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给钱不给权,曹彬说的一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赵匡胤给钱不给权,曹彬说的一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北老刘 访问量:3462 更新时间:2024/2/5 8:20:50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是赵匡胤,赵匡胤食言而肥给钱不给权,郁闷的大将曹彬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在进行金钱与爵位赏赐的时候,赵匡义的做法跟唐高祖李渊有天壤之别,这可能也是宋朝富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君臣眼里只有钱,谁还肯冒风险打仗开疆拓土保境安民?有个地方盖钱库就行了,从宋境内百姓身上搜刮不到钱,宰相将军们可以做远洋贸易——宋朝首富、逃跑名将张俊富得让赵构流口水。

我们看正史新旧两唐书,会看到秦琼投唐后打了三仗,就得到了唐高祖李渊赏赐的一把金酒壶,二百斤黄金、一万四千段布帛绸缎。李渊的赏赐不仅仅限于珍宝金银布帛绸缎,还有官职和爵位,“开国公”就像不要本钱一样大把撒出去:秦琼(翼国公)、程咬金(宿国公)、李勣(徐茂功,先为莱国公,后改封曹国公)、罗士信(剡国公)等数十人被封为国公。

大家都知道秦琼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勋位),算是大唐第一单挑悍将。但是读者诸君可能不知道,这个称号李勣也得到了,而且是刚一投唐寸功未立的时候就得到了,李勣以故主李密的名义上交了所统领的瓦岗军余部,李渊大喜过望:“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于是“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

官职爵位良田美宅,已经足够把李勣砸晕了,但李渊认为还不够,又想加封李勣的父亲李盖为王:“封其父盖为济阴王,盖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

李渊的大手笔,让各家反王麾下的良将眼红心跳,纷纷卷甲倒戈王李唐跑,这也为李渊定鼎中原乃至一统华夏奠定了基础。因为李渊乃至其后的大唐帝国历任皇帝,对忠臣良将都不吝赏赐,所以朱元璋铁腕反贪,但是贪官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而整个唐朝,基本没有出过有名的贪官:皇帝的赏赐已经十辈子都花不完了,谁还会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贪赃枉法?

盛唐的名字不是白叫的,因为只有大气的帝王,才会造就海纳百川四夷宾服的盛世皇朝。

跟唐高祖李渊相比,宋太祖赵匡胤就小气得像个小抠儿了。

在演义小说里,宋江武松都得到了宋徽宗赵佶钦赐的十万贯钱。但是我们看宋朝正史,就会发现赵佶根本就不可能赐给宋江这个招安强盗十万贯赏钱,因为那样的话,他的开国太祖赵匡胤会从地下爬出来给他一个耳光:“你祖宗当年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攒钱让你赏给强盗的吗?”

当然,这是一个笑话,咱们且不说演义小说有多夸张,就是真有十万贯赏钱,宋江也不敢要,因为他没地方装。

在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大侠们吃饱喝足,扔下一块银子飘然而去,店小二也淡然收起,既不称量,也没想着找钱。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即使是宋朝皇帝上街,身边也有人挂着褡裢,里面沉甸甸地装着几串铜钱或铁钱(不要诧异,很多朝代都是用铁铸钱的)。至于户部的钱库和皇帝的司库,里面最多的,也不是什么真金白银,而是大量的铜钱铁钱。

宋朝皇帝赏给文武群臣的,当然也是铜钱,纸币交子并没有贯穿宋朝始终,而且纸币贬值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所以历朝历代都比较喜欢真金白银。没有真金白银,哗啦啦作响的铜钱也挺好。再多的交子也只能代表一个数字,说不定哪天就变成废纸了——宋朝都灭了,你的纸币还有谁会要?

咱们今天说的这位北宋开国元勋曹彬,他在《宋史·列传第十七》中跟潘美合为一传,而他们之所以在《宋史》中排名靠后,远不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折德扆等人,只因为他们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过程中基本保持了中立:“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

赵匡胤称帝后还曾质问曹彬:“我总想跟你套近乎,你为什么不搭理我(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曹彬回答:“我是郭荣(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都称周世宗为柴荣,其实他过继给郭威之后、继承帝位之前,就已经改叫郭荣了)是亲戚!”

赵匡胤称帝后,派遣曹彬去征讨南唐,出发前赵匡胤许下诺言:“攻下南唐活捉李煜,我就封你为枢密使(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当时南征以曹彬为主帅,潘美为副帅。副帅潘美提前祝贺主帅曹彬升任“使相(枢密使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权侔于宰相,故称使相)”,而曹彬只是微笑不语,摇着头叹了一口气:“你忘了还有个太原了。”

曹彬潘美凯旋,赵匡胤隆重地太庙献俘,但是却不肯给曹彬潘美任何封赏,反而给自己食言而肥找借口:“我本来是想让你当枢密使的,但是太原刘继兴(南汉君主)闹腾得挺厉害,等拿下他再研究你当枢密使这件事吧。”旁边的潘美一时没忍住,扑哧儿一声笑了(美窃视彬微笑)。赵匡胤也觉得脸上挂不住,就刨根问底。潘美复述了曹彬此前的话,赵匡胤哈哈大笑,赏赐了曹彬二十万钱就算拉倒了。

