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明帝之子,杨广小舅子,李渊表弟,李世民姑父,萧瑀的璀璨人生

梁明帝之子,杨广小舅子,李渊表弟,李世民姑父,萧瑀的璀璨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3/12/8 20:42:42

萧瑀出身很厉害,他是梁明帝的儿子,隋文帝的内侄女婿,隋炀帝的表弟加小舅子,唐高祖的表弟,唐太宗的姑父。这中间谁和他最亲,肯定是梁明帝了,俩人是父子关系。除此之外,最亲的应该是隋炀帝,这俩不仅是表兄弟,还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这关系都怎么来的呢?

萧瑀同母姐姐嫁给了隋炀帝,所以他叫隋炀帝姐夫。他的姐姐也不是旁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皇后。他又怎么和隋炀帝成为表兄弟呢?这萧瑀也出身皇族,基因好,长得帅,一表人才的。隋炀帝的母亲也就是独孤皇后见到萧瑀就很喜欢,然后把娘家的侄女嫁给了他。这样他就成了孤独皇后的侄女婿了,也成了隋文帝的内侄女婿了。这样,隋炀帝杨广和他也就成了表兄弟了。他娶了杨广的表妹,杨广娶了他姐姐。

那么他又怎么和老李家这一对父子攀上关系呢?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也姓独孤,和隋炀帝母亲独孤皇后是亲姐妹,都是天下第一外公孤独信的女儿。而且独孤信的这俩女儿都当上了皇后,一个是当皇后当到薨的隋文帝独孤皇后,一个是薨了之后,被儿子李渊追封的唐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朝独孤皇后的侄女,也是唐朝去世后的独孤皇后的侄女。就这样,李渊就成了萧瑀的表哥,萧瑀也成了李世民的姑父。有了这样的身份,不管是隋朝的老杨家做皇帝,还是唐朝的老李家做皇帝,萧瑀都是皇亲国戚。

萧瑀最早是跟随姐姐一起到了隋朝的都城长安,并且和姐夫隋炀帝一起生活。萧瑀不仅人长得好,也是个学霸,学习也不错。后来隋炀帝做了皇帝,萧瑀就成了国舅,这国舅不是花瓶摆设,是有真才实学的。萧瑀在隋炀帝手下成了内史侍郎,相当于唐朝的中书侍郎,也是宰相了。

萧瑀为人比较正直,经常向隋炀帝进谏。隋炀帝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直以为自己才是天下最牛的,这种人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那怕是他小舅子。所以,俩人关系也不是很和睦。

隋炀帝喜欢学习汉武帝到处迅游,汉武帝在国内迅游,隋炀帝喜欢到边疆迅游。这可是个危险工作呀,边疆距离邻国太近,万一碰上敌军就麻烦了。隋炀帝嘴上说不怕,照样玩火。有一次到了和突厥交界附近迅游,突厥听说了,就准备派兵逮隋炀帝。隋炀帝也得到信了,也不说不怕了,跑进雁门关躲避。突厥军队跟过来把雁门关围了个密不透风。

萧瑀一看形势,就跟隋炀帝建议说,你就免了高丽的罪过吧!这么说实际上是不让隋炀帝再次征伐高丽了,因为打了两次,没打下来,吃了不少亏。萧瑀的说法,是给隋炀帝留着面子的。总不能说你老吃败仗,就别再打了吧!那隋炀帝没有面子,萧瑀没好果子吃。隋炀帝当时答应了,等雁门关之围结束后,隋炀帝又不认账了。萧瑀继续劝谏,被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隋炀帝后来又进行了第三次东征高丽,这正是这次东征,爆发了“杨玄感叛乱”,也敲响了隋朝的丧钟。

萧瑀到了河池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太守,有吃有喝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公元618年,李渊代隋而立,成了唐高祖。萧瑀还继续当太守。李世民有一次打仗经过河池的时候,就去拜访萧瑀,李世民直接叫姑父的。这姑父一叫,再把老爹李渊的信一给。萧瑀就摇身一变,从隋朝的太守干起了唐朝的民部尚书。等于是从姐夫隋炀帝手下,跳槽到表哥李渊手下继续打工。反正都是亲戚,吃不了亏。李渊对萧瑀也不赖,给他封了爵位,宋国公。在姐夫隋炀帝手下都没有的待遇,到表哥这混上了。爵位有了,后来还被封为宰相。这下萧瑀就更加用心了,经常给李渊提建议,多数都被采纳了。在唐朝这儿,萧瑀是混得风生水起的。

后来李世民登基了,也就是唐太宗。萧瑀继续当他的宰相,李世民对姑父也不错。只是萧瑀脾气比较倔,对表侄李世民也是经常劝谏。不仅如此,萧瑀在同事面前也挺倔的,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一共撂了六回,又都被唐太宗请了回来。有一次当众说:“我不干了,我要去当和尚。”

结果,后悔了。挑子撂了,和尚不想当。被李世民降了罪,后来又请回去继续做宰相。

唐太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姑父的儿子,等于结了亲家。后来,萧瑀唯一的亲人萧皇后去世了,萧瑀心情很郁闷,最终也去世了。

萧瑀的一生历经三朝,六个皇帝,活了74岁。大部分时间都权掌中枢,可谓官运亨通。萧瑀去世后,他的画像也被唐太宗置于凌烟阁上,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荣耀大唐。

