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武双全的优秀青年“赵匡胤”的进化之路

文武双全的优秀青年“赵匡胤”的进化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4859 更新时间:2024/1/17 9:00:55

提起宋朝,那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朝代,它继承于五代十国,灭亡于蒙古建立的元朝,一共延续了319年,同时,宋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据世界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证,宋朝最鼎盛的时候,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在当时已经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22.7%,1000多年后,2019年,咱们中国的GDP总量为99万亿美元,但是在全世界却没有这么大的比重;而人均GDP达到了450美元,虽然不能和现在相比,但是已经超过当时的欧洲。而当时的美国呢?还是印第安人统治的美洲大陆。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意思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进步、演变、发展,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巅峰状态。而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界,也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经济、史学、哲学都高度繁荣的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这么伟大的朝代,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要从一位文武双全的优秀青年说起。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个朝代之一,大家热衷于禅让和篡权,一个皇帝没当几天,要么主动让给别人,要么被别人轰下去,皇帝今天姓王明天姓周,特别乱套。

就在这乱七八糟的年代,在河南洛阳,有一位优秀青年,名叫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的他,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而且还特别爱读书,所以文韬武略、大智大勇。

这样的优质青年,很快出人头地。后汉的大将郭威,就特别赏识赵匡胤,予以重用。赵匡胤帮助郭威推翻了后汉,建立后周,郭威当了皇帝,赵匡胤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就是皇家禁卫军的领导人。郭威驾崩以后,把皇帝禅让给了周世宗柴荣,赵匡胤和柴荣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是拜把子好兄弟,南征北战的时候,赵匡胤战功赫赫,所以担任了殿前都点检,是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

柴荣驾崩以后,他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赵匡胤看了看自己这位大侄子,心想:江山交给你,我怎么能放心呢?为了对得起我拜把子大哥,这个皇帝啊,我来吧。

大丈夫说到做到。公元960年的一天,镇州和定州有人来报告皇帝:“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起来南下打我们啦!”7岁的皇帝肯定没啥感觉,可是执掌朝政的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人一听,这还了得!赶紧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

2月4日,赵匡胤的大军来到了陈桥驿站扎营住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第二天黎明,陈桥四周突然人声鼎沸,乱乱哄哄,赵匡胤昨天晚上喝了点酒,刚醒,赶紧走出房门:“怎么了?怎么了??”只见各位将士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匡义和大将赵普走上前深鞠一躬说到:“我们都没领导人,请你当我们老大吧!”赵匡胤一听,不行不行不行!大家千万不要这样做!这么做是反叛之罪啊!我赵匡胤忠心侍主、肝胆相照.....没等他说完,大家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哭了半天,后来大家一起劝说,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黄袍加身。

然后就是带兵回去坐龙椅了。后周的大臣韩通听说后,赶紧带着朝廷剩下的兵将去抵抗,结果赵匡胤很轻松就把他灭了,文官就更好办了,不用动手,宰相范质、王溥最后都屈服了。

这一年的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把自己的大侄子柴宗训废了,自己称帝,定都汴京,建立国号为宋,建年号为“建隆”,自己当了宋太祖。

这件事,就是历史著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的戏份简直太足了,放在今天,《演员的诞生》肯定可以拿冠军。

当了皇帝,可赵匡胤却一点都不开心。当时的中国非常混乱,天下割据,势力林立,有一天,赵匡胤就跟自己的好哥们儿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除了这张床是我的,别的地方都是人家的地盘。”赵普一听就明白是咋回事儿了,在他的主持和策划下,赵匡胤的大军首先打败了后周的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这下好了,全中国都是赵匡胤自己的床,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但是赵匡胤还是睡不着,他老琢磨一件事:我用这个方法当了皇帝,可是别人也能学我啊!万一哪天再来一位,也弄个黄袍加身,我不就完了吗?

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宴请朝廷里的各位大将吃晚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赵匡胤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皇帝,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

石守信等人就问了:“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

赵匡胤长叹了一口气:“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

石守信等人一听吓坏了,赶紧跪下哭着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一听,这事儿有门!他接着说:“人生就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哈?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罢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你们不如交出兵权,我给你们钱,你们买个好房子,每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咱们之间就没有了猜疑,怎么样?”

