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画第一人李公麟,因题材与众不同,才被董其昌排除在南宗之外?

宋画第一人李公麟,因题材与众不同,才被董其昌排除在南宗之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寓书喻画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1/16 5:27:50

导语:李公麟是北宋文人画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的特殊性来自于他耐人寻味的“矛盾性”。就如身为文人画家的他,绘画题材怎会与当时的文人画大相径庭?又如苏轼将他归为文人画家,为何董其昌却将他排除在“南宗”之外呢

李公麟,字伯时,庐州舒城人,因舒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擅长白描,山水、人物、鞍马、花鸟无一不精,被誉为“宋画第一人”。

苏东坡说他:“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丹青弄笔聊尔耳,意在万里谁知之。”

黄山谷更是说:“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

就连《宣和画谱》都有记录:“刻意处如吴生,潇洒处如王维”。

由此可知,李公麟应是一位真正的文人画家,那么为何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中,将他从代表文人画正宗的“南宗”一脉上排除在外呢?

充满争议的文人画家

李公麟在宋时已被划归为文人画家,但他的绘画题材却与当时的文人画家大相径庭, 众多的文人画家都以便于遣兴戏墨的花鸟和山水为题材,但他的绘画却始终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形成之前,晚明鉴赏家詹景风对李公麟等人曾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界定:

山水有二派,一为逸家,一为作家,又谓之行家、隶家。逸家始自王维、毕宏、王洽、张璪、项容,其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及燕肃、米芾、米友仁为其嫡派。……作家始自李思训、李昭道及王宰、李成、许道宁,……至于兼逸与作之妙者,则范宽、郭熙、李公麟为之祖,其后王诜、赵子昂、翟院深、赵干、宋道、宋迪与南宋马和之,皆其派也。……

李公麟初学顾恺之阎立本、李昭道、陆探微、吴道子、王维、韩干,年少时就领悟了古人笔意,进而又广泛师法晋隋唐宋诸家。

但他的画风却与同时代的文人画家都不同,其他人极力排除“形似”,注重抒发胸中的抑郁,并称之为“做戏”。如米芾在墨戏的时候,竟“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

李公麟则摒弃了这一点,他在创作方法上,十分重视艺术形象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在作品中强调人物形象的传神。

《宣和画谱》曾记载李公麟:“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获、台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小大美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

而董其昌的观点在《画旨》中说的很明了,他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可见他认为,那种“精工”之画,“其术亦近苦矣”,“殊不可习”。

加之李公麟所擅长的画类也并非是当时文人中盛行的梅兰竹菊、山水松石,而是对造型功夫和笔法规范要求较高的道释人物画。所以,对于明代更尚笔墨的语境来讲,“形”的写真要素成为了董其昌把他排除在外的原因。

即便如此,李公麟文人倾向的审美意识还是不能改变的。

融己入画,展现内心的真实

李公麟将自己的审美意志融入到了自然的事物中,融入到他所讲述的道理之中,用绘画的形式,通过画笔描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融情于景。喜乐哀愁不是因为那些世俗之物而控制,是内心真实情感表现。

《龙眠山庄图》

传世作品中最贴近李公麟画作的摹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的整体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曲线型线条,将山体、水流、云霞描绘出来,利用这种流动感,使得画面中的景象生动的联系起来。虽然画面中未着其他色彩,但是利用墨色的积、叠、浓、淡将黑白灰的层次感呈现。

在山体周围有平日生活在山间的农民、妇人和孩童,给画卷的整体增添了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描绘出的山下田居,友人相伴,清风云彩的场景,是远离官场混乱的娴静生活,这幅画作里藏着李公麟的愿景。生活在远离名利场,可以游玩于山水之间,过着如诗一般优雅安宁的龙眠山庄生活。

虽然这张临本《龙眠山庄图》是残卷,但还是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文人的日常生活。

《维摩演教图》

传为李公麟所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在画幅的左右各占一方。维摩诘置于画卷右侧,一位老者形象,身体微微后倾,靠在一个小椅子上,较为怡然自得地坐在胡床上。而这,正是李公麟自身的精神融入。

维摩诘右手向前竖起两指,带有动态感,左手手肘随性倚在小椅子护手处,芭蕉扇轻到在胸前。右膝微微屈起,左足肆意而屈,双履整齐地摆放在胡床前的脚凳上。与之相对的文殊菩萨较为正挺的坐在须弥台上,头戴宝冠,双目微垂,无悲无喜,双手合掌,脚置莲花台,其侧还有趴着的狮子、合掌的童子。

这种静与动的对比,逸然与紧绷的状态被这白描的墨色勾勒出来,也恰恰是这单纯的墨色,才能更好地观察到这种对比,没有被色彩扰乱注意,能够仔细观察绘画人物形象。

结语:

李公麟的一生画了几百幅画,然而现世的作品却寥寥可数。可见,当时的李公麟是以绘画出名,但未曾想过以画谋利,更多的是让画作来承载自己所想表达的情感,寄托在画中的愿景是他的文人精神。

他是《维摩演教图》中坚持自己心中的“道”的“维摩诘”;是《山庄图》中寄情山水,乐于田园的“文人”形象所代表的“主人公”。

其实就像李公麟评价自己的艺术观点所说的那句话“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

——END

标签: 李公麟董其昌南宗宋画米芾米友仁

更多文章

  •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梁楷

    历史解密编辑:檀香艺术标签:梁楷,书画,国画,中国画,书画展,名家

    梁 楷 斋号枕月楼,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进修于清华美院全国书画高研国展创作班。现为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三门峡市青联委员,政协委员。擅长山水花鸟,兼攻书法,

  • 大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楷一行到青羊法院考察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标签:梁楷,青羊法院,法院

    5月9日,大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楷一行到青羊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以及审判质效管理等工作进行考察交流。青羊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袁艺,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荆,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光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交流座谈。梁楷副院长一行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听取了立案诉服、繁简分流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果介

  • 梁楷|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墨真书画院标签:梁楷,名家,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中国书画,齐白石传人

    【个人简介】梁楷,斋号枕月楼,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助教,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为河南省山水画学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观美术馆副馆长、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太行山分会副主席、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离经叛道:梁楷的绘画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梁楷,水墨,绢本,设色,纸本

    翁万戈捐赠 白描道君像卷上海博物馆藏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宋宁宗嘉泰(1201—1204)年间画院待诏,赐金带,而梁楷不受,挂于院内,扬长而去。嗜酒以自乐,号曰“梁风子”。其绘画风格有两种,一种是为画院画家所敬佩的细笔法,另一种则是用笔简略粗犷的水

  • 清涼赏析丨南宋禅画:梁楷《出山释迦图》

    历史解密编辑:五台山佛教标签:梁楷,出山释迦图,释迦牟尼,绘画,人物画

    【名称】梁楷《出山释迦图》【年代】南宋【形制】绢本设色【尺寸】119×52cm【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山释迦图》简称《出山图》,是道释人物画中比较重要的绘画题材之一,描绘释迦牟尼发心悟道之后重归人世的情景。历史上不少画家都曾创作过这一题材类 型的绘画作品,塑造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释迦牟尼悟道出山

  • 中国写意画之始祖——梁楷

    历史解密编辑:盛世品今标签:梁楷,人物画,写意,绘画,中国画,工笔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 上海博物馆藏 在中国人物画史的发展长河中,不能不提到唐代的吴道子、宋代的梁楷这两人的绘画艺术。吴道子在宫廷绘画之外大量吸收民间绘画等外来画风,形成中国人物画独特的线描特色。 南宋 梁楷 山阴书箑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梁楷是中国画写意“简笔”人物画的创始者,另辟蹊径地开辟了中国写

  • 梁楷----大写意画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梁楷,人物画,画家,山水画,张大千,泼墨仙人图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梁风(疯)子”。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

  • 赏画 | 梁楷《雪景山水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梁楷,雪景山水图,范宽,山水画,水墨,图绘宝鉴,画家,艺术家

    梁楷《雪景山水图》绢本 立轴 浅设色 109.4x49.7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关于梁楷的生平,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可谓是唯一的资料。文日:“梁楷,东平相义之后,善画人物山水释道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嘉泰年(1201-1204)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嗜酒自乐,号日梁风子。

  • 南宋梁楷:神定意到,画尽意足,皆作禅理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梁楷,画家,国画,布袋和尚

    他以画宗教人物、鬼神、名人高士、山水为主,是个有着超高创作欲望的画家,而且性格洒脱又乖张,不拘小节,是那种人们口中的对世间名利视若浮云的一类人。梁楷 李白行吟图南宋_梁楷_戴雪归渔图南宋_梁楷_右军书扇图卷南宋_梁楷_兰亭题序图梁楷 泼墨仙人图梁楷 布袋和尚图布袋和尚图 局部南宋 梁楷《六祖斫竹图》

  • 梁楷八高僧图,高清神品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绢本,设色,梁楷八,八高僧图

    梁楷《八高僧图》画中分八段从南北朝至唐末的佛教禅宗八位高僧故事八高僧图南宋 梁楷(传) 绢本设色 26.6x75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达摩面壁·神光参问》《弘忍童身·道逢杖叟》《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智闲拥帚·回睨竹林》《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灌溪索饮·童子方汲》《酒楼一角·楼子参拜》《孤蓬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