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诗三百5.王维小传

唐诗三百5.王维小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淀乡十八公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6/8 1:19:35

唐诗三百5.王维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父亲王处廉,官汾州司马,搬家到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蒲州人。母亲博陵崔氏,师事佛教禅宗北宗神秀的弟子大照禅师三十多年,这对王维以后的虔佛避世颇有影响。

王维早慧,少年作品即很出色,如15岁《过秦王墓》、17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8岁《洛阳女儿行》、19岁《桃源行》,均为传世之作。他能诗善画,工草隶,通音律,多才多艺,名动京师,经常出入于王公贵族之门。王维的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的维摩诘居士,此人为佛门弟子,却过着世俗贵族的奢华生活。王维一生,差可近之。

开元7年(719),王维赴京兆府试,举解头。9年(721)擢进士第,任太乐丞(太乐令的副手,负责音乐、舞蹈的教习、排练事务),因受牵连贬济州(今山东茌平)司仓参军(主管州府的仓库),这是他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几年后他弃官隐居淇上,后回长安学习佛学。开元19年,王维妻子病逝,他不再续娶,一直孤居终老。

开元22年,诗人张九龄为相。王维发现了希望,献诗张相请求汲引,被提为右拾遗,负责向皇帝进谏和举荐贤良,虽官阶不高,但为皇帝近臣。可好景不长,25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排挤掉张九龄,执掌朝政。张被贬荆州长史。王维作为前任旧臣,处境如履薄冰。这是他政治上的第二次严重挫折。

这年秋天,王维以监察御史出使塞上,并滞留边疆任节度判官。回京后又被派赴岭南,直到29年返京。

由于妥协思想和软弱性格,或许还有经济上的考虑,王维虽不满李林甫的作为,但不能下决心与之决裂;只好选择半官半隐、亦官亦隐,得过且过。先是隐居长安郊外的终南山,后来买到了主人曾为初唐诗人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别墅,他以此作为他与母亲奉佛修行的隐居之所。他与同志朋友寄情山水田园,出入禅佛老庄,山水田园诗成为王维创作的主流。

王维的退让缓和了他与李林甫集团的矛盾,他的官职也能按照常规升迁了。他由右拾遗升至文部郎中、给事中。然而,新的灾难降临了。

天宝14年(755),王维55岁,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王维被俘。他不愿投降,也不敢反抗,喝药称病,被安禄山囚禁。8月,安禄山宴群臣于洛阳禁苑之凝碧池,命梨园子弟奏乐,诸工皆泣。王维听闻含泪赋成《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抒发对帝都沦陷的悲痛和对李唐王朝的思念之情。9月,王维被迫接受叛军伪职。这应该算是他这一生第三次重大挫折。

唐肃宗至德2年(757),唐军收复两京,定罪处置投降伪官。因凝碧池诗受肃宗嘉许,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愿意削官为兄赎罪,王维得到特赦。乾元元年(758)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同年,又升迁为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次年,复拜给事中。上元元年(760),王维60岁,升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官职愈大,其愧疚之心愈深;朝中又毫无振作气象,于是思想更为消沉。他一再请求去职,好能“苦行斋心”、“奉佛报恩”。此时的王维,茕独无偶,暮年无子,很少出行,也很少写诗。“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传)。

上元2年(761)7月,天才诗人,杰出的画家、音乐家、书法家,王维,离开了人间。死后,他被安葬在清源寺西,也就是他曾经生活了多年的辋川别业旁。

王维诗歌现存四百多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倾诉真挚情思的相思、闺怨之抒情诗,又有抨击权贵、暴露黑暗的政治诗,还有意气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诗、边塞诗。但最能代表他的诗歌艺术成就的应是山水田园诗。他继陶渊明谢灵运之后,把此派诗艺提高到一个前所未至,后难应响的境地,当之无愧地成为山水田园诗之集大成者。王维几乎是艺术全才,他将绘画、音乐、书法等多门艺术的技巧,灵活巧妙地融汇入诗歌创作之中,极大拓展了诗歌的艺术天地和美学境界,当时即有“一代文宗”的美誉。其诗号称诗画,被北宋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常蕴含禅理,遂获诗佛之号。

