气要比金仙公主大得多,当年诗仙李白试图通过干谒入仕,就曾经拜倒在玉真公主门下。玉真公主很赏识李白的才华,让他在自己终南山的别馆免费吃住。

李白求官心切,还为玉真公主写过一些肉麻的诗篇,比如“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把玉真公主吹捧成了王母娘娘。

玉真公主也没让李白失望,在她和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唐玄宗,并顺利供奉翰林,捧上了金饭碗。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围城”,其实人生处处是围城,李白削尖脑袋向名利场这个围城里钻,而玉真公主却总想着逃离这个围城。

玉真公主曾经数次向哥哥提出去掉公主称号,上交封邑,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李隆基一开始以为妹妹矫情,就一直没答应,后来才发现人家是玩真的,于是玉真公主成了大唐唯一一个主动脱离皇家身份的公主。

玉真公主也是11位姐妹中最长寿的一位公主,她一直活到侄孙德宗宝应元年才仙逝,享年72岁。

都说从贫困到富贵的日子好过,倒过来活没几人能适应得了,可两位皇家公主却真的做到了。那么,她们为何要出家呢?

家庭因素:母亲的遭遇和佛系的父亲

童年是人格的塑造期,它会影响人的一生。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童年无疑是不幸的,因为父亲身处漩涡中心,他们一家其实活得有点窝囊,甚至提心吊胆。

尤其是母亲的遭遇,一定会对她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神龙革命,武则天退位时,两位公主十五六岁了,12年的压抑,很容易让她们产生避世的心理,尤其她们还有一个佛系的爹。

李旦此人能力不算出众,但生存能力绝对一流,这个能力不是源自于主动抗争,而是很技巧地与现实妥协。

妥协我们通常会把理解为消极的态度,但李旦却把它活成了积极的“防守反击”,他决不强求自己必须做到什么,他给自己的目标也很低,甚至故意躲避成为焦点。可是当被推到某个位置时他又能偶露锋芒,关键时刻顶得上。

李旦的这个性格对儿女们影响很大,他们全都表现得很“佛系”,很安于现状,不像中宗李显的儿女们那样一副鸡犬升天的做派。

社会因素:全社会尊崇道教的大环境

南北朝是佛学第一个高潮期,而李唐则是佛道并肩发展的黄金期。道教本来不入流,可李家为了给自己门楣增光,硬是拉老子为始祖,于是西风压倒东风,道教以迅雷之势与佛教齐头并进,甚至略胜一筹。

在这种情形下,上至皇室贵胄,下到平民百姓,无不以信奉道教为荣。大唐公主们非佛即道,哪怕不出家的也要供养几座寺观,甚至以出家经历为荣耀,一如今天取得某个学位一样。

因此,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出家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她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道家的毅力,确实让人有点惊讶。

个人因素:追求个人自由的生活方式

道家跟佛家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佛家出世,一入佛门即遁空,与现实要隔绝;而道家则要入世,身在山野心在红尘,与现实要合作。这个区别对信奉者的要求产生了差异,佛教徒要逃避,道教徒要接纳。

很显然,道家的教义更符合公主们的需求,她们可以将自己的身体一半锁住,一半放飞,在清静和喧闹之间自由穿梭。

比如玉真公主,道观不是囚禁她的牢笼,而是自由放飞的个人小世界。在这里,她可以清修自守,也可以结交自己想结交的任何人,比如李白,比如张果。

张果就是“八仙”中张果老的原型,他学问很大,修行很深,跟当朝的权贵们交流很频繁,也深得全社会的尊崇。

唐玄宗某一天突发奇想:都是修仙之人,张大师你干脆娶了我们家妹子得了。但张果却拒绝了,理由是家庭影响自己的修行。

不过,玉真公主虽然没有结婚,却有两个儿子,其中次子叫张倜。是不是让人浮想联翩?是不是感慨大唐真的太开化了?

安全因素:躲避政治风险的一种选择

史书看多了有时候难免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比如那些光鲜的皇家子弟和豪门家族,一不小心就被灭族。几乎每个家族的发展史,都是用血和泪书写的。

公主们也是如此,李旦的女儿们不惹是生非,结局算是好的,即便这样她们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

比如荆山公主和凉国公主的驸马薛伯阳,在流放途中自杀;鄎国公主的儿子薛谂被杀;霍国公主的驸马裴虚己也是被杀。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这辈子看得最多的就是骨肉相残,她们所生活的年代,也是李唐最血腥的时期。不是李家人喜欢那个味道,而是他们又不由己,避祸的唯一途径就是远离。

这就是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的聪明之处,她们半出世半入世,她们逃避婚姻,避开漩涡中心,麻烦找不到她们头上。

人生的悲哀就在于不知足,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羡慕名利,围城里除了光鲜还有血泪,逃出的代价你或许付不起。

更多文章

  • 郭子仪70大寿酒席上找不到儿媳升平公主,一问原来儿子把公主打了

    历史解密编辑:春来花自青香x标签:郭子仪,年羹尧,雍正,唐代宗,张良,雍正帝

    郭子仪过70大寿时,找遍了酒席都没看见儿媳妇升平公主,他好奇地问儿子郭暧:“公主咋没来?”郭暧说:“她对父亲无礼,训斥了她还顶嘴,我就给了她一巴掌。”郭子仪听完吓得差点两眼一翻倒在地上。郭老将军想当年战功赫赫,为大唐皇室立下汗马功劳,皇帝为了嘉奖这位老将军,便找来郭子仪:“老将军,我李家幸而有你,朕

