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曾出家为尼,最后却当上了太后—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没藏皇后

她曾出家为尼,最后却当上了太后—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没藏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1555 更新时间:2023/12/12 18:41:54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人物曾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情妇,她曾出家为尼,但她最后却当上了西夏的太后,她就是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没藏皇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

没藏氏是凉州人,她出身于西夏凉州六谷吐蕃(吐蕃部族在凉州境内设置的独立政权,被宋朝视为正统)的没藏家族,家世高贵,在长大后嫁给了镇守天都山的西夏大将野利遇乞为妻。说起这个野利遇乞也是西夏的一名悍将,他精通权谋,擅长用兵,他的士兵多数以骁勇善战闻名,令宋兵胆战心惊。后来宋朝将领种世衡使用反间计,令西夏景宗李元昊误杀了野利遇乞。在丈夫去世后,没藏氏躲在了三香家中,终日不敢外出。大家是不是十分好奇,一个罪臣之妇怎么会与西夏皇帝勾结在一起呢?这还要从野利遇乞的妹妹开始说起,野利遇乞的妹妹野利氏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皇后,在野利遇乞被杀之后,野利氏在李元昊面前哭诉,李元昊才知道自己中了离间计。李元昊有可能是出于愧疚之心,他便派人四处寻找野利遇乞的家属,就这样找到了藏匿于三香家的没藏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元昊居然把没藏氏偷偷地带进了宫,并与她私通,野利皇后得知此事后,不忍心杀死没藏氏,便将她驱逐出宫,送到道观做尼姑,法号为没藏大师。没藏氏出宫为尼后,非但没有消磨掉李元昊对她的感情,反而愈发浓烈。李元昊常常偷跑到道观与没藏氏幽会,对她宠爱有加。没过多长时间,没藏氏便有了身孕孕,生下了孩子,李元昊为其取名为宁令(在党项语中是欢喜的意思)两岔(两岔为河名,因其出生于河畔便以河为名),后为其取谐音名为李谅祚。由于李谅祚的身份特殊,无法带入宫中抚养,李元昊只好将他寄养在他的舅舅没藏讹庞家中,而没藏讹庞也因此被封为国相。同年五月,李元昊看上了自己年轻貌美的儿媳没移氏,将她强行纳入后宫,封为妃子。

要知道没移氏一开始是要指给太子宁令哥做太子妃的,如此一来,父子关系便产生了裂缝。皇后野利氏为此与李元昊彻底闹翻,并于一个月后被废。太子宁令哥本来就对李元昊强占自己妻子的事情感到不满,再加上李元昊还废黜了他的母亲,他心中的怨念更为深重。没藏讹庞借此机会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计划,他怂恿太子宁令哥杀父,结果这个傻太子真的去做了这件事,在一次宴会中,太子宁令哥砍掉了李元昊的鼻子,在第二天李元昊就因失血过多而过世了。没藏讹庞又以忤逆之罪杀掉了太子宁令哥,改立外甥李谅祚为皇帝,没藏氏也因此被尊为太后。李谅祚登基之后,由于他尚且年幼,所以朝中大权便尽数掌握在没藏氏兄妹手中。

其实没藏氏兄妹的执政能力还是很厉害的,在他们二人执政期间,没藏太后亲自主持建立了承天寺(不知道是不是《承天寺夜游》里面的承天寺),促进了佛教文化在西夏的发展。在外交方面,没藏太后与宋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她还命其兄长没藏讹庞归还了属于宋朝的土地。与此同时,没藏太后还与契丹发生了三次战争,但均战败了,最后被迫与契丹讲和。在军事方面,没藏太后不仅加强了军队训练,还提升了军队的武备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李元昊的遗孀没移氏在战争中被契丹俘虏,在这里就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了。但是没藏太后在生活方面却并不是很检点,她喜欢在晚上出行,并且每次出行都会大张旗鼓。没藏氏在早些年就与前夫野利遇乞的下属李守贵私通,后来在进入道观之后,又与侍者宝保吃多相爱,李守贵对此事十分不满。

有一次,没藏太后与宝保吃多从贺兰山打猎归来,被十几个骑兵暗杀。没藏讹庞称是李守贵所为,借机灭了他的全族。后来也有人称,没藏太后是没藏讹庞与李守贵联手杀死的,但由于没有证据,所以这只是一个谣传。事后,没藏讹庞追封没藏太后为宣穆惠文皇后。据说宋仁宗得知此事后,还专门为其辍朝,并派侍者前来吊唁。

创作不易,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就请大家点点赞,点点关注吧!

