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听说跟你说谈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3/12/7 5:32:34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

秋秋历史苑2022-09-0219:15湖南关注1155年,分手7年后的陆游和唐婉在沈园再次重逢。大度的赵士程递给妻子唐婉一壶酒,鼓励她主动和陆游饮酒作别。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他和妻子阴阳两隔。赵士程出生在皇亲国戚之家,是宋太祖玄孙赵仲湜之子。家境优渥,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他喜欢结交有才学的人,陆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经常在一块,饮酒作诗,畅谈国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士程见到了陆游的妻子唐婉,当即就被眼前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折服。无奈,佳人早已嫁做他人妇,而且还是挚友之妻。“朋友妻,不可欺”,谦谦君子赵士程自然懂得,只得把那份倾慕深深埋藏于心底。唐婉出生名家,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从小识文断字,吟诗作画,聪慧内秀的她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陆游家世也显赫,不仅是江南藏书世家,而且祖上几代为官,祖父陆佃师从安石,出任尚书右丞,父亲陆宰是军事长官。陆游打小聪明伶俐,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一个才貌俱佳,一个才情四溢,加上表兄妹的关系,双方父母疼爱有加。陆游9岁时,就为俩人定下了娃娃亲。1144年,两个人正式结为夫妻。虽然是家族包办婚姻,却丝毫不影响两人婚后的感情。二人琴瑟和鸣,如胶似漆。可日子一长,有人不高兴了。

陆母看到儿子日日流连温柔乡,完全忘记光耀门楣的重任,尤其三次科考都名落孙山。她对儿媳妇唐婉就有些恨意了,心说:都怪唐婉这个狐媚子,把儿子的魂都勾走了,眼里不仅没有自己,连科举考试这等大事都丢一边去了。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唐婉过门4年,竟然未生一儿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陆母越发嫌弃唐婉,明里暗里逼着陆游休了唐婉。起先,陆游还据理力争,为妻子打抱不平,死活不依从母亲的意愿。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母日日喋喋不休地指桑骂槐,唐婉招架不住了。找来陆游商量,想出个权宜之计:在外购置别院让唐婉出去住。终究纸里包不住火,陆母得知后,恼羞成怒,以死相逼。陆游没办法,只得含泪休妻,唐婉回了娘家。陆母赶走了儿媳妇,立即张罗陆游再婚。很快,陆游迎娶女子王氏。王氏肚皮真争气,接连为陆游生下6子2女。反观弃妇唐婉,她在家悲悲戚戚,痴心等待,希望有朝一日还能破镜重圆。一直暗中关注唐婉的赵士程,果断出手了。以前,他不敢奢望,毕竟人家是有夫之妇,横刀夺爱,为君子不齿。如今,唐婉和陆游分开,纵然她是大家眼中鄙夷的弃妇,他依然愿意娶她。于是,赵士程向家人宣布:他要迎娶唐婉。

这一要求立即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作为皇亲国戚,赵士程什么样的女子娶不到,偏偏要娶一位下堂妇,这不是自取其辱嘛!更何况唐婉没有生育能力,后继无人延续香火,也犯了赵家大忌。无奈,赵士程痴情如许,他非唐婉不娶。甚至放出狠话:如果不让娶唐婉,他就打一辈子光棍!胳膊拧不过大腿,赵家父母只得应允。赵士程满心喜悦,把心仪多年的唐婉娶回家。京城人士指指点点,他毫不在意。那边,陆游另娶他妇,生儿育女,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边,赵士程格外疼惜唐婉。除了公务,剩余时间都陪伴在唐婉身边,嘘寒问暖,游园赏花,吟诗作对。赵士程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看见愁云密布的唐婉有了笑颜,如果不是那次意外的话,他俩终将迎来美好的明天。1155年,赵士程陪着唐婉畅游沈园,遇到同样游园的陆游。四目相对,唐婉眼底的哀愁立刻升腾起来。赵士程明白妻子的心意,他很大度地拿出酒,递给妻子,要她和陆游叙叙旧。然后,他识趣地借故离开。没了旁人在侧,唐婉压抑许久的情感喷薄而发。她端起酒杯,双眼垂泪,一饮而尽,然后转过身一步三回头离去。陆游望着熟悉的背影,面目含情,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拿起笔,在墙上题下千古绝唱《钗头凤》。唐婉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把陆游忘得差不多了。哪想到沈园重逢,她才意识到陆游在她心底生根发芽,成了一辈子的痛。自此,她又开始郁郁寡欢。次年,她再次来到沈园,看到陆游写下的《钗头凤》,禁不住失声痛哭。哭过后,她也拿起笔和了一首词《钗头凤》。不久,唐婉带着满腹的愁怨离开了人世。

可怜的赵士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大度之举竟然促使妻子过早死亡。后来,心无可恋的他奔赴前线,战死沙场。这真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自古女子多痴情,唐婉痴情无可厚非,可惜她的痴情是个错误。既然两个人都分开,而且还是被一纸休书的弃妇,就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但凡唐婉眼里稍微有点赵士程的影子,她这一生就不会以悲剧收场。当然,如果唐婉和陆游生活在现代,那他们应该会算是一对神仙眷侣。

