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四大奸相,史弥远专权时间最久,凭啥只有他没被列入奸臣传?

南宋四大奸相,史弥远专权时间最久,凭啥只有他没被列入奸臣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3/12/4 14:45:2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理宗于嘉定十七年(1224)即位,到绍定六年(1233)的十年,是他四十年统治的第一个十年,也是特征鲜明的一个历史阶段。关于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黄震写道:“理宗初即位,仍委旧辅史弥远,渊默十年无为。”

这十年间,史弥远独相,“擅权用事,专任俭壬。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计,虽台谏言其奸恶,弗恤也。”

宋理宗对史弥远抱着敬畏之心,既恐惧史弥远颠覆他的皇位,又感激他的拥立之功,因而,他采取无为的态度,一切重大的决策都听命于史弥远。而史弥远作为一个僭越权力的人,实质上是一个“篡权者”。

自开禧三年(1207)谋杀韩侂胄夺取相权以来,他一直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相。

引人注意的是,南宋一朝秦、韩、史、贾四位权相,其中三人——秦、韩、贾被列入了《宋史·奸臣传》,而同为奸相的史弥远却没有列入《奸臣传》。

1、史弥远有多特殊?

这就说明,史弥远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物。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

“史弥远掘权久于秦桧,无君之罪更甚,及身少诟置,死后又不立奸邪,则以弥远肆毒于善类者较轻,遂无訾之者。弥远之黠,岂不更胜于桧哉。”

史弥远擅权表现出三个特点:

久、专、黠,比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弥远:

“独专国秉至二十六年,此古今所无。至晚年得末疾,犹专国秉数年,尤古今所无。”

可见,史弥远任宰相时间之长实现了历史之最。

南宋王朝历史一百五十二年,为宰相者六十三人,长期专权的宰相只有这四人。

并非为宰相者都可为权相,在大体相似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中,宰相个人的出身(如是否为外戚)、个性、政治手腕是重要因素。

从史弥远的政治作风看,其人的一个重要性格特点是“沉静有谋,能断大事”。史弥远在弄权上确有一套,善搞阴谋,不动声色,胆大心细,做事果断。史弥远没有入奸臣传,后人感到不平,究其原因,则又显示出史弥远的高明之处。

赵翼指出:

“以桧仇视正人,翦除异己,为众怨所丛,而弥远则肆毒于善类者较轻,遂无訾之者。”

秦桧杀岳飞、窜赵鼎,迫害忠良,为恶太多,必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2、为何史弥远没有被列入《奸臣传》?

而史弥远的翻云覆雨也并不亚于秦桧,但是他手段比较隐蔽。

尤其是史弥远在宁宗时期,开禧北伐失败后,所做的两件事——“嘉定和议”和“嘉定更化”,也是当时形势下理当采取的应对之策,其积极意义也应当肯定。

如果说“嘉定和议”存在丧权辱国的一面,对金朝无原则的让步,对韩侂胄的政策有矫枉过正之处,那么“嘉定更化”受到了反对韩侂胄专权者和知识阶层的欢迎,尤其为“庆元党禁”中受迫害的理学之士翻案昭雪,则更是得到理学群体的肯定和颂扬。

史弥远:

“偃兵息民,南北复修于信誓。”“蕴识精明,存心宽裕。聿开更化之规,力佐弭兵之议。”“清明而端重,宏毅而粹温。有推贤进善之风,有折冲销萌之略。”

略去其中对史弥远的滋美之词,主要就是肯定史弥远的对金和议和“嘉定更化”。特别是史弥远倡导的“嘉定更化”,使在韩侂胄发动的“庆元党禁”中遭到迫害的理学之士扬眉吐气,此举得到理学群体的肯定和赞美,这是史弥远不入奸臣传的重要原因。

史弥远大肆贬黜韩侂胄的亲信和反理学人士,积极为曾经遭到韩侂胄打击的赵汝愚、朱熹及其追随者平反,官复原职,生者召回朝廷,死者“或褒赠易名,或录用其后”。

在史弥远的主持下,在嘉定时期,理学得以复苏,获得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宽松时期,一度受到打压的理学人士又逐渐得势起来。

史弥远虽然无心将理学立于正统地位,理学之士的一些要求也并未能完全满足(如嘉定四年,李道传奏请北宋诸子从祀孔子庙廷,史弥远予以否定),但是他起用理学人士,褒赠殁世名儒美谥,仍大大提高了理学的地位,为后来理宗统治时期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元朝修《宋史》者尊崇理学,其评判历史的价值标准带着很重的理学色彩。

他们在《进宋史表》中写道:

“矧先儒性命之说,资圣代表章之功,先理致而后文辞,崇道德而后功利,书法以之而矜式,彝伦赖是而匡扶。”

已有学者指出:

“《宋史》具有以往封建史书所没有的特点,这就是它始终遵循的基本思想是程朱理学…在《宋史》修撰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些人物,都是道学的信奉者。例如,对于《宋史》修撰“多所协赞’的铁木尔塔识,就对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张起岩对“宋儒道学源委,尤多究心'。特别是在《宋史》的修撰中‘尤任劳动'的欧阳玄,更是一个对“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的道学家…欧阳玄为《宋史》定下的体例和他所撰写的论、赞、序以及《进宋史表》,都集中地贯彻了道学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从理学发展的角度看,史弥远起了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在《宋史》中史弥远的历史地位就得到了肯定。这正是史弥远政治谋略的高明之处。

