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章敬皇后列传透露的玄机:历史可以是故事会,真伪全凭读者的智慧

章敬皇后列传透露的玄机:历史可以是故事会,真伪全凭读者的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婴幼儿的教育 访问量:441 更新时间:2023/12/7 21:51:55

唐代宗李豫给后人留下几个谜团,相传他是神仙投胎,出生时长得很丑,因此遭到保姆的嫌弃。他本是庶子,却在洗三当天被人预言会当皇帝。

他死后的庙号很奇怪,用了一个从未有人用过的“代宗”,给人留下一个误解。

有意思的是,唐代宗的传奇经历又给我们后人一个示: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

☞罪臣之女嫁给早衰少年

有一天,太子李亨来给父亲唐玄宗请安。这是一个常规礼仪,唐玄宗也没特别放在心上,他漫不经心地接受了儿子的拜礼,刚要挥手让他退出,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了儿子的鬓发之间。

怎么回事?这孩子啥时候早衰啦?两鬓花白,头发大面积下岗,现出数块斑秃。再看李亨的脸,忧郁如秋霜,活脱脱一个小老头。

这孩子怎么活成这样了呢?李亨走后,唐玄宗忍不住一阵心疼。

前段时间宰相李林甫多次构陷李亨,害得东宫损兵折将。为了避祸,李亨被迫两次离婚。

对李林甫的小动作,唐玄宗是默许的,因为他不希望太子的力量太强大。但他又制止了李林甫对太子的追责,因为他也不容许李林甫势力膨胀。

太子和宰相都被他玩弄于鼓掌,唐玄宗很享受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但作为父亲,他深知李亨是个好孩子,不能将他压垮了。

唐玄宗决定给李亨一点温暖,于是他带着高力士突然造访了东宫。

迈进东宫大院,唐玄宗立刻惊呆了,这哪里是太子府?还不如冷宫。只见院子里到处飘落着垃圾,看起来很长时间都没人打扫了。

唐玄宗进得内院,屋里也是一片凌乱,墙上的乐器满是灰尘,小虫子在上面爬来爬去。

李亨身单影只,身边居然连个侍妾也没有。

唐玄宗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他责怪高力士:“我儿如此窘迫,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让京兆尹赶紧选五位良家女子来伺候他。”

高力士说:“京兆尹动静有点大,莫不如就在掖庭选如何?”

唐玄宗想想觉得有道理,也不是选太子妃,侍妾嘛,品貌出众就行了,不用看出身。

高力士的行动力很强,当天就给东宫送过来三个美女,从此李亨再也不需要抱着被子睡觉了。

其中有个吴姓女子最得李亨宠爱,此女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吴令珪因为犯罪被籍没家产,她受牵连被充入宫中为奴。

如今没想到因祸得福,吴氏居然成了太子爷的女人,要是一不小心生出个儿子,那可就改命了。

☞丑儿子是神仙投胎

吴氏心想事成,真的就怀上了龙孙,不过这个过程太玄幻了。

某一天晚上,李亨热身运动后累了,睡了,睡梦中却被奇怪的呼叫声惊醒。他吓得挺身而起,只见枕边的吴氏闭着眼睛痛苦地挣扎着,身子却又像是被捆绑了一样动弹不得,嘴里发出呜呜呜的怪声。

古人称这种现象叫“寝厌不寤”,民间称之为“鬼压床”,现代科学认为,这其实就是做了一个噩梦而已。

李亨连推带搡,好容易才将吴氏弄醒。吴氏惊恐地抱住李亨,说一句奇怪的话:“梦神降我,介而剑,决我肋以入,殆不能堪。”

我刚才梦见一位神仙突然从天而降,压在我的身上,他身穿铠甲,手执利剑,突然割开我的肋部钻进我的体内了,人家疼痛难忍,好怕怕哟。

李亨是个暖男,安慰了半天,可是吴氏坚持认为,自己的肚里跑进来东西了。

有个笑话说,精神病院的某个病人坚持说自己的肚里有个啤酒瓶。医生为了帮他解脱,假装给他做了个手术,然后高举着酒瓶说:“你说得对,不过你以后就不用担心了,我替你取出来了。”

