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虞云国|曾巩《局事帖》二题

虞云国|曾巩《局事帖》二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汇报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3/12/6 20:37:49

前贤时彦对曾巩《局事帖》多有考论,笔者不贤识小,仅对两个相关问题,结合文献,略说浅见;当然,限于史料,也仅是管窥而已,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曾巩《局事帖》

资料图片

无党乡贤之旁证

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卷12著录云:“曾子固《局事多暇帖》,行楷书,印书纸背。”今据存本行款,过录标点如下:

局事多暇,

动履禔福。去远

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

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

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

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

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

府下,因以致谢

左右,庶竟万一,余冀

顺序珍重。前即

召擢,偶便专此

上问,不宣。 巩 再拜

运勾 奉议无党乡贤。 二十七日。谨

帖文过简,语焉不详,若干问题仍值得“疑义相与析”。

《局事帖》说及致书对象,仅有寥寥八字:“运勾奉议无党乡贤”。“运勾”即“转运司勾当公事”的简称,该人差遣实职,乃转运司属官。“奉议”即元丰改制新颁寄禄官“奉议郎”的简称,系受文者的阶官。“无党”应是受帖者的字,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过眼要录》里以为就是欧阳修弟子、为《新五代史》作注的徐无党。这一推断的失误在于,徐无党是婺州永康人,与南丰曾巩攀不上同乡关系。或说《局事帖》乃曾巩在两浙东路为官时所作,他以地方官身份可以称徐无党为乡贤。但这种曲为之辩仍难自圆其说。曾巩在两浙东路仅有熙宁二年(1069)通判越州与元丰二年(1079)出知明州的仕履,而《局事帖》中那位无党明白无误地结衔“奉议”官阶,这一寄禄官衔要到元丰三年九月以后才恢复使用。于此可以断言,这位无党,绝无可能是徐无党,而是别有其人。

这位无党应是曾巩同乡,故以“乡贤”相称;而按宋代称谓惯例,一般不以名直呼同辈,故无党应是其字。通过查索,王安石有《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诗,据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此诗写于其变法之前的治平三年(1066)。其最后说:“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民间将杜鹃啼声解作“不如归去”,故《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云:“观公末句已有不归临川之意”,可见这位“无党”与王安石同乡,故话及归乡事。与曾巩同属旧党的彭汝砺(1047—1095),在其《鄱阳集》卷10有《寄题晏无党少府》诗,宋代常以少府借称县尉,元丰改制后也指“判少府监”。这位晏无党少府与王安石出访、曾巩致书的对象很有可能是同一人。笔者推测,北宋仁宗朝宰相晏殊与王安石同为抚州临川人,这位无党也许即出自临川晏氏,故王安石与谈归乡问题。

查弘治《抚州府志》卷18《科第一》,嘉祐四年(1059)刘煇榜下有进士晏朋,注云:“(晏)殊从侄孙”,临川县人(清雍正《江西通志》卷49《选举》同)。中国古人称呼有名有字,一般说来,字是男子及冠之年才据名而取的。据《太平御览》卷362引《秦记》说:“冠而有字,所以尊其名也。名成乎礼,字依乎名。名,字之本;字,名之末也。”文献学研究指出,在据名取字的传统中,“名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其原则“有的名与字是同义词”“有的名与字是反义词”(参见王力《古代文化常识》)。而“朋”与“无党”恰构成“名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属于取字传统中的反义词原则,也即宋人所谓的“有因其名之美而抑之者,有因其质之偏而矫之者”(俞德邻《左近仁字说》)。类似的例证在南宋梁克家编纂的《淳熙三山志》卷29《人物类四》中也有“黄朋举,字无党”的记载,故可推断这位晏朋即字无党。

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8元丰七年九月庚申条云:“转运司管勾文字、奉议郎晏朋,宣德郎王惟各罚铜十斤,坐不应副麟、府州赏功绢也。”这位晏朋罚铜时任转运司管勾文字,其差遣实职的简称与《局事帖》里无党乡贤出任的“运勾”正相契合,奉议郎的阶官也与《局事帖》里“奉议无党乡贤”如合符契。《局事帖》作于元丰三年,罚铜时在元丰七年,晏朋的差遣与阶官或在同一考课磨勘周期内,故未有变动。由此足以断定,这位罚铜的晏朋就是弘治《抚州府志》里那位晏殊的从侄孙、嘉祐四年的临川县进士;他与上文王安石出访的“无党”与彭汝砺寄题的“晏无党”都是同一人。曾巩虽是建昌军南丰人,但建昌军在唐代与五代前期都属抚州治下,直到元代,吴澄尽管籍贯是抚州崇仁,跋曾氏墨帖落款时仍敬书“乡后学”,故曾巩称临川人晏无党为乡贤完全是顺理成章的。

