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光义接替皇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皇后及子女?

赵光义接替皇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皇后及子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3896 更新时间:2024/1/20 1:55:29

前言: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人仁慈。他横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江山后,并末加害后周皇室遗族,相反对他们尽力保持,并给予优厚待遇。他甚至在太庙中立下碑文,要子孙后代对后周室全面保护,有罪不加,若有谋逆只可在室中令其自尽,不得斩于市等等。应该说,这种做法是仁慈的。

但是,这一良好做法却没有得到继承。他的弟弟继承了他的皇帝位后,对他的妻子儿女,开始时为安抚人心还算厚道,但不久后却是另一番情况。赵光义是怎样对待赵匡胤的妻子儿女的呢?他为何要这样做?让我们来品味其中的历史吧。

赵匡胤是仁慈的皇帝

赵光义是怎样得到皇位的

公元976年10月19日(农历,新历应该是11月14号),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召他弟弟赵光义进宫与他喝酒。结果到凌晨,赵匡胤突然死了。这一死亡十分离奇。因为赵匡胤常年打仗,行伍出身,身段健康。且时他只有50岁,仍属于盛年,不会因喝点小酒就死去。因此,历史上对他的死,大多认为与赵光义脱不开关系。在同期的记载《湘山野录》中,有“烛影斧声”的描述,认为赵匡胤实是被赵光义所杀。近代史学家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因此,这赵光义是个心狠之人。这在后来他对待其嫂子及侄子上,也能看得出来。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宣布,他的哥哥已将皇位传给了他。因此,两天后他登基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光义的皇位得到得十分蹊跷,且理由不能为世人所接受。这一点,他的心里应该是清楚的。为了安抚众人,让帝位稳固,刚登基后,他对赵匡胤的妻子儿女们是厚待的。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赵光义帝位来路备受猜疑

初步待遇

同年10月21日,赵光义即位。此时赵匡胤活着的儿女,儿子有两个,分别是赵德昭及赵德芳,有三个女儿。他封赵德昭为节度使加封武功郡王(在赵匡胤时代,为培养赵德昭,并末对他封王)。同时封赵德芳也为节度使。赵匡胤的三个女儿都为国公主。这二子三女,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的儿女们,都被称为皇子皇女。

赵匡胤共有三任皇后,前两任早已离世,当时只有孝章皇后宋氏还在。宋氏生于952年,赵光义上台时才24周岁,年轻貌美。赵光义封她为开宝皇后。

由上述历史,我们看到赵光义刚上台时后赵匡胤的妻子及二男三女五个儿女都还算是善待的,并未为难他们。如果历史就这样定格,那么后世之人也会赞扬他。但后面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孝章皇后宋氏温柔善良

孝章皇后宋氏的遭遇

孝章皇后是后汉永宁公主的女儿,貌美而贤良,性情温和。在嫁给赵匡胤为妻后,对他极为温顺,服侍也很好,赵匡胤对她的感情也很深。她也因此受到众人的尊重。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见她。她知道事情已无法改变,自己儿子们的命都在赵光义手上,因此对他哭泣着说:“我和儿女的命都在您的手上了。”赵光义此时假惺惺地表示:“无忧也”。意思是说,你们都能好好地活着。

赵光义登基一年后,就开始对孝章皇后宋氏动手了。他让她迁到了西宫。这里的条件比她原来的宫室差了不少。在这里住了几年,于公元987年,又让她搬到了东宫。这里的东宫,可不是后来影视上看到的统领六宫的东宫,而是条件更差的宫室。

在这种条件下,宋皇后忧郁难耐,最终病倒了。公元995年,她死于自己的寝宫。她去世后,赵光义并不把她当嫂嫂看待,不为他穿丧服,所有礼义完全达不到前朝皇后的规格。当时有大臣为此抱不平,立即被赵光义贬官逐离朝堂。

宋氏的遭遇,体现了赵光义的心肠十分窄小。

孝章皇后宋氏忧郁成疾,早早病逝

赵匡胤两个儿子们的遭遇

赵光义登基时,赵匡胤活着的子女有二男三女。其中,老大和老三已死。赵德昭排名老二。

赵光义登基三年后,领兵攻打辽国幽州。有一次军中混乱,赵光义被保护了起来,军队找不到他。于是,有人趁机要推赵德昭上位取代赵光义当皇帝。

攻打辽国最终失败,赵光义领兵回到京城。过了很久,他都不为有功之臣封赏。赵德昭因此替众人去讨赏。结果被赵光义训斥了一顿。据《宋史》记载,赵德昭当晚因此自杀。

赵德昭这一死法,其离奇程度不亚于赵匡胤当初喝酒后的奇怪死亡。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史学家对此认为,这同样与赵光义脱不开关系。

赵光义登基五年后,当时年仅23岁的赵德芳也离奇病死了。这赵德芳当时正值年轻,且也受长期行伍的锻炼,一病就死。这显然也不符合正常情况。在《宋史》上,对他的死只有三个字,即:“寝疾薨”。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在寝室中得了病就死了。这也死得太简单了。对此,史学家同样认为是有人做了手脚了。

至此,赵匡胤的所有儿子都死光了,时间在赵光义登基后不超过五年。他们死亡后,对赵光义的威胁不存在了。而之后公元995年,孝章皇后死亡后,赵匡胤的影响被全部清除完成,再也没有前朝对赵光义构成的威胁存在了。