萧瑀的后代继承了他的官运。成了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官宦世家。

标签: 隋炀帝李渊李世民萧瑀

更多文章

  • 梅妃:清丽绝世,却被杨贵妃挤入冷宫的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女子图鉴标签:梅妃,皇帝,唐朝,杨玉环,唐玄宗,武惠妃,杨贵妃,女皇武则天

    题记: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故事可以花枝招展。配图来自网络。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少有的风流天子,多情不长情。为了猎尽天下美色,专设“花鸟使”,到民间搜罗美女以充实后宫。他和杨贵妃的艳事流传至今,但在杨玉环之前,他还宠过两个妃子,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也是杨玉环的前婆婆;一个是擅长诗词歌舞

  • 为何杨贵妃姿色不如梅妃,却能独得唐玄宗恩宠呢?性格决定了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杨玉环,唐玄宗,梅妃,高力士

    你知道唐玄宗遇见杨玉环之前曾宠爱过的梅妃吗?这位容貌更在玉环之上的妃子为何最终会失宠呢?事实上,她的性格决定了自己必然的命运……出自民间的梅妃,因容貌姣好且才艺俱佳惹帝王注意梅妃当然不只是拥有姣好容貌,才艺比起杨玉环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全得益于她年幼时期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梅妃本名叫江采萍,

  • 张良娣 :认清自己,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李亨,宦官,张良娣,李辅国,女皇武则天,张皇后(唐朝)

    后宫中有人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张良娣就是这样一个人。前半生的她,作为太子良娣宠冠后宫。安史之乱中,她处处身先士卒,保护太子,得到无数赞誉。后半生的她,被封皇后,却亲手为大唐培养出一个顽疾,宦官祸国。结果失败的她,被自己培养起来的宦官,直接拖出皇帝的寝宫,幽闭冷宫,最终废为庶人,凄凉

  • 章敬皇后列传透露的玄机:历史可以是故事会,真伪全凭读者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婴幼儿的教育标签:李亨,皇帝,东宫,李豫,唐玄宗,李林甫,高力士,章敬皇,女皇武则天

    唐代宗李豫给后人留下几个谜团,相传他是神仙投胎,出生时长得很丑,因此遭到保姆的嫌弃。他本是庶子,却在洗三当天被人预言会当皇帝。他死后的庙号很奇怪,用了一个从未有人用过的“代宗”,给人留下一个误解。有意思的是,唐代宗的传奇经历又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罪臣之女嫁给早衰少年有一天,太

  • 张庭得以“二嫁”成为“韦妃”,是家境给了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李渊,独宠,才貌,韦妃(唐朝太子妃)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但到了唐朝,女性地位得以提升,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女皇的王朝,在此时期女性画像大量流出。此外,据史书记载,隋末大乱之时,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跟夫婿柴绍举兵帮助李渊,《新唐书》记载“发家赀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震关中,…号娘子军。”女性地位的提升,成就了一

  • 张庭一度“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韦妃,韦贵妃,李世民,周海媚,张丰毅

    从普通路人一步步走到大明星,这其中需要付出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大概只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共鸣吧!张庭成为明星或许是有运气的成分,但她的努力又何尝不是决定性因素,在2014年播出的这部剧中,大咖和美女同时聚集,张庭在其中“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剧就是《武媚娘传奇》

  • 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家族爵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王用,王氏,唐朝,唐德宗,唐顺宗,昭德皇后,家族爵位,昭德王皇后

    王遇,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父亲,唐顺宗的外祖父。按史书记载,王遇生前作为外戚官至秘书监,身后追赠扬州大都督。其墓志也印证了这一段生平经历,并提及妻子郑氏“特封”郑国夫人一事。但无论是史书还是墓志,都没有记载王遇生前或身后得到过赐爵——哪怕是唐朝最低一级的县男也没有,更别提所谓的郕国公了。按唐制,皇后

  • 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嫁入皇室,因背景雄厚,一生都与后位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郭子仪,懿安皇后,太后,唐穆宗,皇后,唐朝,五代十国,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杜秋娘:我是纯郎最后的白月光,只可惜相逢的太晚了。懿安皇后:你一个残花败柳就会狐媚勾引皇上,哪里晓得,本宫才是这后宫真正的女主人。孝明皇后:呦呦呦,姐姐,虽说是正妻,可到头来还不是个贵妃,到死都没有登上后位。懿安皇后:你,你,你,你一个贱婢,有什么资格与我说话。孝明皇后:姐姐,你不要忘了,

  • 懿安皇后张嫣:选美出道的花瓶皇后,当真为明朝续命了17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张嫣,懿安皇后,皇后,朱由校,皇帝,崇祯,魏忠贤,孝惠张皇后

    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个选美皇后是谁吗?她是从5000名佳丽中选出的第一美人,明明颜值在线,却偏要靠才华,她做的一个决定,不仅让魏忠贤束手无策,还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命运。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妻子,懿安皇后张嫣,张嫣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她为明朝续命了17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懿安皇后张嫣,字祖

  • 崇祯煤山自杀后,曾主张传位给他的懿安皇后,是出走还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崇祯,懿安皇后,熹宗,张皇后,懿安皇太后

    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天启皇后)姓张名嫣,字祖娥,是河南祥符县诸生张国纪的女儿。张皇后对宦官魏忠贤和客氏擅权滥杀极为不满,因此遭到魏党的陷害。天启七年八月,熹宗病危,因无子,日后由谁继承大统成了问题。有人劝皇后取魏良卿之子为自己的儿子,让张皇后垂帘听政,由魏忠贤摄政,蓄意变朱家天下为魏家天下。张皇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