标签: 夏毅宗李谅祚李元昊太后西夏皇后

更多文章

  • “千古词帝”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李煜,虞美人,周娥皇,宋太祖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

  • 李煜的隐居生活|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李煜,避世

    诗词赏析这首诗是在李煜即位之前,过隐居生活时写的,诗中的山舍应该是李煜在城外用来赏玩、避世的山庄。诗中描写了山舍建成后的清爽心情以及身边之物,给人跳出红尘的感觉,有闲居山野、怡然自得的意味。李煜借助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仙人以及佛教高僧,表露了远离凡尘、隐匿于世俗纷争喧嚣之外的想法。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

  • 李煜这词600多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睡不着仿一首,成为经典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煜,纳兰容若,睡不着,王国维,故园

    前言站在君王的角度上,李煜是失败的,但是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如果当时李煜不当后唐的皇帝而是专心于文学创作,我相信他可以纵横文坛,碾压名家。唐宋时期有很多厉害的文人,李煜在当时就比较出名,完全不输绝大多数名家。他的词也被很多人模仿,从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描写愁之后,江水就成为了描写愁的一种时尚

  • 李煜不多见的一首悼亡词,其中真情可与纳兰性德诗词相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品读红楼梦标签:李煜,纳兰容若,诗词,悼亡

    生离死别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每个人的生命看似漫长,实际上也很短暂。两个人在一起有过美好的时光,但突然有一天这个人的离去,会给留下的那个人带来无尽的哀伤。人的生死并非由自己所能够决定,这也给诗词当中以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很多在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诗人和词人都留下了大量有关悼亡主题的诗词。《诗经》当中

  • 北宋攻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宋太祖,李煜,后周世宗,后主,高祖,皇帝

    提到李煜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留下的那些文采斐然的诗词作品,之后才会想起他也是一位皇帝,也就是南唐后主。其实,李煜天生就喜欢诗词歌赋,他对于当皇帝、治天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南唐交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然开始衰退,这注定了他会是一个悲剧的皇帝。当北宋赵匡胤带兵前来攻打时,李煜试图用称臣来免除一场恶

  • 视频|李冬君:最懂李煜的人是宋徽宗?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李煜,宋徽宗,李冬君,苏轼,后主,李清照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以其优美的词,留名后世。同为末代君王,又都醉心于艺术,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休教授李冬君在新书《走进宋画》中将宋徽宗视为最懂李煜的人,为什么?在李煜诞辰1085年之际,本期视频我们邀请李冬君来谈谈宋徽宗和李煜。李冬君谈宋徽宗和李煜(07:23)

  • 李煜难得一见的早期情词,句句写思妇秋怨,却不见“秋怨”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煜,思妇,秋怨,相思,情词,诗人,宋朝,古典乐,纳兰容若,五代十国

    词,最开始就是写相思、愁绪等等小女人情感的,没有像诗那样的恢弘大气,万物皆可入其中。王国维先生就曾说“词”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就是词里面经常写的那些风花雪月的种种关乎男女之情的事情,特别是女子,好多男词人都借用女

  • ?《斯文江南》今晚细数宋词开拓者李煜的双面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李煜,苏轼,宋词,宋朝,诗人,贾宝玉,李宗翰,辛弃疾,古典乐,斯文江南,欧阳奋强,五代十国

    新民晚报讯 (记者吴翔)今天20时30分,《斯文江南》第六期将在东方卫视播出。节目将带观众走进有着“天下文枢”之称的江苏南京。演员李宗翰将借由李煜词作,与演员欧阳奋强、李健、成泰燊,主持人曹可凡和文化嘉宾潘知常、黄晓丹,共同围读追忆“南唐往事”。节目中,李宗翰演绎了“两个”李煜:青年帝王李煜和被俘宋

  • 李清照的这首词比李煜、秦观高明,与苏轼在伯仲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清照,李煜,秦观,苏轼,赵构

    在漫长的南渡岁月中,李清照既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吟,也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诗》)的壮志豪情。还有《题八咏楼》这样的借景抒情之作:“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不但为沦陷的大好河山而愤慨,同时也在为自己的际

  • 李煜:南唐天子多风流,不爱江山爱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李煜,宋太祖,宋太宗,周娥皇,小周后

    李煜:南唐天子多风流,不爱江山爱美人侃史君2022-09-0413:48江苏关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是最会写诗的皇帝,也是最不想当皇帝的诗人,被后世誉为千古词帝。一首《长相思》600多年无人敢仿写。作为南唐后主,他经历了从醉生梦到亡国之痛,目睹了心爱的美人被敌人所召见。正是这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