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杜甫、王维同时为其写诗,歌颂功德,他却临阵投敌

李白、杜甫、王维同时为其写诗,歌颂功德,他却临阵投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14 5:36:45

导读: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

唐朝被称作诗的时代,期间涌现出许多流传至今的著名诗人。

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都是唐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文至今仍被口口传颂,令人诧异的是有如此盛名的诗人,还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还同时为一位名将作诗歌颂。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朝这位名将,一生功绩不菲,在安史之乱时却投靠了安禄山,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除了李白、杜甫、王维之外,还有多位诗人为其作诗,他就是唐朝时期的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是西突厥突骑施人,也是现在的新疆库车人,他复姓哥舒,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757年。

《旧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翰家富于财,倜傥任侠,好然诺,纵蒲酒。年四十,遭父丧,三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初事节度使王倕。

根据《旧唐书》记载,哥舒翰家中财产丰盈,年少时就是个富家公子哥,但他平生最重承诺,因此结交不少义士。

到了四十岁时,父亲去世,他在京师客居三年,却遭到长安尉轻视怠慢,这让他有些愤愤不平。

之后,哥舒翰立志从军,加入了河西军,在节度使王倕手下做事。

公元747年,哥舒翰因屡次击败吐蕃,被提拔为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公元749年,哥舒翰在石堡城之战中取得大捷,这是唐朝与吐蕃的一场战役,此战,唐朝为了夺得吐蕃军事重地石堡城而开战,吐蕃举国守之。

在唐朝取得胜利之后,名将王忠嗣认为,石堡城易守难攻,吐蕃倾尽全国之力坚守,强攻必将损失惨重。

唐玄宗不听,于是派哥舒翰攻打石堡城。

两军交战,吐蕃军得利于地势,致使唐军伤亡惨重,饶是如此,唐军还是如期攻下了石堡城,但据唐书记载,此战唐军死伤了数万人马。

哥舒翰大胜,唐玄宗很高兴,对哥舒翰大肆封赏,什么豪宅庄园,天材地宝,就连哥舒翰的儿子,也被封了个五品官。

后来,哥舒翰又相继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他由凉国公,直接被封为西平郡王。

公元754年,哥舒翰升为太子太保,又加实封三百户,兼任御史大夫。

安禄山谋反,封常清高仙芝战败后,唐玄宗便寄希望于哥舒翰,希望哥舒翰还能像征战吐蕃时那么勇猛,但哥舒翰却是有苦说不出。

前文史料中就曾提到,哥舒翰喜爱饮酒,纵情声色不加节制,洗澡时突然中风,身体不能行动,因此到京师养病。

然而唐玄宗却认为,军中只要有哥舒翰在,就一定能够胜利,为此,唐玄宗不但亲自到勤政楼送行,还让群臣送行至郊外,送行的旗帜足足排列了两百多里地。

哥舒翰因病不能管事,部下争当指挥,军令不能统一,军队不齐心,纪律差,没有斗志。

当时,安禄山虽然攻占了河北、洛阳,但他不得人心,哥舒翰认为,只要静待时变,等到安禄山自己内部出现问题,即可不战而胜。

唐玄宗身边的杨国忠与哥舒翰有间隙,于是胡乱劝说唐玄宗,让哥舒翰出潼关迎战安禄山。

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认为,哥舒翰一旦出了潼关,京城出现问题,天下可就不保了,他们一致请求让哥舒翰继续镇守潼关。

唐玄宗不听,坚持让哥舒翰出潼关,公元756年,哥舒翰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大哭着带军出了潼关。

哥舒翰带了二十万大军,战败后清点人数时,仅仅只剩下了数千人,就连他自己,被戴上刑具,送到了洛阳。

当时,整个长安都十分震惊,唐玄宗也急忙落荒而逃。

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顿时感到扬眉吐气,因为这哥舒翰向来与安禄山不和,看不起他,于是安禄山问哥舒翰,有什么感慨。

哥舒翰直接跪拜请罪,称安禄山是开创天下的皇帝,只是当今天下未定,他愿意帮助安禄山招降众将。

结果可想而知,众将非但不买账,还纷纷谴责哥舒翰,不肯守节而死。

至此,哥舒翰晚节不保,安禄山得知哥舒翰没能劝降成功,于是将哥舒翰关押了起来。

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被嫡次子安庆绪所杀,同年,唐军收复了洛阳,安庆绪带着哥舒翰渡过黄河,直到战败后,安庆绪直接处死了哥舒翰。