石守信一听,有道理啊!提前退休享受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主要天天陪着这样一个疑神疑鬼的皇帝,时间长了,不知道他还想干啥呢!你看,我还啥没干呢,他就把我心里想的事儿说出来了。

于是,第二天石守信就知趣地交出兵权,提前退休了,其他各位大臣、武将们一看:得,我也走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不久以后,赵匡胤又用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

大宋王朝终于稳定下来了。

赵匡胤这个皇帝,究竟当得怎么样呢?历史上给他的评价是“有作为”,毛主席的诗词里提到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宋祖”便是“宋太祖”,充分说明了赵匡胤的皇帝当得很优秀。

赵匡胤有着非凡的气度,具备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

有一次,赵匡胤宴请群臣,一位后周的大臣喝醉了以后思念故主,不光大声喧哗而且痛哭流涕,大家都觉得这家伙肯定完了,赵匡胤却说:“他喝醉啦!我曾经和他同朝为官,哭哭旧主,不会出大乱子!”嗯,这样的心胸和气度值得点赞!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回京遇到周世宗的儿子,赵普建议:“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却将小朋友抚养起来,隐瞒身世,孩子长大之后,还当了公务员,一路做到了刺史。由此可见,赵匡胤是个心地善良的皇帝。

赵匡胤还是一位心系百姓的皇帝,在位16年,奉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策略。

唐朝的“安史之乱”以来,中国陷入了200多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的局面,赵匡胤完成了全中国的统一,百姓因此远离战乱之苦,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赵匡胤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非常重视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在位期间,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家都夸奖赵匡胤是个好皇帝!

在内政上,赵匡胤特别强调“加强中央集权”。

收回兵权这样的大事,一般的朝代都得是腥风血雨,打得鸡飞狗跳,可是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跟几位大将谈谈心就搞定了,可见赵匡胤的情商很高。

除了兵权以外,赵匡胤还很懂政治,以前的朝代里,宰相的权利太大,长此以往,很容易变成一个人独揽大权,赵匡胤用了“分化事权”的方法,一个丞相,还有若干个副丞相,分管不同的业务,大家共同议政;还设立了很多个机构,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权,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三权分立,三个系统相互平行,都由皇帝直接统属。中央的问题解决了,地方上赵匡胤也很有办法:他派文臣担任各地方州县的主要干部,逐渐取代过去的武将;为了防止地方权力过大,频繁调动官员,三年一调动;地方的财政也逐渐统一归了中央。这一系列政策实施以后,大家不再争来争去,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宋朝的经济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富足、兵马强壮、国库充裕、社会治安良好,达到了唐朝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强盛的阶段,是北宋王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建隆之治”。

赵匡胤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便是“文治盛世”,什么是“文治盛世”呢?这得从“重文轻武”的政策说起。

赵匡胤本人文武双全,但是,他看多了五代十国时期军人拥有太大权力的下场,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而自己当皇帝也是这么干的,所以,他“重文轻武”,让文人治理国家。

在位期间,赵匡胤完善科举制度,还创造了殿试,让更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文官在宋朝有很大的权利,地位和权利大于武将。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宋朝的文化空前的繁荣,我们今天提起了宋朝,脑子里立马浮现了“宋词”,还有苏轼、李清照等大文人,这便是“文治盛世”。

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不堪,又开拓了后世历朝文明的政治,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不但物质生活上富足,而且精神生活变得丰富,这样的赵匡胤,谁不爱戴呢?

但是,有这样的一位同志,一直在暗中偷窥赵匡胤的皇帝宝座,不是旁人,正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匡义。

公元976年,赵匡胤病倒了,一切朝政事务都委托给赵匡义。有这么一天,赵匡胤病重,赵匡义去看望病中的赵匡胤。一看弟弟来了,赵匡胤就让其他人都出去,有重要事儿要跟赵匡义交代。

,殿外的太监,看到屋里烛光摇曳,赵匡义似乎在躲闪着什么,继而听到斧头落地的声响。赵匡义跑出来,让太监将皇后、皇子请来,众人入殿内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撒手人寰。

关于哥俩在里面干了什么,这已经成为了千古疑案,有人说赵匡义为了夺权杀死亲哥哥,也有人说赵匡义因为挑逗太祖的妃子,惹怒太祖扔出斧子来击打赵匡义,众说纷纭,“烛影斧声”成为了千年疑案,为赵匡胤的传奇一生,增添了神秘的一笔。

