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抢后周郭氏江山,为何宋朝300余年,历代君主却厚待柴氏?

赵匡胤抢后周郭氏江山,为何宋朝300余年,历代君主却厚待柴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学姐看生活 访问量:2190 更新时间:2024/1/17 11:18:32

《宋史》评价赵匡胤:“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赵匡胤在历史上的评价颇高,然其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却使得宋朝百年活在耻辱当中,令后世叹惋。

在五代十国乱世当中,后周是一个短命王朝,传承至第三代就亡国了,而抢夺后周江山的就是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后,赵匡胤曾降旨要善待后周皇族“柴氏”,那么建立后周的明明是郭氏一脉,宋朝历代皇帝厚待的为何却是柴氏呢?

这还要从后周开国皇帝郭威说起。公元950年,郭威已经是后汉手握大权的重臣,新帝刘承祐为了收归权力,命人秘密诛杀郭威、王峻等大臣。当时郭威不在京城,刘承祐便派出两路人马,一路诛杀郭威留在京城的妻子儿女,一路则秘密捉拿远在邺城的郭威。

郭威在得知自己妻儿被害后,无奈之下反叛后汉,建立了后周。当时郭威已经47岁,儿子也已经全部被杀害,于是他决定找一个青年才俊来继任皇位,不过要求便是要断绝与本家关系,过继到自己门下。

当时,令郭威满意的人选有三位,分别是他的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内侄柴荣。严格来说,与前两人相比,柴荣与郭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过柴荣的能力却比前两人高,加上郭威对柴皇后的感情深厚,于是在郭威去世后,“郭荣”便继承了皇位。

因此,在后周时期,柴氏一族是没有资格享受皇族待遇的。而且郭荣在位期间,也丝毫没有改回柴姓的意思,他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始终是后周的国舅。在郭荣百年之后,他竟然被人一步步“认祖归宗”,从郭荣改回了“柴荣”,而这背后就有宋朝赵氏皇族的身影。

我们知道,郭荣虽然才能过人,是个英明皇帝,可惜也是英年早逝。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抢了郭氏孤儿寡母的江山,或许是觉得心中有愧,在建立北宋,登基称帝之后,赵匡胤许诺柴氏非谋逆大罪不处死。因此,首先称呼郭荣后人为柴氏的人正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或许在赵匡胤看来,郭荣若是改回柴姓,那么后周江山就可以说得上是郭氏“禅让”给柴氏,那么自己赵氏自然也可以取柴氏而代之。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登基后,更加支持这个说法,因为他的皇位也不是正统途径得来的。

赵匡胤死去之后,他的两个儿子皆已成年,赵匡胤没有理由不选自己的儿子为新帝人选,反而选择弟弟赵匡义作为接班人,因此,“斧声烛影”虽然至今仍是千古谜团,但人们更加相信赵匡义的确有弑兄之举。

与哥哥赵匡胤相比,赵匡义更加需要郭荣姓“柴”,既然郭、柴、赵之间禅让这等看起来十分离谱的事情都能说得过去,那么自己兄终弟及岂不是更加名正言顺!只能说,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都是聪明人,总能给自己的荒谬行为找到合理解释。

其实严格来说,后周皇族郭氏一脉在北宋建立不久后就已经绝嗣了,因为宋仁宗即位后曾经命人寻找郭荣后人,结果没有找到。于是宋仁宗只能从柴氏族谱中找到郭荣旁系亲属封为崇义公,此后北宋皇帝一直沿用此例厚待柴氏。

到了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为了彰显对前朝的仁德,又命人在柴氏子孙中寻找合适的族人继承崇义公爵位。其实,此时所谓的后周皇族柴氏已经与郭荣没有什么关系了,此柴氏并非郭荣这一脉的“柴氏”族人,宋朝皇帝这样做只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后来郭荣成为柴荣这种说法也深入人心,在《水浒传》中的好汉柴进就被认为是后周皇室子孙,由此可见当时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柴氏已经就被默认为后周皇族了。

结语

综上所说,别说后周真正的皇族郭氏一脉了,即使是郭荣的本家柴氏,在宋朝也极少有族人真正享受到“善待”,大多数也都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而已,在宋朝皇帝眼中,他们只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必要时拿来刷刷声望而已。

不过,郭荣或者柴荣对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指的就是同一个人,但对宋朝皇帝们来说,姓什么却意义非凡,因为其中暗含着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得位正统与否,所以在宋朝,后周皇族只能是柴氏而非郭氏。

