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何会同意文成公主前去和亲呢?

李世民为何会同意文成公主前去和亲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1/13 8:47:32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和亲向来是关乎两个甚至更多国家的命运的事情,虽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一些和平,让国家拥有发展的机会,但是说起来还是有些过不去的,一个朝代要靠和亲来维持和平,而不是军事力量,多多少少都让人有些难堪。而文成公主和亲的事情,一开始李世民是坚决不答应的,可为什么后来又同意了?

  从汉高祖开始,古代封建王朝就有“和亲”的传统,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期间,这一传统被发扬光大,连李世民的妹妹衡阳公主都嫁给了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

  可是,吐蕃王松赞干布兴高采烈的派使者去大唐求亲,也想娶回一个公主,毕竟当时李世民被少数民族的首领尊称为“天可汗”,能娶回“天可汗”的女儿,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拒绝了。不过到了后期,李世民却又满心欢喜的送文成公主入藏,成就了一段佳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赞普的执着,太宗的不情愿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赞普(吐蕃语中雄强汉子的意思),从小便聪慧伶俐,在十二岁那年便登上了赞普的位置,平息了叛乱,受到了人们的拥戴。

  《旧唐书·吐蕃史》载:“弄赞(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性骁勇,多英略。”《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其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牦牛,弛刺之以为乐。”

  平息叛乱之后,他又迁都逻些(拉萨),战败苏毗,开始统一西藏高原的计划。松赞干布做下这些事情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知情,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当回事,所以当松赞干布来求亲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载: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其实这也不怪唐太宗,因为吐蕃的名气实在是太小了,像突厥、高丽、龟兹、波斯等,才是大唐所关注的地方,吐蕃?不好意思,往后稍稍。

  唐太宗的冷漠态度让松赞干布心生不爽,不过更让他不爽的是他的使者回来说的一番话。《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载: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

  松赞干布一听,火了,他心说你一个小小的吐谷浑敢挑拨离间?我打不了大唐准岳父,还打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吐谷浑?于是松赞干布出兵和吐谷浑干架去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载:弄赞遂与羊同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这一仗把吐谷浑打的是血头血脸,松赞干布打吐谷浑一是因为吐谷浑是大唐属国,他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再就是吐谷浑本就是个软柿子,不打白不打,最重要的一点是,吐谷浑境内有一条从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的要道,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松赞干布打吐谷浑,看似是头脑一热,实则是一箭三雕,这位赞普很聪明哩。打败了吐谷浑之后,松赞干布本以为会引起大唐的注意,可李世民连眼皮都没抬,根本不去管这等小事。公元638年七月,松赞干布大兵压境,攻击唐朝的松州(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松赞干布甚至宣称,若迎娶公主不成功,他将继续前进。

  李世民终于开始正视松赞干布了,可大唐实力摆在那呢,你猖狂又如何,那就把你打服!李世民立即派手下大将侯君集,率领五万大军支援边境,侯君集的前锋部队由牛进达带领,到达之后,在晚上就对吐蕃军队来了一次偷袭。

  这一战就斩杀了吐蕃军队一千多人,吐蕃军队一看,这大唐士兵不是吐谷浑那种软柿子,赶紧跑了。松赞干布边逃边向大唐求和,李世民见他执着,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载: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

  李世民此时的心里,实际上是拒绝的,你想啊,哪有不嫁女儿就要和老丈人干架的女婿,即便文成公主不是他亲女儿,而且这个女婿的实力也不可小觑,看他的势头,估计三天两头就会来骚扰这么一两次,唐太宗干脆就答应了他,省得心烦。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让唐太宗改变了对松赞干布的看法,从不情愿,变成了满心欢喜,这个人就是禄东赞(噶尔·东赞)。

  禄东赞使唐,李世民改观

  禄东赞是松赞干布手下的丞相,公元640年,他代表松赞干布,再次去大唐出使大唐,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在这次使唐的过程中,禄东赞展现出了超高的智慧,让唐太宗欣喜不已,一度想将皇室女孩嫁给禄东赞,让他为大唐效力,可禄东赞却拒绝了李世民的好意。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载:初,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蕃,乃拜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又以琅邪长公主外孙女段氏妻之。禄东赞辞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太宗嘉之,欲抚以厚恩,虽奇其答,而不遂其请。

  对于禄东赞这种态度,李世民也是倍加赞赏,顺带着对松赞干布也有了好感,毕竟有这么一个随从,主子肯定还要优秀,至此,李世民才真正完全同意了这门亲事。

  事实上,禄东赞真的是一个奇才,在他与松赞干布的治理之下,吐蕃王朝成为了一个强国。《旧唐书》称:“噶尔·东赞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新唐书》称:“噶尔·东赞不知书,性明毅,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到达唐朝下属的吐谷浑,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迎完亲之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起来到了逻些,即便文成公主是大唐宗室之女,松赞干布还是封其为皇后,并为其修筑布达拉宫。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至此,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心愿,才算是实现了。