更多文章

  • 宋朝第一影帝,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众将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宋朝,唐朝,石守信,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

  • 高寿81岁的宋高宗赵构,为何56岁时就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一系?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赵构,皇位,皇帝,唐朝,宋高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大权在握的封建帝王,晚年却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竟然在执政的黄金时期主动选择退位。公元1162,赵构仅有56岁,他刚从抗金前线返回临安,就已经隐约给大臣透露出他即将退位之事。但是此时刚刚迁居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内忧外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突然退位,很有可能会

  • 赵光义继位后,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都遭遇了什么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皇位,赵德芳,皇帝

    自古以来,皇位的更替都是一种非常普遍正常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统治者们也不可例外地交替着。我们所熟知的继承方式大多都是“世袭制”,古代皇帝去世后,将自己的帝位直接传承给和自己有血脉关系的人。但也不乏有后起之秀,看着那把权利的椅子,谁能抵挡得住它的魅力,野心勃勃早已代替了世俗。不顾一切去争夺皇位,历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费武力值的行为?其实背后有着复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王朝,武力,唐朝,宋太祖,宋太宗,赵匡胤,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费武力值的行为?其实背后有着复杂原因前言在中国古代王朝里面,真正能够被称得上强大王国的王朝并不多,历史上真正比较出名的无非就是汉唐时期,还有开辟天下的大秦帝国,就算是后来实力勉强还算是前五强的明王朝,也被后人批了各种毛病,其他的王朝基本上排不上号,只能算作是强国以下的王朝。不过

  •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怎样对待周世宗柴荣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宋太祖,周世宗,后周世宗,郭威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其年幼的儿子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北疆传来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行至陈桥驿,便黄袍加身,被士兵拥立为帝,建立宋朝,那么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怎样对待周世宗柴荣的子孙?世宗七子,陈桥兵变的时候活着的有四个

  • 如何收复被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想到了和平赎买

    历史解密编辑:捕鱼猎手标签:宋太祖,燕云,石敬瑭,后周世宗,辽朝,宋太宗

    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立国为帝,国号为晋,与此同时另外一件影响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大事也即将发生,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是日,即皇帝位。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割让燕云十六州事件。石敬瑭的割让土地,输送

  • 盗墓贼打开赵匡胤棺材,不料尸体口中喷出“黑水”,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宋太祖,棺材,尸体,黑水,墓地

    盗墓贼打开赵匡胤的棺木,尸体口中却喷出“黑水”。发生了什么?简介: 70年代,河南洛阳赵匡胤墓地遭盗墓贼盗墓。这伙盗墓贼偷偷潜入墓地。他们作为一个分工明确的团伙作案。短短几天,赵匡胤墓地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一行人马上就进去了。来到墓前,只见眼前一片漆黑。我打开手电筒,墓地里耀眼的墙壁被照亮了。盗墓贼们

  • 后周皇帝逝后,为什么身为殿前都检点的赵匡胤篡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宋太祖,皇帝,周世宗,后周世宗,郭威,石守信

    后周的开国皇帝周世宗郭荣病逝以后,周世宗郭荣的儿子周恭宗郭宗训即位。在郭宗训即位没多长时间,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后周国新的皇帝。唐王朝随着宣武战区节度使朱温逼迫唐哀帝李祝禅让,成立起来后梁国以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正可谓,时势造英雄,这个时期出现了很

  • 北周的杨坚和后周的赵匡胤为何就能终结乱世呢?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杨坚,皇帝,郭威,北周,唐朝,宇文泰,隋文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南北朝是一段大乱世时期,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一百多年里,虽然也有明君,但都没有完成统一。直到北周权臣杨坚谋权篡位之后建立起隋朝,天下才重归统一的局面。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

  • 赵匡胤子孙墓被挖掘:后人赶来阻止,专家:你祖宗也归国家管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宋太祖,棺椁,古墓,墓葬

    挖墓挖到别人的祖坟是什么感觉?如果墓主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专家还会往下挖吗?别说,2016年在浙江台州,专家还真就挖到了赵伯澐的合葬墓。赵伯澐是谁?他是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这是实打实的王室后裔。在这个夫妻合葬墓中,专家挖到了红木棺材,可就在专家想一探究竟的时候,一个陌生男子却冲了出来。他一把拦住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