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婉、陆游和赵士程,这三位的爱情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吗?

唐婉、陆游和赵士程,这三位的爱情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 访问量:4639 更新时间:2023/12/7 5:29:03

在800年前,有三个人用他们饱满而又短暂的一生演绎了一段爱情。

每一段甜蜜婚姻都伴随亲人的祝福和两人对未来的憧憬而来。

我们的女主唐婉,南宋时期一大美女,自幼文静灵秀。

她是陆游表妹,是李清照家亲戚,家庭背景也算一流的。

女主与陆游打小就一起玩、一来二往、暗生情愫,对上眼了。

于是陆游禀告父母,孩子大了,看上表妹了,想结婚婚。

亲上加亲,再说唐婉长的也确实标致,双方家里一商量,就这么定了,便以家传凤钗作信物,择日定亲。

公元1144年,二十岁的陆游终于抱得美人归。

婚后的小两口恩爱甜蜜、没事吟个诗、作个对,新婚燕尔的两位流连于温柔乡里,什么进士,什么考试为官,小陆同学根本就无暇顾及。

陆母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原以为娶了一个媳妇,能帮助儿子金榜题名,登科进官,光耀门庭。

未料到的是,这儿媳妇拖了亲生儿子美好仕途的后腿,越看儿媳妇越不满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婚后第二年,陆母开始发飙,双重角色的她,一会儿姑母,一会儿婆母对唐婉大加训斥。

陷入爱情的女主玩的真嗨、情谊正绵绵中,哪有时间跟一个老太婆扯淡,于是与小陆同学达成同盟战线。

概不理会。

是可忍孰不可再忍。

陆母对唐婉更是恼火。

一顿邪火堆在女主头上,千错万错都是这位撩人小妖精的错。

切克闹,开闹了。

无奈,小陆同学懂得左右逢源,一边哄他老妈,一边还你亲我亲的。

所有的婚姻一旦掺杂家庭的各式因素,尤其婆婆、丈母娘,都会变得无比的复杂,比人性还复杂。

好景不长,都过了快2年了,女主的肚子还是平平的,捣鼓那么长时间娃都没有,那时哪有什么婚检啊,不知道啊女主生不出啊。

小陆同学他老妈终于又发飙了。断了儿子的前程我忍了,但是陆家从此断子绝孙,这事不能忍。

主意定了,必须立马休了唐婉,你要不干,我死给你看。

小陆同学遵照执行。

婚后不到2年,小陆同学和女主就“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句话是唐朝的离婚协议书上的赠言。

很文艺的一句话,就是说分手了,都宽心吧,各找各自的欢喜。

用现在的一句话,就是好聚好散。

离婚后的两人,10年间都没有联系了。

什么海誓山盟、什么卿卿我我、什么相爱醇酒,都不过风云,一瞬就过。

时间是人生最大的敌人。

小陆同学和女主都向自己的人生旅程奔跑。

奔跑吧,那一段岁月。

小陆同学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他老妈的精心布置下娶了氏,这是个乖顺持家听话不粘人,不通诗情,三从四德,从不拖后退的模范儿媳妇。

第二件事是加班加点生娃、传宗接代。据说生了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真牛,两人的生殖能力都蛮强的。

第三件事就是去考取功名,美女江山我都要的,小陆同学意气风发考试去喽,大考遭到势力强大的秦桧的打击——在礼部会试时,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了。关系不太硬,直接被和谐了哦。

那边,女主的家也没有闲下来,除了极度不满意,还有面子不好看。

你是亲戚,娶了唐婉还休了,当玩孩子过家家啊。

憋住劲把女主安排下嫁给了官二代赵士程

公元1147年,就是我们的配角——士程同学娶了女主第一年。

很多主角的光环下,总有一些配角仍不能掩饰其光辉。

赵士程就是这样的一位,默默爱着唐婉,即便唐婉不能生育、即便是二婚被抛弃的女主,仍爱着。

他的爱就是穿越千年岁月的光辉,使得很多女子内心呼唤:

远离渣男陆游,嫁人当嫁赵士程。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爱女主。

对于我们,只要是爱就是最好的解释,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赵士程用了10年时间去温暖、抚慰女主的玻璃心。

10年了,女主也差不多忘却了那段婚姻。

10年后失意的小陆同学,走走停停的走到沈园。

同样游园的唐婉和士程同学也在沈园。

闭上眼睛飞到800年前的沈园,试图看下那一场旷世的见面。

凭空想象,我想,那是相顾无言,那是岁月飞逝,那是默默垂泪。

那一年,30岁的女主已是孱弱身体,沈园的风吹得两肩颤抖、泪眼婆娑,凭阑处,已是10年梦。

女主在征求夫君士程同学的意见下,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内心不坚定的人,情深的模样恐怕实在倒人胃口。

30岁的小陆同学看到原来的伉俪现已拥入他人怀,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卿卿深情催动,两行热泪凄然而下。

这位大哥就写下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大哥不带这样玩人的,成熟一点行不行,当初休人也是你,现在舍不得也是你啊,而且这么直白,太白了,恨不得直接去抢人了?

