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4/2/5 19:40:17

金陵酒肆留别

[唐]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⑵风吹:一作“白门”。

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唤:一作“劝”,一作“使”。

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⑸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⑹试问:一作“问取”。

【白话译文】

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整体赏析】

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许多笔墨来表现。此诗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充分显示了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无所谓香,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香”字的使用,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这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其柳花之香”,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妥贴。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构思巧妙。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也不愿舍此而去。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名家点评】

《苕溪渔隐丛话》:《诗眼》云:好句须要好字。如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见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

《云簏漫钞》: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说者以为工在“压”字上,殊不知乃吴人方吉耳。至今酒家有旋压酒子相待之语。

《诗人玉屑》:山谷言:学者不见古人用意处,似得其皮毛,所以去之更远。如“风吹柳花满店香”,若人复能为此句,亦未是太白。至于“吴姬压酒唤客尝”,“压酒”二字他人亦难及。“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益不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至此乃真太白妙处,当潜心焉。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终是太白语别(末二句下)。

《升庵诗话》:李太白诗:“风吹柳花满店香。”温庭筠《咏柳》诗:“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传奇诗:“莫唱踏春阳,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

《四溟诗话》:太白《金陵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妙在结语。使坐客同赋,谁更擅场?谢宣城《夜发新林》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阴常侍《晓发金陵》诗:“大江一浩荡,悲离足几重。”二语突然而起,造语雄深,六朝亦不多见。太白能变化为法,令人叵测,奇哉!诗有简而妙者,若刘桢“仰视白日光,皎皎高且悬”,不如傅玄“日月光太清”。亦有简而弗佳者,若……刘禹锡“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不如太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不浅不深,自是钟情之语。

《唐诗归》:钟云: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

《唐诗评选》:供奉一味本色,诗则如此,在歌行诚为大家。

《唐诗别裁》:语不必深,写情已足。

《唐诗归折衷》:唐云:将“桃花潭水”参看,知诗中变化法(“别意与之”句下)。吴敬夫云:豪爽之语最易一往而竭,兹何含蓄不尽也!凡意致深沉者,当看其斩载处,不然则胶矣;词气疏快者,当看其蕴籍处,不然则粗矣。

《古唐诗合解》:此篇短调念节,情景各胜。

《唐宋诗醇》:言有尽而意无穷,味在酸咸之外。

《网师园唐诗笺》:深情婉转(末二句下)。

《唐诗合选详解》:吴绥眉曰:短章天然入妙。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无情有情(“欲行不行”句下)。

《李太白诗醇》:严云:首句既飘然不群,柳花说香更精微。又云:“欲行不行”四字内,不独情深,已藏“短长”意。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李白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动荡坎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奶思兔米鱿标签:李白,李白传,杜甫,诗词,唐玄宗

    大家都看过《妖猫传》么?“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整部电影中,唯独对李白这首清平调,印象深刻。学道和从政,是贯穿李白一生的两种追求,而正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人生追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李白传》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本书作者李长之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他于1931年

  • 李白很美的五首诗,原来他不豪放时,那么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白,相思,秋月,诗人,唐朝,杨玉环

    凄美《三五七言》李白〔唐代〕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开篇“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写景,后面的部分都是抒情,因此,这首诗是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写景

  • 李白与厉以宁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李白,苏轼,七绝,王维,诗人,厉以宁,陶渊明,王昌龄,科学家,经济学家,千古名句

    · 这是第507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双人物拆盲盒系列继续更新,第五篇了。这周选取的两位人物,冥冥之中有一些巧合。2月28日,是李白的生日,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1322周岁了。2月27日,我国经济学界最早研究当代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老先生逝世,沉痛悼念。厉以

  • 李白家喻户晓,但这些关于李白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安妮妮标签:李白,杜甫,宰相,皇帝,唐朝,诗人,贺知章,唐玄宗

    1.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但他并不是外国人,因为出生地是大唐领土。2.“你咋不上天呢”最早是李白说的。原文是“耐可乘流直上天”。3李白最大的愿望是当宰相,但他从不参加科举,取过两个宰相女儿,但两次都是倒插门。4.李白曾被皇帝请进宫,但主要工作是写歌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最出名,后来因为人缘差,被辞

  • 铁骨男儿也有柔肠一面——李白、苏轼说:是你们不懂中国古代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白,苏轼,杜甫,王维,诗人,柔肠,唐朝,陶渊明,散文家,古代文人,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一、印象中的李白苏轼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苏轼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都是豪放之人。他们的诗句都是充满着豪气,让人不觉得精神为之一振。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 那年李白“打卡”重庆

    历史解密编辑:平安丰都标签:李白,太白,明月,万州,打卡,唐朝,诗人,重庆市,千古名句

    重庆朝天门,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历史上有无数巴蜀有志青年从这里出川东去、追逐理想,这些俊杰中有一人格外亮眼,他就是“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李白生平两次在重庆短暂停留,一次是25岁壮志豪情、仗剑东去,一次则是58岁暮年流放、蹉跎西行,让我们一起聊聊“诗仙”李白和重庆的渊源吧。唐开元十

  • 会耍剑的李白才是真李白,开门收徒,徒弟乱军中救了李白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李砍柴标签:李白,贺知章,杜甫,韩愈,诗人

    河南卫视自2021年的春晚“出圈”以来,又被接二连三推出的节目“炸圈”了。在大型舞蹈新综艺《舞千年》的剧作中,李白重现:只见他一袭白衣,月下独舞,用手中龙泉搅碎纷飞的落雪,打破了千年来世人对他固有的印象。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李白,卿本一侠客。不会舞剑的李白不是一个好诗人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碎叶。彪

  • 李白《上阳台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上阳台帖,李白,草书,诗作,赵佶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李白(701-762),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代大诗人,官至供奉翰林。李白草书师张旭,然书名为诗名所掩。据宋《宣和书谱》记载,宋廷内府收藏的李白书作计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草书《岁时

  • 急急急!李白都要跳出来指认了:那个高铁女孩她根本没来过江油!

    历史解密编辑:聚星体育标签:李白,广元,绵阳,唐朝,诗人,江油站,高铁女孩,成都铁路公安处

    “此生不会去江油!”成都高铁车厢掌掴事件,四川绵阳下辖的江油无辜躺枪了,只因为熊孩子一家的下车地点是江油,所有的矛头和谣言都指向江油来,如果再这么让不明群众误会下去,估计连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诗人李白都要跳出来维护他的故乡了:那个高铁上的女孩,她根本就没来过江油!成都高铁掌掴事件其实一点都不复杂:3岁小

  • 撒贝宁丈母娘对李白说:中国十几亿人口,是没有其他小伙子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物语yu标签:李白,何炅,才子,恋情,唐朝,诗人,星光大道,撒贝宁丈母娘

    撒贝宁第一次去见加拿大老婆李白的父母时,丈母娘看了看撒贝宁,然后问李白:“中国十几亿人口,是没有其他小伙子了吗?”丈母娘这话可太扎心了!撒贝宁当年可是被保送进入北大,后来保研也是北大,毕业后进入央视成为著名主持人,可以说是大才子一个。当然李白也不差,李白曾在一档节目中透露说自己是富二代,父亲是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