标签: 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王安石

更多文章

  • 世人只知千古绝唱钗头凤,却不识情深似海赵士程!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唐婉,陆游,思念,沈园,赵士程,钗头凤,古典乐

    1147年,陆游忍痛休掉唐婉,一转身,却迎娶了一妻一妾进门。唐琬也改嫁皇室后裔赵士程,备受宠爱。谁知,本来已无瓜葛的两人,再次因为一次偶遇,一首钗头凤,使得唐婉命丧黄泉!新婚夫妻,恩爱两不疑唐家和陆家是世交,因此陆游和唐婉从小就相识,年龄相仿的两个人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双方父母看他们情投意合,于是便

  • 赵士程十年深情唐婉,终不敌陆游一首《钗头凤》:如果爱请深爱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董鄂妃,沈园

    大婚当晚,新郎与宾客喝了挺多酒,他踉踉跄跄走进新房说:“娘子,请原谅我回来晚了。”唐婉厉声道:“你当日弃我,今日又怎么说来晚呢?陆务观!(陆游)”唐婉说完就意识到失言了。新郎并未在在意,他斟了一杯酒,敬唐婉,真诚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希望我们今后生活幸福。”这位大度、深情的新郎就是唐琬的第二

  • 南宋最后一个公主——理宗爱女瑞国公主和她的婚姻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皇帝,理宗,太子,夫婿,南宋,贾似道,杨太后,瑞国公主,平民百姓,周汉国公主

    对于宋朝的公主们,现代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在靖康劫难中遭受金人蹂躏的可怜女性。当然对于把自己的亲人出卖给异族侵略者的徽宗、钦宗等人,怎么样切齿痛骂都不过分。但赵宋的公主们,其实是有理由得到更多的敬意的。因为与前代的李唐公主比起来,赵宋公主不说个个是道德完人,但大多当得起贤良淑德的评价,比起那些软

  • 浑浊时代中的清流:北宋“殿上虎”刘安世九死一生的谏官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安世,司马光,宋哲宗,宋神宗

    谏官制度是宋代中央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谏官本意是监察百官,正气清风,然而作为谏官,尤其是敢于直言的谏官绝大多数在仕途上都极近波折,甚至九死一生。 选择成为谏官,就意味着选择与死亡相伴。 刘安世,被人称为“北宋最后一名直言谏官”,从他的遭遇中可见作为敢说真话的谏官是多么的不容易。刘安世像 刘

  • 《说英雄谁是英雄》一集之内,下线两大反派,刘安世成大结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白公子探剧标签:说英雄谁是英雄,刘安,王小石,义弟,剑法

    武侠片一直都备受欢迎。毕竟没有人不想成为无所不能的救世大侠。提起大侠,便不得不说起英雄,大侠个个都是英雄,但英雄却并不一定是大侠。所谓大侠是指那些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且具备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气、道德仁义,有大作为的人。而英雄则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有英勇品质的人。在热播剧

  • 金末女豪杰杨妙真,凭梨花枪法被戚继光奉为“一代枪神”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杨妙真,戚继光,李全,起义军

    宋元之交,金兵下汴州,烧杀抢掠,韩侂胄主持“开禧北伐”,山东好汉们纷纷起义。其中有一支红袄军,首领杨安儿遇害后,妹妹杨妙真凭一杆梨花枪,招揽红袄军旧部,成为新首领,也称“四娘子”。红袄军,其实是“祆教”的变种,即《倚天》中的明教总教。民间众多起义军都打着拜火教的旗号造反,安禄山、方腊都曾做过祆教教主

  • 结党营宋(十五)宋神宗下令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宋神宗,吕惠卿,新法,王安石,宋仁宗,宰相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他们甚至请出了后宫的曹太后

  • 吕惠卿陷害王安石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吕惠卿,王安石,宋神宗,司马光,宰相,皇上

    相交满天下,相知有几人。俗话说,人心阻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大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然后王安石变法未成没遭反对派的构陷,却遭身边人的暗算。究其原因,应该从王安石发起变法说起。01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要从他提任宰相开始,其时,朝廷官僚机构臃肿,军队不断壮大,朝廷财政支出规模巨大,造

  • 王安石和吕惠卿,为何从“萧规曹随”变成“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王安石,吕惠卿,宰相,王安石变法,曾布

    吕惠卿是个极具野心的人,王安石在位时,他是王安石变法最得力的助手,王安石离开之后,他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为了达到目的,提拔族弟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持自己的势力,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打着变法的招牌,肆意妄为。吕惠卿执政以后,因为与三司使曾布有嫌隙,便想拔去这个眼中钉。恰在此时,曾布上表奏称:

  • 王安石将儿媳嫁给他人,王雱竟然也赞同,写下这首词,惊呆了世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王安石,苏轼,登飞来峰,眼儿媚,此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是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的《登飞来峰》。仅仅只从这首诗就可看穿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执着。他自己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哪怕有千千万万的困难与阻挡,也要始终贯彻下去,不论对与错。后世还非常中肯地评价他道:“天变不足