估计李亨也听过这个笑话,他决定给吴氏一个现身说法,于是李亨索性点亮蜡烛:那咱就查看一下,神仙从哪里钻进去的。

然而,李亨惊呆了,只见吴氏的肋下果真有一道深深的纹路,在光洁如玉的皮肤上显得格外扎眼,像是刚愈合的伤口。

更让李亨瞠目结舌的是,不久太医就宣布:恭喜太子爷,您要当爹啦。

随着吴氏的肚皮逐渐隆起,李亨恍然如梦,他在不停地问自己:这是真的么?这真的是真的么?

好在吴氏没再出“幺蛾子”,十月怀胎正常顺产,生了一个儿子。

孩子一出生,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孩子长得太丑啦,惊天地泣鬼神!

☞皇祖父慧眼识龙孙

李亨的心情很复杂,按说喜当爹了应该高兴,可这孩子该算是谁的呢?

他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虽说自己有点表面老化,但还是很周正的嘛,这娃儿丑成这样,像谁呢?

唐玄宗听说自己当爷爷了,高兴得直跳迪斯科,洗三那天,他迫不及待地亲临东宫,非要亲手抱一抱小孙子

保姆犯难了:太子爷,不是老身话多,嘿嘿,这孩子我看一眼都能省一顿饭,万一陛下被吓出羊癫疯可不好办呐。

李亨那几天都满脑子浆糊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保姆有主意:反正陛下也没见过这孙子,咱弄个假的糊弄一下不就得了?

李亨叹了口气:陛下的生命安全最重要,只好如此吧。

于是,保姆不知道从哪里抱来一个刚出生的男婴,送到唐玄宗的手里。

没想到唐玄宗只看了一眼就脸色大变:“非尔所知,趣取儿来。”

骗老头玩儿呐?假的,这不是俺孙子,你们不懂,赶紧的,把俺孙子抱来。

保姆吓得磕头谢罪,也不敢作假了,于是哆哆嗦嗦地抱着“丑八怪”递给了唐玄宗。

岂料唐玄宗一点没被惊吓到,反而喜笑颜开,抱着孩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半天都舍不得放手:“这孩子,福分比他爹强。”

于是那一天,太子府里鼓乐喧天,好不热闹。唐玄宗尽兴了一天,临走将这些乐队、礼器全都赐给了太子。

走出太子府,唐玄宗还高兴地对高力士说:“今儿这顿酒很爽,三个天子在一起,开心啊。”

这个丑孩子就是后来的唐代宗李豫,其实他只是个庶子,而祖父唐玄宗却早早地替他预定了皇冠。

☞为何是“代宗”而不是“世宗”

李亨当太子期间,曾经娶了两任太子妃,其中韦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由于后来的婚变,韦氏失去了太子妃的身份,因此李亨在当皇帝之前没有嫡子。

天宝十五载(756年),李亨登基称帝,第二年,他立张氏为皇后。

张皇后生了两个儿子,按理来说,太子应该从这两个孩子中选择,但李亨却宣布立李豫为太子。

咱搞不清楚,李亨这么做是因为李豫的神奇出生,还是因为唐玄宗的“允诺”?但有一个现实条件,在李豫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

这个现实条件就是张皇后的孩子太小,一个才断奶,一个刚会吃奶。而大唐恰逢“安史之乱”,需要一个扛大梁的太子来支撑局面。

因此,身为庶长子的李豫就被推到了前台,以天下兵马元帅的身份,承担起了军事指挥的重任。

平定安史之乱,事实上李豫的贡献比他爹还要大,因此可以认为,是李豫再造了大唐江山。

对这样的皇帝,他身后的庙号选择就很有学问了,然而,大臣们却给他加了一个古怪的“代宗”。

皇帝的庙号干嘛使的?简单来说,它决定了皇帝们去世后,享受子孙后代祭祀的规格和等级。

庙号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叫“不祧”的庙号,即永世得到祭祀的皇帝。另一类叫“祧庙”庙号,即三代以后就被请出祖庙,灵位被放置于祧庙,跟一堆“二等”皇帝一起“吃大食堂”,没资格享受独立祭祀。

