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一生的对手金兀术后代在哪里?如今住河南,拒绝谈岳飞

岳飞一生的对手金兀术后代在哪里?如今住河南,拒绝谈岳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枕猫 访问量:2823 更新时间:2024/1/29 19:24:40

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等故事人尽皆知,评书、戏曲、影视剧中有关岳飞的作品也比比皆是。但咱们今天要聊的是岳飞一生的对手:金兀术

在文学作品中,岳飞被描写成西方金翅大鹏转世,金兀术则是赤须龙下界,两人因为宋徽宗赵佶错写奏表一个字才下界搅闹凡间。

虽然是文学形象,但是也间接证明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金兀术同岳飞一样,被人们认为都是“神人”。

金兀术本不姓“金”,而是因为他是金国人,女真名字叫兀术,所以被人称呼为金兀术。他本名叫完颜宗弼,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四儿子。

金兀术从小在马背上习武、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他从小就对行军打仗有着浓厚的兴趣,又熟读兵书兵法,十几岁时就跟随父亲和兄长到处征战,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军事才能。

岳飞

根据《金史》记载,完颜宗弼为人豪放、胆量过人,精骑射又善于用兵,深受官兵爱戴。从1121年开始,年少的金兀术便跟随二哥完颜宗望在军中磨砺。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打辽国、灭北宋、追辽帝、破开封,金兀术从随军参议到千军统领,成为金国著名的将领。此时,目睹了国家被金人侵略、在家为父守孝的岳飞在国家大义面前毅然决定二次从军,也就有了万世传颂的“岳母刺字”。

在此后几年里,金兀术凭着对宋作战的赫赫功绩,官职一路高升,成为金国主战派的实力人物。

而岳飞,则先后隶属老将宗泽、黄潜善,虽然多次对战金兵,但败多胜少。

完颜宗弼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时,岳飞竟越级向赵构上书,力陈抗金决心,而换来的却是革除军籍逐出军营的回复。幸好老将宗泽慧眼识才,将岳飞再度笼于帐下。

可惜好景不长,宗泽的北伐建议一直得不到赵构的回复,气得宗泽旧病复发,临终前大喊“过河!过河!过河!”绝望之意令闻者落泪。

宗泽病逝后,嫉贤妒能且无谋略的杜充成为岳飞的顶头上司。杜充一改宗泽生前的作战方针,采取消极作战的防守方针,岳飞虽多次苦劝但始终无果,只得随军退守建康(南京)。

1129年,金兀术率金兵渡过乌江,杜充这才慌忙派遣岳飞等人迎战。然而宋军王燮部临阵脱逃,导致岳飞孤立无援,无奈下只得退守钟山,建康失守。杜充一见,急忙逃往真州。

宋高宗

这是金兀术和岳飞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以岳飞被猪队友狠狠坑了一次而败北告终。

金兀术攻破建康后,继续南下,吓得宋高宗赵构放弃临安,从海上逃跑。

金兀术率兵一路追杀,接连占领越州、明州等地,一直追到海上,因为金军不善海战,遭到宋军的阻击战败,不得已才撤兵,返回临安。这就是著名的“搜山检海寻赵构”。

1130年,金兀术带着从江南各地搜刮掠夺的金银财物返回金国,途经黄天荡时遭遇韩世忠的顽强抵抗,一路劳顿的金兵损失惨重。

金兀术率兵从建康撤退时又遇到脱离杜充节制的岳飞在清水亭、牛首山伏击,金兵盛怒之下火烧建康,携财宝仓皇撤退。

这是岳飞面对金兀术首次的大规模胜利。

金兀术剧照

精忠大帅

在击败金兀术后,原本已经没有上司的岳飞被张俊收编,岳飞也凭借收复建康的功劳平生第一次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宋高宗,宋高宗也由岳飞的胜利,看到了一丝收复失地的可能。

