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2/11 10:02:49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

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

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口一片寂静,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里升起缕缕炊烟。

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注释

1、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2、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

3、潺湲(chán yuán ):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4、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5、渡头:渡口。余:又作“馀”。

6、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

7、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8、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赏析

本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然而然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王维最美的8首山水诗,句句如画,美醉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明月,山中,苏轼,空山,诗人,画家,唐朝,鸟鸣涧,山水诗,千古名句

    王维,唐朝诗人、画家。多咏山水田园,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他的山水诗意境高远,空谷绝尘。读来,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今日选取的8首诗,皆是王维山水诗的精华之作,亦可算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巅峰之作。01《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是写山林幽居情趣。月夜幽林空明澄净

  • 祥臣读画-千年艺术公案,唐代王维的“雪中芭蕉”是否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手腕绣花吗标签:王维,袁安卧雪图,沈括,徐渭,陈洪绶,蓝瑛

    唐.《江皋会遇图》王维(传)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此图佚失)。图中绘有“雪中芭蕉”一景,看似普通的景物细节,却成为后世争论不休的焦点,这场千年辩论之争,不乏名家大儒参与其中。仿王维《雪溪图》明.蓝瑛展开文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同为唐代的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对王维画作的评价:“

  • 清末民初王维贤《少年进德录》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王维贤,少年进德录,欧体,书法,欧阳询,名家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王维贤,字竹村,天津人。为津南大名鼎鼎的名家,宗法欧体、唐楷,颇得欧阳询的神髓,其书法形神兼似,被誉为“天津学欧第一好手”。

  • 以王维为例,谈谈古人田园诗中的“黄昏”意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王维,陶渊明,诗歌,谢灵运

    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唐朝的存在总是让人感到无比自豪。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所遗留下来的财产更是无比丰富,极大地充实了中华文化的内容。而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的盛世场景,除了不少唐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外,还与无数文人墨客的文学创造有关,王维便是其中不得不提

  • 《终南别业》 王维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终南别业,李白,玉真公主,张九龄,杜甫

    文字由本人根据郦波老师讲座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在盛唐“山水田园

  • 王维最治愈的40句诗歌:人生不读王摩诘,读遍诗书也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王维,杂诗,诗歌,唐朝,画家,王摩诘,艺术家,山居即事,渭川田家,汉江临泛,千古名句,积雨辋川庄作

    编辑 | 橘子黄插画师 | 忘川山人王维的诗,安静且美好。通过他作为画家,音乐家和诗人的三重身份,构建出一个空灵而唯美的禅意境界。读他的诗,如靠着你打盹的猫咪,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读他的诗,如冬日围炉煮茶,柴火噼里啪啦作响,茶香氤氲。读他的诗,如春末夏初之际,南风拂过,草木散发的宜人清香。他的诗,总

  • 农业农村部副司长王维友被查,上月还在山东基层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处长,王维友,农业部,副司长,山东省,农业农村部

    极目新闻记者 陈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6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黄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资料显示,王维友历任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处处长,农业部经

  • 史记‖“人才”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王维,李白,杜甫,史记,唐朝,诗人,画家,张九龄,孟浩然,白居易,玉真公主

    □ 初 玄唐朝空前鼎盛,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不仅经济、政治、外贸上都是最盛时期,诗歌成就也是最高的,然而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开始走向衰败,虽然还经历了一百多年才灭亡,也经历了元和中兴的短暂高光时期,但是最终走向了颓败。这个过程和一个诗人一生的经历最为相似。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白居易,他是人称摩诘

  • 王维:治愈生活的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王维,李白,张九龄,杜甫

    作者:洞见ciyu自洽于内心,又得融于世俗。明朝诗人徐增在《而庵诗话》中写道,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论及唐朝风流人物,绕不开李白、杜甫、王维三人。李白犹如天上谪仙,可望不可即。杜甫一生忧于国破,愁于民苦,活得逼仄,我们难以承受其重。唯有王维是真实的,他对待生活的三种态度,

  • 王维的田园诗,淡泊有真味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王维,田园诗,诗人,风物

    从小就喜欢王维的田园诗。王维的田园诗意境清丽质朴,宁静空灵,苏东坡盛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田园诗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画特质,每个意象都灵动逼真,就是一帧精美的田园画卷。诗人情绪与田园风光水乳交融,含蓄隽永。王维的诗,是色彩斑斓的田园写意。王维是一个调色高手,在他笔下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