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观在汝南任职期间干了哪些事?写了哪些诗词?表达了什么?

秦观在汝南任职期间干了哪些事?写了哪些诗词?表达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壹线故事汇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4/1/7 6:02:33

作者:齐云轲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诗词文章写得很好,深受后世喜爱。他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在蔡州(汝南)任教授期间所作的诗文和轶事,却鲜为人知。

一、为官一任

秦观15岁丧父,在家耕读,准备走科举仕途之路。27岁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满怀信心,却落得个榜上无名;30岁那年,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仍然名落孙山。

之后,又经几年的努力,他第三次参加考试,才得以进士及第,时年33岁,被授予定海主簿之职,还未到任,改任蔡州教授,即管教育的官,时人俗称之为“学官。”蔡州的治所,在今汝南县城,是北宋时期的战略要地。

秦观任蔡州教授,管理教育,对他本人来说,可以施展才华,用饱学知识教化百姓、兴起文教之风,有了用武之地。他从元丰八年(1085年)至元祜八年(1093年),断断续续地在汝南任职八九年的时间,做了很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任期内,他对汝南的历史及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汝南民生民情作了调查,特别是对汝南的水患,作了调查和分析。大力推动汝南的教育发展,教化引导民众向善,使汝南的民风民俗和道德风尚得以提高和净化。

秦观看到汝南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但每到入夏,水患频仍,专门写过一篇《汝水涨溢记》,表达了对当地民生疾苦的关心,对危害百姓的水灾给予高度重视。

他不仅关注水患现状,还通过调查取证,科学分析了造成汝南水患的原因:一是鸿郄陂被废所为,认为鸿郄陂尽管曾为汝南提供灌溉良田之利、菱芡渔虾之饶,但时至今日已被废,时常漫溢为水患,已成为祸害民众的源泉。此外,还因为汝河故道淤塞,泄洪不畅,造成了洪水漫溢两岸,形成水灾。

他对汝南水患的分析,为后人治水提供了依据。

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当地政府在汝河的上游舞阳拦腰截断,使汝河上游的水改道入颖河,减轻了下游汝河的压力,水患得以解除,人民安享泰宁,“汝宁府”因此得名。

二、诗文传世

秦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家,诗、词、赋、散文无不涉及。他才思敏捷,创作颇丰,由于客死异乡,今传《淮海集》40卷,不是他生前亲自编订,所以失散的作品肯定还有。他在汝南写的诗、词、文章,目前能确定的,有诗7首、词4首、文章7篇。

《拟郡学试东风解冻》《送张叔和兼简鲁直》及《答曾存之》三首诗,写自己入仕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虽然做一个蔡州教授的小官,但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洋溢着乐观自信,憧憬未来的期待,希望“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

《送张叔和兼简鲁直》一首诗,除了表达朋友的思念、感恩之情外,还表达了对大臣结党营私的不满,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诗尾:“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答曾存之》一首,秦观直抒胸怀,感叹青春易逝,衰老将近,一方面安于卑微小职,一方面有退隐山林的意念。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是写元祜三年(1088年),秦观在汝南参加知州向宗回举行的宴会,向宗回写了《登楼眺望》诗,秦少游遂次韵而作。在这前一年,汝南遭受自然灾害,导致饥民造反,秦观的诗,意在向知州表达民情,以汝南历史上杰出人物及其兴衰的事迹,意在劝勉和提醒知州关心民生疾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的《牵牛花》与《赠女冠畅师》两首诗,都是写畅道姑的。《桐江诗话》说:“畅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时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神仙中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诗云。”

《牵牛花》: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阑干。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合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以上两首诗是秦观在汝南任教授时,与道姑交往,酬唱之作。

