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怀素墨迹,放大更精彩!

怀素墨迹,放大更精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临池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4/1/22 10:49:38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共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式,最后入清内府。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书法无狂怪之势,有别二王等前人草法,圆浑高雅。或以为唐、宋间摹写本。

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唐僧怀素行书论书帖》,帖后有乾隆皇帝行书释文,赵孟頫、项元汴等人题跋。卷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秋壑图书”、“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旷奄”、“乾隆”、“嘉庆”、“宣统御鉴之宝”等鉴藏印。

从艺术风格上看,《论书帖》不同于怀素其他如《自叙帖》、《食鱼帖》等用“古瘦”和“半无墨”的毛笔创作的笔意连绵不绝、体势险绝诡奇、极度夸张浪漫的狂草之作,笔下明显洋溢出东晋王羲之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

此帖运笔悠然自得,意气平和,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其每作一字,起落分明,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擅长驾驭中锋,故能做到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骨气深稳,血肉丰润。虽偶作牵连映带,但亦无拖沓之嫌。笔墨流宕处,英姿勃发,气象超然。其结构以平正恒定基调,疏密聚散之间,显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的风致。

再放大!

赵孟頫跋怀素《论书帖》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延祐五年(1318)年书

放大了看看:

【释文】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也。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延祐五年十月廿三日为彦清书,翰林这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怀素草书论书帖赵孟頫行书

更多文章

  • 怀素二十五字,多么亲切的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书法作品,书法家,狂草,法度,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

    世人皆知,唐人怀素以狂草书法著称。其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神采飞动,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达此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境界之后,晚年的“草圣”却又脱去狂怪怒张之习而趋于平淡古雅,代表作品为“千金帖”之《小草千字文》。或可谓,向世人张显出草书之美之变后,复归以草书魏晋法度的尊严。以下

  • 怀素草书真迹《苦笋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苦笋帖,怀素,草书,篆书,真迹

    怀素草书真迹《苦笋帖》欣赏《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

  • 怀素“使转”用笔,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楷书,书法,自叙帖,狂草,艺术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怀素的狂草书法线条变化多端,鬼神莫测,其中的“使转”用笔就是如此。本文通过怀素的传世作品,试分析他的的狂草“使转”用笔是如何让线条产生变化的?怀素《苦笋贴》高清一、何为“使转”?先看一下什么叫书法中的“使转”?所谓的“使转”就是表达笔锋在纸上行走路线的,主要是指笔锋在转弯道处的书写痕迹,是行草书本质

  • 怀素45岁真迹问世,堪称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怀素,草书,书法,王羲之,论书帖,笔法

    书法是一门很专业的艺术,这当然在专业的书法练习者眼中不算一个问题,但对于很多书法外行来讲,想理解到这个层面其实很困难。在普通人眼中,书法就是如何把汉字写好看的一种方法,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其实不然,好的书法并不是将字写好看这么简单,这句话的反面也不是说“丑书”就是好书法,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当中,如何将汉

  • 黄庭坚晚年开悟,稳坐宋代草书头把交椅,随心作书超越张旭、怀素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黄庭坚,张旭,怀素,草书,苏轼,书法

    在如今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有一双井村,该村不仅因为仅在宋代一朝就出了48位进士而得名“华夏第一进士村”,同时还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乡。黄庭坚所在的“双井黄氏”家族文化底蕴深厚,自汉朝起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名副其实的富过了十代。黄庭坚继承祖志,自小习书练字,从不懈怠,不仅考取了进士,还成了当时有名的

  • 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何价值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爱新觉罗·启功

    《书法入门百问百答》第004问答,欢迎书友提问【书友问】: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何叫“千金帖”?【老伍答】:怀素《小草千字文》,写于六十三岁时,所谓“老笔”,老来用笔、心境、人生境界体现的书法名作。历来对此帖评价很高,史称《千金帖》,意思是一字值千金。于右任说,“此为素师晚年最佳之作。”启功点明素师

  • 怀素狂草作品有很多,如此精美绝伦的章草却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怀素,章草,狂草,草书,自叙帖,苦笋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人们常用“张颠素狂”来形容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其实,写得“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东陵圣母帖》《苦笋帖》等千古名帖的怀素,还写得一手精美绝伦的章草。同狂草率意颠逸风格不同,怀素《过钟帖》通篇章草笔意,字字虽然极少有牵丝连笔,然“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透出淳穆清秀之神气,深得张芝和

  • 怀素草书,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张旭,赵孟頫,论书帖

    怀素,人称之为“狂僧”。其草书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狂草,所以有“以狂继颠”之说法。董逌《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论书帖》无狂怪之势,颇似晋人草法,清劲安雅。或以为唐、宋间人临写二王、怀素杂帖。赵孟頫跋云:“怀素书所以妙者

  • 怀素此幅草书,赵孟頫喜欢得不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赵孟頫,怀素,草书,论书帖,王羲之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共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式,最后入清内府。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怀素《论书帖》处处不离魏晋法度,用笔结体出规入矩,这一种传统素养的修持,颇受后世书家瞩目。赵孟頫跋云:“后人作草,皆随俗

  • 怀素草法,“千金不换”!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王羲之,笔法

    编者按:现在的草书学习,主要集中在孙过庭《书谱》。然而,“转益多师是汝师”,兼收并蓄,才是进步。怀素晚年小草《千字文》,被评为“一字值千金”,所谓“千金不换之帖”也。我们此前曾连载《小草千字文》笔法解析,近日有公号将本号原文编合在一起,不错。特此重发,此为原版。书法技术的核心是用笔,不同的用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