3、宋理宗对史弥远的褒扬

当然,也说明了史弥远对待理学和理学家的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得到肯定也是合理的、必然的。

史弥远对待理学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理宗的思想意识,理宗尊崇理学是史弥远尊崇理学政策的延续,其间的继承性是非常明显的。《宋史》修撰者主要依据南宋国史原本来修列传,史弥远去世后在理宗主导下所修的史氏传记无疑是全盘肯定、大加颂扬的。

无论是从政治权力授受上,思想继承性上,还是感情上,理宗都会给予史弥远以最大限度的褒扬。这就与韩侂胄被害后遭到全盘否定的情况完全不同。

在理宗即位的前十年(1224一1233),他不主社稷大计,任由史弥远掌控朝政。这既是理宗感谢史弥远拥立之功,主动将大权委于史弥远,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史弥远在此十年中权大摄主,理宗不敢有所作为。

史氏独相九年,只是到绍定六年(1233)病重将死之际才由郑清之与他并任右相、左相,郑清之又是史弥远扶持起来的亲信大臣,因此政权始终掌握在史弥远手中。

同时,史弥远始终兼任枢密使,掌握着兵权,同时让他的心腹薛极签书枢密院事,宣缯同知枢密院事,葛洪签书枢密院事,郑清之签书枢密院事,袁韶同知枢密院事,薛极还在史弥远弥留之际被委任枢密使。

可见,靠宫廷政变、武力夺权发迹的史弥远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所以兵权牢牢握在手中,或者让自己信任的代理人替他掌管。史弥远掌握兵权,将帅多是他培植的势力,边帅与宰相勾结为一体。

在掌握行政权、兵权的同时,史弥远又控制住了监察大权,台谏大多不需荐举而直接拟除,皇帝只是画诺而已,使台谏官成为权臣的耳目喉舌,豢养猎犬似的台谏官,使之疯狂攻击政敌。史弥远“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

4、史弥远对台谏的控制

他物色、重用的台谏官员,如监察御史梁成大、监察御史李知孝、殿中侍御史莫泽被当时人称为“三凶”。梁成大、李知孝更是典型的狂犬式人物。

梁成大,字谦之,福州人,开禧元年进士。他素来苟贱无耻,县官任满希求升迁,巴结史弥远家仆万昕,万昕告诉他史弥远要排挤真德秀,粱成大就说:“某若人台(指御史台),必能办此事。”

万昕将此话转告史弥远,随后梁成大就通判扬州,不久升任宗正寺簿。宝庆元年,拜监察御史,接受史弥远旨意疯狂攻击为济王鸣不平的真德秀、魏了翁、胡梦昱等。

“成大天资暴狠,心术不正,凡可贼忠害良者,率多攘臂为之。”

当时人普遍厌恶梁成大,太学生们说,大字上应添一点,叫“梁成犬”。又有人认为,他连犬都不如:

“不肖之台谏,受权贵之指呼,纳豪富之贿赂,内则翦天子之羽翼,外则夺百姓之父母,是有害于主也,吾意犬亦羞与为伍矣。”

梁成大在宝庆、绍定年间在台谏系统,担任过监察御史、右正言、左司谏,替史弥远搏击良臣。

李知孝是与梁成大齐名的史弥远爪牙,字孝章,越州上虞人,嘉定四年进士,曾任右丞相史弥远相府主管文字,拜监察御史,为史弥远排击真德秀、洪咨夔、胡梦昱、张忠恕等人,诋毁名儒傅伯成、杨简等。在宝庆、绍定年间,他任过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右谏议大夫,为史弥远的忠实走狗。

李知孝“苟于仕进,领袖庶顽,怀援迷国,排斥诸贤殆尽。”端平理宗亲政,将李知孝贬死瑞州,大快人心。

宝庆初年史弥远重用的台谏官主要是如下几人:监察御史梁成大、李知孝、殿中侍御史莫泽、谏议大夫朱端常、给事中王墍、盛章。这些鹰犬把为济王鸣冤从而不利于史弥远的官员或排挤出朝,或挤陷贬死远方。既然行政权、兵权、监察权以及财权等主要权力都集中于史弥远之手,理宗虽然是皇帝,但实际上却并无皇权。

这个冷酷的现实使他陷于无所作为的地步,采取渊默无为的态度是审时度势的结果。

如果理宗要有所作为,就必然与史弥远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只会对理宗不利甚至致使其失去皇位。因此,我们不宜过多地责难理宗在统治前十年的渊默无为。这不是他的过失,因为在他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史弥远在宁宗一朝已经专权了十七年之久。

任何人都跳不出历史和社会的限制,只能在既有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宋理宗也不例外。如果要追究历史责任,那么,理宗的先帝宁宗难辞其咎,史弥远的专权乃是“以主宁宗昏而得逞”。

