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庭坚晚年开悟,稳坐宋代草书头把交椅,随心作书超越张旭、怀素

黄庭坚晚年开悟,稳坐宋代草书头把交椅,随心作书超越张旭、怀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相约 访问量:3861 更新时间:2024/2/10 9:29:24

在如今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有一双井村,该村不仅因为仅在宋代一朝就出了48位进士而得名“华夏第一进士村”,同时还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乡。

黄庭坚所在的“双井黄氏”家族文化底蕴深厚,自汉朝起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名副其实的富过了十代。

黄庭坚继承祖志,自小习书练字,从不懈怠,不仅考取了进士,还成了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常与他的老师苏轼等人相约同游,讨论诗文,切磋书法。

一日,黄庭坚与苏轼和钱穆父三人同游宝梵寺,吃完饭后,黄庭坚来了兴致,大笔一挥写了好几张草书,苏轼看了之后连连称赞,同行的钱穆父却悠悠的说了句“鲁直之字近于俗”。

钱穆父说得有多平静,黄庭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有多讶异,在极看重作品意境的宋代,被说字写得俗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那简直是致命一击。

面对钱穆父如此严重的批评和彻底地否定,黄庭坚大为不解。

既有不解自然就会发问,黄庭坚便问钱穆父何处出此言,老钱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又慢悠悠的来了句:“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言下之意就是,你连怀素的真迹都没见过都没观摹过,根本就没见过啥好东西,眼界不高,闭门造车,还好意思拿出来炫耀,简直贻笑大方。

自从被钱穆父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之后,深受打击的黄庭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再以草书示人,加之正赶上黄庭坚母亲去世,对母亲孝顺备至的黄庭坚悲痛不已,便再无心进行书法创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在此时,黄庭坚又因修《神宗实录》受到了弹劾诬陷,被贬涪州。、

然世间万事祸福相依,被贬涪州的黄庭坚虽然官场失意,但是却迎来了他草书创作上的转机。

因为他终于见到了一个名为石杨休的人收藏的一幅怀素《自叙帖》的真迹,不觉入迷,一连观摩了数日方罢,如醍醐灌顶,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超然于世。

见过怀素真迹后,黄庭坚才相信当年钱穆父所言非虚,他在自己的《山谷自论》中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后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悟得怀素笔法的黄庭坚,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创作草书的冲动,于是同年,黄庭坚写下了书法史上最长的一幅草书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庭坚也凭借此卷《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举摆脱了当年钱穆父所言的“俗”气。

开悟之后的黄庭坚一骑绝尘,成功坐上了宋代草书的头把交椅,更是豪言:“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直接将自己与张旭,怀素同提并论,可见其自信。

黄庭坚并非盲目自信,“宋四家”之中,蔡襄工于楷书,米芾擅长行书,苏轼亦着意于行书,唯有黄庭坚一人最得草书笔法,自然当仁不让,独占鳌头。

与张旭、怀素爱在酒后纵性作狂草书不同,黄庭坚草书更多理性使笔。

黄庭坚不喝酒,他写草书全凭“心悟”,满腹的诗书典籍又为他的作品赋予了文人书法特有的“书卷气”,成就了黄庭坚草书的纵而不野,擒纵有致。

标签: 黄庭坚张旭怀素草书苏轼书法

更多文章

  • 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何价值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爱新觉罗·启功

    《书法入门百问百答》第004问答,欢迎书友提问【书友问】: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何叫“千金帖”?【老伍答】:怀素《小草千字文》,写于六十三岁时,所谓“老笔”,老来用笔、心境、人生境界体现的书法名作。历来对此帖评价很高,史称《千金帖》,意思是一字值千金。于右任说,“此为素师晚年最佳之作。”启功点明素师

  • 怀素狂草作品有很多,如此精美绝伦的章草却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怀素,章草,狂草,草书,自叙帖,苦笋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人们常用“张颠素狂”来形容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其实,写得“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东陵圣母帖》《苦笋帖》等千古名帖的怀素,还写得一手精美绝伦的章草。同狂草率意颠逸风格不同,怀素《过钟帖》通篇章草笔意,字字虽然极少有牵丝连笔,然“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透出淳穆清秀之神气,深得张芝和

  • 怀素草书,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张旭,赵孟頫,论书帖

    怀素,人称之为“狂僧”。其草书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狂草,所以有“以狂继颠”之说法。董逌《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论书帖》无狂怪之势,颇似晋人草法,清劲安雅。或以为唐、宋间人临写二王、怀素杂帖。赵孟頫跋云:“怀素书所以妙者

  • 怀素此幅草书,赵孟頫喜欢得不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赵孟頫,怀素,草书,论书帖,王羲之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共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式,最后入清内府。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怀素《论书帖》处处不离魏晋法度,用笔结体出规入矩,这一种传统素养的修持,颇受后世书家瞩目。赵孟頫跋云:“后人作草,皆随俗

  • 怀素草法,“千金不换”!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王羲之,笔法

    编者按:现在的草书学习,主要集中在孙过庭《书谱》。然而,“转益多师是汝师”,兼收并蓄,才是进步。怀素晚年小草《千字文》,被评为“一字值千金”,所谓“千金不换之帖”也。我们此前曾连载《小草千字文》笔法解析,近日有公号将本号原文编合在一起,不错。特此重发,此为原版。书法技术的核心是用笔,不同的用笔方法,

  • 怀素的云朵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草书,书法,书谱,狂草

    《自叙帖》结体圆转是观者不争的事实,更是《自叙》最大的书写风格之一。可谓“处处留圆意,字字复回环”。《书谱》有云,“草非使转不能成字,真于点画尤可记文”。“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两句话中都谈到“使转”在草书中的无比重要性。应该说“使转”是今草中普遍采用的一般性结体

  • 怀素难得的乖巧之作,完美融合“二王”和张旭,背后还藏着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怀素,张旭,草书,圣母帖,自叙帖,章草

    张旭与怀素并称“颠张狂素”,他们就是草书界的“二王”。两人身份虽相距甚远,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好酒。是酒成就了“颠张狂素”,成就了狂草艺术的巅峰。怀素二代创作状态一向是“枕麹(qu 一声)籍糟犹半醉,忽然绝叫三无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其实怀素才是“吼书”的鼻祖。怀素狂放了几十年,在他的晚年,竟也有一

  • 盘点怀素十大书法作品,看完觉得怀素真不愧是“草圣”

    历史解密编辑:冥王神话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怀素:唐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整个书法历史上最顶级的书法家之一,他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钻研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了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他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看怀素的草书,总给人酣畅淋漓的痛

  • 怀素《高坐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怀素,草书,高坐帖,书法,小草千字文,自叙帖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

  • 怀素晚年草法,“千金不换”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王羲之,笔法

    编者按:现在的草书学习,主要集中在孙过庭《书谱》。然而,“转益多师是汝师”,兼收并蓄,才是进步。怀素晚年小草《千字文》,被评为“一字值千金”,所谓“千金不换之帖”也。我们从今天开始,逐集解析怀素晚年内敛的草书笔法,以帮大家揭开此帖神秘面纱,为进一步临习提供一把钥匙。书法技术的核心是用笔,不同的用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