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 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 开宝四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 开宝八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概述图李煜像来源:《三才图会》 [1] )
南唐后主 李煜
为人仁孝,又好声色,终日作诗谱曲,却偏偏无奈为帝,打扰生活的逍遥自在。
他,厌烦朝政,唯爱词曲。在位十余年,虽无所建树,却诗词遍野。
已奉宋朝,寄人篱下,只求苟安江南,终日吟诗作乐。
然而,光景不长,风云突起,平静的日子再也不会平静。
当往日的繁荣被而今的凄凉取代之时,他却只能无奈登楼,感叹着今非昔比。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南唐 李煜
这是一个帝王的终结,却是一个诗人的开始。
破败的故国,唤醒了他昨日心灵的麻木;沧桑的词曲,助长了他而今灵魂的愤怒。亡国作品,再次涌现,艺术巅峰,无人能及。
是因命中注定,还是天意弄人?
或许,他真的无心统治天下;
或许,他更爱“身为亡国奴,口吟诗词曲”吧?
尤其当皇后小周后,痛卧其怀中,诉说其愁苦之时,他除了作诗发愁,赋词释怀,又能怎样?
哎,南唐后主,无奈封侯,是喜?是悲?
雕栏在,玉砌存,朱颜却改;
诗歌作,元曲谱,雅趣未在。
若是小雨突降,寒风遂起,更是难眠。
帘外细雨,春意阑珊;
梦中尚好,一晌贪欢;
梦醒时分,花开花落;
流水落花春已去,无限江山见时难;
无可奈何,昨日天上,今已人间。
千古词帝,一代诗人,李煜的泪,诉说着违命侯的不满。
或许,他在试问自己为何要我在位之时,易朝换代;
可能,他在幻想自己并非身降朝宫,另番景象......
算了吧,散了吧!
痛吟词曲,此行不虚。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手持毒酒,仰天痛饮。
唯有与世诀别,才能遗忘亡国经历,方可追寻诗词人生。
他走了,不再回头,却流下了诗人的眼泪,即便魂归狼烟,也不改弦易辙。
他的词曲已被传唱千年,如风私语,浅浅低吟,音绕耳畔,告诫我们,珍惜现在,切莫荒废,人生短促,怎能虚度?
否则只有后悔。待到那时真的来临,怕是后悔,又有何用?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