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

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2078 更新时间:2024/1/19 8:03:25

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要杀长孙无忌的人并非唐高宗李治,而是他的皇后武则天。

《旧唐书》记载,长孙无忌,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长孙氏之兄。

长孙无忌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论功以为第一,先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史载,长孙无忌自幼与李世民相交,李渊晋阳起兵后投靠李世民。长孙无忌担任秦王谋士 ,是被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幕府之核心人物,参与过历次战争 。尤其是他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事变”的决策,帮助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夺取帝位。

李世民即位称帝后,评价长孙无忌“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大司空、大司徒等要职,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贞观二十一年(637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奉命纂修《贞观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因金石丹药服用过量,中毒暴亡 ,长孙无忌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史载,李世民是唐初一代英主,具“洞察秋毫,审时度势”的超凡能力,但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在立皇储的问题上屡屡出现失误,立一个坏一个。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明争暗斗,阴欲谋反被废黜后,李世民又将李治、李恪列入嗣君的人选中。二子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都十分清楚。

《资治通鉴》记载:李恪精于骑射,文武兼具,“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欢能文能武的李恪,常对左右说:此子“英果类我(各方面很像我)”,并有意加以培养、教导,将他封到很远的地方做藩王,增加其历练,威望,助其成长 。李世民对近臣说:“吾于恪不欲常见之 ?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屛,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他对李恪期望值之高。

史载,李治性格仁弱,缺乏主见,优柔不能决断,缺少威严不能驭众,不具备雄主之才略,恐怕很难担当江山社稷之大任。对这点,唐太宗李世民看得很清楚,于是打算用李恪代替李治做太子,将来由李恪继承皇位。

但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 ,是嫡出,李恪是庶出,由他继位不符合祖宗规矩,因此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位高权重,他也积极为外甥争位,唐太宗无法,最终妥协,仍以李治为太子,殊不知因之留下了重重隐患。

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封武则天为后。唐高宗在位早期,重用舅父长孙无忌,朝政大事均由他处置,权倾朝野,势焰熏天。据记载,唐高宗李治是个性格懦弱、体虚多病的皇帝,他在位时虽然也取得了征服高丽、击败突厥之战的大胜,但很多都是武则天、李世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运筹帷幄,高宗常犯头昏病,基本不理政事。

武则天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深谙权谋,手段诡谲,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恰好她老公体弱多病,没有精力打理政事,经常要她帮助代理朝政。于是她对高宗处理的每一件政事都要过问 ,任免赏罚,生杀予夺都须她点头、决断。朝野上下都把高宗和武皇后合称“二圣”,体虚昏眛的高宗实际已成了傀儡。

此前,面对武则天的勃勃野心,国舅爷、太尉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等顾命元老大臣们迅速组成反对势力,目的是阻止武则天当皇后并篡唐。

武则天虽是女流之辈,但手段非常厉害,她利用一些人想借机邀功的心态,争取到中书舍人李义府许敬宗、卫尉卿、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的拥戴,决意与长孙无忌集团一争高下。

武则天顺利做了皇后,且享受到了手握最高权力的快乐,因而增强了她的权势欲望。她要打破“男尊女卑”的惯例,当女皇帝。

此刻,仇视她的长孙无忌依旧有一定影响力,随时随地都会对她造成威胁。因此,极力反对高宗立武氏做皇后的长孙无忌是武则天首先要清除的对象。显庆四年(659年),武则天授意许敬宗捏造所谓的“朋党案”,污蔑长孙无忌等人阴欲谋反,高宗无奈将其流放巴蜀,后被逼自缢身亡。受其牵连,上官仪、褚遂良等长孙无忌集团的骨干成员或杀或流徙或革职,长孙氏外戚势力被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李义府、许敬宗被武则天攫为宰相,逐渐成为势焰熏天的权臣。

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李治病逝,由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显在行政才能、政治声望方面哪能和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皇后武则天比。不久,中宗李显被废,由睿宗李旦接班。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改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的女性帝王。

推荐一套好书,正版中国史记5册 汉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宋朝其实很有趣 汉朝那些事儿全套 全集 那时汉朝全套中国历史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籍。

