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功高盖主何以得善终:王府变市场,祖坟被掘,不寻仇反自责

郭子仪功高盖主何以得善终:王府变市场,祖坟被掘,不寻仇反自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3/18 15:22:36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几乎是勋臣逃不脱的宿命。唐代大将郭子仪是个例外,他两次再造大唐,位居宰相,被封汾阳郡王;他八子七婿,家里儿孙满堂,府中主仆三千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二年,八十四岁的郭子仪寿终正寝,赐谥号忠武,配飨庙堂,皇帝亲自送葬,连坟墓也被批准,越制增高一丈。

郭子仪为何能摆脱魔咒,难道功不够高?若说郭子仪的“功”,历史上能高过他臣子,寥寥无几。唐肃宗曾对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唐代宗也说过:“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

郭子仪

安史之乱后,两京丧失,唐玄宗逃往蜀地,不客气地说,大唐已经成了“流亡政府”,离灭亡仅剩半口气。这半口气就是郭子仪给续上的。两京克复,郭子仪是第一功臣,彻底平息安史之乱,还是郭子仪。这就是为什么唐肃宗说,我们家的江山,靠郭子仪再造的原因。

广德元年,吐蕃人攻破长安,唐代宗逃往陕州,大唐皇帝再次过起了流亡生活。本已被贬黜的郭子仪临危受命,仅凭二十骑随从为开端,又一次拯救了频临覆灭的大唐。曾经对郭子仪猜疑很深的唐代宗,哭着说:郭子仪真的是社稷之臣!

两次再造大唐,这个“功”,足以把主“震”晕了!可郭子仪偏偏没按历史的轨迹运行,既没被“藏”,也没被“烹”,活得还很滋润,是他遇到明主了?

郭子仪历经四朝,唐玄宗时期,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官;安史之乱后,他成为唐肃宗手中最锐利的武器;安史之乱后期,在位的是唐代宗;批准郭子仪退休的是唐德宗,那年郭子仪八十二岁。

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主要侍奉的对象是唐肃宗李亨,和唐代宗李豫。这两位皇帝,如果说他们是昏君,他们肯定不服,说他们是猜忌心特强的糊涂君主,大概他俩会哑口无言。

事实上,郭子仪一边为大唐鞠躬尽瘁,一边承受来自李亨和李豫父子俩的不断打压,几次被罢黜兵权,甚至被发配去修皇陵。要说这对父子是明君,估计连胡亥都有意见。

郭子仪能在功高震主,且皇帝不算清明的情况下,能安然度过危险,最终被称为“五福俱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之人,实际上是靠他自己,付出的巨大代价换取的!

唐肃宗和唐代宗,被安禄山搞成了惊弓之鸟,他们看着手握雄兵的郭子仪,食不甘味,时时刻刻在他身边放这个监军。鱼朝恩程元振,这俩缺了点东西的阉宦,却比一般人多了点东西——嫉妒。他俩念念不忘给郭子仪使绊子,多次让郭子仪功亏一篑。

剧照:鱼朝恩

皇帝不信任,有人下套,有人使绊子,还有流言蜚语,郭子仪表面威风,其实内心苦。为了让小人无机可乘,也为了让皇帝放心,郭子仪使了个绝招:“大其门,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

就是说,郭子仪把他的府中大门永远不关闭,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大夫公卿,谁都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家门,弄得郭府跟菜市场似的。

郭子仪为啥这么作践自己?这就是他的对策,你们不是猜忌我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吗?我大门四开,家里任何风吹草动,谁都能看见,别说秘密,就连家里有几只老鼠,你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坦荡如郭子仪者,世间罕见。被逼得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让皇帝及臣僚放心,郭子仪用心良苦。

剧照:唐肃宗

当然,皇帝的心如果这么容易就被收买,那就不配坐金銮殿,阉宦们那么容易被打动,那就太辜负了“铁石心肠”这个词。一直死缠郭子仪的鱼朝恩,还玩出了个捅破天的大动作。

在郭子仪西征吐蕃的时候,突然传来一条消息: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被人掘了!盗墓掘坟,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丧天良的事,掘了当朝最有权势的宰相家的坟,是谁在找死?