标签: 王维李林甫唐诗张九龄

更多文章

  • “诗佛”王维,晚年顿悟,一首诗放下所有,写出了人生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宁茹观娱标签:王维,李白,李林甫,杜甫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他是天之骄子,15岁便名满京师,17岁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且他的一生也因为这首诗而埋下了伏笔。但真正让他出名的,反而不是他的诗篇,而是他过人的绘画和音乐天赋。他的山水画有“南宗鼻祖”之称,曾根据梵语在画作

  • 双面狐王维和一根筋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杜甫,王维和,王维,陶渊明,唐肃宗,诗歌

    提起王维和杜甫,那可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一个诗佛,一个诗圣。可是,两个人性格不同,人生轨道不同。王维的性格随方就圆,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该有的都有了,最后带着积攒的一批金银隐居山林,过着桃花源般的小日子,继续逍遥快乐,幸福一生。杜甫就不同了,一生颠沛流离,与大唐的分裂势力形同水火,绝不同叛贼同流合

  • 十首唐诗告诉你:王维的情商到底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秋水,诗人,唐诗,画家,唐朝,孟浩然,陶渊明

    今天,我们谈谈唐代的大诗人王维,那个二十初头中状元,中年时候却痴迷道教,后由于政治打击彻底禅化选择半官半隐的诗佛。他不仅诗、书、画、音乐四绝,情商也很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储光羲是王维的好友之一,王维等

  • 王维又一首五律杰作,开篇就是名句,读完令人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隐逸,画家,唐朝,张九龄,艺术家,酬张少府,五律杰作,千古名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盛唐诸多名家诗人中,王维可算是一位异类。就才能而言,王维工于诗歌、书画、音律,且俱都功力精神,可谓三绝。就仕途而言,王维早年与大多数文人一样,有着积极用世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而且年仅十五岁就前往京城应试科举。相比其他人,王维是很幸运的,先是考中状元及第,又因其音乐才能出众,成

  • 唐诗赏析 |王维《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王维,苏轼,摩诘,绝句,唐诗,声乐,长相思,艺术家,古典乐,千古名句

    译 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注 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

  • 《相思》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相思,杜甫,情诗,唐玄宗,文选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人间自是有情诗,此爱不关风和月。”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和我一起共赏千古最美情诗。“莫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说到情诗,总也离不开相思,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1905年,知县王维勤被凌迟处决的现场,面目扭曲明显感觉已经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敏敏的旅途标签:知县,慈禧,县令,二战,王维勤,刽子手,1905年台湾

    这是1905年,北京菜市口,大挑知县王维勤,被凌迟处决的现场,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法,他面对刽子手的屠刀,已经被脱掉了外套,面目扭曲,明显感觉他已经害怕了。王维勤并不是什么好人,早年间他刻苦读书,中了“举人”,没过多久他就被任命为大挑知县(即后备县令),作为一个芝麻官,虽然在官场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地

  •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淡雅幽寂,被称为上佳的田园七言律诗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王维,黄鹂,七律,律诗,画家,唐朝,诗人,张九龄,积雨辋川庄作

    以前也曾介绍过,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王维及其弟兄们早年就信奉佛教,平时粗茶淡饭,不食荤腥。到了晚年,王维更是常年吃斋,粗衣打扮,过着极其清淡的日子。后来,由于奸臣李林甫的陷害,唐朝名相张九龄罢相,从此李林甫独自把持朝政,把个盛唐的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没有受到迫害,实

  • 夏天,王维的诗就是那么清凉!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王维,鹿柴,明月,唐朝,画家,诗人,鸟鸣涧,辋川集,千古名句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

  • 忆昔 ·韦庄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莫愁,韦庄,东流,月满,唐朝,诗人,子夜歌,古典乐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