于是赏赐岳飞马鞍金带,加封岳飞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州泰州镇府使等官职。然而岳飞并不想要这些虚职,他向朝廷提出想用官职换取兵权,然而朝廷并没有同意。

岳飞贪兵的举动,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赞赏,而且很快受到了同僚们的白眼和排挤。

同年八月,金兀术进攻楚州,朝廷命张俊、刘世光率兵救援,两人皆不为所动,只有岳飞越级支援,尽管岳家军一月三胜,但毕竟孤立无援,只得退守泰州。

岳飞

金军又以20万大军进攻岳飞驻地,岳飞不仅没有得到援军支援,反而在退守江阴时,被人将“贪功冒进”的帽子扣在了头上。

1930年,金国在两国交界地区扶持起伪齐政权作为军事缓冲区,这也使南宋有了喘息之机。

于是,以岳飞等抗金将领组成的“剿匪”军,对不听从朝廷指挥的起义军开始清剿,马进、李成、曹成、杨再兴等起义将领纷纷被平定,随后,岳飞高举宋高宗赵构手书“精忠岳飞”的大纛旗,率军进攻伪齐,一举收复襄阳六郡。

一时间,岳飞风头无两,成为人人口中的“精忠大帅”。然而,正在岳飞蓄势待发准备继续北上的时候,南宋的政权却在内部遭到了威胁。

岳飞剧照

在洞庭湖,以钟相、杨幺为首的起义军不堪朝廷重负,喊着“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揭竿而起,朝廷在“无可胜之兵”的情况下,把岳家军从前线调回围剿。

在几场战斗后,钟相身死、杨幺被岳飞斩首,岳家军则收编队伍五六万人、大小船舶一千余只,岳飞本人也封开国公、加检校少保等职。随后,抗金队伍得到壮大的岳家军更是一鼓作气,直扑伪齐。

岳飞眼见收复失地在望,却传出了金国要放回被虏太子赵谌的消息,被冲动冲昏头脑的岳飞竟直接对赵构提议另立太子而不能罢兵,这可是杵到皇家家事的那根敏感神经上。

在得到赵构的一顿责备之后,君臣之间的嫌隙至此而生。

赵构剧照

再看金兀术这面,在和尚原与吴玠、吴璘兄弟作战时身中流矢,金军大败。这是金兀术从军以来遭遇的最惨重的一次大败,他本人也因此落下隐疾。

1133年,伤愈的金兀术卷土重来,击败吴璘军。此后双方互有胜负,在和尚原一带反复拉锯。

1135年金太宗驾崩,年幼的金熙宗继位,金兀术被调回统领朝政,他开始对金国国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对内,他着手政治改革、削弱主和派势力,使主战派掌握绝对兵权;

对外,他一方面释放宋高宗的生母韦氏,并假意将河南、陕西等地归还南宋,用以麻痹南宋,另一方面积极备战,准备一举消灭南宋。

金兀术剧照

1140年,金兀术突然率兵进攻南宋,将还给宋朝的河南、陕西等地夺回,进驻汴京。岳飞兵败退回颍昌。

正当金兀术在顺昌击败宋军刘锜,想要继续南下时,遭到重整队伍的岳家军阻拦。

岳飞、张宪、韩世忠等宋将联络北方民间的抗金武装,河南、陕西各地的义军纷纷举起“岳”字旗遥相呼应,对金兀术形成六面包围之势。岳飞曾豪迈高呼“今杀金人,直捣黄龙府!”

