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午间,在以“展大唐盛世气象,谱汉藏和睦赞歌”为主题的《文成公主》采访活动中,该剧编剧、导演以及主演们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了即将公演的这一大型新编历史粤剧的情况。据悉,2022年10月11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出品,广州粤剧院创排演出的《文成公主》将在广州大剧院盛大公演。
《文成公主》海报/官方提供
主创团队、演员阵容强大
粤剧《文成公主》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厚重之作。该剧以文成公主和亲进藏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创作,讲述了文成公主坚守吐蕃四十年,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全剧以民族大团结为主题,借古扬今,传播时代精神,宣扬民族团结主旋律。该剧以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辅佐松赞干布、促进汉藏融合为主线,以文成公主与汤昊之间的莫逆之交、君子情谊为副线,形成了该剧不拘一格的叙事复调。
令人期待的是,主创团队阵容强大,特邀著名国家一级导演童薇薇担任总导演,当代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姜朝皋和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张泓担任编剧,广州粤剧院一众创作人才也参与其中。
而在演员阵容方面,更是集合了多位粤剧名家,由国家一级演员李嘉宜饰演文成公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饰演松赞干布,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饰演汤昊,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韵红饰演文成公主之母李夫人,李霆辉饰演文成公主之父李道宗。广州粤剧院逾百名演职员共同参演。
《文成公主》海报/官方提供
新视角切入,实现突破创新
10月9日午间,在采访活动中,《文成公主》编剧阐述了创作理念,虽然以往同类题材的艺术作品并不少见,有的写文成远嫁之内心纠结痛苦,有的写其长途跋涉之险阻艰难,还有的写异域风情之不适,更有的写吐蕃使臣到大唐求婚的轶事。但这次剧目对这些故事大多没有采用,而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切入,使之在同类题材中有所突破。
“几经研磨,我们找到了文成公主精神层面最核心的两个字:坚守,对人生价值的坚守,对理想追求的坚守,对生活道路的坚守。而这种坚守又是以爱为根基,她爱大唐,也爱吐蕃;爱自己,更爱自己的丈夫。根据上述她的人生经历,我们将人物性格的定位概括为两句话:豪情尽寓柔情内,浩气并存秀气中”。
为了更生动形象呈现这样一位女性,编剧设计了文成公主独特的第一次岀场,“我们设置上元佳节之日,她女扮男装,闯到中外游人云集,繁华热闹的长安西市,与一班书生才俊去竞猜灯谜,并勇夺魁首这一情节,这不仅体现她的性格才情,也符合当时开放的盛唐气象。接着以皇上召见宗室诸女儿显示其教养学识超群,以坦然接受远嫁吐蕃以解父母之忧,显示其远见卓识和独特的胸襟,并有高飞远翔的鸿鹄之志。这样就给后面她的所作所为垫足了底,使之一脉相承”。
《文成公主》海报/官方提供
历史思考、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相结合
《文成公主》导演童薇薇也在活动现场介绍道,在剧情展开和意义揭示上,该剧具有超迈、瑰丽、奇崛、感人的美学创造空间,文戏、武戏都相当精彩。并且在传承发扬粤剧声腔的高亢兼宛转的基础上,音乐借鉴唐乐、藏乐以及佛乐等旋律,交汇出民族特色和当代特色。该剧的舞台美术、灯光、服装等视觉系统,将突出唐代盛世和吐蕃风光的民族民俗特色。唐服、藏服的设计将融合古今舞台艺术的审美观,配以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匠心独具的完美画面。
“该剧将在历史情境和规定情境中,组织场面,刻画人物。剧情冲突、人物个性、演员表演、舞蹈编排、群众场面等舞台调度,将历史思考、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相结合,并能唤起青年观众的共鸣”。
采访接近尾声时,饰演文成公主的李嘉宜向媒体表示,文成公主是她很喜欢的一个人物,这次机缘巧合能够排演《文成公主》是她学艺从艺20年的大挑战,也是很好的艺术成长历练,更是一种荣幸和幸运。
粤剧《文成公主》的文本很丰富,需要李嘉宜从15岁一直演绎到55岁,从青春到华发,行当的跨度从小生、花旦、刀马旦、青衣、老旦贯穿进行呈现,几乎每一次出场就是一个年龄阶段的状态。
最后,李嘉宜向观众热情推荐这部作品,“我将携手欧凯明老师饰演的松赞干布,黎骏声老师饰演的汤昊,陈韵红老师饰演的李母以及广州粤剧院一众优秀演员共同演绎这一剧目。这段万里和亲的佳话,是汉、藏两族人民大团结最好的历史见证。让我们通过粤剧舞台,回眸1300年前,走进《文成公主》、靠近《文成公主》”。
南都·奥一新闻记者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