第一类庙号有四个,一般为:太祖(或其它祖)、太宗、世宗、宣宗,剩下的都属于第二类。

四个一类庙号,再加上现任皇帝的三代祖先,构成“七庙”,这就是天子的最高礼仪。当然,有的皇帝为了挤上桌子,不惜违规扩容,搞出“九庙”、“十一庙”。

李豫享受了“不祧”的待遇,但他的庙号却是个古怪的“代宗”,总感觉很“山寨”。

说到“代宗”,人们立刻会联想到“代替”、“临时客串”的意思。比如“明代宗”朱祁钰,他就是被当作明英宗的替代品,临时替哥哥顶了几年岗。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李豫原本应该是“世宗”庙号,但是,他的五世祖叫“李世民”,为了避讳就不能用“世”。

“代”和“世”含义接近,于是就改成了“代”字。

☞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

故事讲完了,再讲一个有趣的话题:历史其实不能盲目相信,有时候正史也会明目张胆地撒谎。

比如前面我讲的故事,虽然它出自于《新唐书》这部正史,但它就撒谎了。

李豫出生于开元十五年(727年),比父亲李亨小16岁。

李亨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册立为太子,那年李豫10岁,李亨26岁。

李亨受李林甫打压,被迫于太子妃离婚的事发生在天宝五载(746年),那年李豫19岁,李亨35岁。

您看出问题了吧,李豫出生时,李亨还不是太子,根本就不存在受到李林甫打压的事,那时候李林甫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吏。

因此,所谓李亨被打压,搞得早衰,太子府破败得如冷宫都不如,这些都是扯淡的事。

这就是史书常用的伎俩,在不起眼的地方下黑料,用难辨真假的描写烘托它所想表达的意图。

李林甫确实不是好人,但史书也不应该捏造事实。李亨确实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绝不是在物质条件上。

这种写法很狡猾,它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更容易让人失去思考力。

所谓李豫是“神仙投胎”就更扯淡了,《旧唐书》干脆都没记载。编造这段情节就一个目的,神化李豫的出身,这也是史书惯用的伎俩。

所以,读历史千万不要盲从。以两唐书为例,《新唐书》在可信度上,就远远比不上《旧唐书》,睁眼说瞎话的地方太多。

没办法,历史是人写的,作者也是情感偏向的,你要是盲目相信,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更多文章

  • 张庭得以“二嫁”成为“韦妃”,是家境给了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李渊,独宠,才貌,韦妃(唐朝太子妃)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但到了唐朝,女性地位得以提升,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女皇的王朝,在此时期女性画像大量流出。此外,据史书记载,隋末大乱之时,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跟夫婿柴绍举兵帮助李渊,《新唐书》记载“发家赀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震关中,…号娘子军。”女性地位的提升,成就了一

  • 张庭一度“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韦妃,韦贵妃,李世民,周海媚,张丰毅

    从普通路人一步步走到大明星,这其中需要付出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大概只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共鸣吧!张庭成为明星或许是有运气的成分,但她的努力又何尝不是决定性因素,在2014年播出的这部剧中,大咖和美女同时聚集,张庭在其中“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剧就是《武媚娘传奇》

  • 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家族爵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王用,王氏,唐朝,唐德宗,唐顺宗,昭德皇后,家族爵位,昭德王皇后

    王遇,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父亲,唐顺宗的外祖父。按史书记载,王遇生前作为外戚官至秘书监,身后追赠扬州大都督。其墓志也印证了这一段生平经历,并提及妻子郑氏“特封”郑国夫人一事。但无论是史书还是墓志,都没有记载王遇生前或身后得到过赐爵——哪怕是唐朝最低一级的县男也没有,更别提所谓的郕国公了。按唐制,皇后

