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怀素小草《圣母帖》,说它怎么好都不为过!

怀素小草《圣母帖》,说它怎么好都不为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生 访问量:509 更新时间:2024/2/10 9:30:09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所写,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

《圣母帖》是狂僧怀素代表作之一。刻石左角有唐代裴休等的题名。怀素在其中运用了篆书技巧,多用浑圆的中锋,少用笔尖运转,故有气势浩大之处,线条遒劲,富有弹性感觉。其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笔势狂怪怒张,神采飞扬,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

《圣母帖》,既不似《论书帖》的圆稳古雅的平畅之笔,又不似《自叙帖》骤雨狂风似的飞舞之笔。放纵飘逸,兼而有之,写来墨润笔健,神采飞舞,精神照人。且其字态,大小参差,肥瘦笔调,随意挥洒,均不逾字行的排列,与前两帖相比,又别具风神。由此可见,怀素书法的风格并非千篇一律。

怀素篇

《圣母帖》与怀素其他作品相比,是较为规范的一种草书。小草《圣母帖》点画简约凝炼,较少牵丝连绵。《圣母帖》为怀素晚年的通会之作,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沉著顿挫,尽脱火气,笔法圆融,应规入矩。而怀素的大草《自叙帖》,是以迅疾的连笔,转折萦带,急转取势,纵横回旋,雷惊电绕而自立笔法。两相对照,《自叙帖》以情得真趣,通篇犹如奔腾而下的长河,一泻千里,直率、激越;而《圣母帖》是以心立法度,通篇犹如一瓣心香,充满着肃穆与尊崇。清人梁巘在《承晋斋积闻录》中曾谓:“怀素《圣母帖》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更佳,盖《自叙》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怀素《圣母》乃其诸帖中之最佳者。”《圣母帖》线条的遒劲圆转,温润古健,可以看出怀素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传承渊源。

宋拓陕刻本

(册内页欣赏)

局部放大

释文:

圣母心俞至言世疾冰释,遂奉上清之教,旋登列圣之位。仙阶崇者灵感远,丰功迈者神应速。乃有真人刘君,拥节乘麟,降于庭内。刘君名纲,贵真也。以圣母道应宝录,才合上仙,授之秘符,饵以珍药,遂神仪爽变,肤骼纤妍,脱异俗流,鄙远尘爱。杜氏初怒,责我妇礼,圣母?然,不经听虑。久之生讼,至于幽圄,拘同?里,倏忽霓裳仙驾降空,卿云(上缺似云字)临户,顾召二女,践虚同升。旭日初照,耸身直上,旌幢彩焕,辉耀莫伦,异乐殊香,没空方息康帝以为中兴之瑞,诏於其所置仙宫观,庆殊祥也。因号曰东陵。圣母家于广陵,仙于东土,日东陵焉。二女从升,曰圣母焉。邃宇既崇,真仪丽设。远近归赴,倾币江淮,水旱札瘥,无不祷请,神贶昭答,人用太康。奸盗之徒,或未?人(似是引字)咎,则有鸟禽翔其庐上,灵徵既降,罪必斯获。闾井之间,无隐慝焉。自晋暨随,年将三百,都鄙精奉,车徒奔属。及炀帝东迁,运终多忌,苛禁道侣,元元九圣丕承,慕扬至道,真宫秘府,罔不择建。况灵纵可讯,道化在人。虽芜翳荒颓,而奠祷云集,栋宇未复,耆艾衔悲。谁其兴之?粤因硕德。从叔父淮南节度观察使礼部尚书(下空)、监军使太原郭公,道冠方隅,勋崇南服,淮沂既蒸,识作而不朽,存乎颂声。贞元九年岁在癸酉五月。

书法入门◎有益分享

|伽蓝|

纯正狼毫小笔

沈密神采 如对至尊

标签: 怀素圣母帖草书自叙帖王献之张旭

更多文章

  • 怀素小草《论书帖》晋人风姿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论书帖,怀素,草书,书法,王羲之,行书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一个完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件草书神作,此作被后世奉为草书“神作”,韩偓曾经评价这幅字说:字字如龙!可谓1000年来无出其右者!怀素《论书帖》草书长卷我们首先来看这幅字正文的内容: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

  • 怀素《醉僧帖》大字临写参考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怀素,醉僧帖,草书,张僧繇,书法,张旭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题张僧繇醉僧图唐代:怀素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发真堪画醉僧图

  • 怀素此帖,率意颠逸,千变万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张旭,杜甫,狂草

    怀素是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素”。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

  • 张旭、怀素与黄庭坚大草书风的比照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张旭,怀素,草书,宋朝,黄庭坚,散文家,古诗四帖,书法作品

    艺术、美——阅读“书画艺术收藏”开放、美——阅读“世界艺术大观”大草书书法,始于唐而颓于宋。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书法作品图像的统计,及内容特点对比,揭示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从张旭、怀素到黄庭坚由形而下的注重观照世界(外师造化)之理,到形而上的更多的观照自在(中得心源)的心性的转换。这一审美心性

  • 怀素墨迹,放大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怀素,草书,论书帖,赵孟頫,行书

    怀素 (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共85字

  • 怀素二十五字,多么亲切的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书法作品,书法家,狂草,法度,怀素,草书,小草千字文

    世人皆知,唐人怀素以狂草书法著称。其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神采飞动,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达此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境界之后,晚年的“草圣”却又脱去狂怪怒张之习而趋于平淡古雅,代表作品为“千金帖”之《小草千字文》。或可谓,向世人张显出草书之美之变后,复归以草书魏晋法度的尊严。以下

  • 怀素草书真迹《苦笋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苦笋帖,怀素,草书,篆书,真迹

    怀素草书真迹《苦笋帖》欣赏《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

  • 怀素“使转”用笔,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楷书,书法,自叙帖,狂草,艺术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怀素的狂草书法线条变化多端,鬼神莫测,其中的“使转”用笔就是如此。本文通过怀素的传世作品,试分析他的的狂草“使转”用笔是如何让线条产生变化的?怀素《苦笋贴》高清一、何为“使转”?先看一下什么叫书法中的“使转”?所谓的“使转”就是表达笔锋在纸上行走路线的,主要是指笔锋在转弯道处的书写痕迹,是行草书本质

  • 怀素45岁真迹问世,堪称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怀素,草书,书法,王羲之,论书帖,笔法

    书法是一门很专业的艺术,这当然在专业的书法练习者眼中不算一个问题,但对于很多书法外行来讲,想理解到这个层面其实很困难。在普通人眼中,书法就是如何把汉字写好看的一种方法,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其实不然,好的书法并不是将字写好看这么简单,这句话的反面也不是说“丑书”就是好书法,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当中,如何将汉

  • 黄庭坚晚年开悟,稳坐宋代草书头把交椅,随心作书超越张旭、怀素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黄庭坚,张旭,怀素,草书,苏轼,书法

    在如今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有一双井村,该村不仅因为仅在宋代一朝就出了48位进士而得名“华夏第一进士村”,同时还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乡。黄庭坚所在的“双井黄氏”家族文化底蕴深厚,自汉朝起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名副其实的富过了十代。黄庭坚继承祖志,自小习书练字,从不懈怠,不仅考取了进士,还成了当时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