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浩然本有希望出任高官,因错背两句诗惹怒皇帝,最终与仕途无缘

孟浩然本有希望出任高官,因错背两句诗惹怒皇帝,最终与仕途无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1/23 8:37:3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印刻在小学课本上的古诗,李白这个大唐浪漫主义的代表,羽化而登仙的酒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一生没有仰慕过什么人,孟浩然是其中一个。

孟浩然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先行者,与大诗人王维齐名,人称“王孟”。孟浩然为人豪爽大度,常常解人之难,一生纵情山水之间,一生未入朝为官。

李白在诗歌中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爱到深切时,言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洒脱方面,连“谪仙人”都自愧不如。

孟浩然远离尘世,并不是因为他不肯入世为官达济天下,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与政局格格不入而被迫放弃了政治抱负。

放荡公子

公元689年,孟浩然出身于湖北襄阳城郊岘山,据说这座山是上古神灵伏羲氏死后安葬之地。孟浩然的父亲,以《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依据,给孟浩然命名。

作为长子,父亲对孟浩然的期望很大,从小便让他读君子之书,练君子之剑,从小经过家庭环境的熏陶,孟浩然培养了诸多文学喜好,尤其是对陶渊明的诗集诵读不舍昼夜。

少年时的孟浩然常与弟弟划船泛于汉江之上,到十七岁时,参加科举高中榜首一战成名,完成了父亲的期望。而当次年的会试举行时,孟浩然却拒绝参考。

他向父亲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他对唐睿宗得位不正的行为很是唾弃,与自己学习的圣人之道相违背。无论家里人怎样劝导,孟浩然都岿然不动。最终孟父无可奈何,任由他的性子去。

而每一次忍让,便助长了孟浩然放荡的性格,长此以往积重难返,最终习惯放纵的孟浩然亲手酿造了祸端。在江上泛舟的岁月,孟浩然写下了不朽名篇《登鹿门山》、《夜归鹿门山歌》,他的诗作风格逐渐成型。

“吾爱孟夫子”

公元711年,大唐开元盛世的前一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平定了睿总朝的韦后之乱,这年孟浩然22岁,他协同妻子归隐在鹿门山中,垂钓碧波之上,心境比水更清澈。

在此期间,他的诗歌水平更进一步,留下了不少名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篇幅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饱含画意。这一年,李隆基继位为帝,大唐帝国的顶峰开元盛世由此开

面对盛世,无数人都想投身报国,博取功名,孟浩然的好友张子容离开了鹿门山,参加科举高中进士。

孟浩然得知后,非常高兴,作《送张子容进士举》表示祝贺,但自己却仍旧沉醉于山水之中,这期间他迎来了自己的孩子,这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公元715年,孟浩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一次他哭了,在父亲病榻之前,他哭得像个孩子。在父亲弥留之际,他答应了父亲考取功名的遗愿。

他有多痛苦,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从他后来连续三次参加科举又连续三次失败来看,他对父亲的期望一直铭记在心。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孟浩然拼尽一切去实现。

科举这条路走不通,他就结交四海之友,希望他们能向达官贵人推举自己,三年科考路走不通,反倒是游山历水让他结交了不少朋友。钱塘江的佳人、洛阳城的才子、岳州城的知己,可惜八年时间都没有遇到能举荐他的好友。

转眼来到了726年,两个人间仙子相遇了。这一年,37岁的孟浩然结识了25岁的李白,他对这个后生晚辈极为欣赏,在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孟浩然利用自己的人脉,将李白介绍给了前宰相许圉师一家,并撮合许圉师的孙女与李白成亲。因此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颇为浓厚,为他不断写诗。

孟浩然要远去广陵,李白眺望江边,写下了千古名篇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无入仕之缘

公元727年,已年近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名落孙山,在此地他结识了诸多文坛巨擘,边塞诗人王昌龄、诗画一体王维,在太学中,他更是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名震京城。

可屡试不第的孟浩然终究还是放弃了,他收拾好行李打算离开京师。王维得知后邀请他到自己的府邸坐坐,意在鼓励他不要气馁,再接再厉。

正当两人聊得尽兴时,管家忽然来报,说玄宗皇帝驾到,要与王维一同聊聊诗歌,孟浩然听后大为失色,自己一介布衣怎能面见圣上。时间紧迫,孟浩然只好一头钻到床下躲避。

玄宗入室后,便看到桌上摆放着两杯茶,王维见状突然想这不是大好机会吗?便向唐玄宗如实禀报,孟浩然踉踉跄跄地从床下钻出。唐玄宗望着这钻传来的中年人,这不正是那个名震京城的诗人嘛。

为给王维个台阶下,唐玄宗命令孟浩然当场背一首他的作品,机会就在眼前,哪知孟浩然低着头,口齿含糊地背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玄宗听罢脸上顿然簇成一团,不苟言笑。待孟浩然念完后,唐玄宗拂袖站起言:“卿不求仕,奈何诬我?”