然而,宋高宗的一句“退兵”,让岳飞以及宋军的万般豪情瞬间消散。

岳飞剧照

付诸东流

此时的金兀术,不得不考虑通过政治手段缓解当前的窘态。

一方面,国库已捉襟见肘,金国需要休养以增国力;另一方面,后方势力不稳,金兀术需要稳定政局。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时间。

于是,金兀术通过归还领地、送还赵构生母、送回宋徽宗遗骸,以及贿赂宋朝官员等手段,令宋朝对金国的态度缓和。

1141年,金宋两国开始协商议和。

在宋高宗赵构看来,和谈远比北进要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以张俊、岳飞、韩世忠等人为首的将领掌握当时宋朝战斗力最高的军队,赵构需要解除他们的兵权,以免他们不受节制影响和谈。

赵构剧照

于是,刚刚收复西京河南府(洛阳)的岳飞,在朱仙镇收到了十二道金牌急调他回京,岳飞哀叹“十年之功,一纸俱废”。万念俱灰的岳飞曾提出辞官,但宋高宗怕身无官职的岳飞更难把控,于是坚持不许。

1141年,金兀术再次率兵南下,向宋朝施压,岳飞领兵驰援淮西,两方互有胜负,形成对峙。面对岳飞带来的压力,金兀术派人送密信给秦桧,要求“杀岳飞,再议和”。

可怜岳飞,“空含一腔报国志,却尝构陷莫须有”。在秦桧及其党羽的构陷下,岳飞连同岳云、张宪,在狱中被处死,年仅39岁。

岳飞死后,金宋两国签订和约,南宋割地赔款、岁岁进贡,史称“绍兴和议”。从此之后,两国近二十年时间没有战争,使两国的人民得以休生养息。

岳飞剧照

到宋孝宗时期,岳飞“谋逆”的罪名才得以平反,不仅将坟墓迁到西湖栖霞岭,而且追赐谥号“武穆”。宋宁宗时,岳飞被追封为鄂王,民间各地也开始逐渐有了“岳王庙”。

1148年8月,金兀术病逝,被金世宗追赠谥号忠烈,得享太庙。

金兀术和岳飞,两人作为对手较量多年,虽相互敌对但彼此间相互认可对方的能力。

客观分析一下,岳飞的确是在军事成果上较为突出,金兀术则是前期时重军事作战,后期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上,正是有了他的治理,才让金宋两国的人民有了二十多年的和平时间。

尽管两人都曾叱咤风云,然而,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两人显得是那样地渺小而无力。随着蒙古的崛起,金国、宋朝,都被元朝所灭。

岳飞

后裔变迁

金兀术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和被掳到金国的宋朝公主赵圆珠所生的完颜氏,可惜早夭。另一个是徒单氏所生的完颜亨,也就是完颜孛迭。

完颜亨孔武有力,曾做过右将军,但是因为性格过于直率,多次顶撞皇帝完颜亮,最终被完颜亮派人暗害。他的儿子完颜羊蹄不久也被诬陷谋反而被杀。他们父子被葬在金兀术的封地上,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的泾川县。

完颜羊蹄的两个儿子完颜白撒和完颜承麟,在金宣宗时期两人都成为将军。

金哀宗时,完颜白撒因为作战失败被追责死在狱中,完颜承麟则在1232年元朝破城之前,接受了贪生怕死的金哀宗禅让,成为金国最后一个皇帝。

金兀术剧照

完颜承麟没有像金哀宗那样一心只想逃跑,在继位后,他率领所剩不多的残兵冲向元军。他因仅仅继位不到一个时辰便战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元朝在攻打金国时,就高喊“仅完颜一族不赦”的口号,对皇族完颜氏进行大肆屠杀,完颜族人纷纷逃往各地。

其中有一部分人改成完、颜、吴、王、金、汪、符等姓,隐姓埋名地分散生活,另外一部分逃到了东北地区,成为后金和满清的祖先,还有一部分,留在祖先陵墓附近生活,为其祖先守墓。

金哀宗剧照

根据《金史》记载,金兀术在1148年从开封班师回朝的路上去世的,但具体是在哪里去世、去世后埋葬在哪里,并没有记载。

根据金兀术的习惯,即便是回到金国,也不会在首都长住,而是会住在开封。

在现在已经知晓的金兀术墓地有三处:黑龙江阿城,北京大房山金陵,河南鹿邑。

阿城,是金兀术的老家,但是开封距离阿城千里之遥,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尸体保存技术来看,把金兀术埋葬在阿城可能性不大。