赵德昭与赵德芳先后离奇死亡

结语

对赵光义有威胁的人先后莫名死亡。他们的死与赵匡胤的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离奇。没有人亲眼看到是赵光义亲自动手或派人暗杀,但都死得不明不白。这种操作手段都一样,过程可能不同,便结果一样。因此,没有人能直接拿得出证据去指责赵光义。而他的江山,就在这处不明不白中稳定住了。

如果说赵匡胤及其两个儿子的死亡虽然离奇,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赵光义下的黑手,人们尚不能对他的品种过多地指责。但孝章皇后宋氏的遭遇,就明显地表明了赵光义的为人是十分阴暗的。

他不仅对其嫂苛刻,不断降低她居住的环境,且在她死后对她极不尊重。甚至有大臣对此表示反对时,还被他所惩罚。这一事件说明,赵光义心里并无亲情,这样的人为夺皇位,杀兄杀侄子,并不奇怪。这也反推了他们的死,与赵光义存在极大关联的可能性。

从这一历史上,笔者认为,这是后世人们的一个反面教材。如果为了权力利益就什么都干得出来,那么社会就会充满阴暗面。我们应该鼓励正能量,用善心对待人和事,这会就会更和谐,也能更好地发展。

赵光义成了最后的赢家

标签: 宋太宗宋太祖皇后皇位赵德芳皇帝

更多文章

  • 宋太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大哥赵匡胤的年轻妻子?其手段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赵德芳,皇位

    太祖赵匡胤为何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直至今日都是一个未解之谜。自古皇位传承,多是父传子,再不济也是爷传孙,像赵匡胤、赵光义这种兄传弟,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少见。赵匡胤传位赵光义,有说篡位,有说合法继位。篡位说。据《宋史纪事本末》所载,976年赵匡胤驾崩前夕,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都听不清楚他们在

  • 陈桥兵变此人功劳第一,为何赵匡胤先拿掉他?学者:这才叫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太祖,石守信,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后周世宗,节度使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第三个年头。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个军界元老,觥筹交错,喝得很尽兴。赵匡胤一杯接一杯,也有了几分醉意,借着酒劲说,“没有你们,我就没有今天。可是,我虽然贵为天子,却不如你们当节度使快活呀,睡个觉都不踏实。”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开场白

  • 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宋太祖,宋太宗,赵德芳,赵廷美

    宋太祖之死,与千年来扑朔迷离的“烛光斧影”事件有关。所谓“烛光斧影”事件,源自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宋太祖赵匡胤曾驾御太清阁望气,当夜天气晴朗,星斗明灿,看得正高兴,突然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于是移驾下阁,命宫人开端门,夜召晋王赵光义相见。赵匡胤屏退左右侍从,兄弟

  • “陈桥兵变”真的是赵匡胤精心策划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宋太祖,陈桥兵变,宋太宗,范质,杯酒释兵权

    作者:赵心放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本文举几个例子,专门谈谈他的远见卓识本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智慧。(一)精心策划“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

  • 为什么说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宋太祖,后周世宗,李渊,大宋,将领

    有人说他位置不对,赵匡胤确实位置不对。他本人就是后周的将领。柴荣非常重视和信任他,不断提拔他,但柴荣死后不久,他又加了一件黄袍,自己当上了皇帝,这让柴荣很失望。但这在历史上是很正常的。如果说李渊身为唐国公趁火打劫是错的,那也好不到哪儿去。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五朝十国,大部分的

  • 报应不爽——赵匡胤四个儿子,个个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宋太祖,宋太宗,赵德芳,赵廷美,宰相,节度使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老大和老三早早死掉了,只剩下老二老四。赵德昭字日新,日新月异的日新,意思每天都有进步。六岁出阁。出阁不是出嫁,而是指皇子出就封国。宋代非常注重实行皇子出阁制度。出阁后皇子具备出就外第、开府置属和出班外廷三种权利。出就外第是对皇子的一种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算1人,不仅让自己丢了命也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宗,皇位,皇帝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本来是后周的一名大将,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信,然而在一次带兵打仗的时候,来到陈桥驿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发动了兵变,手下的人拥护赵匡胤当皇帝,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图/翻摄百科词条)在平叛了各类势力以后,国家基本统一,赵

  • 赵匡胤是如何残忍地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宋太祖,郭威,后周世宗,宰相,陈桥兵变,范质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960年正月初一,朝廷正在热热闹闹的过年,却突然接到契丹大举入侵的消息。宰相们不敢怠慢,立即命当时担任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率军前往抵御。赵匡胤却在陈桥驿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接着率军进入开封城,兵不血刃地控制了京师。在赵匡胤的

  • 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强夺后周郭家皇位,后来为何又赐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郭威,柴进,唐朝,宋太祖,李重进,赵匡胤,后周世宗,郭家皇位,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柴进可是水浒世界中有名的富豪,仗义疏财的名号在江湖上广泛流传,无论犯了什么罪、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成为柴进府上的客人,他都能保你平安无事。柴进为何这么牛?因为他姓柴,是前朝皇室后裔,家中供奉着赵宋皇室赏赐的丹书铁券,只要不谋反,谁也拿他无可奈何。小说中这样讲可不是毫无根据,在民间流传的说法以及宋人笔记

  • 韩重赟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开国功臣,宋太祖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唐朝,韩重赟,节度使,结义兄弟,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韩重赟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七年后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居然下旨想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北宋的开国功臣韩重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一、韩重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