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源流暨图像有何意义?

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源流暨图像有何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钦点历史 访问量:2027 更新时间:2024/1/16 5:28:16

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是一幅描绘中国周边各民族的画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地图的珍品之一。这幅画作不仅是一幅地图,更是一幅民族志,对于研究中国周边各民族的历史、化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贡、职贡图与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

存世的职贡图有多种,包括番臣立像图、贡兽图、殿堂朝贡图和诸夷职贡图。其中,番臣立像图是描绘了职贡使臣的形象;贡兽图则是描绘了职贡中的动物;殿堂朝贡图是描绘了朝贡仪式;而诸夷职贡图则是描绘了中国周边各民族及其特产的地理图。

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是诸多职贡图中最为著名的一幅。这幅画作共有四幅,分别描绘了中国东北、南方、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的各民族和其贡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区域和名称,并且都标注了其特产和特色。这些标注非常详细,包括各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情况、民俗文化、特产等等,为研究中国周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诸夷职贡图”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唐朝时期,中国周边各国进贡礼物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国家向中国也会献上自己的特产。

唐代的贡品繁多,各种奇珍异宝,可以说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为了管理这些贡品,唐朝建立了夷狄监,专门负责管理与各国的贸易和外交事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夷职贡图”应运而生。

最早的版本可能是唐朝官员魏徵的“大唐西域记”中的简图,它将唐朝西北边境及周边的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正式的“诸夷职贡图”则是在明朝由李公麟制作。李公麟曾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此后开始制作“诸夷职贡图”。李公麟的版本沿袭了唐代简图的思路,将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及其特产、特色都详细描绘了出来,制作精美,是中国古代地图的重要代表之一。

“诸夷职贡图”不仅是一幅地图,更是一幅民族志,对于研究中国周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记录了当时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宗教信仰、建筑特色、服饰习俗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了解中国周边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交流历史有重要意义。

奇形异貌: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的画面观察

在观察“诸夷职贡图”少人本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胞胎现象。在同一区域内,会出现相似的人物形象,其差异仅在于衣着和表情等细节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现代绘画中比较罕见,但在古代绘画中则很常见。

这种现象在“诸夷职贡图”中的出现,既可能是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也可能是绘画技巧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所致。

除了李公麟款的“诸夷职贡图”外,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三本类似的职贡图,它们分别是陈大中的《东瀛绘》,李之藻的《四夷图说》和张孝祥的《万国图志》。

这三本职贡图在绘画手法、画面构图和特色描绘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在与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进行对比观察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情况。

在“诸夷职贡图”中,除了少人本外,还有多人本。相比之下,多人本中的人物数量更多,描绘更加详尽。

多人本中每个民族的特色和特产也更加丰富。这种多人本与少人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多人本是根据少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描绘和完善而来。多人本和少人本之间存在这种补充和关联,也反映了当时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除了与少人本之间的关系外,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多人本与三本明清职贡图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在绘画手法和内容表现上存在相似之处。三本明清职贡图都是在明清时期绘制的,这时的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诸夷职贡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相互关联中,可以发现“诸夷职贡图”在表现各个民族特色方面更加突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人记载李公麟“诸夷职贡图”史料考订

在明代,李公麟的“诸夷职贡图”已经开始广泛传播。《明史》中对李公麟的“诸夷职贡图”进行了介绍,称其“图上所载,谷川、坂陵、城郭、交通、宫殿、祭祀、土产、器用、服饰,一应俱全”。可见,这幅地图不仅包括了地理信息,还详细记录了各民族的文化和特产。

明代出现了两种版本的“诸夷职贡图”,分别是“焦氏说楛本”《龙眠居士宾贡图》和“宝绘录本”《李公麟诸夷职贡图》《钱玉潭诸夷职贡图》。

这些版本都是在明代由后人制作的,它们在继承和发扬李公麟的原始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和修正,使地图更加准确和完整。

“焦氏说楛本”《龙眠居士宾贡图》是由焦竑编纂的版本,焦竑是明代末年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制作者。在他的版本中,他增加了一些民族的信息,例如西南的藏族、蒙古的绰克、鲁朵等,使得地图更加全面。

“宝绘录本”《李公麟诸夷职贡图》《钱玉潭诸夷职贡图》则是由明代官员和书画家制作的。在他们的版本中,地图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钱玉潭诸夷职贡图》中,地图上的每个民族都标注了其特产和特色,这使得地图更加准确和详细。

清人记载李公麟“诸夷职贡图”与“十国图”关系考订

据“古芬阁本”《李伯时异域来图》记载,李公麟的“诸夷职贡图”包括“十国图”在内。这个记载表明,李公麟制作的“诸夷职贡图”确实包括了“十国图”的内容,而且可以认为,“十国图”是“诸夷职贡图”中的一部分。

“穰梨馆本”《李龙眠十国朝贡图》对这个记载提出了异议。根据该本中的描述,李公麟的“诸夷职贡图”与“十国图”是两幅不同的地图,它们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这个记载表明,“诸夷职贡图”和“十国图”不是同一幅地图,而是两幅不同的地图。

真实的情况是,“诸夷职贡图”中并没有固定的“十国图”版块,因此“诸夷职贡图”是否包含“十国图”内容尚未有定论。同时,需要不过值得注意“十国图”中的国家名称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版本中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十国图”本身的定义和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刘克庄本李伯时十国图”并非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

需要澄清的是,“刘克庄本李伯时十国图”并不是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这幅画的出处和作者一直备受争议,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清朝画家刘克庄所绘,而题名为“胡王宴饮图”。

这幅画描绘了南朝梁朝皇帝萧衍与南方十国的君主们在胡王宴上的盛况,是一幅以历史为背景的宫廷画作。

那么,“诸夷职贡图”又是如何与李公麟联系在一起的呢?