结语

一生战功赫赫,结果却晚节不保,投靠了叛军安禄山,据史料记载,哥舒翰一贯和安禄山、安思顺不合,唐玄宗还经常撮合他们。

饶是如此,唐朝也有很多诗人都为哥舒翰作诗赞誉。

比如李白的“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王维的“而上将有哥舒大夫者,名盖四方,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

杜甫的“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数名诗人,都为其歌功颂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白杜甫王维哥舒翰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竹里馆》|| 王维:诗与画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竹里馆,鹿柴,终南别业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语文启蒙的郦波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这首《竹里馆》,大多被视作一首山水小品,

  • 王维:送别友人,实际是送别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王维,送别,悠悠,唐朝,画家,诗人,陶渊明,未选择的路

    送别唐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很多人喜欢王维的诗,进而喜欢王维的人。其实不是喜欢王维的诗、王维的人——而是喜欢一种生活,喜欢而得不到,才把自己的心思寄托他的诗上。说白了,喜欢的就是自己的心思。我自己说不出来,别人替我说出来了,而且用很巧妙的言词,

  • 王维孟浩然: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历史解密编辑:海西弗朗斯雅标签: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诗人,故园

    孟夫子出身襄阳书香世家,”性本爱丘山“,出仕不第一生归隐田园;王维出身于太原望族王氏,一生官运亨通,越做越大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第二年武则天登基;王维出生于701年,10岁时唐隆政变唐玄宗登基。年龄相差12岁,一个归隐襄阳一个高坐庙堂,看起来没有交集,但他们还是跨越时空阻隔成

  •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王维友,法规司,农村部,副司长,纪律审查,监察调查,腐败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6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黄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 一切人事都成空,青山依旧在 | 王维《辋川集·孟城坳》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标签:王维,辋川集·孟城坳,宋之问,辋川集,青山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点诗意这是秋山解诗·365日诗生活第 30篇文章辋川集当初,在唐玄宗后期,这个刚开始励精图治,开科取士,和士子们共同打造了开元盛世。到了晚年,满足现有成就,改号天宝,沉迷享乐,任用奸相李林甫,宠信杨贵妃,亲贤臣远小人。不少有志之士离开朝堂,隐居山林。王维,裴迪,崔九三人隐居辋川。接

  •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王维《相思》:不是男女之情,而是朋友之谊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王维,杜甫,江南,李端,长歌,画家,唐朝,李龟年,长相思,古典乐,千古名句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浅显易懂,就不自作高明,进行翻译了。初读这首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王维老先生犯了“花痴”,其实这首诗还有别的名字,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一看李龟年,大伙就知道这肯定不是女子的名号,关键人家李龟年也不是吴下阿蒙,而是唐代

  • 心不死,草就返青:读王维《山中送别》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王维,春草,诗人,画家,白居易,陶渊明,山中送别,千古名句,赋得古原草送别

    心不死,草就返青:读王维《山中送别》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柯小刚(无竟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洪荒以来,草与道就有一种张力。

  • 方回说唐朝律诗之盛有此11人(中):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王维,孟浩然,高适,李白

    前言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到“唐诗一时之盛有如此十一人”,昨天介绍初唐的四位: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剩下的八首,都是盛唐诗人,今天介绍其中的四位:孟浩然、李白、王维、高适。五、孟浩然(689—740)盛唐的这几位诗人中,孟浩然是老大哥。盛唐早期的诗人,仍然以五言律居多。例如孟浩然五律一百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历史解密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标签:李白,杜甫,诗人,中华,张九龄,王维集,玉真公主,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编著者:(唐)王维 著 陈铁民 解读定价:75元(精装)/ 50元(平装)ISBN:978-7-5013-7503-5(精装)978-7-5013-7504-2(平装)出版时间:2022-06内容简介王 维是唐代成就最高的几位诗人之一,也是开、天时代名望最高的一位诗人。王

  • 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首诗救了王维,一首诗害了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王维,李白,唐朝,唐玄宗,唐肃宗,凝碧池

    文学发展到唐朝,到达了诗歌的巅峰。诗歌的各种体裁竞相争艳,尤其是格律诗独领风骚。李白和杜甫竖起浪漫和现实主义两面大旗,著名诗人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部《全唐诗》集,让我们仍然能够领略到当年的辉煌。不只是作者之多,皇帝也亲力亲为。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