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地方官

地方官

  • 历史上的六官指的是什么(六部官吏)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7:43:54阅读:2345

    北周时期,六官组织是主要形式,六官在当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六个官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吧?今天,边肖将告诉你历史上的六个官员是什么意思,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来看看吧!春夏秋冬天地六官的命名源于古代李周。书中列举的六位官员分别是:天官、地方官司徒、宗伯、下官司马和宣。在这六个框架

  • 在全国普设各级地方官学——朱元璋对中国教育普及化的贡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20:25:10阅读:1815

    〇在全国普设各级地方官学朱元璋对中国教育普及化的贡献②从1365年朱元璋将集庆路学改为国子学,创建了中央最高学府起到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形成南北两监(原京师国子监改称为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则称为京师国子监)为止,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一直都在积极构建中央官学实际上明初除南北国子监以外

  • 东汉地方官员,东汉官制结构图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6 13:22:20阅读:1859

    与西汉相比,东汉地方官制在郡县两级基本相同,但郡县的重要性和权力远低于西汉。在州一级,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东汉的州已经演变为一等地方,在郡之上。至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制变为州、县、郡三级制,一直延续到隋朝“废郡”。在东汉时期,北京首都洛阳以外的地区被分为十二个州,每个州都任命一个秘书处作为

  • 西周地方官制是什么制度,西周地方官制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9 19:07:56阅读:637

    西周地方政府的组织,曾有“五服”“五品”之说。所谓“五服”,按诸侯封地远近,分为典、侯、宾、瑶、黄五服。服役就是为天子报效国家。《荀子·郑伦篇》说:内封衣,外封衣,侯卫斌衣,蛮子衣,戎狄衣。《国语·周瑜》也有同样的记载:先君之制,州内之服,州外之服,侯卫宾之服,蛮夷之服,黄荣娣之服。说到“五服”,刘

  • 北宋蔡襄是以何著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11:14:03阅读:390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十八岁的时候游学京师,之后又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公元1030年的时候在开封府参加乡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年之后蔡襄就进士及第,之后就步入了官场。公元1403年,蔡襄主持建院衙署,蔡襄为人正直,办事公正,轻重缓急都能够很好的取舍,而且敢于直

  • 东汉的地方官制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22:59:05阅读:401

    东汉之处民造取西汉比拟较,正在郡、县两级是基础不异的,没有过郡的主要性以及势力较西汉下落不少。正在州一级,则有基本性的好同,东汉的州已经经演化成为一级天圆,赶过于郡之上。至此,中国现代之处止政区划由郡县造变化为州、郡、县三级造,一向持续到隋晨“兴郡”为行。东汉将都门洛阳以外的天区分别为十二个州,各遣

  • 南宋时期地方有什哪些官制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8:23:36阅读:3383

    北宋早期基础上因循唐五代旧造。止政机构分州、县两级。宋太宗之后,又把齐国分为多少路,路相称于唐朝的讲、元朝的省。那便变为为路、州、县三级。县是天圆止政机构最低一级,自秦汉之后,历晨因袭没有革。宋朝的县,设县令、县尉,做为一县的少民。年夜县借设有主簿一员。《少编》卷11载,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划定

  • 明朝藩王和地方官谁领导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5:58:43阅读:2778

    道到明代的墨元璋不少网友皆道了实在那团体实的没有复杂的,最年夜的业绩便是颠覆了受元的统治,复原了名族的仄等那样的事件了,道到帝王不少网友皆明白必要三宫六院的媳妇不少,以是孩子也不少了,墨元璋有25个皇子,那25个皇子皆分到了各个天圆做了王,那末那些王以及外地的当局民员的闭系又是怎样样的呢?上面便尾随

  • 西周地方官制是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0:02:20阅读:2074

    西周天圆当局的构造,曾经有“五服”、“五等”的道法。所谓“五服”,便是根据诸侯启天的近远,分启为甸,侯,宾,要,荒五服。服便是伏侍皇帝之邦国。《荀子·正论篇》云:启内甸服,启中侯服,侯卫宾服,夷狄要服,蛮夷荒服。《国语·周语》也有一样的纪录:妇先王之造,邦内甸服,邦中侯服,侯卫宾服,夷狄要服,蛮夷荒

  • 宋朝京官,主动申请到偏远的流放之地去做官,原来只为此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4:39:59阅读:2006