  • 郭暖是谁?为何打升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郭暖,郭子仪,唐代宗,唐玄宗,唐朝

    “醉打金枝”是戏曲中的经典曲目,同时这个历史故事也被屡次搬上荧屏。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的驸马爷郭暖娶了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他们夫妻二人争吵,一气之下这位驸马爷竟然出手打了金枝玉叶的大唐公主。公主出生于帝王之家,虽说封建时代公主的地位远不如皇子尊贵,而且很多时候公主的婚姻,都是以政治联姻为目的,基本上

  • 醉打金枝:升平公主与郭暧,不同层次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醉打金枝,郭子仪,玉真公主,宠爱,出宫

    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两个人明明是不同层次的人,甚至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最后竟然能走到一起。《醉打金枝》里面的升平公主和郭子仪之子郭暧,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一个是美丽高贵的东宫公主,一个是出生平凡的“小混混”,然而最后两人竟然喜结连理了!可能很多人会说升平公主与郭暧两人是因为缘分,月老牵的红线,早把两

  • 醉打金枝的主角升平公主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胡凯说健康标签:皇帝,李豫,郭子仪,杨玉环,唐玄宗,喜剧片,历史片,古装片,升平公主,女皇武则天,醉打金枝(无线电视剧)

    唐朝最为女子权利最为鼎盛的朝代,男女结婚都是男子跪拜,女子鞠躬。提高了女子的地位,那么身为大唐公主,更是倨傲,也有高傲的资本。可是偏偏一个公主被驸马打了一巴掌,却成了流传千古的戏剧。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偏爱儿媳妇杨玉环,而杨家为了一直攀附皇家,所以将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太子李亨的儿子李豫。李豫登基后,有一位

  • 升平公主“打金枝”广为人知,她还有一次小任性,险送了卿卿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史说标签:皇帝,李端,打金枝,唐代宗,郭子仪,唐德宗,升平公主

    戏曲"打金枝"是出经典戏曲,豫剧、京剧、川剧、越剧等等大剧种及众多地方剧种中都是久演不衰的曲目,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也因而广为人知。升平公主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安史之乱,即便是皇女,也不得不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亲生母亲崔氏没有陪伴她走完童年,在其3岁时离世,但她还有个仁爱的父亲。李豫是个极重亲情的人

  • 醉打金枝的主角升平公主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皇帝,李豫,郭子仪,杨玉环,唐玄宗,古装片,喜剧片,历史片,升平公主,女皇武则天,醉打金枝(无线电视剧)

    作者:不贰过唐朝最为女子权利最为鼎盛的朝代,男女结婚都是男子跪拜,女子鞠躬。提高了女子的地位,那么身为大唐公主,更是倨傲,也有高傲的资本。可是偏偏一个公主被驸马打了一巴掌,却成了流传千古的戏剧。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偏爱儿媳妇杨玉环,而杨家为了一直攀附皇家,所以将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太子李亨的儿子李豫。李豫登

  • 和政公主:“后红妆时代”的巾帼英雄,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和政公主,安史之乱,唐代宗,唐玄宗,唐肃宗,杨玉环

    一提起唐朝的公主,大多数人想起的,要么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女子;要么是红妆时代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而红妆时代结束之后,唐朝的公主们,似乎就归于沉寂。她们不再像前辈们一样,对于朝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在唐朝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做万众瞩

  • 晕如霁霞 云开天工——读薛绍许钧瓷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大国域谈标签:瓷器,艺术,天工,宋钧,薛绍许,许钧瓷

    晕如霁霞 云开天工——读薛绍许钧瓷艺术名家名作★薛绍许,(曾用名薛绍旭,薛少许)字大山,1971年出生于河南禹州钧瓷世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现为中国古文物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河南分会会长》中国宋瓷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画刊》副主编,钧瓷美学与鉴赏学者。2

  • 高清经典| 薛绍彭《大年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薛绍彭,王羲之,异热帖,寓意编,大年帖,书法家,铁网珊瑚,平生壮观

    薛绍彭《大年帖》纸本,草书,纵25.1厘米,横34.8厘米。此 帖 名也作《晴和帖》。这是一封与藏友谈论藏品观摩与交流事宜的书信。信中首先提到归还两幅久借的绘画,然后表示希望借观对方所藏制墨名家李承晏、张遇所制名墨。并云李承晏墨如是完整的真品,愿以自藏 王羲之 《异热帖》与之交换。信的上款“大年太尉

  • 出身高贵的薛绍,又是太平公主的夫君,何以会杖一百、饿死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薛绍,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治,城阳公主,李唐

    薛绍:杖一百,饿死于洛阳狱中提到薛绍,看过《大明宫词》的可能并不陌生,他就是太平公主的夫君,当然这是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不过历史上也确实如此,他和太平公主也是夫妻。薛绍的出身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城阳公主,这城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的同母妹,也就是说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可见她的地位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