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心浮气躁之时,读读王维这首《鸟鸣涧》,短短20字,使人回归平静

心浮气躁之时,读读王维这首《鸟鸣涧》,短短20字,使人回归平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4/1/16 22:57:43

导言:心浮气躁之时,读读维这首《鸟鸣涧》,短短20字,使人回归平静

情绪是一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并且又非常难控制的东西,控制好情绪,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不骄不躁,不悲不喜,或许我们的生活将充满更多的快乐。当我们心浮气躁就不下心来之时,与其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所措,还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诗词,一边体会诗词带给自己的淡然与美妙,一边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

古代的诗人,大都是经过故事的人,他们在面对生活带给的艰难险阻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像苏轼,他经历“乌台诗案”时,起初郁闷异常,写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孤独寂寞的诗句,他之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呼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豪迈的诗句。

还有像陶渊明一样,一心醉心于山水之中,曾幻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田园生活。而本中的王维,也是田园诗的代表者之一,而他与他的诗一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采取了一种淡然而又平静的态度。

王维将孤独转化为宁静

王维这一生可以说是充满跌宕起伏的,在长安被攻陷之后,他被迫接受伪职,安史之乱之后,王维差点被处死。可能是经历了生死,王维晚年之后曾隐居于终南山,对于世间的忧愁,也看的比较开了。王维晚年的这首《鸟鸣涧》,将王维的淡然与平静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一个人远离了尘世的烦扰,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或许对于人生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词的美妙讲究是个人的心境,当我们能平静下来去欣赏眼前的一切时,也许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人生在世,烦恼又怎么会总来找你自己,之所以自己感到愁苦多于快乐,其实还是自己的心境,心境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心浮气躁之时与心平气和之时,看到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

王维的这首《鸟鸣涧》就是平静到骨子里的诗,他全诗没有用一句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描绘任何一种美轮美奂的景色,用最朴实的辞藻,最朴实的景色,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开篇诗人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黑夜笼罩的山谷之中,诗人独自一人悠闲的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之上,夜晚出奇的寂静,旁边开败了的桂花飘在地上,诗人此刻听的非常清楚。一副行人夜归图,路上没有一个人,孤零零一个,但是读来却没有感受到一丝丝孤独,反而有一种想要置身其中,听那花落之声的感觉。

最后两句也是本诗的点睛之笔,以拟人的手法将月亮写活了。黑夜之中,月亮悄悄地“走了”出来,将原本已经熟睡的鸟儿惊醒,落在小溪旁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月亮出来,山鸟飞起,本来一副寻常地不能再寻常的景色,被王维写得活灵活现,读完这首诗,仿佛走进了诗中,仿佛自己走在那林间的小道,感受鸟飞花落,心情瞬间也放松了不少。

当你心浮气躁,闭上眼睛,幻想着自己在黑夜之中走在了这样一条崎岖的山路之中,夜晚将至月亮还没有爬出来。而此刻你孤身一人,悠闲地往前走着,旁边开落的桂花,随风飘落在地上。随着夜越来越深,月亮爬了出来,惊醒了山中的鸟,鸟叫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试着想象一下,是不是所有的浮躁都化为泡影,此刻只剩下平静与淡然留存于心间。

后记

人生跌宕起伏,亦如梦一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当自己被生活鞭挞时,不要忘了去以一个宁静的心态去面对它,这也是生活带给你的一笔财富。

酸甜苦辣咸,缺少哪一味都会让生活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与其心浮气躁的埋怨生活的不公,不如静静的细品一下,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标签: 王维鸟鸣涧陶渊明诗词苏轼之时

更多文章

  • 品读唐诗:除山水诗外,王维的这首爱情佳作更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王维,辋川集,竹里馆,杜甫

    王维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现存诗400余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这首思乡诗就是王维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当时独自在京城求取功名,远离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以东,所以称当时

  • 李白最“仙”的一首诗,比王维还像山水派!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李白,道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现代网络上的流行语或流行的网络签名语,有很多都是出自经典的古诗词。比如“多情自古空余恨,我手持了弯月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生一世一双人”、“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等等。用古诗词作为个性签名,既显文艺才学又能很好地表现心情愿望,让人读了很是心动。还有很多通过改

  • 大唐“诗佛”:王维的一生,都在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王维,李白,画家,唐朝,唐玄宗,白居易,艺术家,使至塞上,大唐“诗佛”

    公元701年,大唐诞生了两位绝世诗人——一位是“诗仙”李白,而另一位就是被尊称为“诗佛”的王维,但王维的成名比李白和杜甫都早。王维出生于东晋门阀世家太原王氏,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山东五大姓”之一,和王绩、王勃、王昌龄等诗人是一家。(此处“山东”为地域泛称,非行政区划。唐朝时的“山东”大体包括现在的山西

  • 读懂王维的终南别业,才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系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王维,终南别业,李白,王昌龄,孟浩然,宋之问

    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会不会喜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拿我自己来说,年纪越大似乎越喜欢王维诗里的意境和感觉。尤其是那首《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更多时候会出现在旅行的场景里。有人把旅行称为“诗与远方”,这虽然有点“装”的

  • 《秋夜独坐》王维 |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秋夜独坐,诗人,神仙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诗词文本从《王维诗集》《唐诗正音》题目作:“冬夜书怀”,误译文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低鸣。头上白发始终难以变黑,炼丹中仙药也至今

  • 李白、杜甫、王维同时为其写诗,歌颂功德,他却临阵投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白,杜甫,王维,哥舒翰,唐玄宗,唐朝

    导读:唐诗与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唐朝被称作诗的时代,期间涌现出许多流传至今的著名诗人。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都是唐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文至今仍被口口传颂,令人诧异的是有如此盛名的诗人,还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还同时为一位名将作诗歌颂。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朝这位名将,一生功

  • 《竹里馆》|| 王维:诗与画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竹里馆,鹿柴,终南别业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语文启蒙的郦波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这首《竹里馆》,大多被视作一首山水小品,

  • 王维:送别友人,实际是送别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王维,送别,悠悠,唐朝,画家,诗人,陶渊明,未选择的路

    送别唐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很多人喜欢王维的诗,进而喜欢王维的人。其实不是喜欢王维的诗、王维的人——而是喜欢一种生活,喜欢而得不到,才把自己的心思寄托他的诗上。说白了,喜欢的就是自己的心思。我自己说不出来,别人替我说出来了,而且用很巧妙的言词,

  • 王维孟浩然: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历史解密编辑:海西弗朗斯雅标签: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诗人,故园

    孟夫子出身襄阳书香世家,”性本爱丘山“,出仕不第一生归隐田园;王维出身于太原望族王氏,一生官运亨通,越做越大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第二年武则天登基;王维出生于701年,10岁时唐隆政变唐玄宗登基。年龄相差12岁,一个归隐襄阳一个高坐庙堂,看起来没有交集,但他们还是跨越时空阻隔成

  •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王维友,法规司,农村部,副司长,纪律审查,监察调查,腐败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6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黄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