31岁的女主,那年春天,再次来到沈园,看到这首词,顿时潸然泪下,往年情景历历在目。

原以为已忘却,不料却藏在心底,埋的越深伤害越大。

于是,提笔回了《钗头凤》做呼应——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同年,女主郁郁而终了。

陆游终其一生念念不忘的,不过是那段岁月和自己。

于是有人说,女主死于那首《钗头凤》,死于陆游不明不白的感情中,是这首钗头凤将女主推向绝路。

殊不知,把女主推上绝路的恰恰自己对爱的执著。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真正消磨爱情的是无比苍白的现实。

真正推翻爱情的也是无比苍白的现实。

真正打倒自己的是对不明不白情感的坚持。

30岁那年的相遇,满屏的无奈和伤感。一年后的钗头凤的回应注定抑郁离去的结局。

这个世界,从前、现在和我们即将的未来,混迹了我们存在这世间的痕迹,无外乎若干年后的片段文字,让不能承受的岁月更加真实,小陆同学用80多年叙说从妈宝到后悔终生的一个男人的故事;女主用了31年日子讲述了一段爱恨坚持的暗香岁月。

而士程同学卯足劲呵护女主终未其心终其一生也未娶,履行“她活着,我用一生去寻找她,她死了,我用一生铭记她”的承诺。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过去、现在,未来,都逃不离。

更多文章

  •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王安石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秋秋历史苑2022-09-0219:15湖南关注1155年,分手7年后的陆游和唐婉在沈园再次重逢。大度的赵士程递给妻子唐婉一壶酒,鼓励她主动和陆游饮酒作别。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他和妻子阴阳两隔。赵士程出生在皇亲国戚之家,是宋太祖玄孙赵仲湜之子

  • 世人只知千古绝唱钗头凤,却不识情深似海赵士程!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唐婉,陆游,思念,沈园,赵士程,钗头凤,古典乐

    1147年,陆游忍痛休掉唐婉,一转身,却迎娶了一妻一妾进门。唐琬也改嫁皇室后裔赵士程,备受宠爱。谁知,本来已无瓜葛的两人,再次因为一次偶遇,一首钗头凤,使得唐婉命丧黄泉!新婚夫妻,恩爱两不疑唐家和陆家是世交,因此陆游和唐婉从小就相识,年龄相仿的两个人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双方父母看他们情投意合,于是便

  • 赵士程十年深情唐婉,终不敌陆游一首《钗头凤》:如果爱请深爱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董鄂妃,沈园

    大婚当晚,新郎与宾客喝了挺多酒,他踉踉跄跄走进新房说:“娘子,请原谅我回来晚了。”唐婉厉声道:“你当日弃我,今日又怎么说来晚呢?陆务观!(陆游)”唐婉说完就意识到失言了。新郎并未在在意,他斟了一杯酒,敬唐婉,真诚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希望我们今后生活幸福。”这位大度、深情的新郎就是唐琬的第二

  • 南宋最后一个公主——理宗爱女瑞国公主和她的婚姻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皇帝,理宗,太子,夫婿,南宋,贾似道,杨太后,瑞国公主,平民百姓,周汉国公主

    对于宋朝的公主们,现代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在靖康劫难中遭受金人蹂躏的可怜女性。当然对于把自己的亲人出卖给异族侵略者的徽宗、钦宗等人,怎么样切齿痛骂都不过分。但赵宋的公主们,其实是有理由得到更多的敬意的。因为与前代的李唐公主比起来,赵宋公主不说个个是道德完人,但大多当得起贤良淑德的评价,比起那些软

  • 浑浊时代中的清流:北宋“殿上虎”刘安世九死一生的谏官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安世,司马光,宋哲宗,宋神宗

    谏官制度是宋代中央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谏官本意是监察百官,正气清风,然而作为谏官,尤其是敢于直言的谏官绝大多数在仕途上都极近波折,甚至九死一生。 选择成为谏官,就意味着选择与死亡相伴。 刘安世,被人称为“北宋最后一名直言谏官”,从他的遭遇中可见作为敢说真话的谏官是多么的不容易。刘安世像 刘

  • 《说英雄谁是英雄》一集之内,下线两大反派,刘安世成大结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白公子探剧标签:说英雄谁是英雄,刘安,王小石,义弟,剑法

    武侠片一直都备受欢迎。毕竟没有人不想成为无所不能的救世大侠。提起大侠,便不得不说起英雄,大侠个个都是英雄,但英雄却并不一定是大侠。所谓大侠是指那些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且具备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气、道德仁义,有大作为的人。而英雄则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有英勇品质的人。在热播剧

  • 金末女豪杰杨妙真,凭梨花枪法被戚继光奉为“一代枪神”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杨妙真,戚继光,李全,起义军

    宋元之交,金兵下汴州,烧杀抢掠,韩侂胄主持“开禧北伐”,山东好汉们纷纷起义。其中有一支红袄军,首领杨安儿遇害后,妹妹杨妙真凭一杆梨花枪,招揽红袄军旧部,成为新首领,也称“四娘子”。红袄军,其实是“祆教”的变种,即《倚天》中的明教总教。民间众多起义军都打着拜火教的旗号造反,安禄山、方腊都曾做过祆教教主

  • 结党营宋(十五)宋神宗下令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宋神宗,吕惠卿,新法,王安石,宋仁宗,宰相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他们甚至请出了后宫的曹太后

  • 吕惠卿陷害王安石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吕惠卿,王安石,宋神宗,司马光,宰相,皇上

    相交满天下,相知有几人。俗话说,人心阻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大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然后王安石变法未成没遭反对派的构陷,却遭身边人的暗算。究其原因,应该从王安石发起变法说起。01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要从他提任宰相开始,其时,朝廷官僚机构臃肿,军队不断壮大,朝廷财政支出规模巨大,造

  • 王安石和吕惠卿,为何从“萧规曹随”变成“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王安石,吕惠卿,宰相,王安石变法,曾布

    吕惠卿是个极具野心的人,王安石在位时,他是王安石变法最得力的助手,王安石离开之后,他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为了达到目的,提拔族弟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持自己的势力,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打着变法的招牌,肆意妄为。吕惠卿执政以后,因为与三司使曾布有嫌隙,便想拔去这个眼中钉。恰在此时,曾布上表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