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暴毙的隐情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暴毙的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呆故事会 访问量:1939 更新时间:2024/2/11 7:17:21

古代中国的皇帝虽然拥有至尊之位,但中国的皇宫中却从来都是充满杀气的,咱们且不说那些疆场战败的亡国之君。就是在盛世之时,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爷们不明不白地一夜暴毙那也是常有的事——

今天,要说的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  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  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也许正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同时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交待了一个基本的答案。

原作者:文房掌柜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7272ace00102vwzr.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标签: 宋太祖宋太宗赵构皇位暴毙

更多文章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从此埋下隐患,最终被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皇帝,宋太宗,石守信,国防政策,军事政策,杯酒释兵权,中国军事制度,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从此埋下隐患,最终被篡位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句话最常出现在皇帝称帝后,对功勋大臣们的赶尽杀绝,没有更狠,只有最狠。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

  • 符彦卿下马,赵匡胤终于意识到弟弟已经不是那个老实乖巧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皇帝,宋朝,符彦卿,赵匡义,宋太宗,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没有重用符彦卿?早已看出弟弟不是乖孩子读这篇文章,笔者先卖个关子,符彦卿是谁?他被成为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完美的名将,他的三个女儿都成为皇后,其中大小符后是柴荣的皇后,还有一个女儿嫁给赵光义,后来又被追封为皇后,这与北周独孤伽罗父亲独孤信有的一拼,号称史上最牛老丈人之一。历史上著名

  • 赵匡胤黄袍加身前有哪些微妙的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宋太祖,节度使,周世宗,后周世宗,石守信,高怀德

    一、柴荣托孤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五月三日,英年的后周皇帝柴荣看到手下将士仅几十天就收复了三关三州十七县,他从前线返回瓦桥关,志得意满地信马驰上一片高坡,他要临高一暏军容,当地老百姓牵牛载酒来欢迎他。柴荣随口问了一句:“此地何名?”有一个长者告知:“回陛下,故老相传,称之为病龙台!”古代以“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漏掉一人,此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苏柒美妆妞标签:晋王,皇帝,唐朝,宋太宗,石守信,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要说五代十国时期谁最懂军官专政对朝廷的危害,那恐怕便是赵匡胤了,如果历代开国皇帝比出身的话,赵匡胤恐怕仅仅优于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涿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也不过是一个厢指挥使。然而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却在短短十几年之类完成了底层豪门到开国皇族的转变,其中最大的功劳当然要归咎于五代

  •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地方标签:宋太祖,宋太宗,皇位,李世民

    中国历史这个班级,班级中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些人当中优等生毫无疑问是名流千古君主,中等生一般是能力稍差,但可以守住基业的君主,差等生毫无疑问是那些臭名昭著一团糟的君主。那么谁是较为优质皇帝,毫无疑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赵匡胤几人,这些人因其在位期间做出的卓越贡献,以至于名扬千

  • 揭秘:赵匡胤的义社兄弟们有几个,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太祖,石守信,节度使,郭威,陈桥兵变,李继勋

    赵匡胤义社兄弟们,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的基本力量之一,以他为首的“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他们十人结拜成为异姓兄弟。赵匡胤义社兄弟们,在建立宋朝后,赵匡胤对他们如何?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的儿子如何?

  • 北宋一虎将曾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时,赵匡胤说了两字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宋太祖,郭威,后周世宗,张琼

    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咏月诗》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绝对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不仅兵不血刃地夺取了皇位,更是以“杯酒释兵权”这样的手段收回了各个将领手中的军权。从登上皇座再到收回权利,赵匡胤这一过程十分的轻松。不仅如此,由于生怕有人重演“黄袍加身”的戏码,赵匡胤在收回兵权之后,对宋朝的军

  • 赵匡胤设宴释兵权, 漏掉了1个人, 多年后被他夺走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的海贼标签:刘邦,唐朝,宋太宗,后周世宗,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风云变,东海鳞波卷。情剑断山河,杯酒释兵权。——《陈桥》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每当一个王朝屹立很多年后,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在问题的积累下,王朝崩溃了,最后又经过惨烈的战争,新的王朝建立了,整个社会焕然一新。新王朝能够区别于旧王朝,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说由于战乱,

  • 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是救人还是害人?京娘投湖自尽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寇晓星奇闻谈标签:皇帝,投湖,唐朝,王昭君,五代十国,千里送京娘,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在他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神奇的事情,从兵不血刃“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谈笑间“杯酒释兵权”到最后“烛影斧声”死亡之谜,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戎马一生的将军、帝王却和一位女子有过这样一段传奇故事……赵匡胤“

  • 从多角度说说,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史君策标签:皇帝,唐朝,宋仁宗,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也是宋代执政者政治危机的体现。在涵盖历史背景、事件过程、影响等多个方面的介绍中,需要充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该事件的深层含义等等。第一部分: 历史背景赵匡胤之前的唐朝及五代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朝代的更替时期。唐朝的强势统治赋予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