按《旧唐书》的说法,这件事可能是鱼朝恩作案:“盗发子仪父墓,捕盗未获。人以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

按《新唐书》的说法,这件事就是鱼朝恩作案:“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

结果是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被掘了,作案人没抓到,所以幕后指使没法确认,即便是鱼朝恩,也没法指控他。有史料分析说,鱼朝恩此举一是泄私愤,二是听信巫术,说郭子仪父亲的坟,当了他的官运,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剧照:唐代宗

不过,这件事肯定瞒不过郭子仪,气氛立刻紧张起来:“子仪心知其故,及自泾阳将入,议者虑其构变,公卿忧之。”

郭子仪从前线要回来了,所有的大臣都非常害怕,怕什么?怕郭子仪造反!这件事的性质太恶劣了,假如是鱼朝恩搞鬼,唐代宗又不能替郭子仪伸张正义,郭子仪不可能忍下如此奇耻大辱。郭子仪一怒,大唐塌方在所难免。

唐代宗会处罚鱼朝恩吗?不会,准确说,李豫即使想处罚鱼朝恩,恐怕也力不从心。此时的鱼朝恩几乎成了半个皇帝,他晋封郑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手握神策军,担负唐代宗的“安全护卫”工作。

其实,唐代宗很清楚,在鱼朝恩的护卫下,他的命基本交到鱼朝恩手上了!这时候让唐代宗替郭子仪维持正义,你先让李豫站直了再说。所以,大臣们“忧之”。

郭子仪

郭子仪回京,入见唐代宗,李豫一见他,赶紧向郭子仪表示慰问,安抚情绪。没想到郭子仪对唐代宗放声大哭,说:“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

郭子仪不但没有追责,反而来了个自我检讨:都是我以前,不能阻止自己的手下掘别人的坟,现在人家来挖我家的坟,这是老天对我的报应,跟别人无关!

可以想象,郭子仪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少悲怆与愤懑。以他的实力,别说弄死一个鱼朝恩,即便废立皇帝都不算啥。当初唐代宗逃离长安,就有大臣怂恿郭子仪做一回霍光,废了李豫。但郭子仪知道,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唐的肢解,他一生都在以他的忠诚和坚忍,艰难地黏合拼接着,大唐破碎的山河。所以,他必须忍辱负重!

郭子仪

郭子仪的胸怀,让鱼朝恩很意外,可能是做贼心虚,他决定找郭子仪勾兑勾兑。人就是那么贱,你要是对他气势汹汹,他可能针锋相对;你要是坐视不理,他反而发虚了,引而不发跃如也,吓死他!

郭子仪欣然赴约。有人建议,你得多带点人,说不定鱼朝恩会对你下手。郭子仪笑笑,没有听从,只带了十几个家僮赴约。这事被鱼朝恩知道了,竟然被感动得留下了鳄鱼的眼泪:“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只有您这样的忠厚长者,才会对我这样的人都不怀疑啊!

做一条兔死还不被狗烹的狗,真的不易呐!以康熙皇帝对郭子仪的评述,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非其得于天者独厚也,良由笃棐谦冲,不敢以功业自矜,故能终身显荣,声施后世。观其自谓不能禁暴,乃遭天谴数语。其虚怀卓识过人远矣。”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平定吐蕃,唐代宗:爱卿要什么赏赐?郭子仪: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吐蕃,平定,王翦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都没有好结局,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不但功高震主,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善终,而郭子仪就是其中一个,对于郭子仪,很多人可能从电视剧《醉打金枝》里有所了解,他是唐代宗时期的名将,平定吐蕃,平定安史之乱,每一次的凯旋都让他功高盖主,而他的处世之道让他能寿终正寝,不得不让人叹

  • 历史功高盖主的名将郭子仪,能安享晚年也是很厉害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宦官,唐军,唐朝,郭子仪,唐代宗,李光弼,唐肃宗,武则天,五代十国

    #历史开讲#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是唐代有名的名将,后世称之为大唐中兴的第一英雄,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是唐朝七朝元老,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武则天时期,内乱不断,武则天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导致军队战斗力下