北京金陵,根据《金史礼志》记载,金陵是1155年才开始修建,如果到这时候才把金兀术尸体运过去下葬,也不太符合金人的习俗,所以也不太可能是金兀术的墓地。

《金史》

剩下的就是河南鹿邑了。在鹿邑县有11个村落,他们大多人都姓“完”,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是完颜宗弼的后代。

元灭金之后,他们的祖先带着家人逃亡。

到元末明初时,他们的祖先完颜佩随朱元璋起义,建立明朝后被封到安徽肥东,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后代完颜比重考中了探花,到河南做官,于是举家从安徽迁到了鹿邑落户,姓氏也从完颜改成了“完”。

根据鹿邑当地人讲,这里解放前曾经有过祠堂,里面有很多石碑和祖先的画像,每逢节日周围十几个村子的完姓族人都来祭拜。可惜祠堂在战争年代毁于战火,现在的祠堂多数为重建。

朱元璋

在周围完颜姓的族人中依然留存着许多女真人的习俗,比如放神鹰、骑马、射箭、猜拳喝酒唱歌、玩连环马攻城的游戏等等。

这些姓完颜的族人中,有着这样的规矩:拒绝谈起岳飞,拒绝与岳氏通婚。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条族规,其实可以理解。

首先,完颜家族与岳飞交战多年,有很多族人死在战争中,所以视岳飞为仇人,所以不许提及;

其次,完颜家人经过几百年的同汉人混居,从思想和习俗上已经受到汉人同化,对汉人的民族英雄岳飞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同,也对完颜宗弼通过阴谋害死岳飞感到羞愧,所以对提及岳飞比较敏感。

岳飞

据说,有个小戏班子不知道这个规矩,在完颜村里演出《朱仙镇》,结果被当地的老人们掀翻了戏台,还差点闹出人命。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完颜后人也逐渐改变着生活的习惯。

从“靖康之变”起,完颜家族就已经同汉人通婚,又经过几百年同汉人的混居,他们的体内早已经流淌大部分汉人的血,他们的身份也从金国的贵族、守陵的后裔演变到普通的百姓。

而“不提岳飞”的习惯,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毕竟完颜后裔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新中国的建设上也付出了自己的力量。

完颜家与岳家的纠葛也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早日化解,为中华民族大融合再做贡献。

参考资料

《金史.国语解》脱脱

《金史》脱脱

《金史.礼志》脱脱

《三朝北盟汇编》徐梦莘

更多文章

  • 公平对决,张宪、岳云和高宠各需几合能败金兀术?余化龙可作参照

    历史解密编辑:帝史标签:高宠,岳云,牛皋,岳飞,金兀术,余化龙,张宪(成化进士)

    《说岳全传》前期,金兀术第一次率兵南侵时,其时岳飞等人尚未从军,朝廷将军陆登、韩世忠、张叔夜等人都不是其对手。金兀术长驱直入,无人可挡!(金兀术)直到爱华山遇岳飞前,金兀术是神一般的存在,宋朝无人是其对手。大战爱华山,岳飞让金兀术吃了第一次败仗!(金兀术)拍马摇斧,直奔岳爷。岳爷挺枪迎战。枪来斧挡,

  • 金兀术帮助金国灭了岳飞,他去世后,为何妻女都被皇帝充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岳飞,金兀术,皇帝,赵构,金国,兀术

    兀术是金朝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本名完颜宗弼,但是世人跟愿意称呼他的女真族名字金兀术(zhú)。说其他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岳飞,在岳飞出现之前,他在金朝可以算是战无不胜,但是一遇到岳飞,他就成了软脚虾,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但是主张“宋金议和”害死岳飞的人,就是他,可是岳飞这一生的功绩可以被发现

  • 金兀术后人隐居甘肃平凉800年,拒谈抗金英雄岳飞,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秦王不姓秦标签:岳飞,宋军,金国,大军,宋朝,金兀术,甘肃省,平凉市,书法家,完颜宗弼