总而言之,应有两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使理宗渊默十年,一是畏怕史弥远而不敢为,二是感激史弥远而让权,而两者相比,前者是主要原因,后者是由于前者的存在而采取的保全自身之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更多文章

  • 红色引擎赋能新发展 ——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潜涛

    历史解密编辑:头条南阳标签:教授,党建,吴潜涛,教育学,女博士,红色引擎,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携手大汉江 奔向新辉煌 南阳·2023 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 |红色引擎赋能新发展——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潜涛吴潜涛“新时代基层党建探索出新路子、实现了新突破,如今的南阳发展变化真大!”5月11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吴潜涛是地地道

  • 情迷天涯(7 ):吴潜定睛一看大吃一惊

    历史解密编辑:痴情老人标签:吴潜,居士,法名,法师,慧能,神秀,宋朝,情迷天涯,星云大师

    二人也常坐而论道。吴潜仰头端详了一下林觉厚卧室门楣上贴着的屠龙斋三个字问道:“怎么取这么个斋名?”林觉厚微微一笑,道:“你没有听过这么个故事吗?早年有个人出门去学艺,学的是屠龙术。三年后归来,讲起如何屠龙头头是道,可是最后他还是饿死了。”“呵呵呵呵……”吴潜爆发出一串大笑,说:“那是《庄子·列御寇》

  • 踏莎行·吴潜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黄鹂,森森,流光,小桥,吴潜,宋朝,踏莎行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森森竹里闲庭院。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尽将前事思量遍。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 如梦令·吴潜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窗外,故园,绿杨,吴潜,宋朝,如梦令,海棠花,古典乐,原创诗词

    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

  • 丁大全:他虽没秦桧出名,却是直接导致南宋亡国的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丁大全,秦桧,奸臣,贾似道,宰相,宋理宗

    丁大全:前兴风作浪,后中流随波 读史时总觉得奇怪,北宋贤相起堆堆,南宋奸臣一串串,自赵构任用秦桧后,政治变化的空间真是让人吃惊,似乎朝廷所倚重之人不是佞臣就是小人,但细读后又觉得也有些偏颇,这些弄权之人除了那生活腐化堕落,压制贤良一类的老生常谈外,其它好像也说不出其它什么道道来。 在这一时期中,直臣

  • 江万里;南宋亡国之际率全族投水赴死的爱国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江万里,文天祥,丞相,贾似道,张世杰,宋理宗

    江万里:皆知文天祥,谁识爱国相 宋末那段逐渐走向亡国的历史读来很是惨痛,特别是最后的崖山战败,十数万人投海,宁死不降,誓死不当亡国奴,于是,尸漂千里,让一路屠人屠城而来,残忍无比的蒙古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其中有著名的“宋末三杰”被大家所熟知,陆秀夫背小皇帝投海,张世杰于第二天独自驾船自沉风暴中,文

  • 陈宜中,南宋最后的宰相为何被人不齿,不作田横刎,死矣死南荒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陈宜中,贾似道,田横,文天祥,陆秀夫,宰相

    陈宜中:不作田横刎,死矣死南荒宋代是个出文人的朝代,也是个出奸臣的朝代,北宋是围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是以“元祐党籍碑”的出台而结束;而南宋虽无明确的党争,但以权臣为中心的站队,以及战和之争,其炽烈程度更甚于北宋,所以,有宋一朝在《宋史》足足四篇的传记中,共有21人被录入奸臣之列。《宋

  • 留梦炎是宋臣,为何其后人被罚千年为“贱民”,只因他做错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元朝,秦桧,岳飞,明朝,宰相,宋臣,宋朝,文天祥,忽必烈,留梦炎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奸臣二臣不计其数,但能将坏人做到极致引起全民共愤的,恐怕也只有秦桧和留梦炎了,并且后者还要更胜一筹。留梦炎不但自己遗臭万年,还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跟着遭殃,甚至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世世代代都是“贱民”……究竟留梦炎干了什么恶事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一代权臣留梦炎,年轻时高中状元,又任两朝宰相,为何史书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梦炎,权臣,宰相,文天祥,忽必烈,进士

    一代权臣留梦炎,年轻时高中状元,又任两朝宰相,为何史书无名李砍柴2022-07-1413:55山东编辑关注乾隆年间,有个进士参加殿试,他刚说完自己的姓氏,乾隆就变了脸色,严肃地说道:“把他轰出去,以后他都不能再参加科考。”这个年轻人本该是大好前程,却因为自己的姓氏一下子从进士变成了贱民。这一切,都要

  • 留梦炎:害死文天祥并遗祸后代的大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文天祥,梦炎,宰相,丞相,秦桧,忽必烈

    有此状元郞,两浙以为耻状元及第而宰相者,历史上最著名的当属秦桧和文天祥,一为奸臣而遗臭万年;一为忠烈而留芳千载。但是,也有一位状元,也是宰相,可他不仅害死了作为弟子,也是状元的文天祥,并且后代亦因其而受累。这被后世唾骂,千年不得翻身之人叫留梦炎,相比此人,秦桧嘛,小巫啦。明太祖朱元璋曾发下一道措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