《宋史》记载的是二十万钱,但是按照司马光的个人笔记《涑水记闻》,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当时赵匡胤的一番话,把曹彬脸都气绿了:“彬平江南而还,上曰:‘今方隅未平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力战邪!且徐之,更为我取太原。’”

按照司马光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赵匡胤是在学曹操忽悠吕布:“狐兔未息,不可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

于是曹彬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彬怏怏而退),回到家,才发现赵匡胤给了他一个惊喜:“至家,见布钱满室。”司马光说赵匡胤用来装满曹彬家的钱,是五十万(密赐钱五十万)。

其实五十万钱也不算多,如果按照一千钱一贯算(有时候六七百一贯),也不过就是五百贯(索)。在公开卖官鬻爵的宋朝,明码标价是“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即使赵匡胤赏赐给曹彬的是五十万而不是二十万,那也只跟蔡京卖一顶通判官帽的收入一样多,要是只有二十万,可能只能买一个宋江那样的押司小吏。

五百贯钱摆了一屋子,说明赵匡胤使坏:为了让钱显得多一些,抽走了绳子,这才能铺得满地都是。

看来给赵匡胤卖命真是不值得,这区区五十万(二十万)五百贯(二百贯)钱,就把有盖世奇功的大将曹彬眼睛晃花了,还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这句话有两个版本:“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司马光版)” “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脱脱版)”

赵匡义这做法看似高明,但却开了一个坏头:如果文武群臣都跟曹彬一样想法,宋朝还有希望吗?

“好官亦不过多得钱”,翻译过来就是“千里为官只为财”,这句话在后世许多官员嘴里经常听到,是他们的口头禅和座右铭,心中所想,书之缙绅,付诸行动。读者诸君请试想一下,朝廷上下都是这样的官员,宋朝(或许还可以包括明朝清朝)的百姓还有活路吗?

标签: 宋太祖曹彬李勣李渊唐高祖宰相

更多文章

  • 周邦彦很美的一首初夏词, 清新活泼, 心静自然凉, 无事小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农民张刚标签:神仙,悠然,上阕,楼台,蝉鸣,宋朝,诗人,周邦彦,古典乐

    时光悠然,四季流转,春天吹来一丝和风,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夏天吹来一缕荷香,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凝结一滴露水,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雪花飘飘,那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走在时光的长廊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多少应该有点诗情画意,或是在某个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刘禹锡,金陵,化用

    西河·金陵怀古【宋】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译文南朝金陵兴盛的情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蝶恋花·早行,离情,写别,阑干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翻译】月光皎洁明亮,乌鸦噪动不安。更漏将残,摇动轳辘汲水的声音传到耳边。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烦,两只明亮的眼睛泪水涟涟。一夜来眼泪未断。

  • 宋徽宗李师师约会,周邦彦藏身床下目睹一切,闻声作了一首词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周邦彦,宋徽宗,李师师,名妓,师师

    简介今天要说的是宋徽宗、周邦彦、与李师师的奇闻轶事。宋徽宗,何许人也?他是一个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的人。他是一个皇帝艺术家,琴棋书画,诗词唱和、斗狗遛鸟,踢球游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通。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不仅在靖康之难中丢失了大好河山,而且自己还被抓走最终客死在五国城。今天咱姑且不谈他在政治方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宋词三百首,瑞鹤仙·悄郊原带郭,曹植,流莺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周邦彦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 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 有流莺劝我,重 解绣鞍,缓引春酌。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译文】郊外的原野挨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格律,惜分飞,知音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作者:周邦彦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注释】1.倚:凭借。2.敛黛眉:眉间凝聚忧愁。3.敛,收。黛,青黑色。4.漏:更漏、漏壶。古代计时器。5.惜分飞:词牌名,结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杜甫,相思,上片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周邦彦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译文:夜色深深,仿佛在

  • 北宋宣徽年间,名妓李师师真的和宋徽宗、周邦彦闹过三角恋吗?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师师,宋徽宗,周邦彦,名妓

    李师师,北、南宋之际色艺双绝 、红极一时的艺伎。据《贵耳集》、《浩然斋雅谈》等宋人笔记记载,李师师曾与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及宋徽宗赵佶之间闹过一场哄传一时的三角恋爱。事出有因,故在庙堂市井间不胫而走,并长期流传,从古至今人们深信不疑。直到晚清民国时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才系统地对这个传得绘声绘色、有鼻子有

  • 周邦彦荔枝香近表达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周邦彦,荔枝香近,婉约词,柳永,词作

    《荔枝香近》这首词表达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游子在外的伤感之情。创造于1073年,年初周邦彦就从荆州出发,将要前往长安求学,行进在楚江附近的时候所作。冬天刚刚过去,其寒冷犹在。一缕斜阳照在水面上,寒风阵阵而来,吹得花瓣片片而落,满地的红,可惜只是凌乱的铺满地面,随着风降落在江面上。寒冷的风袭面

  • 一人一首成名词:周邦彦,吴盐胜雪少年游

    历史解密编辑:张三爱自己标签:皇帝,宋朝,诗人,周邦彦,李师师,吴盐胜,宋徽宗,南乡子,古典乐,胜雪少年游

    北宋徽宗时代、最著名的词人大约要数周邦彦了。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所填的词风格虽似柳永,但比柳词精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