参考资料:《宋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夺走孤儿寡母天下,千防万防却漏着一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然轩标签:宋太祖,宋太宗,皇位,后周世宗,周世宗,宰相

    一日,赵匡胤醉酒后对皇后王氏说:“我不杀周世宗孤儿寡母,别人都说我厚道,可还有一层心意他们不知道。今天我杀了前朝遗孤,倘若来日皇位不保,你们弱妇幼子也会同样下场。” 确实,这是赵匡胤心底最深处的恐惧。五代十国时期,政局战乱,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皇权更迭几乎全靠武装篡位。后周太祖郭威就是这么篡了后汉的皇

  • 赵匡胤到底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后唐,皇帝,高祖,唐朝,富二代,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赢在起跑线上,要么有个当官的爹,要么有个有钱的爹,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宋太祖赵匡胤,年少的时候究竟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呢?答案是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还真别说,赵匡胤他爹和他祖上还真是当官的,至于有没有钱,看他出生的年代就知道,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的年代,饿殍遍野,甚至还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 琴书:赵匡胤醉斩郑恩郑子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皇帝,贵妃,琴书,郑恩,声乐,郑子明,后周世宗,陈桥兵变,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结拜大哥柴荣家的江山,把大侄子柴宗训赶下皇位,自己称帝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志得意满,感谢皇天后土和祖先保佑,一个街头混混也成为大宋开国皇帝。有一天,赵匡胤在军师苗光义、丞相赵普、大元帅高怀德讨论军机大事。有人来报,一个叫韩龙的老头带一个美女前来讨债。赵匡胤一听就心里发怵,想当年自

  • 让赵匡胤害怕的“北周诸葛亮”王朴,都有哪些厉害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三国,后周世宗,五代十国,北周诸葛亮,宋太祖赵匡胤,王朴(洪武进士)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能文能武,雄才伟略,非同一般。可是这样的厉害人物,也有怕的人,这个令他害怕的人名叫王朴,与赵匡胤同在北周周世宗麾下任职。(赵匡胤)据《默记》一书记载,赵匡胤刚做殿前都点检时,与王朴有过一次交锋。说起来,事情很小。某天,皇帝的一个侍从官(官名为殿直),骑马冲撞了赵匡

  • “陈桥兵变”之谜——赵匡胤是被迫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李雨爱打羽毛球标签:大军,范质,唐朝,陈桥兵变,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陈桥兵变”仅用了4天时间,就把后周的天下,变成了大宋王朝的天下,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是早有预谋还是被迫上位的呢?尽管史书记载“陈桥兵变”记载得非常清晰,但“陈桥兵变”最终竟成为了“千秋疑案”。下面我们先从正统的《宋史》中的记载,详细了解一下“陈桥兵变”的经过。960年正月初一,大家还沉浸在新

  • 文武双全的优秀青年“赵匡胤”的进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宋太祖,赵匡义,后周世宗,宰相,石守信,周世宗

    提起宋朝,那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朝代,它继承于五代十国,灭亡于蒙古建立的元朝,一共延续了319年,同时,宋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据世界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证,宋朝最鼎盛的时候,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在当时已经

  • 宋朝第一影帝,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众将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宋朝,唐朝,石守信,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

  • 高寿81岁的宋高宗赵构,为何56岁时就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一系?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赵构,皇位,皇帝,唐朝,宋高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大权在握的封建帝王,晚年却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竟然在执政的黄金时期主动选择退位。公元1162,赵构仅有56岁,他刚从抗金前线返回临安,就已经隐约给大臣透露出他即将退位之事。但是此时刚刚迁居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内忧外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突然退位,很有可能会

  • 赵光义继位后,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都遭遇了什么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皇位,赵德芳,皇帝

    自古以来,皇位的更替都是一种非常普遍正常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统治者们也不可例外地交替着。我们所熟知的继承方式大多都是“世袭制”,古代皇帝去世后,将自己的帝位直接传承给和自己有血脉关系的人。但也不乏有后起之秀,看着那把权利的椅子,谁能抵挡得住它的魅力,野心勃勃早已代替了世俗。不顾一切去争夺皇位,历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费武力值的行为?其实背后有着复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王朝,武力,唐朝,宋太祖,宋太宗,赵匡胤,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费武力值的行为?其实背后有着复杂原因前言在中国古代王朝里面,真正能够被称得上强大王国的王朝并不多,历史上真正比较出名的无非就是汉唐时期,还有开辟天下的大秦帝国,就算是后来实力勉强还算是前五强的明王朝,也被后人批了各种毛病,其他的王朝基本上排不上号,只能算作是强国以下的王朝。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