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酬张少府》王维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王维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15 20:12:31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释】

⑴酬:以诗词酬答。张少府:当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⑵晚年:年老之时。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

⑶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⑸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⑹“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像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君:一作“若”。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渔歌:隐士的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而言。”浦深:河岸的深处。

【鉴赏】

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

这首诗,一上来就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惟好静”的“惟”字大有文章。是确实“只”好静呢,还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呢?既云“晚年”,那么中年呢?早年呢?为什么到了晚年变得“惟好静”起来呢?底下三、四两句,透露了个中消息。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出路何在?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的“空”字,含有“徒然”的意思。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来为什么又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呢?联系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啊!“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吧?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

最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呢!这里的“渔歌”,又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曰: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也就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意思。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呢?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又多少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诗的末句,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刘德重)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1]。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标签: 王维酬张少府张九龄隐逸

更多文章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 唐·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王维,诗作,苏轼,诗人,绘画,终南山,孟浩然,千古名句

    王维(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太原王氏,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中进士第,开元九年(721年)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

  • 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是春来发几枝,还是秋来发故枝?

    历史解密编辑:白薯娱乐标签: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

    赏读王维《相思》红豆,秋来最相思秋天来了,是万木果实丰收的季节。在一本古籍里,翻阅秋的诗词,忽然看到了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王维《相思》初看时,我觉得不对,因为从小读的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怎么到这里,变成了秋来发故枝呢?或者是由于秋天气肃,我马上

  • 孟浩然写“水”奔放雄伟,王维写“水”壮丽磅礴,谁的气势更足?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王维,孟浩然,杜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

    唐代大诗人王维爱写山水田园诗,他有一首著名的五律,名叫《汉江临泛》。描写自己泛舟汉江,观三湘之水汇通荆州,再与长江“九派”合流的全过程。近代学者吴山民点评:起笔有《水经注》笔意。元代方回认为这首诗:中间两联皆言景,前联尤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意思就是说,方回认为:王维诗里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

  • 李白最美的9首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名句,诗意画意不输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诗人,李白,画家,明月,王维,诗词,千古名句,孟浩然,长歌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读王维的诗,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弱琴复长啸”、“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在王维之外,还有许多诗人也写下许多“诗中有画”的佳作。小七今天要推荐李白的10首诗,首首绝美,诗情画意

  • 读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感受唐代盛极一时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王维,洛阳女儿行,西施,浣纱,诗人

    有着“诗佛”之美称的诗人王维,笔下的诗句要么是空灵的,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要么是唯美的,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要么是雄浑壮阔的,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在早年,他也曾用过华丽的文笔,写下过极具批判深度的诗词。这首诗,就是《洛阳女儿行》。那时候,王维才十六岁,正住在和他

  • 王安石的一首冷门诗,全诗平易而深婉,很有王维山水诗的境界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王维,唐人,诗人,鸟鸣,唐朝,王安石,山水诗,散文家,千古名句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下面这首《钟山即事》,就是变法失利后,王安石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它描绘钟山春时的眼前景物

  • “诗佛王维”:晚年一首诗,参破红尘,人生的归处尽在此间

    历史解密编辑:回不去的往昔标签:王维,孟浩然,隐士,张九龄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写在前面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皆取自梵语。因受母亲影响,王维几岁开始就吃斋念佛,很早便有隐居归隐田园之心,也一度隐居淇上,奈何妻子早逝,对他打击颇大,后又入朝为官,仕途也颇为坎坷。正所谓: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在盛唐,王维的名气比

  • 王维最澄澈空灵的一首诗,字字禅意,抚慰世人1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诗人,王维,诗词,彻悟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最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别想太多,好好生活。也许日子过着过着就会有答案,努力走着走着就会有温柔的着落。”对时常深陷焦虑、迷茫旋涡的当代人来说,“别想太多,好好生活”有时就是一味最好的良药。它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者表达的,其实是同

  • 王维经典诗八首,堪称“诗中有禅”真意境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王维,诗词,苏轼,鸟鸣涧,此诗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他的山水诗、边塞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 李白与王维:道不同,不相为谋

    历史解密编辑:岛主历史观标签:李白,王维,孟浩然,玉真公主,杜甫,王昌龄

    李白的一生,好诗、好剑、好酒,更好交友。于是,便诞生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名句,比如:“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写给贺知章“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写给孟浩然“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给杜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给王昌龄不难看出,李白性情豪放、人缘极好,与同时代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