作帖月份之再考

2016年,尹光华先生著文《千年遗珍人间孤本:曾巩〈局事帖〉初考》(下称《局事帖初考》),其中多有胜义。他以《局事帖》已经以元丰改制的阶官衔称无党,坐实其只能形成在元丰三年(1080)九月十六日颁行元丰官制后,极具说服力。但进而认为:

当年十月二十六日神宗已召见曾巩,“赐对延和殿”,并结束了外放生涯。因此,这封信只能书写于九、十月间。由于信末已写明“二十七日谨启”。而九月至十月二十六日之间只有一个“二十七日”,即九月二十七日,它便是书写本札的确切日期。

李震在《曾巩年谱》修订版中即采此说。笔者认为,这一判断或许未能言必。之所以有此异议,关键在于对以下帖文的不同解读。先列《局事帖初考》理解的引文:

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

笔者则将这段文字点读如下:

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

也就是说,《局事帖初考》以为“前即召擢”的是无党,我却认为是曾巩。

曾巩自熙宁二年(1069)与王安石政见有异,便自请外放,其后十二年间历知六州,转徙南北。熙宁十年(1077)起,曾巩以“母老多病,见居京师”为由,一再恳求朝廷“或还之阙下,或处以闲曹,或引之近畿,使得谐其就养之心”(《曾巩集》卷16《福州上执政书》),却未能如愿,仅依次从福州易明州改亳州而已,连《宋史》本传都说当时舆论“颇谓偃蹇不偶”。不料元丰三年(1080),曾巩新接移知沧州的任命,比起亳州来,这将意味他离寓食东京的八旬老母更加遥远。百般无奈下,他在往赴沧州转道抵京前向皇帝上状,要求面见宋神宗。他一再强调自己“远违班列十有二年”“窃不自揆,愿奉德音”“伏望圣慈,许臣朝见”(卷34《授沧州乞朝见状》),终于在“十月二十六日伏蒙圣恩,赐对延和殿”,恩准他留京任职,勾当三班院,结束了长达十二年颠簸外放的经历。《局事帖初考》推断《局事帖》作于九月二十七日,恰是曾巩等待德音前途未卜之时,揆之情理,作帖可能性似乎不大。

但倘将“余冀顺序珍重”属上读断,则可理解为:夏秋之交,我经过府上,乘此机会致谢左右,或略表感激之情于万一,其他希冀你逐次珍重。而“前即召擢”,若依《局事帖初考》则属上读,乃曾巩祝愿无党之词。但皇帝召擢有程序与资格的限制,这种空口祈祝反显得有违情理。相反,“前即召擢”若作下读,则是曾巩在前途明朗后通报无党之语:我前不久已受皇帝召擢,让我留京,偶有方便,专作此帖奉告。倘按此理解,《局事帖》应作于十月二十六日赐对延和殿之后,而少有可能作于去留未定忐忑等候的九月二十七日。

在赐对延和殿不久,曾巩再上状要求登对,此即《曾巩集》卷34《乞登对状》所云“伏望特垂圣慈,许臣上殿傅奏,使臣得披腹心,以称前日之圣问”。中华书局本在此状下据《南丰曾先生文粹》有校记云:“元丰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0元丰三年十一月壬子(即二十四日),即载有曾巩登对的详细内容(其内容包括《曾巩集》卷30《请令州县特举士劄子》《议经费劄子》与卷31《再议经费劄子》)。也就是说,曾巩在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到一月的时间里,还要赶写以上状劄,而《局事帖》又未向无党提及登对事,故有理由推断:《局事帖》作于延和殿赐对次日,即十月二十七日,曾巩就迫不及待将赐对召擢奉告对方,并诚挚表达由衷的谢意。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编辑:陈韶旭

责任编辑:李纯一

更多文章

  • 曾巩为官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曾巩,为官,齐州,知州,官府,地方官

    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一名政绩卓著的官员。嘉佑二年,曾巩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仕途生涯。早年间在朝廷担任一些文职,多年后出任地方官职。曾巩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他被任为越州通判,其时越州大旱,粮食紧缺。曾巩考虑到常平仓的粮食供应不了境内粮荒,各地百姓也不可能都到州城来买

  • 曾巩与济南的不解之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曾巩,大明湖,趵突泉,西湖,济南,齐州二堂记