  • 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嫁入皇室,因背景雄厚,一生都与后位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郭子仪,懿安皇后,太后,唐穆宗,皇后,唐朝,五代十国,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杜秋娘:我是纯郎最后的白月光,只可惜相逢的太晚了。懿安皇后:你一个残花败柳就会狐媚勾引皇上,哪里晓得,本宫才是这后宫真正的女主人。孝明皇后:呦呦呦,姐姐,虽说是正妻,可到头来还不是个贵妃,到死都没有登上后位。懿安皇后:你,你,你,你一个贱婢,有什么资格与我说话。孝明皇后:姐姐,你不要忘了,

  • 懿安皇后张嫣:选美出道的花瓶皇后,当真为明朝续命了17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张嫣,懿安皇后,皇后,朱由校,皇帝,崇祯,魏忠贤,孝惠张皇后

    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个选美皇后是谁吗?她是从5000名佳丽中选出的第一美人,明明颜值在线,却偏要靠才华,她做的一个决定,不仅让魏忠贤束手无策,还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命运。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妻子,懿安皇后张嫣,张嫣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她为明朝续命了17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懿安皇后张嫣,字祖

  • 崇祯煤山自杀后,曾主张传位给他的懿安皇后,是出走还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崇祯,懿安皇后,熹宗,张皇后,懿安皇太后

    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天启皇后)姓张名嫣,字祖娥,是河南祥符县诸生张国纪的女儿。张皇后对宦官魏忠贤和客氏擅权滥杀极为不满,因此遭到魏党的陷害。天启七年八月,熹宗病危,因无子,日后由谁继承大统成了问题。有人劝皇后取魏良卿之子为自己的儿子,让张皇后垂帘听政,由魏忠贤摄政,蓄意变朱家天下为魏家天下。张皇后感

  • 太史上报“女三昌”三字,李世民却将李君羡灭门,原因来自其小名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太史,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君羡,王世充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天下渐平,国内几乎无事。有一天,太白星忽然在白天显现于天空,而且一连多日不断出现如此天文景象。由于古人非常迷信,于是唐太宗君臣一面自我反省政事的阙失(失误,错误,缺漏遗失),一面就让主管天文的太史钩沉典籍,进行推占。也不知道是查了《易经》,还是用了扶乩一类的占卜,太史就向李

  • 李君羡:和武则天谈恋爱的猛人?其实俩人压根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李君羡,武则天,李世民,王世充,尉迟恭,李建成

    看过电视剧《至尊红颜》的朋友,应该对里面那位李君羡,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部剧当中,李君羡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后来和武媚娘相爱,由此引发了后面很多很多故事。如果单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说,这部剧的剧情、服饰、化妆等诸多方面,都可圈可点,不失为一部经典作品。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部剧当中的绝大多数剧情,

  • 同是带“武”的人,李世民为何杀了李君羡,而没有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君羡,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是谁?一定有唐太宗的名字。虽然,成为皇帝的过程不光彩,但他是个好皇帝。在他统治的前几年,他管理得很好,使他的王朝很繁荣,为唐朝成为最繁荣和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消灭宣玄武门政变的黑点。原来,如果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能把心思放在心上,唐朝会更好。但到了晚年,李世民显然

  • 武将李君羡说出自己的小名,别人大笑,只有李世民默不作声

    历史解密编辑:大大小小的风筝标签:李世民,李君羡,武则天,李淳风,李唐,五娘子

    武将李君羡说出自己的小名,别人大笑,只有李世民默不作声风雨惊虹2022-06-1714:46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李君羡说出小名后,李世民不是不高兴,而是想到了之前那个可怕的预言,还有那天象示警!不禁后背发凉,随即杀心大起,这一切将给李君羡带来灭顶之灾。啥预言这么可怕?天象示警又是咋回事?在贞观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