    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在随后几年里,八旗军横扫天下,四海遂归于一统,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始了长达两百余年的统治。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来说,满清的统治可能会是蒙元的重演。可对于许多生活在中原一带的满族后裔来说,却是认祖归宗,一跃成为上层阶级的绝佳机会。而在甘肃平凉的泾川县,当地县民更是为

  • 金兀术勇猛善战,进攻南宋势如破竹,但岳飞是他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岳飞,金兀术,兀术,宋军,骑兵

    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他是金国名将,也是进犯南宋的主战派,铁腕人物,金兀术力主伐宋,当然也有资本,他勇猛善战,打仗很厉害,进攻南宋,一路每战必胜,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但是,金兀术一遇到岳飞,就彻底栽了,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输得很惨,因为,岳飞是他的克星。先看金兀术打了哪些胜仗?以下全是正史记载。金兀术早年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萧观音

    历史解密编辑:大靓家居标签:观音,萧观音,鸭绿江

    我吟观音伏虎林爱抒幽怨盼回心惟愁鸭绿江风起雅女蒙冤地怜悯

  • 历代女性人物之七萧观音 文边风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帝王,皇后,才子,佳丽,辽朝,诗人,萧观音,小说家,官宦世家

    历代女性人物之七萧观音边风为什么男人就可以三妻四妾为什么帝王就可以有三千佳丽为什么女子就不能有自己的异性朋友为什么女子只能嫁狗随狗嫁鸡随鸡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否则就是该杀该弃这是谁家的规定这是哪里的道理这秉承的是什么宗旨这遵循的是什么逻辑这分明是那些大人君子们制定的腐朽愚民术这纯粹是他们强制推行的男尊女

  • 皇后写色情诗?才貌双绝的萧观音为什么被如此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萧观音,皇后,乙辛,十香词,天祚帝,回心院,辽道宗,小说家,艺术家,辽朝

    在辽代,有一位叫萧观音的美女,她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是辽代著名女诗人。史载她“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她曾作《回心院》词、《伏虎林应制》和《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作品,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 她才貌双全,因一首诗词丢性命,她就是大辽皇后萧观音!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皇后,乙辛,宫女,辽朝,诗人,萧观音,十香词,辽道宗,赵惟一,小说家,平民百姓

    萧观音出生于1040年,在1075年被杀,当时才不过三十五岁。她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而且她还和辽道宗是亲戚,她的父亲萧惠是辽道宗的祖母萧耨斤的弟弟,辽道宗的母亲还是萧观音的堂姐。算起来,萧观音即是萧道宗的表姑,又是萧道宗的表姨,却嫁给辽道宗当妻子,当时少数民族的皇族婚姻大多如此,不讲辈数的

  • 才色俱佳的辽国皇后萧观音,身陷“十香词”冤案,含恨自缢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乙辛,皇帝,洪基,辽朝,诗人,萧观音,十香词,萧皇后,小说家,辽国皇后,平民百姓

    自秦公元前221年建立中央集权的帝国,到1912年清朝结束,在这两千一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统一的大王朝,还是分裂割据的小政权,统治者皆以皇帝自称,而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数百位皇后。她们有的出身名门,有的出身寒微;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美貌绝代,有的知书达礼;有的临朝干政,

  • 萧观音:纳兰性德敬重的女子,貌美才高又贵为皇后,却被诬陷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萧观音,皇后,纳兰容若,赵飞燕,道宗,皇帝

    萧观音:知情一片月,飞燕入昭阳契丹辽国是个很神奇的国度,虽然现在早已没有契丹民族,但我一直是想象为同蒙古差不多的地域范围,其实有些小瞧了,辽国最强盛之时的疆域可真是辽阔,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外兴安岭,南至河北中部的,都是由它掌控的。自唐末始,辽国便开始了其崛起历程,及五代战乱时,大批中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