就这样,孟浩然将自己上升之路彻底断送了。王维内心也五味杂陈,满脸无奈,可孟浩然却眉头舒展,好似大病全愈,最后的机会就这样流逝,孟浩然却感到说不出的轻松。

孟浩然好似天生的仙子,他是那山间清风,溪间清泉,树梢明月,他这一生都没有官运,那又怎样呢。

求仕失败,离开长安,孟浩然返回故乡襄阳城,临行时王维作《送孟六归襄阳》一诗,王维也知道,人间的盛世终究难留住这个下凡的仙人。

可回到家后的孟浩然,面对着全家人期盼的心,他又重新燃起了求仕之火,面对世俗,他选择了自己;而面对家人,他选择放弃自己。

时间到了733年,时任宰相的张九龄路过襄阳,孟浩然写了一首《望洞庭湖》赠与张丞相,诗中将官场比作浩浩八百里洞庭湖,孟浩然自比一叶小舟,想要泛湖之上,却苦苦等不到划桨之人。

张九龄是何等人,一眼便看出孟浩然心中所想。回京后便把孟浩然举荐给朝廷,可唐玄宗有了之前的经历,加上李林甫、武惠妃的从中挑唆,玄宗皇帝断定孟浩然不是当官的材料,便驳回了张九龄的举荐。

之后的几次举荐、科举,命运之神始终没有眷顾他,辗转大半个天下,终究还是回到了家乡襄阳,路过邻居的屋舍时,写下了名篇《过故人庄》,大唐少了一位官员,可中国诗坛却多了一位山水田园诗大师。

又是几年过去,张九龄被罢相,回到襄阳城任职,孟浩然才得以进入张府中工作一段时间。可孟浩然闲散的性格,时常纵情山水,不久便染上毒疮,只好请辞回家。

本来经过大夫的医治,孟浩然的身体开始有了好转,这时好友王昌龄来访。古代交通不发达,好友相聚一次极为不易,孟浩然听闻大排宴宴,与王昌龄痛饮,没有忌口。

很快毒疮复发,在王昌龄走后当晚便病发身亡,终年52岁。

后来,王维途径襄阳,回忆起与孟浩然的种种往事,声泪俱下,把他的画像绘制在郢州刺史亭内,哀伤离开。孟浩然一生奔波,一生不宁,诗中的自由,始终没有让他走出人生的牢笼之中……

更多文章

  • 故事:孟浩然吟诗看天堪地成半仙,下不下雨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孟浩然,王维,唐玄宗,诗人

    唐朝诗人辈出,其中山水诗公认孟浩然和王维写的最多,也最好。孟浩然是襄阳人,和王维是挚友,交情深厚,王维甚至多次在唐玄宗面前举荐孟浩然,然而阴差阳错,孟浩然诗写得好,却不是当官的材料,得罪了唐玄宗,一生也没捞到一官半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王维和孟浩然虽是好友,但在诗词方面还是暗暗较量,分个上

  • 王昌龄最经典的10首唐诗,不输李白孟浩然,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李白,孟浩然,闺怨,王昌龄,唐诗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被称为“七绝圣手”,在整个唐代,只有李白可与他的七绝诗相提并论。他与孟浩然、高适、王维、李白、岑参等结交,留下一段段友谊的佳话。他是王昌龄。他能写昂扬的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也能写缠绵的闺怨诗,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他还能写难

  • 除夕无法归家,孟浩然一点都不伤感,原来是招待的人付出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山光客标签:孟浩然,归家,诗词,张子容,张少府,故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的除夕夜都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团圆。通讯和交通工具无法像现在一样,突破时空限制,所以古人比今人更加重视这个节日。如果在除夕夜无法归家,绝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孤独寂寞。当然,也有例外,就像孟浩然就一点都不伤感,因为他的除夕夜,是在张少府家度过。《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畴

  • 古事新说,孟浩然的故事:端居耻圣明

    历史解密编辑:争议解决标签:孟浩然,王维,张九龄,唐玄宗,岁暮归南山,玉真公主

    诗动京城公元728年秋季的一天,一个消息在皇城的文化人中传开了:才子孟浩然要来秘书省赋诗啦!秘书省可是唐朝的史馆和藏书场所,在这里抄写或鉴藏图书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他们不仅书法好,还都是饱学之士。对寻常文士,他们大都不以为然,但对孟浩然却例外。“孟浩然啊!听说他以前隐居在湖北的襄阳城鹿门山读

  • 孟浩然科举落榜后,回到家乡,写下一诗,开篇10字就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孟浩然,江山,诗作,诗人,名句,胜迹,唐朝,艺术家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却落榜了,于是回到了家乡襄阳。在一个寒冷的秋天,他与好友登上襄阳城南的岘山,看见先贤羊祜的羊公碑与山永存,而自己却不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一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吧!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唐代〕人事有代谢,

  • 《千家诗》2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千家诗,李白,洞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

  • 唐代孟浩然这首诗歌,既是描写景色的佳作,又是自我推荐的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孟浩然,王维,张九龄,诗歌,诗人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自古写景的古诗词曲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上千年来,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神往。孟浩然(689年—740年),字

  • 李白“最爱”的好友,不是孟浩然,也不是杜甫和汪伦,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杜甫,李白,汪伦,高适,诗人,孟浩然,将进酒,玉真公主,千古名句

    他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图片来源:诗意文化著《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李白好友众多,他时不时就爱写首诗送给他们,被他赠过诗的著名诗人有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贺知章等,非诗坛人物有汪伦、元丹丘、玉真公主、杨贵妃等。那么谁是李白一生最爱

  • 唐孟浩然《春晓》(陈宏书法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看起来标签:书画,艺术,春晓,书法家,书法作品,唐孟浩然,羽毛球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陈宏(羽毛球运动员)

    【作者简介】陈宏,中国诗人、词作家、数字艺术家、华人音乐家。文化中国签约书法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推荐名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国科协《发现》杂志社理事会副理事长,《新文艺家》主编、编审,中国·城市狮龙文化传媒工作室创始人。

  • 核酸贴纸上新“诗仙”系列,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杜牧、孟浩然上线!西安明天新一轮核检。进出陕西最新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在长安标签:杜甫,王维,李白

    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浐灞生态区、鄠邑区等多个区域的社区居委会了解到,6月6日,将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届时,将发放卡通贴纸“杜甫”。据了解,之前已发放过卡通贴纸诗仙“李白”,这次的人物是我国又一位著名诗人。关于6月6日开展高新区全域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