    我国古代那个朝代官员的收入高、待遇好?趋于一致的意见是宋朝,大家都觉得宋朝的官员俸禄高,待遇好。目下这种流行的说法,是依据清朝历史学家赵翼的记载:“(宋代)恩逮于百官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为法者也。”《廿二史札记》清·赵翼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北宋的朝廷对于官员,给予了优

  • 韩网友调侃明朝不是中国的,网友吐槽:明朝有个官职你们适合!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14:10:19阅读:1797

    对于明朝你们有什么了解?反正见识浅薄的梨花,了解的明朝都是从明朝那些事儿,了解来的。那时候,梨花高三,就是轻伤不下火线的高三,我迷上了一本书,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我就会打开收音机,听耳机那边醇厚的声音读明朝那些事。那是所有贫乏的生活里唯一的希望。特别是那个好听的声音。其实明朝是个挺好玩的朝代,总有种

  • 清朝的钦差大臣,权力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6:04:48阅读:311

    钦差,存在于北周至明清时代,意为旧时官场由天子任命的一种临时性“差遣”,奉派出外办理要事的官员。比如《西游记》中有相关记载“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 。钦差,在职能上代天子“巡行天下,抚军按民”或查察弊端,类似于近现代的“专案调查小组”,比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曾派遣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相信喜

  • 清朝最猖狂一类人,杀人之后地方官根本不敢管,只因身上有件东西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4:14:53阅读:363

    但在清朝,有一类人,他们杀了人之后,地方官根本不敢管,有的甚至明知道人就是被这类人杀的,也不敢把这些人抓起来判刑,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在今天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清朝却是不得了,那就是黄色的腰带。那么,为什么黄色的腰带会成为这类人的护身符甚至是无法无天的保护伞呢?其实,这得

  • 明明是汉家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任免,却看不到汉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17:46:31阅读:1518

    天宝十节度使势力范围权势滔天的军事统帅唐朝的节度使初置时,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还兼任一省或者数省的省长于一身。他们权势滔天,俨然就是自己地

  • 宋朝乡下一县令,花80万买一小妾不睡只拜,结果一年后成朝廷大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21:17:51阅读:1322

    韩侂胄也想效法韩琦,于是在宋光宗绍熙五年,韩侂胄趁着宋光宗赵惇病重,和另一个大臣赵汝愚,合谋策划让宋光宗退位做太上皇,拥立太子赵扩登基为帝,是为宋宁宗。宁宗也对他很是感激,所以韩侂胄才得以更高的官,也就是我们说的宰相了。飞黄腾达后的韩侂胄不仅是朝中的第一权臣,关键是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朝中

  • 他本是唐朝大将,被吐蕃国王杀死前多看了一眼,国王突然痛哭不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6:55:51阅读:3252

    在公元的678年,吐蕃的军队活捉到了一个唐朝的大将,吐蕃国王想要羞辱与其对战多年的唐军一番,就准备杀死这个唐朝的将军,在准备行刑之前,吐蕃的国王不经意看了即将死去的唐朝将军一眼,没有想到的是,却被这个唐朝将军的相貌所深深吸引,于是上前仔细看过之后,国王竟然伏地痛哭了起来,身边的大臣一副不解的样子,都

  • 晚清名臣彭玉麟:刚正不阿,让关系户瑟瑟发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3:16:38阅读:1026

    话说在中国民间传统里,老百姓最渴望的莫过于圣王贤臣格局:即把幸福寄托给一个好皇帝和一些好大臣身上。所以在传统文学中,这样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包青天系列、海公案系列,就是典型。在真实历史上,晚清名臣彭玉麟,就被视为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因为在晚清,很多关系户听闻彭玉麟的名字,都会瑟瑟发抖。1、彭玉麟履

  • 围绕叶名琛的拜相,民间还有不少迷信传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2:20:45阅读:1523

    围绕叶名琛的拜相,民间还有不少迷信传说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公元1852年,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公元1857年广州失陷后,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在囚禁中,客死他乡。时人曾讥讽叶名琛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

  •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携李莲英雪地散步,182斤的瑾妃珠圆玉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0:28:43阅读:1277

    晚清末年虽然处于一个贫穷落后且社会凋敝的年代,但是彼时已有照相机流入清朝,为后人拍摄了当时大量的人物旧照和百姓生活场景。而本组珍贵的晚清老照片中不但有慈禧太后携李莲英雪地散步时的合影旧照,而且还可以看到紫禁城里182斤的瑾妃到底是何等珠圆玉润之美态。彼年的慈禧太后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是晚年时期的她依

  • 曹振镛 『楷书立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22:50:50阅读:2185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号怿嘉,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读学士。嘉庆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道光初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