  李世民从瞧不上这个吐蕃,更瞧不上松赞干布,到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他的要求,又因为禄东赞改变了对松赞干布的看法,满心欢喜送文成公主入藏,这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到了公元九世纪中,大唐衰败,吐蕃也在内乱中彻底崩溃,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佳话,已然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更多文章

  • 唐朝20多位公主和亲,都像文成公主那样幸运吗,她们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文成公主,唐朝,松赞干布,唐王朝,吐谷浑,李世民

    引言古代国家之间,不仅有战争,也有和平往来。尤其是为了两个之间的友好往来,往往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手段,那就是和亲政策。所谓和亲,就是国家之间的政治联姻,当时也称为是和戎或者是和藩,也就是当时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特殊方式。和亲的主角一般是古代的公主,我们都觉得这些公主为当时的和平做出了贡献。但是她们

  • 这些年泼在文成公主身上的脏水,是时候还她一个公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柳小红爱生活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吐谷浑,李世民,吐蕃,赞普

    文成公主是位“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人物,一方面,在藏族同胞心里一直拥有崇高的地位“她带来了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带来了茶叶、医书、青稞、豌豆,还教会了打酥油、织氆氇......”;另一方面,历史上我们也看到泼到她身上的脏水比比皆是,“文成公主入藏后遭松赞干布冷落、守活寡31年需要靠装疯卖傻度日、与禄东

  • 人们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却鲜有人知,她最终的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吐蕃

    西藏,自古以来都是原始神秘的地方,但却并不落后。原因在于,早在唐代,当时控制全西藏的吐蕃就与唐朝有了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进藏和亲,是她们打开了从中原通向藏地的大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带到了世界屋脊上,因此她们也受到汉族和藏族人民共同的尊敬与爱戴。

  • 布达拉宫那么漂亮,是为谁建的?反正不是给文成公主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宫殿,西藏,小昭寺,凯旋门,文成公主,布达拉宫,松赞干布

    历史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西藏有一个神奇又浪漫的宫殿,就是现如今的布达拉宫。关于布达拉宫,人们都说是松赞干布为了文成公主而建的布达拉宫,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还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布达拉宫随着时间的积累,有着数不胜数的藏族文化以及艺术的瑰宝,这座辉煌的宫殿,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其实

  • 从文成公主的双重形象看中原文化在西藏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文成公主,中原,中原地区,西藏,吐蕃,唐朝

    文成公主进藏是西藏地方同祖国关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成公主的形象在文献中逐渐丰满,成为为西藏带来中原文化的使者、擅长堪舆的中原公主。文成公主形象的塑造过程反映出历史上西藏地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重视。文成公主的双重形象第一种形象:给西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的使者。在伏藏文献《柱间史》中,对

  • 文成公主是如何影响藏族文化的?西瓜视频带你重走出嫁路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吐谷浑,李道宗,李世民

    说起汉藏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谈文成公主;说起汉族文化如何影响藏族文化,也不得不谈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究竟做了哪些有益于汉藏两民族关系的事情呢?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见周边的吐谷浑娶了唐朝的公主,在周边各民族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向唐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通过西瓜视频了解到

  • 文成公主和亲涨国人志气,昭君出塞让人羞愧难当?错,真相正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王昭君,松赞干布,汉元帝,李世民

    此说法相当不妥!恰恰相反,文成公主和亲有很大的“逼婚”成分,昭君出塞却彰显了大汉国威。不过,无论是文成公主还是王昭君,她们对促进民族和平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既然如此,为何后人会产生“颠倒黑白”的理解了呢?这其中又隐藏了什么历史玄机呢?我们先从两位“和亲大使”的简历说起。王昭君出生于汉宣帝五凤四年(前

  • 唐朝国力强盛,为何还要和吐蕃和亲,而远嫁的文成公主又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唐朝,李世民,吐谷浑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的明明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以和亲的形式维护和其他附属国的政治关系?而当时因和亲远嫁的文成公主,在嫁到吐蕃国后,生活又过得怎样呢?关于以上问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过得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正妻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薛仁贵

    提到文成公主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听说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除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之外,对于文成公主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嫁到吐蕃的时候,到底是一个怎样

  • 文成公主都进藏了,为何大唐和吐蕃还在201年里179场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吐蕃,唐军,进藏,李世民,侯君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按正规说法,这是大唐正式和吐蕃结成了秦晋之好。但其实,按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这绝对不是好话。因为真正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一点都不好。历史上,秦晋两国就是连续数代结亲,连续数代打仗。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老爹也是这么总结的。▲大胡子吐蕃使臣就是禄东赞文成公主进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