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母亲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也许就是武则天的恩宠,如出嫁薛绍,排场豪华,照明的火把将沿途的树木烤焦,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拆除了县馆的围墙。第二次婚姻的时候,武则天为能让其嫁给武攸暨而处死他的妻子,可见武则天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具体是什么原因让武则天如此疼爱她,就如武则天自己认为的,太平公主长相和性格都像自己,既可以把她培养成一个自己的得力助手,又可以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两者兼具何乐而不为呢。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俗话说得好,知女莫若母,同样,知母莫若女,武则天自认为把这个女儿看得一清二楚,其不知道,她这个女儿把她看得也是一个底朝天,她看到了母亲是如何一步步掌握李家的江山,也看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威严和成就,加上她的母亲武则天又特别喜欢她,于是在她的内心逐渐长出了原本不该有的想法,她也要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太平公主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知行合一,自己想到了那就要去做,不做怎么能知道能否成功,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她把她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很多男人都自叹不如,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其母亲武则天的身影,同样太平公主也很享受其中。
唐中宗李显
公元705年,太平公主积极参与诛杀二张行动,逼武则天逊位给李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李显复位后,太平公主彻底走到了前台参与政事,李显也特别尊重她,毕竟自己的复位太平公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下召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在李显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7月太平公主其子一起参加了李隆基诛杀韦皇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项王李旦复位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功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唐睿宗李旦
再一次在权力更替中的出色发挥,让太平公主迷失了自我,她认为只要她出手,想让谁上位谁就能上位,想拉谁下马谁就下马,权势在朝中更加显赫,朝中的大政方针都要和她商量,如果她不上朝,臣子汇报事情,李旦都要先问问太平公主是否知晓,凡是太平公主想做的事情,李显没有不同意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李旦估计是个“妹宝男”,离开这个妹妹就玩不转了。所以,朝中大臣的升迁都是她说了算,金子、银子,宝石玉器源源不断的流向她家,田产都位于市中心最好的地段,估计还是好学校的施教区,到哪都被人当祖宗贡着。
太平公主如果仅仅限于对财富的欲望那还好说,不就是钱吗,整个天下都是老李家的,想要啥不都有啥,但即便金银再多,每日也就三餐,睡觉就那么大地方,太平公主逐渐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权力才是最好的,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一切,包括钱、男人,还有一切的一切,就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开天辟地,赫赫有名。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
于是,在李旦依赖她的基础上,开始了最后找死的行动,鼓动太子李隆基与李旦的不和,其已经看到李隆基绝不会是他爹一样的人物可以让她随意摆布,如果李隆基登位自己的势力不保,于是屡次散布谣言,太子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而且还派人监视李隆基,还安插很多耳目,想随时找到李隆基的把柄把他除掉,自己再找一个孱弱的立为太子,以后自己就可以掌握大权,就能像他母亲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此,凶残的本性显露出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联合窦怀贞等图谋废掉唐玄宗,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投毒给玄宗,但幸运的是,唐玄宗已经感到了其中的危险,用计将太平公主反叛集团逐一消灭,太平公主逃入寺院,直到事发三天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召刺死于家中。
对权力的着迷让太平公主不能自拔,其始终在做着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春秋大梦,但其没有看清楚发展形势,就凭着几次的立功表现就想独揽大权,想想也是可笑。如果寻找太平公主悲剧的来源,估计还要追溯到她的母亲武则天,当年的一句“类我”将其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