更多文章

  • 同样是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支持李治,而反对李泰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治,李泰,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承乾,武则天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为杀弟不成谋划逼宫,结果事情泄露被废为庶人并流放黔州。这样一来,太子之位就空悬了,究竟让谁来做这个太子成为李世民和臣子们重点思考的问题。当时李世民还有两个嫡子,分别是排名第四的魏王李泰和排名第九的晋王李治。李泰生于620年,已经23岁,而李治生于628年,只有15岁,两人之中

  • 武则天连长孙无忌都能斗倒,最后却败在八十岁老头手上,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李治,李显,姚崇,李世民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以女子的身份登上帝位,其实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她最开始只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一个才人,说得直白些,就是李治的小妈。不得李世民宠,要想地位更上一层楼,只能从未来皇帝李治哪儿下手。其次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按照规矩要被送去感业寺,那么武则天还得保证李治对她有足够的情意。

  • 长孙无忌和欧阳询作诗调侃对方,欧阳询说完,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欧阳询,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李渊

    长孙无忌和欧阳询都是唐初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肱骨之臣和托孤大臣,一个是初唐四大家之一,以其书法闻名于世,都是重量级人物,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的话,还真的能摩擦出火花来,只是这火花不怎么友好罢了。贞观年间的一天,李世民宴请朝中的一些大臣,这其中既有长孙无忌,又有欧阳询。刚开始大家还

  • 长孙无忌被杀的真相:一人力敌三大集团,败亡早就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长孙无忌,李勣,武则天,李治,李渊,王皇后

    长孙无忌其实不是败在武则天手下,而是败在了皇权、以武则天为代表寒门士族集团、以李勣为代表的山东豪门集团的联合打击之下。表面上,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立后,导致他与武则天的个人私怨,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倘若没有山东集团的推波助澜,没有皇权的釜底抽薪,凭武则天个人的能量,不可能撼动长孙无忌这棵大树。废立皇后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凭什么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长孙无忌,凌烟阁,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尉迟恭,尉迟敬德,高士廉,唐朝,历史学家,科学家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对于唐朝的文臣武将来说,能够成为凌烟阁中的功臣,无疑是梦寐以求的荣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

  • 长孙无忌难怪斗不过武则天!成也重情,败也重情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李治,李世民,王皇后,李渊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想必每一个人都能说点门道来,但如果是追根究底不一定每个人能把每一个细节都说清楚。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他们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也没办法评断他们的功过是非,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但是又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几千多年历史中,有无数个皇帝

  • 李世民最有能力的儿子,惨遭诬陷而死,死前说了9字怒骂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恪,李承乾,武则天,李治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朝代,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唐宋明清等这几个朝代吧,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唐朝,唐朝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都是有响当当的名号的,甚至连GDP都是世界前列,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唐朝各位君主的努力。李世民作为李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所做出的功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位二十三年,国泰民安,风调

  • 李恪被杀前,预言长孙无忌和全族惨死的结局,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恪,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治,李建成,皇帝,尉迟敬德,李恪(吴王),科学家,唐朝,历史学家

    唐朝的政策是开放的,特别是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从上到下没有排斥的想法。朝廷高官多为少数民族,长孙家族活跃在隋唐政治中。长孙氏是我国最著名的复姓之一。在历史上,关于长孙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北魏拓跋嵩被称为长孙姓,另一种是北魏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长孙姓,这一姓氏在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长孙家族中最有权势

  • 长孙无忌是唐高宗的亲舅,又助他称帝,为何落得被逼自杀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李世民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自此之后,

  • 大唐开国第一功臣,被李渊挡在了凌烟阁外,否则长孙无忌都得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李渊,裴寂,丞相,唐朝,李世民,刘文静,凌烟阁,科学家,长孙无忌,大唐开国,历史学家

    为唐朝建立功勋的人很多,最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裴寂,另外一个是他,而他呢,显然比裴寂才能要大,智谋要高,所以呢他被称为大唐开国第一功臣毫不为过,李渊也曾经给他特殊待遇,免死两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与李世民交情莫逆,当他被判罪的时候,李世民倾力相救,可最终还是被杀了。但是令人称奇的是,李世民在凌烟阁评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