唐宋时的女冠,往往风流多情,才貌兼擅,喜欢与士大夫交往,相互酬唱,并以此为荣。他是一个多情的才子,曾有些艳遇的佳话,在诗词中也多有描写。

秦观在汝南写的词,目前初步见到的只有4首:《水龙吟》及三首《南歌子》。前一首写给营妓娄东玉的,后三首写给歌妓陶心儿的。

在宋朝,歌妓向文人索词应歌或存念,文人作词赠妓以应歌皆属寻常事,有的歌妓还常以文人的赠词作为炫耀之资,因此有的词人在赠词中暗含歌妓的名字,既逞弄了自己的才华与雅兴,又满足了歌妓的愿望与虚荣。

秦观在汝南写的议论文、散文、跋或序,目前能看到的有7篇:《汝阳县志》2篇,刘尊明编选的《秦观集》中5篇。秦少游在汝南写的文章,不止以上7篇,或许还有更多更好的诗、词、文章,有待深入研究和查找。

更多文章

  • 最美诗词 |《浣溪沙 · 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秦观,诗词,苏轼,北宋,诗人,黄庭坚,王安石,书法家,千古名句,浣溪沙 · 漠漠轻寒上小楼

    浣溪沙宋 · 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字词解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漠漠:寂静无声而密布。轻寒:指薄寒,不同于严寒和料峭的春寒。晓阴:早晨时天阴。无赖:

  • 千古魏夫人:与李清照比肩、可与秦观黄庭坚争雄的北宋女词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李清照,黄庭坚,诗词,魏夫人

    南宋朱熹曾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 南宋胡宗汲也曾说:“今代妇人能诗者,前有曾夫人魏,后有易安李。” 朱熹和冯金伯说提到的可以和李清照相提并论的“魏夫人”、“曾夫人魏”是北宋著名女词人魏玩。 对今天的人来说,李清照仍旧是声名显赫,而魏夫人却少有人知。李清照像 历史就是如此。 魏夫

  • 行香子·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莺儿,蝶儿,春光,秦观,行香子,桃花红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苔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 秦观的梦中词:有些梦是睡梦,却比现实清醒丨周末读诗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秦观,梦中,秦少游,黄鹂,少游

    从M城到这个湖边村镇,乘火车直达仅需两小时,感觉却如时光倒流两百年。心与天日愈近,身与泥土愈亲。离开M城,像是也离开了你,虽然你不在那里。距离之外添了距离,想念之上添了想念。同样的节目,在这里听有种陌生,节目以为我还在家中,所以听上去远远的,像隔了层什么。每个地方,每个村镇,每条路,都有名字。有没有

  • 鹊桥仙·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归路,银汉,秦观,鹊桥仙,古典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江城子·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悠悠,杨柳,离忧,多情,古典乐,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汉朝一首佚名七夕诗,乃是情诗无冕之王,曹操父子和秦观都曾引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曹操,秦观,织女,迢迢牵牛星,天帝,牛郎织女,曹植,七夕诗,王安石,汉朝,北宋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七夕节,这个节日俗称“女儿节”或“乞巧节”。同时,因为长期与一则爱情神话故事绑定在一起,它在当代又被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提起七夕节,总是不免会提及到“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会”。中国古代,最早涉及这则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两汉之间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

  • “一代词宗”秦观十首词,前无伦而后无继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秦观,苏轼,踏莎行,婉约派,点绛唇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北宋婉约派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为淮海居士。元丰八年,考中进士,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成为苏轼的弟子,列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一生仕途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

  • 开头8个字就拨动心弦,秦观的这首词写得匠心别具,轻巧灵动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秦观,拨动心弦,匠心,寒鸦,烟霭,微云

    秦观是个擅长写开头的诗人,无论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凄美缱绻,还是“碧水惊秋,黄云凝暮”的璧坐玑驰,亦或者是“星分牛斗,疆连淮海”的徜徉恣肆,都在唐诗宋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30岁左右写下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也同样有个让人看了一眼就忘不了的开头。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

  • 秦观很经典的一首写景诗,白水绕青山,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秦观,青山,绝句,诗人

    纵观我国古典诗歌史,优秀的写景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指用画笔把山水风物的精髓点染出来,使得人们能够获得最直接的审美感受。如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