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一名政绩卓著的官员。
嘉佑二年,曾巩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仕途生涯。早年间在朝廷担任一些文职,多年后出任地方官职。
曾巩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他被任为越州通判,其时越州大旱,粮食紧缺。曾巩考虑到常平仓的粮食供应不了境内粮荒,各地百姓也不可能都到州城来买粮,就让各地富户如实登记粮食,得到粮食15万石,让他们以略高于常平仓的粮价在当地出售。百姓在本地就能买到粮食,由此解决了粮荒问题。他又让官府向农民出借谷种,等到秋天庄稼收获后,连同赋税一同收回,农民的农事没被耽误,朝廷的税收也得到了保证。他的这些善政得到当地人民的交口称赞。
曾巩关心民生疾苦,对危害百姓的地方黑暗势力予以严厉的打击。他被擢拔为齐州知州时,齐州当地有一周姓大户,其子周高结交官府权豪,势力很大。他恃势欺压良善,污辱妇女,坏事做绝,地方官吏却不敢过问。曾巩经审判后将他投入监狱。当地民众拍手称快。
齐州章丘一些乡村不法分子结成“霸王社”,经常乘着夜色,结伙杀人抢劫,甚至公然抢夺囚犯。曾巩组织地方结成保伍,互相声援。又派出精干人员侦察,发现一个地方出现盗情,其他地方派人支援。这些贼人纷纷落网。有一个叫葛友的贼人前来自首。曾巩用好酒好菜招待他,让他穿上新衣,骑上大马带着随从到处招摇,借此分化那些贼人。果然,贼人纷纷前来自首。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渐渐销声匿迹,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好,齐州境内出现了少有的夜不闭户的景象。
后转任洪州知州。这时江西境内发生瘟疫。曾巩积极应对,一面准备充足的抗疫药物,一面组织疫区人员隔离。对贫穷的兵士和百姓,官府免费提供馆舍食物,延请医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安南发生叛乱,朝廷派出军队征讨,所经各地州县需要供应军队。官府为此横征暴敛,索求无度,百姓烦扰不堪。经洪州时,曾巩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既保证了对军队的供应,又没有骚扰到百姓,甚至军队离开时百姓都不知道。
曾巩在地方官任上十余载,始终以清廉自持。担任福州知州时,福州没有职田,官府占着一个大园子,面积极大,每年出售园中果子疏菜来增加知州俸禄,每年可以收入三四十万钱。曾巩说:“这是太守(知州)和老百姓争利,怎么行呢?”于是,取消了这个惯例。后来的继任者也不再收取这笔钱了。
经世致用,造福于民,这大概是像曾巩这样正直的封建士大夫的为官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