    曾巩是客居济南的名士,是济南重要的文化名片。曾巩任齐州知州只有两年,政绩却十分显著。他改革弊政,推崇仁政;推行新法,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根除水患;镇压恶霸,除暴安良;珍惜民力,节用裕民;美化环境,建设城市;重视文教,繁荣学术;把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物阜民丰, 是一位卓有才干的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卓著

  • 曾巩之侄曾纡《过访帖》拍出4025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曾纡,过访帖,曾巩,黄庭坚,米芾,李公麟

    曾纡(1073-1135),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他与曾巩、曾布、曾肇、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纡天资聪颖,十三岁时已经在诗文上有多开悟,伯父曾巩以韩愈的诗文传授指导,学习更加上一层楼。十八岁时,曾纡便在开封

  • 曾巩:对任何命运抱有气概和平和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曾巩,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仲淹

    · 这是第466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唐宋八大家,前面陆陆续续都写过7家了,该写曾巩了。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有多厉害呢?介绍一个人,应该先介绍绝活和核心竞争力。他写东西特别快,又相对特别好,应是古代单位时间内产出性价比极致王。十几年前,小作者我也特别“能打”

  • 宋代墓志︱王安石“退稿”曾巩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曾巩,王益,诗人,宋朝,王安石,墓志铭,宋代墓志

    墓志铭的写作,中国古代最常见的情况是墓主人去世之后,丧家给一定数量的财物(雅称为“润笔费”)请他人撰写,写作者完成之后交稿,丧家磨勒上石。不过,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情况,即丧家先后两次求他人为墓主撰写墓志,也就是说墓主一人有两方墓志存在。据学者统计,在上万方唐代墓志中,有28人存在两方墓志,(拜根兴:《

  • 抛弃瘫痪妻子娶小娇妻,“现代陈世美”水均益却养智残大哥16年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水均益,陈世美,央视,杨迪

    人之初,是善是恶?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而在一位央视名嘴——水均益身上,这个命题也在困扰着观众们。他原本是央视最出色的主持人之一,更是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地进行新闻报道。多年的打拼,使得他的业务能力获得了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然而一场绯闻的引爆却将他勾勒成为"现代陈世美",也正是这个人们以为的"陈世美"

  • 穷丈夫整容变成高富帅,开宝马却4年不管妻儿,妻子:当代陈世美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调研室标签:陈世美,结婚,离婚,婚姻,罗志强,陈亚丽

    男子离家打工四年之久,期间从未回家一次,独自在家教子的她在视频中偶然刷到一个外貌陌生又熟悉的男人,容貌精致西装革履。这个人是否是她的丈夫呢?在家刷视频,意外发现离家四年的丈夫眼前这个女人名叫陈丽亚,生于贵州张于贵州的她,如今独自一人来到长沙,住在一起家廉价的旅馆里,其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消失四年之久的

  • 民国渣男图鉴:胡兰成情史乱,萧军会家暴,郭沫若就是民国陈世美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胡兰成,郭沫若,萧军,萧红,张爱玲,沈从文

    作者|门木编辑|知愚姑娘古语有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然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但每句良言背后都暗藏着无数血与泪的悔悟。事实证明,负心是读书人的传统技能,尤其在哄骗女子上,相爱时浓情蜜意海誓山盟,厌弃时决然无情翻脸不认人。读书人擅长用笔杆子针砭时事,也擅长用甜言蜜语笼络少女芳心。近如民

  • 大姐相亲,得知对方是抛弃前妻的陈世美,当场开怼:你不是我的菜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陈世美,离婚,红娘,结婚,相亲,李大姐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尤其是在感情里。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个嘴上说着爱你的男人,究竟出自真心,亦或只是在哄你;你也永远不知道曾经一心一意对你好的男人,什么时候目光开始流连那些更年轻漂亮的身影;曾经许诺你不离不弃的男人,什么时候会背弃了誓言。人是被欲望驱使的生物,抵

  • 吃播3大讨人厌网红:大胖现代陈世美,浪味仙背叛,他贪婪当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会白话的涛标签:网红,陈世美,吃播,背叛

    吃播是前几年随着短视频一起兴起的一种职业,通过直播探店或者推荐美食,就可以在线上获得名气和收入,还有的美食店铺邀约免费吃,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专职做网红。但网红过低的门槛也使得这个行业的人素质参差不齐,都说日久见人心,一些网红的性格在日积月累下逐渐暴露,而在吃播界,就有三大被人讨厌的网红,人都有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