事实上,李公麟的确有制作过一幅类似于“诸夷职贡图”的地图,但这幅地图并不是“刘克庄本李伯时十国图”。

据史料记载,李公麟的“诸夷职贡图”是明朝时期制作的,而“刘克庄本李伯时十国图”则是清朝时期的作品。两者之间相隔了几百年,因此二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

不难由此看出刘克庄本李伯时十国图”与“诸夷职贡图”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地图的珍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地图不仅描绘了中国境内的地理情况,还展示了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为我们了解中国周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更多文章

  • 人生赢家李公麟,绘天下第一白描《五马图》,没有颜色却惊艳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吴道子,人物画,顾恺之

    导语:白描技法的工笔人物画,是北宋时期文人画的经典。其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笔法,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宋代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峰,画院制度的确立开启了中国“士人画”的新高潮。作为“宋画第一”,李公麟的声誉随着他笔下的骏马而蜚声朝野。苏东坡有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称赞的便是

  • 宋画第一人李公麟,因题材与众不同,才被董其昌排除在南宗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董其昌,南宗,宋画,米芾,米友仁

    导语:李公麟是北宋文人画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的特殊性来自于他耐人寻味的“矛盾性”。就如身为文人画家的他,绘画题材怎会与当时的文人画大相径庭?又如苏轼将他归为文人画家,为何董其昌却将他排除在“南宗”之外呢李公麟,字伯时,庐州舒城人,因舒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

  •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梁楷

    历史解密编辑:檀香艺术标签:梁楷,书画,国画,中国画,书画展,名家

    梁 楷 斋号枕月楼,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进修于清华美院全国书画高研国展创作班。现为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三门峡市青联委员,政协委员。擅长山水花鸟,兼攻书法,

  • 大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楷一行到青羊法院考察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标签:梁楷,青羊法院,法院

    5月9日,大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楷一行到青羊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以及审判质效管理等工作进行考察交流。青羊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袁艺,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荆,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光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交流座谈。梁楷副院长一行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听取了立案诉服、繁简分流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果介

  • 梁楷|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墨真书画院标签:梁楷,名家,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中国书画,齐白石传人

    【个人简介】梁楷,斋号枕月楼,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助教,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为河南省山水画学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观美术馆副馆长、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太行山分会副主席、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离经叛道:梁楷的绘画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梁楷,水墨,绢本,设色,纸本

    翁万戈捐赠 白描道君像卷上海博物馆藏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宋宁宗嘉泰(1201—1204)年间画院待诏,赐金带,而梁楷不受,挂于院内,扬长而去。嗜酒以自乐,号曰“梁风子”。其绘画风格有两种,一种是为画院画家所敬佩的细笔法,另一种则是用笔简略粗犷的水

  • 清涼赏析丨南宋禅画:梁楷《出山释迦图》

    历史解密编辑:五台山佛教标签:梁楷,出山释迦图,释迦牟尼,绘画,人物画

    【名称】梁楷《出山释迦图》【年代】南宋【形制】绢本设色【尺寸】119×52cm【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山释迦图》简称《出山图》,是道释人物画中比较重要的绘画题材之一,描绘释迦牟尼发心悟道之后重归人世的情景。历史上不少画家都曾创作过这一题材类 型的绘画作品,塑造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释迦牟尼悟道出山

  • 中国写意画之始祖——梁楷

    历史解密编辑:盛世品今标签:梁楷,人物画,写意,绘画,中国画,工笔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 上海博物馆藏 在中国人物画史的发展长河中,不能不提到唐代的吴道子、宋代的梁楷这两人的绘画艺术。吴道子在宫廷绘画之外大量吸收民间绘画等外来画风,形成中国人物画独特的线描特色。 南宋 梁楷 山阴书箑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梁楷是中国画写意“简笔”人物画的创始者,另辟蹊径地开辟了中国写

  • 梁楷----大写意画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梁楷,人物画,画家,山水画,张大千,泼墨仙人图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梁风(疯)子”。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

  • 赏画 | 梁楷《雪景山水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梁楷,雪景山水图,范宽,山水画,水墨,图绘宝鉴,画家,艺术家

    梁楷《雪景山水图》绢本 立轴 浅设色 109.4x49.7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关于梁楷的生平,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可谓是唯一的资料。文日:“梁楷,东平相义之后,善画人物山水释道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嘉泰年(1201-1204)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嗜酒自乐,号日梁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