  •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曾力挽狂澜?他才是平叛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郭子仪,张巡,哥舒翰,安禄山

    公元755年,安禄山先是率领叛军攻占了河北,随后又挥师攻占了洛阳。攻下大唐两座重镇的安禄山,随即称帝。李隆基得知大唐两座重镇陷落于叛军之手后,怒不可遏的他,当即降旨,处死守将封常清、高仙芝。随后李隆基又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领兵进驻潼关,据险而守,以求阻挡叛军。一旦潼关再被叛军攻占,安禄山就将坐拥

  • 名将郭宝玉:是郭子仪的后人,成吉思汗的爱将,还是郭靖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成吉思汗,郭宝玉,郭子仪

    一次战场上,成吉思汗大喊:“快去杀了那头牛,剖开它的肚子,把郭将军给塞进去。”顿时,士兵们分成两拨,一拨照顾中箭流血的将军,一拨动手宰牛。得令杀牛的士兵们找准一头健壮的黄牛紧追不舍,一会的功夫,一声哀嚎,黄牛倒在蜂拥扑来的人群里。士兵们迅速拿起锋利的大弯刀,一提手腕,刀尖就挑破了黄牛的肚皮,白的发光

  • 名气不如李靖、郭子仪,父子都是名将,为大唐续命一百多年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靖,李晟,兵部,唐朝,郭子仪,节度使,唐德宗,王忠嗣,黄易小说人物

    说起唐代名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辅佐李世民打下江山的智将李靖,还有平定安史之乱、挽救大唐的大将郭子仪,今天讲的这一位名气稍逊前两位,但同样也是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的功臣,他就是李晟,征战吐蕃的名将,也曾收复长安,为大唐续命一百多年。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他出身武将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在陇右担任副将

  • 唐朝官员工作餐多奢侈?唐代宗请郭子仪吃饭,一顿花了1亿文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唐代宗,郭子仪,唐朝,唐玄宗,皇帝,宰相,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最近几年来,从原先的十碟八碗两茅台,到现在的公务员自助餐,公务员的餐饮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重心之一的唐朝,公务员的餐饮与现在有着极大的不同,不仅仅从内容上,而且从规格与等级上都为后世开创了先河,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唐朝官员的工作餐,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吃的饭菜,这个定义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6个美人即可,后来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官职

    前言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不少人认为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三妻四妾的婚姻模式,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我国一直秉承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这个妻子的意思是正妻,古代是不限制妾的数量,有着不少的古代人物,虽然他们只有一个妻子,但却有相当数量的妾,就比如说中唐名将郭子仪,他就拥有十多位

  • 决定大唐命运的男人郭子仪的戎马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子仪,唐代宗,仆固怀恩,安禄山,宦官,李光弼

    唐代名将郭子仪,历经数朝,平定安史之乱,功高盖主,但历朝诸位皇帝也只是偶尔有所猜忌。只是因为他作为将领,统兵作战的能力太强,连皇帝也不得不借助他的才能。有个著名的故事,醉打金枝,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有一次,郭子仪大寿,在寿宴上,升平公主因为有着公主的身份,

  • 她是郭子仪孙女、皇帝生母,当了五朝皇太后,最后被庶子逼得跳楼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郭子仪,唐宪宗,唐穆宗,唐宣宗,李纯,宣宗

    唐宪宗李纯的皇后郭氏(?—848年),是汾阳郡王郭子仪孙女,驸马都尉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李纯受封广陵王时,纳郭氏为王妃。唐顺宗因其娘家为唐室建有大功,而其母升平公主向来贵盛,因此对她的态度不同于其他的儿媳妇。后来,郭氏生下第三子李恒。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八月,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进封郭氏为贵妃

  • 明朝如此强盛,为什么明朝末年没有郭子仪、岳飞之类帅才出现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郭子仪,岳飞,明朝,李定国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衰败更替是不可避免的,而其衰败更替时,一些耀眼的忠臣良将出现,往往会起到延缓衰败的作用,比如唐朝的名将郭子仪,宋朝的岳飞等,而明朝末年为什么却没出现此类的帅才,最终迅速衰败灭亡呢?先来看看之前的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的衰败就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虽然唐朝最终灭亡,但是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